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史异观

[美]夏含夷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2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美]夏含夷  

页数:

490  

字数:

423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自选集即反了这些大部分的得与研究成果,一共收了29篇,有15篇基本上讨论的是甲骨文和金文,13篇基本上谈的是传统经典(以《周易》和《竹书纪年》居多数),还有一篇基本上探讨考古学问题。有的论文是年轻时代所做的(诸如《释御方》,是1981年写的),有是最近纔写成的(诸如《四十二年、四十三年吴迷鼎的时代》)。其结论往往与中国国内的通常流行的看法有点两样(其实与国外的普遍看法亦有龃龉)。现在把论文集中在一起在中国出版。 组织这样的论文集时候,至少有两个先决问题。第一是次序应该按照篇章发表的前后还是按照内容的关系。有的时候,篇章发表地暖意离它写作的时间拖得相当长,不一定能够反映我学术演变。因此只能按照内容来组织,于是有的时候所重褈。第二个问题是应该不应该修正错误。尽管有一些地方现在看来肯定是错的(诸如《西周之衰微》一篇说周穆王以后东土没有发现多少铜器,还是“此鼎铭文与西周晚期年代考”以为史翏和史籀是一个人等等),但是仍然学得保持原来的梯子还是有它的价值。因此,除了改正一些错字和加上一个“后记”(在《也谈武王的卒年——兼论的真伪》)以外,本编都没有任何的更改。

作者简介

夏含夷,美国宾州人,1952年生于赛维克立镇(Sewickley)。1970年进入圣母大学,以宗教学为专业。1974年毕业以后,曾在台湾留学三年,随爱新学罗緐鋆学习三玄。回国以后,进入斯坦福大学研究所东亚语文系,1980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周易》的编

书籍目录

自序早期商周早期商周关系及其对武丁以后殷商王室势力范围的意义殷虚卜辞的微细断代法:以武丁时代的一次战役为例商五武丁的末期:中国上古年代学的重构实验释“御方”试论周原卜辞字——兼论周代贞卜之性质中国马车的起源及其历史意义西周朝代的绝对年代燕国铜器祖考称号与周人谥法的起源父不父,子不子:试论西周中期询簋和师酉簋的断代西周之衰微从驹父盨盖铭文谈周王朝与南淮夷的关系测定多友鼎的年代此鼎铭文与西周晚期年代考晋侯的世系及其对中国三代纪年意义上博新获大祝追鼎对西周断代研究的意义四十二年、四十三年两件吴迷鼎的年代《周易》干卦六龙新解《周易》筮法原无“之卦”考说干专直,坤翕辟象意《系辞传》的编纂王弼的黄老政治思想周公居东新说——兼论《召诰》、《君奭》著作背景和意旨略论今文《尚书》周书各篇的著作年代从西周礼制改革看《诗经·周颂的演变》试论《缁衣》错简证据及其在《礼记》本《缁衣》编纂过程的原因和后果也谈武王的卒年——兼论《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竹书纪年》与周年武王克商的时代《竹书纪年》的整理和整理本——兼论汲冢竹书的不同整理本晋出公奔卒考——兼论《竹书纪年》的两个纂本夏含夷论着目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古史异观 PDF格式下载



夏含夷,美国宾州人,1952年生于赛维克立镇(Sewickley)。1970年进入圣母大学,以宗教学为专业。1974年毕业以后,曾在台湾留学三年,随爱新学罗緐鋆学习三玄。回国以后,进入斯坦福大学研究所东亚语文系,1980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周易》的编纂”。1985年受聘为芝加歌大学东亚语文系助教授,之后一直在芝加哥大学作教,1997年长为顾立雅(Greel)中国古史名誉教授。研究范围为中国上古文化史、古文字学、经学、《周易》等。《古史异观》则是夏氏的一些重要论文的集子,学术价值自不用多说!


同学们!!是繁体字的,想认真看的注意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