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婚礼
2010-6
上海辞书
孙孟英
121
无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要求恢复老字号企业的品牌与传承优良的企业文化,笔者参与《老字号企业丛书》编写,后又主编《闹市中心区服务志》,并撰写了《黄浦区照相业服务志》。在连续近十年的修志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同时采访了照相行业的老前辈、老板及老板家属等,从而又获得不少鲜为人知的百年上海婚礼文化历史、婚恋方面的故事及宝贵的图片资料。 为了让现代人了解老上海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及婚礼形式等方面的精彩故事,笔者以写实手法,配以丰富的图片编成《老上海的婚礼》一书。全书将为你介绍苏州河上的一场水上大婚礼,海上第一大美人胡蝶的婚礼,20世纪中国第一婚等八场在老上海举行的婚礼。
苏州河上的一场水上大婚礼海上第一大美人胡蝶的婚礼20世纪中国第一婚大上海第一场大型婚礼:集团婚礼三位美男子的婚恋与婚礼自述老上海的各式婚姻老上海婚俗大观老上海的婚礼文化
插图:他,名叫郁松才,1918年出生于浦东川沙一个地主家庭,在家排行老五,上面有四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高中毕业后,他跟随在南京路开南货店的二姐夫经营南北货农产品。郁松才长得英俊阳刚,性格温和,很讨人喜欢,他跟着二姐夫做生意吃住就在二姐夫家。二姐夫家是一个经商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办事派头大,对郁松才也非常好,家里除了父母外,还有一个比他小十岁的妹妹,小名叫婷婷,比郁松才小几个月,长得很漂亮、很贤惠、很有女人昧,高中毕业后跟着母亲打理家务,有时也到南货店帮哥哥算算账。这样郁松才与婷婷单独接触的机会就多了,两人在一起时也说说笑笑,都觉得彼此很谈得来,日久生情。但在封建传统意识和观念还非常强的年代里,男女在一起稍有过分举动,就会被看成是授受不亲,这是犯忌、是违背清规戒律的,被视为大逆不道。因而郁松才喜欢婷婷也不敢表态,而婷婷作为大姑娘在当年更是不好启口说出心里话,否则会被视为“下贱”。由于男女双方都把爱埋在心里不说,也就没有人知道郁松才爱婷婷,更没有人知道婷婷爱上了郁松才,他俩的哥哥姐姐也从没有想到让各自的弟妹组成一对小夫妻。那是一个春暖花开、乌语花香的春天上午,郁松才与婷婷一起去南货店结完账后,两人来到外滩黄浦公园的黄浦江边,看着一只只白色的海鸥在江面上飞翔时,婷婷用了一句非常深情和感伤的话问郁松才道:“你说我俩能不能像这江面上自由飞翔的海鸥?”而郁松才不解地看了看婷婷:“为什么要像海鸥?”“因为海鸥可以自由飞翔,自由来回,自由生活,自由择偶,所以我非常羡慕海鸥。”婷婷仍若有所思地看着江面,她有心里话想对郁松才表白,但怕难为情,不好启口。而此刻的郁松才已读懂了婷婷的心声,他知道她是在向他表达心中的深层意思,他朝她看了一眼后一下变得愁容满面,道:“人如真能像海鸥就好了,那就想千什么就能干什么,可是人不行啊。”郁松才说这番话时,显得非常无奈与惘怅。在郁松才来到南京路帮姐夫打理南货店生意之前,他父母已经托媒人为他介绍了对象,按照浦东的传统习俗都要娶大娘子,因为大娘子懂事会料理家务。媒人为了钱,把女方说得美如天仙,贤惠能干,尽拣好话,就这样在媒人与父母的高压之下,他与一个比他大四岁的棉花店老板的女儿订了婚。而这个棉花店老板之女长得非常普通,小个子,长圆脸,一双眼睛略带三角,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很精明、很会做人,因而很得郁松才父母的喜欢,但最关键的是门当户对,女方更富有,家业更大。但郁松才不喜欢大娘子,总觉得没有好感。特别是郁松才与婷婷接触之后,更深深地讨厌“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婚事,他渴望与婷婷自由恋爱,将来能娶她为妻,共同幸福生活到老。但事与愿违,正当郁松才与婷婷的关系不断发展与升华之时,他的父母令他回浦东川沙的家里筹办婚事,娶老婆传宗接代。在那个子女是父母的私有产品的年代里,子女不允许有半点反抗权力,必须一切服从,一切听话,惟有这样才算是孝子。郁松才一个受传统封建家庭影响和教育的青年能有什么能力与传统婚礼习俗抗争。
《老上海的婚礼》编辑推荐:对于近百年的老上海婚礼方面的历史文化,现代人很少知道,尤其对过去受西洋文化影响的青年男女所演绎的风花雪月的感人故事更是一无所知,对那时各种“中式”、“西式”或“中西结合”的婚礼形式的场面更是一无所见。为了让现代人了解老上海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及婚礼形式等方面的精彩故事,笔者以写实手法,配以丰富的图片编成《老上海的婚礼》一书。
无
没有想象中好,很空洞。只适合随便翻翻
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