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法医迷案

宋世明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宋世明  

页数:

23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躲猫猫、喝水死、睡觉死;哈尔滨六警察打死人案、派出所长枪杀村民案,110打死报警人案——他参与了每一起案件的法医鉴定。 法医顾晓生,1200例鉴定无差错的全国知名检察业务专家。全国劳模。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名法医界全国党代表。他的职业就是让死者“开口”说话:许多真相还原了,许多人因此受惩了,许多死者也因此而瞑目。 一个隐秘的法医世界。一位传奇法医的探案故事,一系列轰动一时的事件内幕的披露,一纸法医鉴定背后的公平正义的呼吁和反思。惊险神秘、人性恐惧、科学探索、死生意义。顾晓生用手中的解剖刀告诉你:世界上还有什么人,能比法医更想得开?

书籍目录

序言引言第一章 死亡密码 1.谁在挥动死亡的翅膀 2.电闪雷鸣下的冤魂 3.一百年前的谋杀案 4.何物杀人无形中 5.见义勇为者为何而死 6.一个30年没有答案的难题第二章 牢狱之痛 1.四面墙围着的隐秘世界 2.女子监狱里的真实故事 3.驻所检察官纪实 4.17岁少年监所“做梦死” 5.百人围攻县政府 6.看守所里换手铐了 7.为什么会有牢狱之痛第三章 正道沧桑 1.一位孕妇与200元钱 2.雪地里的倒毙者 3.六名律师盘问了他两个小时 4.法医要不要出庭作证 5.夜幕下的哈尔滨 6.跨省鉴定惊动最高检 7.解剖绝不能现场直播 8.“证据之王”的信用危机 9.市集上的枪声 10.六天六夜激烈讨论的背后 11.拨110竟引来杀身祸 12.派出所里绑出了人命案 13.跨省鉴定启示录第四章 法医之路 1.沉在河中的女同学 2.高考志愿全部填报医学院 3.怀着感恩的心解剖尸体 4.19名法医同学今何在 5.“全国首创”背后的教授们 6.解剖恩师遗体的那一刻泪流满面 7.检察院,人生大舞台第五章 应时而生 1.我见到了总书记 2.法医界第一名全国党代表 3.26年鉴定笔从不偏斜 4.世界上想得最开的人 5.一位大检察官的“模范”情结 6.中山陵上的呐喊声附录 1.法医们的故事 2.顾晓生主要报道参考目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死亡密码  法医的位置在哪里?在解剖台旁,在案发现场。法医的目标是什么?查出死亡原因、明确死亡性质、找出死亡密码。法医就是凭着手中的解剖刀让死者开口“说话”,让正义时刻在场。  1.谁在挥动死亡的翅膀  初秋的午后,天高云淡,盛夏的热度还没完全散去,但太阳已经不那么火烧火燎。苏北睢宁县一个乡镇,农民林家声扛着铁锹走在田埂上。田埂的两侧长满了葱葱茏茏的黄豆,豆荚饱满,泛着青黄。林家声刚刚查看完了自家的豆田,正打算回家去。拐了几条田埂,他瞥见一处洼地里似乎露出了一堆衣物。这块洼地离豆田不远,周围芦苇丛生,除了浇水取土,平时很少有人经过。又是哪户人家乱扔被褥了!林家声不由嘀咕了一句。此地风俗,家里有人去世后,除了穿戴的寿衣随同逝者一起火化掉之外,逝者的遗物诸如衣服被褥一般由家属拉到荒地里丢弃。林家声越走越近,却越看越不对头。这些遗物怎么大半埋在土里?他好奇心起,跨到土堆上,抄起铁锹铲了铲,突然大叫起来:我的妈呀!  一个小时后,洼地上拉起了警戒线,4名刑警戴着手套勘察现场,豆田里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一位穿着白色防护服的男人边戴塑胶手套,边走过来。他三十来岁,戴眼镜,个头不高,脸晒得挺黑,走路却很快。  他蹲下身去,伸出手指拽了拽被角。嗡的一声,原本积聚的苍蝇群飞散开,一股恶臭扑面而来。棉被上的堆土已经被铲去,扯开被子,首先涌出来的是一团团白花花的蛆虫,底下卷着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  “顾老师,让我来吧?”站在一旁的县公安局法医小陈连忙说。顾晓生摆摆手,没有回头。他拿着镊子,夹取了一只蛆虫,这只白胖的蛆虫不断扭动着,顾晓生略微看了看,顺手把它放进了器皿里。他又低着头在尸身上仔细寻找,不时提起一块破布,对着阳光审视。一片薄薄的苍蝇蛹壳终于找到了。随后,他站起身来.,示意可以了。拍照、记录、清理,几位民警皱着眉头把这具腐烂的尸体装进了尸袋,抬到了汽车上。这位失踪者的尸体将被拉到解剖室,作下一步的鉴定。  被害人是谁?是情杀还是仇杀?凶案的第一现场在哪里?一连串的疑问亟待破解,而其中最首要的是查找尸源,弄清死者身份。可是勘验现场上的顾晓生只是紧闭着嘴唇,什么话都没说。  此时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科技也没有现在发达。在这个较为偏僻的乡镇出了件死人的案子,那是相当轰动的事情。顾晓生出现在了勘察现场也是个巧合。这天他正好到该县出差,县公安局的法医小陈在南京医科大学上过学,论起来和顾晓生还有师生关系。公安最烦的就是遇到类似杀人抛尸这样的无名尸案,尸体腐败辨认困难,破案耗时耗力,还不一定能查出凶手。小陈听说南京医科大学的顾晓生正在县城出差,顿时觉得有了依靠,他向领导一汇报,领导连忙说:“快派车接过来!专家都到了跟前了还能放走?”禁不住好说歹说,顾晓生这一下可走不了了。  尸体运回解剖室后,开始了紧张的勘验。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并没有深埋,再加上高温地湿,肌肉和其他软组织早已经腐烂不堪,连毛发和指甲也全部脱落,除了蛆虫和腐烂的肉泥,几乎只剩下一具白骨。腐烂得如此彻底,也用不着动刀了。顾晓生戴上橡胶手套,皱着眉头开始观察这具骷髅。  人类的身体有206块骨头,头部由其中22块组成。这些骨头一起保护着人类的大脑,还有人类的主要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和舌头。而头盖骨看起来尤为坚硬,共由8块骨头组成。这些骨头看起来很薄,像一块弯曲的铁板,由叫做骨缝的纤维性关节连接在一起。在骨缝处,骨头的表面有不规则的接触区,这些区域看起来像锯齿状或起伏的山脊。如果遭遇损失或外伤,会在这些区域留下印记。一般人大多不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头骨和脸形,女人有圆形的骨盆,而男人则相反,骨盆是三角形的。当然其他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比如牙齿、骨头里含有的DNA等等。  顾晓生告诉侦查员们,这是一具女性的尸骨,头部应该受到了外力打击。“颅骨有明显的骨折痕迹。”由此可以推定,死者很有可能是因颅脑损伤死亡。顾晓生用手指关节敲了敲头骨,确定地说。“此处也有折痕!”小陈指了指尸骨的小腿骨处。顾晓生俯下身看了看,摇摇头笑着说:“这是陈旧伤。”  随后,顾晓生仔细观察这具骨骼的结构。从外形来看,这具骨骼应该是属于女性的。“男女之间的骨骼,以骨盆的性别特征最为明显。”顾晓生指了指这具骨骼的骨盆。这具骨骼的骨盆外形宽大而短,骨盆呈圆桶形,骨盆壁不但光滑,而且还很薄,骨质也比较轻。特别是骶骨呈等边三角形,耻骨联合宽短而低,耻骨弓角度也比较大。从这些特征分析,这具骨骼当为女性的。  同时,死者的颅骨没有高耸的眉骨,也可以确定,死者是一位女性。  顾晓生继续查看死者的颅骨。中国人有个习惯,为了表示热情,特别喜欢摸别人家小孩的脑袋。  ……


编辑推荐

  国内首部以法医为写作对象的长篇报告文学。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徐安为该书作序。  《法医迷案:检察官顾晓生鉴证实录》以省检察院技术处法医顾晓生为真实原型,客观严谨而又生动感人地记录了这位知名法医的传奇经历,塑造出了公平公正执法、追求科学和正义、充满人文情怀的检察官法医形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法医迷案 PDF格式下载



内容没什么吸引力


喜欢这样的书籍。


记实性的一本书,不行吧


昨天一拿到书,就看到晚上十一点多,很好,我很喜欢


前面的内容很好,真实的案例,很吸引人,也能增长知识 ,就是后面关于顾晓生的生平的篇幅太多了,要多加些案例进去就好了


冲着顾老师的名气,但是书的确有点敷衍


速度挺快,但是书的内容好像归纳起来就一个


完全不记得讲什么了。案例比较朴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