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明代蒙古史丛考

曹永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曹永年  

页数:

370  

字数:

327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曹永年编著的《明代蒙古史丛考》收入了文章30余篇,特点是言之有物,不似当今盛行临时硬凑的论文。如《<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考误》、《嘉靖初蒙古察哈尔部的牧地问题》等篇,是因评论余同元、和田清、达力扎布的论著而作,在前人专门研究的基础上,能发人未发之微,指陈其所缺失。有的论文是讨论具体问题,联系现实,关注明代的"生态问题"、"沙壅问题";有的论文是就地取材,根据内蒙古新发现的资料进行研究,如新出土的铜铳和白塔题记等。

书籍目录

序言
《北巡私记》所见之北元政局
关于北元宣光、天元朝的都城
阿鲁科尔沁旗出土的永乐七年铜銃跋
关于卫喇特融化于蒙古问题
也先与大元——也先王号、年号和汗号的考察
土木之变与也先称汗
阿勒坦汗和丰州川的再度半农半牧化
明代蒙古中晚期的蒙古经济
《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考误
嘉靖初蒙古察哈尔部的牧地问题——兼评和田清、达力扎布的相关研究
关于喀喇沁的变迁
阿鲁科尔沁旗白城为林丹汗都城遗址说质疑
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生地考
明代前期蒙古地区牧民逃亡与起义问题丛考
明代蒙古陈挞起义史迹钩沉
附:特木勒《关于李家庄朵颜别部历史的几个问题》
“传国玺”与明蒙关系
明长城墩兵与蒙古牧民
《明史·瓦剌朵颜传》札记
明代蒙古史编纂学札记
明代河套地区的人文地理与生态环境
明万历年间延绥中路边墙的沙壅问题——兼谈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史料运用
呼和浩特万部华严经塔明代题记探讨
嘉靖隆庆年间板升自然灾害及其与“俺答封贡”的关系——呼和浩特万部华严经塔明代题记探讨之二
从白塔题记看明初丰州地区的行政建置——呼和浩特万部华严经塔明代题记探讨之三
呼和浩特白塔明代题记《上元怀古》诗题写者的推测——呼和浩特万部华严经塔明代题记探讨之四
胡钟达先生与明代蒙古史研究
读《明朝与北元——蒙古关系之探讨》
《明史选举志考论》序
《古代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史料概述》序
嘉惠读者 功德无量——评介《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
怀念胡钟达先生
周全根《回眸人生》读后
后记

章节摘录

  达力先生的分析大体符合惠宗的心态,只是有两点需要补充说明:  (1)刚从大都撤到上都时,惠宗确也曾“昼夜焦劳,召见省臣或至夜分”,似亦有“恢复中原”之志,但不久这一点点勤政的热情也消颓下去,苟延残喘、得过且过成为他的国策;(2)据《北巡私记》载,至正二十九年,即洪武二年六月初九日,“哈刺章公加开府仪同三司、徐国公”。笔者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详细研究了北元上都、应昌朝廷里的振兴派,他们主张迁幸和林,团结西北诸藩,共谋恢复元朝。哈刺章便是这一派官僚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四天以前即六月初五日,明将常遇春与也速战于全宁,也速败退大帽山,上都危在旦夕,初七日“上急召群臣议幸和林”,又过两天加封哈刺章。事态的发展显示,惠宗已经意识到,苟安漠南之梦快到头了,迁都和林势在必行。他在北奔上都以后第一次擢升振兴派代表哈刺章,就是在为迁幸和林作铺垫,他的政治态度开始了明显的转变。逃到应昌以后,九月初六日又有“哈剌章拜太保之命。公固辞,不许”。哈刺章成为正一品,三公之一。不过惠宗确实是不愿意直面西北诸藩,非不得已不会北迁。怀着这种矛盾的心态,于至正三十年四月病逝。  问题在于对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的分析。达力先生接着说:  昭宗则除以上原因外,正如明太祖在洪武五年十二月的《致元主书》中所言“……且而国之俗,素无姓氏,而其族重嫡而轻庶,君乃高丽有姓者之甥,又为庶出,君何昧而不察,固执不变”。爱猷识理达腊非翁吉刺氏所生,出身对他又加上了一个不利因素。  关于昭宗继位以后的政治态度,史料缺少直接记载。我在《(北巡私记)所见之北元政局》一文中,据《明太祖实录》、王世贞《弇州史料》以及朝鲜方面《高丽史》的有关记载,参照《北巡私记》所提供的线索,考定昭宗朝的主要执政者扩廓帖木儿、哈刺章等人,皆是惠宗末年振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而振兴派的基本政治纲领就是迁幸和林,团结西北诸藩,共图恢复。惠宗在末年重用哈刺章,透露出他已经开始考虑接受哈刺章的政见,为迁幸和林铺垫退路;昭宗将政权托付扩廓帖木儿和哈刺章,实际就是将振兴派的意见奉为治国的政纲。昭宗朝廷迁至和林,已经被明朝方面的记载和洪武五年岭北之役的进程所证实,那么团结西北诸藩的工作又做得怎样呢?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明代蒙古史丛考 PDF格式下载



曹永年先生久仰其名,终于看到他的论文集出版,诚一快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