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药理学

王钦茂 编 上海科技
出版时间:

1985-12  

出版社:

上海科技  

作者:

王钦茂 编  

页数:

306  

前言

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于1983年8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普通课、西医课教材编审会议,成立首届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普通课、西医课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十七个学科编审小组,根据卫生部1982年10月颁发的中医、针灸、中药各专业教学计划对各科教学大纲作了修订;并组织编写本套教材。中医学院的普通课和西医课教材主要是为培养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服务的。本套教材是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对本门学科的要求,按照新的教学大纲,各编审小组制定了编写提纲,在总结二十多年来中医学院普通课、西医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在编写过程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力求从高等中医教育的实际出发,既保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贯彻“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更新教材内容的同时,注意充实近年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学的新成果,从而使本套教材为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编写出新的风格和特点。本套教材包括《英语》、《日语》、《高等数学》、《数理统计方法》、《医用物理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内科学基础》和《西医外科学总论》等十九门学科,共二十二种教材。其中部分教材是在原有基础上更新、充实、修改而成。教材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使中医学院的普通课、西医课教材适应高等中医教育的需要,还要进行长期的努力。要通过大量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提高,才能逐步完善。由于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编写时间仓促,本套教材存在不足之处,恳切期望广大师生和读者随时提供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修订时加以改进。

内容概要

  《药理学(供中医、中药专业用)》是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对本门学科的要求,按照新的教学大纲,各编审小组制定了编写提纲,在总结二十多年来中医学院普通课、西医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中医学院的普通课和西医课教材主要是为培养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服务的。

书籍目录

总论1 绪论1.1 药理学的概念和任务1.2 药理学的发展史2 药动学2.1 药物的跨膜转运2.2 药物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2.3 药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4 药物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2.5 药物的代谢(药物的生物转化)2.6 临床药动学的基本概念3 药效学3.1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3.2 药物作用的机理3.3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4 临床药理学4.1 临床药理学的概念和任务4.2 新药临床试用研究4.3 试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4.4 中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Ⅱ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5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5.1 传出神经的解剖5.2 神经冲动的实触传递及传出神经分类5.3 传出神经递质的合成及其代谢5.4 传出神经的受体5.5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6 拟胆碱药6.1 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6.2 抗胆碱酯酶药7 抗胆碱药7.1 M胆碱受体阻断药7.2 N1胆碱受体阻断药7.3 N2胆碱受体阻断药8 拟肾上腺素药8.1 主要兴奋崾芴宓哪馍錾舷偎匾?8.2 主要兴奋馐芴宓哪馍錾舷偎匾?8.3 兴奋岷外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8.4 兴奋多巴胺、夂歪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8.5 主要兴奋肾上腺素受体的中草药9 抗肾上腺素药9.1 α受体阻断药9.2 β受体阻断药Ⅲ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10 麻醉药10.1 全身麻醉药10.2 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11 镇静催眠药11.1 苯二氮革类11.2 巴比妥类11.3 其他11.4 镇静催眠中草药12 抗癫痫药和抗震颤麻痹药12.1 抗癫痫药12.2 抗震颤麻痹药13 抗精神失常药13.1 抗精神分裂症药13.2 抗忧郁症药14 镇痛药14.1 阿片生物碱类14.2 人工合成镇痛药14.3 阿片受体拮抗药14.4 镇痛中草药15 解热镇痛药15.1 水杨酸类15.2 苯胺类15.3 新型抗炎镇痛药15.4 吡唑酮类15.5 解热镇痛中草药16 中枢兴奋药16.1 大脑皮质兴奋药16.2 脑干兴奋药16.3 脊髓兴奋药Ⅳ 心血管系统药理17 抗高血压药17.1 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17.2 神经节阻断药17.3 外周性交感神经抑制药17.4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7.5 血管扩张药17.6 利尿降压药17.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17.8 降压中草药的研究概况17.9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18 强心甙[附]扩血管药物治疗心力衰竭19 抗心律失常药19.1 心肌电生理简介19.2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及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理19.3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19.4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19.5 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注意19.6 中草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概况20 抗心绞痛药20.1 影响心肌耗氧量和供血的因素20.2 硝酸酯类化合物20.3 馐芴遄瓒弦20.4 冠脉扩张药20.5 抗心绞痛中草药21 降血脂药22 利尿药及脱水药22.1 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22.2 利尿药的分类22.3 中效利尿药22.4 强效利尿药22.5 弱效利尿药22.6 利水中草药的研究概况22.7 脱水药V 呼吸、消化、血液及子宫药理23 呼吸系统药理23.1 祛痰药23.2 止咳药23.3 平喘药23.4 祛痰、镇咳、平喘中草药24 消化系统药理24.1 抗溃疡病药24.2 泻药24.3 止泻药24.4 肝脏疾病辅助药25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25.1 凝血与抗凝血25.2 抗凝血药25.3 止血药25.4 止血中草药概述25.5 抗贫血药25.6 血容量扩充药26 子宫兴奋药26.1 催产素26.2 麦角生物碱26.3 前列腺素26.4 兴奋子宫的中草药Ⅵ 激素及其他体内活性物质27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27.1 分类、来源及构效关系27.2 糖皮质激素27.3 促皮质激素27.4 有关中医药的研究概况28 状腺制剂及抗甲状腺药28.1 甲状腺激素28.2 抗甲状腺药29 胰岛素制剂及口服降血糖药29.1 胰岛素制剂29.2 口服降血糖药30 避孕药30.1 主要抑制排卵的药物30.2 主要阻碍受精的药物30.3 主要干扰孕卵着床的药物30.4 主要影响子宫和胎盘功能的药物30.5 非外科女、男性绝育术的药物30.6 男用避孕药30.7 避孕节育中草药研究概况 31 体内活性物质及其拮抗药31.1组胺及抗组胺药31.2 前列腺素31.3 慢反应物质31.4 5一羟色胺及其拮抗药31.5 激肽类31.6 血管紧张素Ⅶ 化学治疗药物32化疗药物概论32.1 化疗药物的一些基本概念32.2 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32.3 细菌的抗药性32.4 抗感染中草药研究概况33 磺胺类和其他合成抗菌药33.1 磺胺类药物33.2 甲氧苄氨嘧啶33.3 呋喃类药33.4 吡哌酸33.5 黄连素34 抗生素34.1 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抗生素34.2 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抗生素34.3 广谱抗生素3.4.4 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原则35 抗真菌和抗病毒药35.1 抗真菌药35.2 抗病毒药36 抗结核病药36.1 常用药物36.2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37 抗寄生虫病药37.1 抗疟药37.2 抗血吸虫病药37.3 丝虫病及抗丝虫病药37.4 肠虫病及驱肠虫药37.5 抗阿米巴病药38 抗恶性肿瘤药38.1烷化剂38.2 抗代谢药38.3 抗癌抗生素类38.4 抗癌植物药和中草药38.5 激素类药物38.6 其他抗癌药38.7 抗癌药联用原则Ⅷ 解毒药及新药评价39中毒与解救39.1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药39.2 金属及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39.3 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39.4 毒蛇咬伤的解救药39.5 中草药中毒及其解救40 药物评价40.1 准备阶段40.2 临床前药理研究40.3 毒理学研究40.4 制剂安全试验附录表1 药物的药动学数据表2 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药物交互作用表中文名索引外文名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我国的本草学历史悠久,文献极为丰富,总计有七百余种之多。《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专门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是公元一世纪前后,有人借“神农”之名所写,共收集药物365种,涉及120余种疾病的疗法。此后,历代的学者不断地对本草进行了增补和修订。唐代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全书共载药844种。明朝李时珍广泛收集民间用药知识和经验,考证医书八百余卷,并经实地考察和反复实践,历时27年,编写成《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插图1160帧,附方11000多个。其内容之丰富,超过了世界任何本草或药物学文献,对我国和东西方国家医药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先后被译成拉丁、英、法、德、日、俄、朝等多种文字。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1963年、1977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其中1977年版系在前两版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收载常用中西药。第一部为中药,共1151种,包括制剂、成方和复方。我国历代主要本草学见表1—1。在本草学中已记载了有关的药理学知识,例如《神农本草经》中写有麻黄治喘、大黄导泻、常山截疟、雷丸祛虫以及海藻治瘿等,至今仍为中西医临床所袭用。我国本草把药物的作用称为药性。其中以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说明药物的基本作用,以升降浮沉说明药物作用的趋向,以归经说明药物作用的选择部位。此外,尚有补和泻,有毒和无毒等。这些知识主要是由临床实践经验积累起来的。国外药物学知识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公元二世纪罗马盖仑(Galen)的百科全书本草篇中,载有药物约400种,对许多药物作了植物分类,他还创造了阿片酊及其他许多药物制剂,至今许多简单的植物浸膏仍被称为盖仑制剂(Galenicals)。


编辑推荐

《药理学(供中医、中药专业用)》为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药理学 PDF格式下载



书不错,到手后,翻了一番,还未认真看。感觉还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