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术鉴赏

丁宁 上海人美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上海人美  

作者:

丁宁  

页数:

14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美术鉴赏》生动而又全面地阐发了美术的经典意义与文化效应。对美术的功能、形式、题材以及各大门类的特点进行了细致阐释。精选作品示例,进行条分缕析,彰示了美术作品的人文涵义与美学价值。跨学科广征博引,与通俗平易文字的自如契合。将北大名师风范淋漓彰显。

作者简介

丁宁,男,1960年浙江宁波。198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赴英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作为高级访问者在美国哈佛大学作短期研究。1989-2000年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教授、系主任。2000年起任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副主任,现任北京大学艺术院副院长。主要著作有《接受之维》、《美术心理学》、《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艺术的深度》等,译著有《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毕沙罗传-光荣的深处》和《注视被忽视的事物-静物画四论》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美术的价值 第一节 视觉文化与视觉读解第二节 亲近经典与审美慧眼第三节 美术创造与文化财产第四节 魅力四射的人文意蕴第二章 美术的功能第一节 认知延伸第二节 会心无言第三节 仪式体验第四节 回溯与创造第三章 美术作品的形式构成第一节 “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第二节 “奏响色彩的交响乐”第三节 美是至高的徒刑灵魂第四章 美术作品的题材类别第一节 神话与信仰第二节 历史的分量第三节 人的主题第四节 风景与山水第五节 静物与花鸟第五章 绘画:五光十色的视域第一节 错觉和心象第二节 窗口、抑或平面第三节 细节之美第四节 画里与画外第六章 雕塑:立体的诗篇第一节 仰观和平视第二节 取舍的眼光第三节 个性的流淌第四节 精神的氛围第七章 建筑:凝固的音乐第一节 形式的探求第二节 精神的格调第三节 没有界限的艺术景观第八章 设计:走向生活的美学第一节 巡视历史第二节 无所不在的美第三节 创意和深度第四节 呼应时代流变图版目次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著名教授、美术理论家丁宁,将多年来在中外美术史论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著名美术专业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教学积累充分融合,以凝练和生动的文字阐发了美术的经典意义和文化效应,通过对美术的功能、形式、题材以及各大门类的描述和阐释,尤其是对精选的作品示例条分缕析,彰示了美术作品的人文涵义和美学价值,将会对高校学生和美术爱好者提供诸多有益而又趣味盎然的入门启迪与深造导向。本教材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通识教育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术鉴赏 PDF格式下载



看过这本书,同类教材里我看过至少三个版本,丁宁这本写得最好!本书知识结构较为新颖,不乏近年来西方美术史的研究成就。一楼的,如果这是小学生水平,那么我倒真滴万分敬佩小学生们的智商。看不懂就说自己看不懂吧,请不要拿作者泄愤。


要感谢丁宁的这本《美术鉴赏》书,我参加自考就是用这本书复习的。非常有帮助,向大家推荐一下。


这本美术鉴赏书写得趣味盎然,我快速地通读了一遍。如果能把这本书的精髓掌握的话,对“大美术”的理解确有帮助!我是在图书馆借的,也鼓励大家在能借的情况下借来看看!


这本书我一口气读完了,没想到美术鉴赏这么有趣!而且,作者的知识面挺渊博的,写的深入浅出,赞一下。


美术鉴赏,贵在从观者自身的经验出发,用心去体验和欣赏美术作品,将读者引入这个美不胜收的艺术世界。我觉得与其他中规中矩的教材相比,丁宁的这本美术鉴赏书不仅极具可读性,而且材料很新,令人印象深刻,光这几点就已经足够出彩了。我在当当网上看到这本书的书评是四星半,看来口碑不错呵。


标题都起得很花哨,内容东拼西凑没什么实质,还不如一本中规中矩的老教材。不推荐!


完全是垃圾。古做高深,拼凑一大堆材料。害人不浅。绝对垃圾!!


楼上的评价有点玄。我不但读了此书,而且还在用来上课,是一本不错的教材呀。我相信,只要真正读过,才会有恰当的评价。


这本书,名字很大,但是,只不过是一本小学生的读物,根本没有系统性,没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只是罗列别人的观点,找一大堆作品,评来评去,又评得离题万里,不如买一本美术作品评析更好,读完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作者把题目写得那么大,还有职业道德吗?这种破书,我都写得出来。中国的出版社,除了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这几家出版社以外,根本没有可以信得过的出版... 阅读更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