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文集·第12卷(上)
易中天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05出版)
收入本卷及下一卷的《品三国》(上下),因为读者甚多,往往会被论者视为我的“成名作”,甚至“代表作”。但其实,它是“计划外”的。 2005年1月25日,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组打来了第一个电话。当时,我刚刚写完《好制度,坏制度》一文。这篇文章,原本是一个提纲。2003年11月,我完成了《帝国的终结》一书初稿。接下来,就准备讨论帝国制度的演变。只是因为后来决定先写《艰难的一跃》(即《费城风云》)和《帝国的惆怅》,这事才耽搁下来。 所以一开始,我并没准备把“百家讲坛”,当作“长活”来干。他们当然也没有。那时,谁的心里都没底,更不可能像某些人以为的那样,有什么“策划”或者“预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是由于《汉代风云人物》的意外成功,才有了后来的《品三国》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心目中的“小插曲”,也才变成了“大插曲”。 其实,三国这段历史本身,又何尝不是插曲。 从国家制度的角度讲,中国历史上有四个最重要的转折点:启废禅让、西周封建、秦兼天下和辛亥革命。启废禅让,变部落为国家;西周封建,变邦联为邦国;秦兼天下,变邦国为帝国;辛亥革命,变帝国为共和。这样看,我们民族的文明史,就可以“裁为三截”:邦国时代、帝国时代、共和国时代。 帝国与邦国的区别,主要有三:国家体制——邦国封建,帝国郡县;统治阶级——邦国领主,帝国地主;政治形态——邦国贵族,帝国官僚。也就是说,邦国时代,是领主阶级的贵族政治;帝国时代,是地主阶级的官僚政治。 因此,从秦汉到明清,帝国时代也可以“裁为三截”。三个阶段,各由一种地主,成为统治阶级。这就是贵族地主、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事实上,只有当庶族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或者说,只有当寒门之士,也可以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进入仕途时,帝国的政治,才是真正的官僚政治。但这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此之前,还得有一个渐变的过程。第一步,是从贵族政治,变成贵族官僚政治。这是秦汉的事情。第二步,则是从贵族官僚政治,变成“半世袭”的士族官僚政治。这是魏晋南北朝的事情。最后,才可能通过科举制度的建立,变成完全的官僚政治,即庶族官僚政治。这是隋唐以后的事情。 由此可见,东汉末年,贵族官僚政治日薄西山之时,士族地主阶级就该粉墨登场,主导天下。历史,也就该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个阶段。然而,曹操、刘备、孙权,却“第三者插足”。他们建立的,都不是士族地主阶级的政权。曹操的不是,刘备的不是,孙权的刚开始也不是。相反,那些代表士族地主的对手,比如袁绍,比如刘表,则一败涂地。直到后来,曹丕跟北方士族进行政治交易,孙权跟江东士族达成政治妥协,司马家族逐步篡夺了曹魏政权,士族地主阶级才重振雄风,历史也才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这样看来,三国,岂非插曲? 插曲不是主旋律,但未必就不好看。实际上,国人对这段插曲的兴趣,甚至超过了看待汉唐、宋元、明清。这当然也有多种原因,比如《三国演义》的添油加醋和推波助澜。不过,如果历史本身不够精彩,罗贯中他们也“演义”不了,除非弄成《西游记))。 事实上,三国这段历史也是精彩纷呈,因为它是“计划外”的。计划外,就有悬念。请问,当时有多少人能想到,曹操这个“出身不好”又“形象欠佳”的家伙,竟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这个寄人篱下一文不名的“流浪汉”,会居然成了气候?孙权这个十八岁接班的“娃娃”,又会“坐断东南战未休”?然而正是他们,折腾出了一个“三国”。 显然,计划外,有计划外的好处。好处之一,是没有思想负担,反倒会有股生猛劲儿。赵本山跟我聊天时说,一个艺术家最好的作品,往往是最初的那个。因为你没那么多准备,也没那么多顾忌和想法,傻乎乎地就上了。结果,最初的往往就是最真的。它也许很粗糙,它也许有毛病,但是它会好看,甚至会感人。 这是有道理的。比如三国史,无论读《三国志》、《资治通鉴》还是《三国演义》,曹操死后,就不怎么好看了。诸葛亮一去世,看下去的人就更少。又比如《水浒传》,招安以后,还看得么?好看的还是林冲、武松、鲁智深他们出手那会儿。陈丹青说,民国人物之所以特别有“范儿”,就因为民国是“新做人家”,恐怕也是这个理儿。 当然,我说的这些,大约都只是次要原因。但不因为次要,就不是原因。 可能由于这个原因,一直有朋友说,我最看好的节目,是最初的“汉代风云人物”。也许吧,也许。不过,同名的那本书,实在不能算是我的“代表作”。就连《品三国》,也不是,尽管它的发行量最大。就我自己而言,更喜欢的,还是第十一卷所收之《帝国的终结》,以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等等。 2010年12月2日
插曲不是主旋律品三国(上)开场白 大江东去第一部 魏武挥鞭 第一集 真假曹操 第二集 奸雄之谜 第三集 能臣之路 第四集 何去何从 第五集 一错再错 第六集 深谋远虑 第七集 先入为主 第八集 鬼使神差 第九集 一决雌雄 第十集 胜败有凭 第十一集 海纳百川 第十二集 天下归心第二部 孙刘联盟 第十三集 青梅煮酒 第十四集 天生奇才 第十五集 慧眼所见 第十六集 三顾茅庐 第十七集 隆中对策 第十八集 江东基业 第十九集 必争之地 第二十集 兵临城下 第二十一集 临危受命 第二十二集 力挽狂澜 第二十三集 中流砥柱 第二十四集 赤壁疑云附录一 心平气和说空城附录二 我的历史观后记编辑后记后记
就说诸葛亮。 诸葛亮这个人,至少从晋代开始,就是许多人追捧的对象,可谓魅力四射,粉丝如云。当时有一位郭冲先生,大约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感觉大家对诸葛亮的崇拜还不够,于是“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其中第三件事就是空城计。这五件事,都被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驳回。驳空城计的证据是:诸葛亮屯兵阳平的时候,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节宛城,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阳平战场,哪来的什么空城计? 不过这个故事实在太好听了,于是《三国演义》便大讲特讲,三国戏也大演特演,所谓“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历来就是久演不衰的折子戏。但这个故事不是事实,也不合逻辑。第一,司马懿不敢进攻,无非是害怕城中有埋伏。那么,派一队侦察兵进去看看,行不行?第二,司马懿“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距离应该不算太远,那么,派一个神箭手把诸葛亮射下城楼,来他个“擒贼先擒王”,行不行?第三,按照郭冲的说法,当时司马懿的军队有二十万人,诸葛亮只有一万人;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当时司马懿的军队有十五万人,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人。总之是敌众我寡。那么,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以裴松之作注时,就断定郭冲所言不实。裴松之说:“就如冲言,宣帝(司马懿)既举二十万众,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 所以,空城计是靠不住的。其他如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也都是无中生有。’火烧博望是有的,但那把火是刘备所放(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悖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没听说有诸葛亮什么事。火烧赤壁也是有的,但那是周瑜部将黄盖的主意和功劳,也没诸葛亮什么事。借东风就更可笑。诸葛亮“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登坛祭风,简直就是装神弄鬼,所以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这里说的“妖”,不是妖精或妖怪,是“妖人”,即巫师或神汉一类。 诸葛亮当然不是“妖人”。不但不是“妖人”,还是“帅哥”。陈寿的《上(诸葛亮集)表》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代的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五尺五寸,也就是一米八四。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年龄则是二十六岁。二十六岁的年龄,一米八四的个子,而且“容貌甚伟”,大家可以想想是什么形象。至少,不可能是一身道袍,一脸长须的。羽扇纶巾大概是事实,因为那是当时的时尚,也就不是诸葛亮的专利。所谓“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说的是周瑜,不是诸葛亮。就算有“借东风”这事,也该是周瑜去“借”(民间传说便有说周瑜借东风的),要不然杜牧怎么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其实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孙刘的联盟;他对刘备集团的主要贡献,则是确立了联吴抗曹、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并身体力行。实际上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成就是有争议的,他的军事才能也不像后世传说的那么玄乎。历史学家缪钺先生就曾在《三国志选注》的“前言”中指出:“诸葛亮征南中事,当时传说不免有夸大溢美之处,譬如对于孟获的七擒七纵,是不合情理的,所谓‘南人不复反’,也是不合事实的。”诸葛亮也不像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说的那样迭出险招。爱出险招的是郭嘉。而诸葛亮的特点,无论是史家的评论,还是他的自我评论,都是“谨慎”。陈寿说他“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该说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诸葛亮是萧何,不是张良和韩信。 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就集萧何、张良和韩信于一身,不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神机妙算未卜先知。任何人,只要按照他的“锦囊妙计”行事,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刘备集团的大将如关羽、张飞、赵云辈,有如他手中的提线木偶,理解也执行,不理解也执行。这当然不是事实,但有原因。什么原因呢?我们以后再说。 其实,“锦囊妙计”的故事是有的,可惜是发生在曹操身上。这事记载在《三国志·张辽传》里,时间则是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我们以后再说。“空城计”的故事大约也是有的,曹操、文聘、赵云可能都使过。不过这事有争议,我们也只好以后再说。但是,即便没有争议,大家也不会讲,因为民间不喜欢曹操。 民间对于三国,也是很关注的,其热情绝不亚于史学家。我们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最高,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细民所嗜,则仍在《三国》、《水浒》。”也就是说,老百姓喜欢的还是《三国》和《水浒》。事实上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不是《红楼》,而是《三国》和《水浒》。比如屠宰业奉张飞为祖师爷,编织业奉刘备为祖师爷,强盗奉宋江为祖师爷,小偷奉时迁为祖师爷,没听说过哪个行业奉《红楼梦》人物比如贾宝玉、王熙凤为祖师爷的。所以,三国人物的民间形象,也很值得研究。P9-11
本书于7月22日在全国同步发行,即受到读者热烈欢迎,不到一个半月,印数已从首印的55万册连续加印四次超过100万册。因为印数大,读者面广,各种意见也迅速反馈到出版社,于是,在这次重印前就读者的意见作点说明。 不少读者指出本书第4页中有编校差错,将“大乔、小乔”误成“大桥、小桥”了。经我们查核,“大乔、小乔”是宋代人苏东坡说的,而晋人陈寿《三国志·周瑜传》中桥公的两个女儿,的确写作“大桥、小桥”。古人写作没有今人规范,所以,陈寿没有错,苏东坡也算不得错。 这次重印要感谢文史学者金文明先生,他仔细通读了全书,发现了书中一些文字误植和资料引文的错漏,还特地列了一个正误表。经易中天先生首肯,在这次重印时作了修订。 由于这次重印时间紧,当我联系易中天先生时,他正在外地出差,手头没有资料可以核对,便委托我全权处理,还要我写一个《编辑后记》,既要感谢金文明先生,也要感谢全国广大读者。 赵南荣 2006年9月7日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易中天文集》第十二卷《品三国上》,告诉你:三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面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