历史的雕塑
2012-9
春风文艺出版社
黄开才 著
221
241000
印象中,开才先生慈眉善目,从容而淡定,谦逊而低调。我知道他在写散文,也看过几篇,是那种有着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大散文。三年前,我回湖北黄石采风,在友人胡泊张罗的一个饭局上,他不显山不露水地赠我一册刚出版的《磁湖秋月》,不禁令我刮目相看。 而这本《历史的雕塑》,则显得更有分量,是他散文的精选与荟萃,凝聚着他历年创作的追求与探索、激情与才华、磨砺与心血。 开才先生从事的本行,是新闻宣传及管理。新闻与文学,虽然都是耍笔杆子的“活路”,但要求却大相径庭。有时,两种写作搅在一起,相互间还会“扯皮拉筋”的。因此,开才先生不得不具备两种不同的创作思维及两副不同的写作“笔墨”。当然,新闻写作对现实社会的广泛接触,所具备的开阔视野,以及对资料的多方占有等,于开才先生的文化历史散文创作,无疑会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阅读《历史的雕塑》,我不得不叹服他对资料的占有之多与挖掘之深。 其实,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占有资料并非难事,难的是将这些资料“消化”,变成自己的“血肉”。这,也是衡量一个作家水准之高低的关键所在。 开才先生于文化历史散文创作,是下过一番苦工夫的。他的古文功底深厚,精通古典诗词,对当代名家名篇,更是长期揣摩、精研不已。因此,他并未拘泥于这些大量占有的资料,而是经过严格取舍,根据思想内容的需要,纵横捭阖,“为我所用”。于是,一堆“死”的资料,就这样在一个个跃动着的具有“黄氏风格”的文字中“活”了起来。仅从这一角度而言,开才先生也算得上纯粹的写作者,一个具有本真意义的作家。 开才先生写山水,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其落脚点是历史与文化。他笔下的人物,既有历史的,也有当下的;既有政治家、军事家,也有文学家、思想家;既有伟人,也有普通人……不论何种人物,他都力求挖掘那内在而闪光的人性。 文化历史散文,最忌人云亦云。不仅要消化资料,更得具有独特的感悟、开阔的视野、人文的情怀与深邃的思想。开才先生的《澳洲感想》系列,虽是“急就章”,却写得“风生水起”,颇见功力。 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黄开才在观察、打量、思考、比较、提炼……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以记者的敏感,以作家的思考,以每天一篇的速度,记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面对不同的人民、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制度,每人的感受、取舍各不相同。而我们通过开才先生眼中的摄取、脑中的思考、心底的情怀、笔下的文字,便足以见出他的素质、胸襟与思想。 他写澳洲的一切,但潜意识中,其实有着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参照系,那就是祖国,特别是故乡黄石。澳洲2300万人口,其中华人就达200多万。他行走于澳洲大地,进入唐人街,接触华人,巧遇黄石人,在那儿过春节,在澳大利亚国庆游行队伍中见到气势壮观的华人舞龙舞狮队……虽置身异国他乡,但仍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与魅力。对此,他不禁自豪地写道:“中国已走向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与此同时,他以一种新奇而惊异的目光,关注着那块奇异土地上所发生的迥异于国内的人与事。 从开才先生的这组《澳洲感想》,我不仅看到了他的勤奋,还感受到了他的人文情怀与“良苦用心”。他以个人的视点为中心弥漫开来,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而后上升为人类意识与普世价值——他就这样在不断的探求中,超越了狭隘的“小我”,完成了艰难的转型与建构,具备了一种难得的“世界眼光”。 由此可见,开才先生的文化历史散文,立足当下,钩沉历史,集古今于一体,熔感性、理性于一炉,将铺叙与描写相结合,而其执著的追求与明确的指向,是与世界对话,与未来接轨。 《历史的雕塑》,可谓开才先生大半辈子心血的结晶! 2012年5月1日于厦门
本书是黄庭坚后人、著名矿冶文化专家黄开才先生近年所撰写的地域历史文化散文合集,主要写了东方朔、李自成等历史上的政治人物和苏东坡、黄庭坚、刘禹锡、张志和、元结、闻一多等历史文化人物,作品对作者所访之地的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了考证与输理,并对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了自己独到的判断与总结。读这些文章,作者将引领你追寻古今名流的足迹,去挹江亭上听惊涛拍岸的阵阵涛声,看滚滚江流的汹涌澎湃,重温那些千古流传的绝唱,缅怀那些壮怀激烈的心灵。
黄开才,矿冶文化专家,黄石市散文学会副主席,湖北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长期致力于黄石历史文化的研究,撰写了大量“解读历史、感悟人生、穿越时空、意境深远”的历史文化散文,出版有《磁湖秋月》《乒节之光》《明珠璀璨》等。
刘禹锡:西塞怀古千秋恨
张志和:钓翁渔歌万古传
李白、陆游、黄庭坚:寻觅西塞寄诗情
东方朔:东方山上一“智圣”
苏轼、苏辙:磁湖举杯邀明月
苏东坡:壮丽对话在黄州
元结:飞云洞里“咏飞云”
李自成:生命墓碑九宫山
闻一多:红烛燃烧至永远
周瑜、孔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磁湖:你有母亲的情怀
海观山:惊涛拍岸挹江亭
西塞山:金戈铁马古战场
青铜古都:矿冶之歌动寒川
黄石:江南明珠更璀璨
…………
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的刘禹锡,熟读历史,研究历史,特别是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烂熟于心。他知道,西塞山不仅仅是作为一座直插江中的名山而存在,而是见证了一段历史,见证了三国魏、蜀、吴大战的历史,见证了从魏、晋战乱到短暂统一的历史,见证了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企盼安定和谐的历史。 著名学者、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对刘禹锡推崇备至。他在影响海内外的历史名著《中国大历史》一书中说:“提及公元280年晋朝之人南京,当时不过是昙花一现,无乃一种幻觉。至9世纪刘禹锡所作的诗,提及此事,才能因为有了历史的纵深,将当日的情景看得更真切。” 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刘禹锡正是抱着这样的历史纵深感,来看待西塞山的;也正是抱着这种历史责任感,来吟咏西塞山的。 他抚今追昔,借景抒怀。他要叙“往古之事”,发“怀古之思”;他要忧“战乱之虑”,感“兴亡之慨”。 于是,刘禹锡怀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为人镜,可以明得失”的心境和情怀,吟就了这首千古绝唱。 诗前四句写史,后四句写人。 “王溶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说的是晋国大将军王溶率师由益州顺江而下,直捣金陵。王溶,时任晋国益州刺史。据《晋书》记载:晋武帝“谋伐吴,诏溶修舟舰。溶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门出,其上皆得驰马来往”。晋武帝计划讨伐吴国,命令王溶造大型船舰,王溶就把大船连在一起,编成舰队。“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步,古时计量单位,五尺为一步。舰船长达几十米,能承载两千余人,以船为城。四面开门,上面战马可自由驰骋。看到晋军强大的队伍、浩大的气势,金陵(今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帝王之气黯然消散,败亡之气昭然可见。益州与金陵远隔数千里,但诗人再现当年战局时,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拉近,一“下”即“收”,何其快也!给人以两地近在咫尺、鼓动相应之感。这里也暗示着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说的是东吴国王孙皓(吴国末代皇帝,孙权之孙),为阻挡晋军的进攻,以长江天险为防线,在战略要地西塞山设置拦江铁锁,以“铁锁横江”来阻止晋军的凌厉攻势,借此负隅顽抗。据《晋书·王溶传》载:“溶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水麻油,在船前,遇锁,燃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这就是说,王溶到了西塞山天险以后,做了大筏数十个,前面扎着草人,后面的战士披甲持杖,会游泳者,用筏子先行。晋军做了几十个大火炬,上面灌了许多麻油,遇到横江铁锁用火炬烧之,不到一会儿,铁锁被大火烧断,船直奔向前。吴主孙皓看到败局已定,只好“备亡国之礼”,石头城里打出了投降的“白旗”。 刘禹锡之所以选择西晋灭吴这一历史事实加以咏怀,一是他来到了西塞山,看到当年古战场有感而发,不发不快;二是为了阐明“兴实在德,险不足恃”的深刻思想。说明结束战乱、统一中国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如果说,前面四句诗侧重于“叙往古之事”的话,那么,后四句则是“发怀古之思”了。诗人在叙完往古之事后,把笔锋一转,由“往事”折回到眼前的山川风物,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说的是朝代更迭,几兴几废,真叫人感伤往事。作者把包括东吴在内的六朝用“人世几回”一笔带过,视野宏通,情思悠远。一个“伤”字,既带有反思历史所产生的感慨,又饱含审视现实引起的忧虑。“山形依旧枕寒流”,到了此句,才真正点题,把诗歌中的怀古对象“西塞山”推人一个特写的镜头,画面雄阔而又凝重。朝代兴替,几兴几亡,而作为六朝兴亡见证者的西塞山,依然头枕江流,无改其固有的奇伟峻峭,一直向东方流去。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如今四海一家,天下一统,旧时的营垒早已废弃,只见今日的西塞山芦荻萧萧、秋风瑟瑟。从表面上看,作者是在为今逢太平盛世而欣喜、而讴歌,但是,如果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不难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国势日衰,不仅吐蕃、回纥交相侵扰,而且藩镇割据与叛乱也频繁发生。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虽然唐王朝的平藩战争已初战告捷,但仍然存在着叛乱的潜在危机。作者之所以在这里着力渲染“故垒萧萧芦荻秋”的悲凉陈迹,一方面是警告那些妄图恃险割据的藩镇不要轻举妄动,重蹈历史的覆辙;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唐王朝的统治者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藩镇的割据分裂保持高度的警惕。 由此可见,刘禹锡的历史纵深感和历史责任感是何等的强烈!也正是有了这种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责任感,才写出了千古传唱的壮美诗篇。《西塞山怀古》作为咏史诗中的千古绝唱,气势纵横开合,境界雄阔深远。作者以横扫千军的气概,将那鳞次栉比的“楼船”、黯然飘逝的“王气”、沉入江底的“铁锁”、高挂城头的“降幡”、见证历史的“山形”、萧瑟秋风的“故垒”一一排比人诗,构成了雄伟壮阔的历史画面,抒发深沉、浩茫的兴亡之感。 谈到《西塞山怀古》这首诗时,南宋时期一本专门论述唐代诗人的专集《唐诗纪事》是这样记载的:“长庆中,元徽之,梦得,韦楚客同会乐天舍,论南朝兴废,各赋《怀古诗》,刘满饮一杯,饮已即成。白览诗日: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于是罢唱。” 这段话说的是长庆中年,唐朝几位著名诗人元稹、刘禹锡、韦楚客聚会白居易家中,谈论南北朝兴亡之事,各赋一首怀古诗。刘禹锡一杯酒下肚,诗即成。就是现在留传千古的《西塞山怀古》。白居易看后说,四人探龙,刘禹锡已获龙珠,所剩龙爪还有何用?于是,其他人再也不写了。就像李白登黄鹤楼,看到崔颢的诗后,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站在西塞山巅,吟诵着《西塞山怀古》,我想,当年刘禹锡的灵感不正是来自于西塞山的触激吗?他的历史纵深感和历史责任感也不正是来自于西塞山的启示吗?! 千百年默默地挺立在历史风雨中的西塞山,不也正是因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而闻名遐迩、声名远播吗? 西塞山,应该记住和感谢这位诗人! 中国诗坛,也应该记住和感谢这位诗人! P3-6
山水·人物·历史 读罢黄开才同志《磁湖秋月》的书稿,三个关键词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山水、人物、历史。 打开目录,一连串富于诗意的篇目扑面而来:《磁湖秋月》、《西塞春晓》、《东方之圣》、《挹江听涛》、《玗洞飞云》…… 在作者的眼中,“西塞山是一座神奇的山,一座战火的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他将引领你去体味她的雄奇,领略她的神韵,感悟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作者的眼中,磁湖是“黄石的母亲湖”,是“黄石最具魅力的地方”,“在这里,记忆了红色的历史;在这里,谱写了壮美的诗章”; 在作者眼中,“海为川归,观乃明察,山以石峻”,是海观山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凝练和真实写照,他将引领你追寻古今名流的足迹,去挹江亭上听惊涛拍岸的阵阵涛声,看滚滚江流的汹涌澎湃,重温那些千古流传的绝唱,缅怀那些壮怀激烈的心灵。 “名山与名人总是连在一起的,名山因名人而闻名遐迩,名人因名山而声名远播。”作者不仅着意追溯名山胜水的文化底蕴,缅怀许多古今名人,在采访、纪实性的作品中更是以当代人物为抒写赞颂的对象。打开这本书,“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向你走来,”“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呈现在眼前”:既有现代革命领袖毛泽东、邓小平、董必武,又有古代的英雄豪杰周瑜、孔明、李自成;既有黄石人民倍感亲切的唐宋诗人刘禹锡、张志和、苏东坡,又有鄂东人民引以为骄傲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既有搏击洪水、劈波斩浪被誉为“生命之舟”的人民子弟兵英雄群体,又有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的公仆楷模王贤田;还有为新中国宣传文化新闻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的革命老前辈朱穆之,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的经济学家童大林,执着于美的追求、美的奉献的著名舞蹈家蒋祖慧……革命领袖的高瞻远瞩,烈士公仆的赤子情怀,英雄豪杰的凌云壮志,高人雅士的淡泊潇洒,学者诗人的睿智执着,无不感动着作者,而作者用饱含激情的笔墨叙述着自己的感动,又满腔热情地奉献给读者。 作者笔下的山水,是黄石的山水;作者笔下的人物,时间跨度虽大,涉及面虽广,却大都与黄石息息相关。书中以山水为背景,以人物为主角,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千寻铁索横江,锁不住王濬的楼船,浩浩荡荡,东流而下,宣告了东吴政权的灭亡;弹落如雨,血肉横飞,日寇海陆空三军大举轮番进攻,中国守军冒着敌人的炮火,誓与阵地共存亡,喋血西塞:在共和国如朝阳灿烂的初期,毛泽东主席健步走上高炉的炉台,手握蓝色看火镜,观察熊熊的炉火,谆谆嘱咐要把大冶钢厂“办大办好”;在大堤溃口、夜黑如漆、浊浪排空的险境中,“生命之舟”飞驰而来,托起了成千上万妇孺老幼的生命…… 历史,是一行行先行者的足迹,是一代代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牺牲,是一条条从渐变到剧变的新陈代谢的轨迹,是一串串岁月沧桑留下的烙印,同时也是留给后人的无尽思索和不容忽略的警示。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西塞山古战场的显赫名声来自她的地势险要和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地位,但中外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座雄关险塞能够挽救一个王朝的覆亡;刘禹锡以“一片降幡出石头”总括了从东吴到梁陈的六朝兴衰,隐含了多少改朝换代的腥风血雨,而“四海为家日”正是饱经战难之苦的老百姓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祈求与企盼。山川也好,城市也好,她的命运往往是国家民族命运的写照。抗日战争中西塞山的悲壮陷落和大冶铁矿的惨遭掠夺,都正是中华民族近代百年屈辱史和抗争史中的一页;而毛泽东主席对于黄石的情有独钟,正是源于中华民族必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高瞻远瞩,源于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的期盼,源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化路径的选择。正是这一历史的选择,确立了黄石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重工业基地和原材料基地的历史地位。时至今日,1998年的抗洪也已成为了历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不能遗忘的不仅是当年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斗争场景,更有人类必须珍视环境生态、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严厉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没有人能够逃脱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没有人能够逃脱因此而带来的经济和环境危机。黄石作为一个高消耗、高排放的资源型城市,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是任重而道远。 作者写黄石的山水、写与黄石有关的人物,写黄石的历史,始终融会贯穿其中的是他对黄石的挚爱。人们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生于斯、长于斯、劳作休憩于斯的城市,对之倍加推崇,引以为自豪,这也许是人类最久远、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推动着各地对城市历史的追溯,推动着人们对自身独特地方文化积极认同和传承,也推动着地方文化中某些特征和内容被着意地突出和强化。 作者长期从事地方新闻机构的行政管理,好学而勤于写作。他的本职工作便是城市文化建设,我们很难区分他的这些作品,哪些是职务写作,哪些是业余创作,或者说,他的业余创作实际是职务写作的延伸。基于对黄石的热爱和工作的渊源,他的写作以山水、人物、历史为三大支点,实际是城市文化中的三大要素,便呈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的特色。本书的结集出版,正是他致力于弘扬黄石城市文化的见证。 城市文化建设,包括对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既是地方官员的责任,也是长期生活在当地的文化人的义务。近年来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和倡导下,对于黄石地方文化的研究正在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形势十分喜人。我作为一个在黄石已经生活了六十年的老文化人,对此衷心拥护,并盼不断结出丰硕的果实。 城市文化本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广博的概念。它涵盖着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景观、发展变迁、功能地位、社会结构、人口素质、文化产品、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气质、价值准则、行为方式等等,是城市、社会和人以及它们之间交互作用的总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可能有相同的两个城市。不同的城市,由于地域、人文传统、经济特征、社会结构等等各不相同,便各有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对于黄石城市文化独有的特色,我们的认识也许还有待于深化和扩展。从地域特征来看,黄石地处吴头楚尾,在古代既属于楚文化的范畴,又有扬越的渊源;它长期作为军事要塞而存在,同时又以“金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作为行旅往来的重要标识。从时间维度来考量,黄石既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又有古老久远的历史背景。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发现,可以毫无疑义地推断它对楚国青铜器生产的发展及其国力的强盛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但由于文献的缺失,特别是古矿冶史料的匮乏,许多问题我们目前还难以作出具体详实的说明;在近代史上,这里是我国中部最早引进铁路、机器开采矿山和进行冶炼的地区,最早地吸收了西方文明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同时又深受日本军国主义的蹂躏而创巨痛深,其中有些史实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整理,有些教训还有待深入地认识和总结。从经济特征这一要素来看,黄石地区的矿冶开发和生产三千年来一脉相承,炉火不熄,其中以西周至战国时期、近代洋务运动后期和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为三大高峰。由此可以确认矿冶文化是黄石城市文化的特质并占有主导地位,但它对于城市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群体行为的积极作用,也还有待于我们深入地剖析和探讨。 黄石成为现代城市,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以现代大型厂矿为主体,吸纳和改造作为农产品集散地的传统沿江城镇,并向附近农村扩展和辐射而形成的。它必然要接受当时国家体制的支配和制约,不同于传统的历史名城,带有更为鲜明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在中心城区,本地土著居民所占的比例很小,实际上是一个四方杂居的移民城市;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移民主要来自大型厂矿招工所吸收的周边地区的农民、各种组织系统分配而来的国家干部、大学中专毕业生及转业军人;在人口结构上以产业工人为主体;在文化结构上知识分子占有较高的比例,而以科技知识分子为大多数。在城市社区结构上,大型厂矿在厂区附近形成自己独立的社区,有的产业工人社区虽然远离厂区,但也自成体系,与其他市民社区相分离。这两类社区之间既相互影响而又存在着差异,甚至日常使用的语言口音有的也明显不同。在此期间,产业工人和科技知识分子在城市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大冶铁矿、大冶钢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工人业余创作群体,一直是黄石文学创作的主力军,受到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扶植;与此同时,各大厂矿的文艺创作和演出也都十分活跃,并为专业文化队伍输送了不少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过程中,黄石的经济结构、社区结构、人口流动的渠道及其构成,文化设施、文化生态和各个阶层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乃至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社会风尚、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又为我们城市文化的建设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我们需要从黄石的实际出发,准确地认清和把握黄石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质,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谨扎实地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力求取得新的重大的突破。 我和黄开才同志曾经共事八年,朝夕相处,得到他的很多帮助和支持;退休十多年来,感谢他每年必来看望,情谊深厚而真挚,使我感动而铭记。现在读了他的书稿,承他不弃,要我写几句话,我是不能推辞的。 是为跋。
黄开才先生慈眉善目,从容而淡定,谦逊而低调。他写的散文是那种有着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大散文。而这本《历史的雕塑:黄开才读史》则显得更有分量,是他散文的精选与荟萃,凝聚着他历年创作的追求与探索、激情与才华、磨砺与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