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五千年演义

孙宝镛 辽宁少儿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辽宁少儿  

作者:

孙宝镛  

页数:

321  

前言

  前言  我于1986年开始参加工作算起,至今已经过了24年的时间了,一直从事着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故而,要说到给广大的青少年们推荐历史读物,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因此,值此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约我在工作之余,抽出一点儿时间为他们即将全新再版的“镇社之宝”——大型丛书 “五千年演义”写序之机,我便欣然提笔。  大凡学过一点儿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是一门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正是因为如此,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过去性:发生了,就永远成为过去,不能重复。换句话说,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实际上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即历史学家对人类过去的回忆和思考。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学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历史学不可能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追求描述历史的真实性上。这就引出了下面的一句话:“历史有什么用?”年鉴学派史学大师布洛赫曾遭到其幼子此般的质问。  对于一般人而言,不管你学习的是什么,都会有上述这样的想法。因为,任何学科面向的,都应该是未来,而不是过去——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有的朋友就会觉得,历史一点儿用处没有,因为它不能给非常现实的我们带来任何物质财富。  但我不这么看。对我来说,历史非常有用,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借用一千多年前的宋真宗在他的《励学篇》中的话说,就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您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证据嘛,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我纪连海本人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么?您想啊,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人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能找到我么?即使人家一不留神发了昏,找到了我,我能够挑起这副担子么?我能够取得“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九年来无人能及的0.69%的收视率么?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能有我今天的成就么?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您能知道我是谁么?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依我看,差距就在于你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是否遵从了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几十年前所说的非常精辟的“认真”二字。中国有句古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到了这儿,很自然的就会有个问题:应该看些什么样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呢?“五千年演义”这套书,在它刚刚出版的时候,我就看过,当时就觉得不错。这次又经认真修改后再版,质量更加精良,是一套水平较高、值得推荐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儿浅见,您的感觉如何呢?看了,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  纪连海 2010年9月27日

内容概要

  《后汉沉浮》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后汉沉浮》从公元17年写起,到公元220年止,共约200年的历史,展示了豪强地主刘秀篡夺农民起义成果,建立东汉王朝,进行统一全国战争的全过程,描写了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中兴汉室的政绩。东汉前期的土地问题、奴婢问题,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宦官、外戚、官僚三大集团的斗争,如“党锢之祸”等,都有反映。东汉各界的著名人物——马援、班氏三兄妹、王充、蔡伦、黄巾起义的领袖人物等也都写到了。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再版说明(一)再版说明(二)第一回 伺良机伯升举大事 践皇统刘玄篡义军第二回 百万兵王寻围昆阳 十三骑刘秀救危城第三回 战功显赫刘秀称帝 昏庸无能更始败亡第四回 小怨不记洛阳未战 大恨宣泄汉陵被掘第五回 改旗易帜李宝逞诈 以土代豆赤眉施谋第六回 争正统刘秀伐刘永 定河北苍头杀燕王第七回 朝秦暮楚隗嚣覆灭 得陇望蜀公孙夷平第八回 封功臣后汉大一统 庆升平光武获中兴第九回 改官制政归尚书台 虚三公大权集一身第十回 迷信肘石张丰上当 凭借符谶王梁封侯第十一回 宋弘拒婚糟糠不厌 董宣强项公主抱屈第十二回 斥妄说桓谭著新论 不读谶光武动怒容第十三回 贫游书市王充博览 闭门潜思论衡乃成第十四回 马革裹尸伏波屡胜 花甲请战马援败兵第十五回 樊皇舅扩田庄益贵 杜太守造水排更贫第十六回 检核田亩皇帝下令 度田不实张仅伏诛第十七回 子以母贵刘强被废 世祖驾崩刘庄承袭第十八回 承大运明帝知稼穑 治水害王景显奇能第十九回 私造图谶楚王获罪 株连无辜袁安平冤第二十回 聚名儒会议白虎观 正经义章帝亲登临第二十一回 后宫弄权睚眦必报 朔北逞雄燕然记功第二十二回 子承父业续史不辍 妹继兄功汉书修得第二十三回 投笔从戎班超立志 都护西域为国争光第二十四回 三十余年沟通世界 五十多国纳质臣服第二十五回 襁褓皇帝周岁亡命 缣囊大臣三日复苏第二十六回 增灶弱弩西羌迷惑 烧石翦木漕运得通第二十七回 邓后重教化尚节俭 阎氏废太子擅朝权第二十八回 改进造纸黄门封侯 政坛风云蔡伦自杀第二十九回 谏奢侈佳赋传天下 测地震神效惊皇廷第三十回 举孝廉胡广得重任 仕六帝伯始终其生第三十一回 斗鸡国舅废立皇帝 跋扈将军弄权朝廷第三十二回 位极人臣外戚得势 恶贯满盈梁冀自杀第三十三回 破柱取奸宦官畏惧 禁锢党人李膺归乡第三十四回 陈蕃下榻结交名儒 二次党锢陈李被杀第三十五回 卖公侯爵太后贪财 起裸游馆灵帝荒淫第三十六回 三十六方同日奋力 二十八郡异地起兵第三十七回 英勇悲壮黄巾失败 顽强不屈起义连绵第三十八回 病人膏肓天下解体 权移曹魏后汉盖棺

章节摘录

  第一回 伺良机伯升举大事 践皇统刘玄篡义军 野心家王莽一步步地篡夺了前汉(又称西汉)政权之后,凭着空想,实行“托古改制”,企图用一千多年以前的办法来解决当世的社会问题。  历史是开不得倒车的。前汉王朝二百余年积累起来的社会矛盾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尖锐。王莽折腾了十来年,苛政逼得农民没有活路。再加上服徭役、抓壮丁,战争连年,农村丧失劳动力,土地荒芜,水利失修,自然环境遭受破坏,造成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这里是淫雨连月,洪水漫野;那里是大旱经年,土地龟(jun,军)裂;夏天雹大如拳,冬日雪深盈丈;更有蔽日蝗群,所过之处禾苗无存。  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省京山县东)人王匡、王凤兄弟,率领荆州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县)走投无路的饥民发动起义,并把起义队伍拉上了位于今湖北省北部的绿林山,开始了震动历史的绿林大起义。  听说王匡、王凤兄弟在绿林山领着穷人造反,那些在天灾人祸中无法生活的农民,纷纷投奔绿林山。马武、王常、成丹等人陆续率众来绿林聚义。几个月的时间,起义队伍就发展到七八干人。他们在山上扎营结寨,在山内的小块平地上种粮食;有些大户地主向他们寻衅,他们就去端老巢,缴获地主大户的粮食和兵器,就这样不愁吃穿,倒也快活了几年。  绿林山位于荆州。荆州包括了今天湖南省和湖北省的整个地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叫州牧。荆州牧在绿林起义开始时不敢向王莽的朝廷报告,也不敢对绿林军有较大的举动。到了王莽新朝地皇二年(公元21年),荆州牧又怕把事情闹大了受朝廷罪责,便亲率两万大军企图剿灭绿林军。未等州牧的大军来到,早有饥民给绿林军送信。王匡、王凤与马武、王常、成丹等众首领商量一番,便率精兵到险要处去阻击州牧军队。  荆州牧坐在由三匹高头大马拉着的车上,心里暗自盘算:凭着我两万精锐大军,剿灭你几千山野草寇,还不是易如反掌?正想到得意处,有一士卒慌忙来报:“禀大人,前军遭伏击,正在向后溃退。敌军不知多少。  ” 未等报完,就听鬼哭狼嚎一般,像倒了大树的猢狲,溃军乱七八糟地跑了下来。州牧赶忙命令磨车撤兵,车轮却不知何时被一个拖着长绳的铁钩给钩住了,动弹不得。绿林战士呐喊着冲杀过来。驾车士卒欲拔剑抵抗,立即被一位绿林战士用长矛刺杀。州牧乖乖地当了俘虏,被押到王匡面前。  他战战兢兢,站立不稳,两腿一软就跪下了,以为必死无疑。王匡却说: “我等为饥馑(jin,仅)所迫,聚义绿林,救活众人性命。你身为州牧,对满野饥民不加赈(zhen,振)济,却来加害于我,死有余辜!今免你一死,放你回去,令你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可怜这州牧,竟在他心目中的山野草民面前抱头鼠窜。绿林军尽获州牧军辎(zi,资)重——二百多辆马车的粮食、兵器等。这个州牧也许因为是败军之将吧,在历史上只留下败绩,未留下姓名。我们也只好空缺其名。  听说绿林军接连大胜,天下饥民更加向往绿林山,周围几百里内的困乏农民,拖儿带女,纷纷前来投奔。王匡听说州牧逃回后不肯开仓济民,为了救活更多的人,又指挥获胜之师,攻克竟陵(今湖北省潜江县西北)、云杜(今湖北省京山县附近)、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北)。经过这一系列的重大胜利,绿林义军更加壮大,山中已有起义战士和来避难求活的群众五万余人,特别是一些不堪官府、土豪欺凌的妇女,也纷纷上山投奔绿林军。  不幸的是,第二年,灾民遍野的荆州太地,发生了传染病,绿林山也未能幸免。义军将士和群众病死一半,山中无法坚持。众首领开会决定:列位首领皆称将军,各率兵分几路下山。将军王常、成丹率部西入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秭归县一带),称为下江兵;将军王匡、王凤、马武、朱鲔(wei,伟)、张印(ang,昂)等率部北入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称为新市兵。  绿林军分部转移,不但解决了养活几万人的大问题,又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并和于天凤五年(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等农民起义队伍互相呼应。一些地主阶级野心家也乘机打起各种旗号,或加入起义军,或自立山头。  在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县西南),有一支刘姓人家,原是汉景帝的后代。其中刘钦、刘良、刘子张三人均是景帝五世玄孙。虽非同父,也是叔伯兄弟。刘钦世袭舂(chong,冲)陵侯,生前担任南顿县令。  刘钦有三子三女。长子刘縯(yan,演),次子刘仲,少子刘秀。刘钦在刘秀九岁那年早逝。死前把六个子女托付给刘良寄养。刘子张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刘玄,字圣公,次子被人杀害。刘玄一直想给弟弟报仇,便结交了很多宾客做朋友。有个宾客犯了法,牵连到他,官府便到处抓他。刘玄躲到平林(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南)。蔡阳的官吏为了捉到刘玄,就把刘子张抓起来。刘玄得知父亲因为他被抓,就想了一个计策:打发人从平林回到蔡阳报丧,说刘玄已死在外地。官吏信以为真,便释放了刘子张。地皇三年(公元22年),平林饥民陈牧、廖湛等人发动起义,聚集一千多人,称为平林兵,响应下江兵和新市兵。刘玄与陈牧、廖湛以及一些参加起义的饥民有过接触,知道农民只不过是希望有个好皇帝,并且只想到唯有刘家的人才能有当皇帝的资格而已。自己是皇族,具备了当皇帝的必要条件,参加起义军是有利可图的。于是,刘玄便参加了平林兵。陈牧、廖湛见刘玄能说会道,又是读书人,就让他做安置和召集军众的工作。陈牧又想,人家知书达理,又是皇族,跟着咱们穷人造反,总得给个官当。可他们并不太了解官军中的官职称号,反正他做的是召集和安置的工作,就叫安集掾(yuan,院)吧。掾就是副官的意思。  ……


编辑推荐

  《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卷撰写,多卷合成的大型历史丛书,共计十八本,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本套丛书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文学讲述历史的内容,文史结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 孙宝镛编著的《后汉沉浮》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讲述了后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五千年演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