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浪

[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

1899-12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作者:

[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曹元勇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海浪的升起和沉落就好像是人们的一生,人们从生到死的过程也都是像海浪一样在不断的沉浮。本书取名海浪正是此意,将人生的全部岁月与一天的时间结构互相对应起来,像一部配合完美的乐章,本书是一本体味人生的不可多得的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海浪 PDF格式下载



   海浪拍岸声声碎 伽蓝听雨沥沥愁。 前一句来自于《海浪》的译者,后一句是自己加上去的,读《海浪》时反复循环着一首歌《伽蓝雨》。想来是在回味“烟花易冷,人事易分“,于是自然而然出来了这句话。还是来说说海浪吧,海浪是本好书,像水一样的笔调,让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对文字的掌控力。曾经看了电影《时时刻刻》,于是饱含热情去拜读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遗憾当时年少,竟没把她读下去。如今,手中再次拿起她的作品,却是不一样的光景了。我非常喜欢阅读这本书的感觉,仿佛水织成了一张网,不断地铺展开来,然后将自己淹没。不同的人在言说,却又像是一个人在说话,从字里行间里绵延着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是罗达,我是珍妮,我是苏珊,我是······我没有面孔,但处处都是我的面孔。海浪低吟,为我的童年、我的青春哀叹,海浪涌来,一层一层,我逃不了它的追赶,只有在海中沉沦,然后等着太阳陨落,一生的起伏便就此结束了。好了,书读完了,歌也可以结束了。


  【讀書筆記】《海浪》——海浪拍岸聲聲碎
  
  佛吉尼亞 伍爾芙/著 曹元勇/譯
  
  “它屬於詩的世界,但又迷戀于另一個世界,她總是從她那著了魔的詩歌之樹上伸出手臂,從匆匆流過的日常生活的溪流中抓住一些碎片,從這些碎片中,她創造出一部部小說。……這就是她的問題所在:她是一位詩人,卻想寫出一部盡可能接近於小說的作品。”——福斯特的演講《佛吉尼亞 伍爾芙》
  
  《海浪》是讀的第二本伍爾芙的小說。在讀它之前不知道意識流是什麽,以為僅是《費勒希——一條狗的傳記》中那種思維流動、跳躍的感覺,在翻開《海浪》這本書二十頁就覺得有點犯暈,全部都是某某某說加上一大串的內心獨白,的確可以作為催眠的良劑。
  
  伍爾芙的這本小說全本由六個人的內心獨白穿插構成,有時候還沒有標明是哪位主角的思考。《海浪》分為九個章節,每個章節的開頭都是由一個描寫太陽與海浪的散文詩構成,每個散文詩都展現了光線的變化、海浪的變化以及花朵與鳥兒的變化。有人稱《海浪》全書就像一部由九個樂章構成的六重奏音樂作品。每個章節的一天中隨時間變化的太陽和海浪都對應著六個主角一生的時間變化。可以說,這是一本心靈的、生命的書。通過一些生活中細節,它展現了每個人豐富的內心,情感、個性以及人生觀與價值觀……又將他們放在潮起潮落的海浪的大背景之下,賦予了充分的詩歌的韻律以及節奏感。
  
  初讀此書時,像讀其他書一樣很想搞懂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麽,要表達什麽,想要明白哪些話到底是誰說的,爲什麽這麼說,爲什麽會從這個想到那個……但是後來發現越是想弄明白就越弄不明白,於是只是隨著她流水一般的思維與那詩歌般的文字流動自己的思維。有時突然發現許多生活中暗藏著的美景與魅力都被自己忽略了,有時每一種氣味都可以有他們的顏色,每一種顏色又可以有他們的音律。別人聞到一朵花的香味時會想到一朵綻開的花,而伍爾芙卻能想到光線在花上可以有著怎樣的光暈、陰影與色調,可以想到花是怎麼樣跳著舞,可以想到花上的露珠,花上的蟲子,蟲子又是如何做夢……
  
  書籍的最後幾個章節,漸漸湧現了主角們對生活與生命的看法,摘錄一些:
  
  “在一個由此時此刻構成的世界中,爲什麽要去辨別、區分呢?沒有什麽事情有必要被取個名字,除非我們這樣做可以使它們有所改變。讓它們去存在吧,這河岸,這美景,而我這短暫的一刻是渾身歡暢的。陽光灼人。我看到了河,我看到了樹在秋天的陽光下呈現出斑駁枯黃。小船悠悠地漂過,穿過一片紅色,又穿過一片綠色。遠處敲響了鐘聲,但不是為死亡而敲的喪鐘。鐘聲也有為生命而鳴的。一片樹葉落了下來,是出於歡樂。”
  
  “但是,現在我卻擠不出一點多餘的時間。這兒,沒有喘息的時間,也沒有顫動的樹葉蔭庇下的陰涼,或是一處涼亭,好讓你來躲避一下陽光,或者在涼爽的夜晚跟一位情人來坐上一坐。世事的重負在我們的肩上;世事的幻影隨處可見;只要我們眨巴一下眼睛,或是向旁邊瞥一眼,或是轉過身去琢磨一下柏拉圖說過的名言,或是回憶一下拿破崙和他的征服生涯,我們就會使世界遭受某種誤入歧途的損害。這就是生活;跟普朗蒂斯約在四點鐘;跟埃雷斯先生約在四點半。我喜歡聽電梯輕輕滑動的聲音,喜歡聽它砰的一聲停在我所住的那個樓層,然後是一個男人威嚴地穿過走廊的滯重腳步。就這樣,憑著我們共同的努力,我們把一艘艘船隻送往世界最遙遠的地方;盥洗室和健身房一應俱全。世事的重負壓在我們身上。這就是生活。”
  
  “珀西瓦爾已經死了(他死在埃及;他死在希臘;所有的死歸根結底是一種死)。蘇珊已經有了孩子;奈維爾迅速地爬上了顯赫的高位。生命在流逝。雲朵在我們的房屋上方持續不斷地發生變換。我干干這個,干干那個,然後又是干干這個,再幹幹那個。隨著我們有時聚會、有時分別,我們都漸漸有了互不相同的氣度,養成了互不相同的做事習慣。然而,倘若我不把這些印跡牢牢地留住,並且把潛伏在我身上的那許多不同的人物糅合成一個人,存在于此時此地,而非像漫捲遠方的紛飛雪花一樣轉瞬即逝;而且在穿過辦公室的時候向約翰遜小姐詢問一下有關電影的情況,並且喝上一杯茶,接過一篇我最愛吃的餅乾,倘若不是那樣,我准會飄落如雪,消融磨滅。”
  
  到了最後結尾時,六個主角都已經邁向了死亡。
  
  “死亡啊,我要朝著這你猛撲過去,決不屈服,決不投降!”
  
  海浪拍岸聲聲碎。
  


  读的每本书,都在讲一些相似的事情?
  
  更容易读的不是简单直接的孩子的短短的句子,而是长大后复杂的长长的段落,也许是对某种表达方式已经生疏了。
  
  读到“时间的水滴”时,我正因为难过而放纵自己在床上呆滞地躺了两天。
  被习惯遮蔽的东西总要在这种时候才显现。
  
  一个人蜕皮时是不会被别人发现的。
  
  
  刚开始,我就觉得我是R,胆小,耽于幻想,没有面孔,不敢说“是”,也不敢说“不”。
  我也是N,在拉上窗帘的有壁炉的房间看书,爱着波西瓦尔。
  是B,依赖着文字,在笔记本上写字,为了在一次长途旅行的火车上阅读这个由回忆拼成的故事。
  也是L,耿耿于怀自己奇怪的“缺陷”,自卑又自负。
  是S,像一只动物一样地看,嗅,依靠着本能活着,也许又本能的将自己献给孩子。
  但不是Z。而波西瓦尔是我们的反面,和我们完全不同。“全凭天生的分寸感,精通生活的艺术大师”,波西瓦尔偶尔的几句话就能把我从幻想里拖出来。我不能失去她。虽然在书里他什么都没说。
  
  “从前,当我们和伯西瓦尔一起在伦敦的一家饭店聚会时,所有的事情都还是无法确定的;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可能的。而现在我们已经选择过了。”我还在选择,我可以选择罗达,也可以选苏珊,奈维尔,伯纳德,路易斯,甚至是珍妮。但不能同时通通都选。
  


  六个青年 六个个性 六种人生
  
  一部小说 却没有任何描写 只有对话
  
  海浪里营造的气氛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音乐性极强 实验性极强TVT
  
  


   立秋后一直下着雨,夜里的雨水如同脚步声一阵紧一阵松,也像海浪的呼吸。
  
   吴尔芙在日记里写道:此时此刻,还有生命,都是那样的脆弱,如白马过隙,转瞬即逝。我会像浪尖上的一朵云一样消失。也许这是因为想到,尽管物是人非,一个接一个地度过短暂的一生,如此短促,然而,我们人类不知怎的竟生生不息,我对生命短暂的印象太深了,以致于我常常感到在和他人永别。此时,吴尔芙正酝酿一部抽象而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飞蛾》,即是后来的《海浪》。
  
   她说:我想表达的只是心灵的奇异状态。我想剔除所有无关的、呆板无聊的多余词,将这个瞬间完整地描写出来,不管它包含着什么。比如说,此刻集中了思绪、感受与大海的声音,而废话与呆话都不属于此刻应包含的内容。而这种可怕的现实主义叙述方式:从午餐一直写到晚餐,是虚假与做作的,它只是因袭旧习而己。我实际上想把一切都写进去,而且是要融在此刻的情感中表现出来。
  
   她的日记记录了这部作品最初的想法是怎么出现,以及其后整个过程的流变。正像吴尔芙所说的那样,《海浪》最终消融成一系列的戏剧性独白,并以海浪的韵律将它们组接了起来。书里记录了六个人六种生活的流变,就像餐桌上那枝花,六个花瓣各有位置又不可分离,共同藏着一个婆娑世界里所有的奥妙。而花蕊就是波西弗,唯一没有自己的独白,他存在于其它所有人的独白之中。
  
   每个人都在吟颂,清唱着这个世界的某个瞬间在每个人心目中的投影,刹那间的感受。这是尘世纷扰后沉淀下来的真实而宏大的生命之声,是一个个身不由己的灵魂在讲述尘世中的体验和感觉。就像花园里的那只鸟,瞧见了树篱上悬在那儿却老也不掉下来的水珠,其中映出了整个屋子,以及那些高耸的榆树的影子。一个时刻就是从天而降的一滴水,里面包括着世界和自我在心灵上形成的一个瞬间,就像一滴水珠带着沉淀物沉甸甸地落下来,时间在坠落,里面纷纷晃动得令人眼花缭乱的幻影。
  
   而一滴水在不同的角度映出的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同一个世界在不同类型人心中的倒影也各不相同。伯纳德将它比喻为一件白蜡背心,每个人受到每一桩事情沾染时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于是融化成形状不同的斑块。六个人在诚实地述说,对那些生来无法避免东西的感触,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心灵和现实的冲突,贯穿一生的微妙感觉,人生的隐秘,往事的翅膀……都像每转动一下万花筒展现出了不同的心灵图案,一个刹那,心的所生所住,那是一个人所感受到的全部,人的一生说到底其实只有这些,如果有陪伴,那也只是随之的时间。
  
   你看,这就是个平淡无奇却包含着全部生活的故事:六个人一生自我意识的成长,这些意识终于被锻造成为每个人的命运,他们终于成为了自己而没有成为别个人的历程和生命感悟。
  
   在海边花园里,育儿室前,是六个人的童年。路易幻想自己是一株花茎;珍妮吻了路易;苏珊难过地跑开;伯纳德总在编故事,经常提议去历险;罗达将花瓣飘在水盆里想像是一队船在漂洋过海,她总想成为苏珊或珍妮;而奈维尔没办法摆脱听到的一起谋杀案带来残酷感。虽然只是一系列孩子眼中虚幻和夸张变形的景物,一些幻想和梦境,但每个人人生的底色已被涂好。
  
   然后是六个人的学校生活。男孩在对待权威和朋友态度上开始不同,但他们都感到比最野的鸟还要野的冲动正从心中冒出来。路易成为全校第一名优等生,但因家庭出身有着强烈自卑感,敬重权威;而伯纳德沉浸于编织美妙的字句,教师的样子让他感到滑稽可笑;奈维尔憎恨权威,愤世嫉俗,想把周围平庸无聊的世界统统烧为灰烬,因此比别人更爱波西弗——六个人心目中共同的偶像和英雄。女孩的不同呈现在镜子面前:苏珊痛恨学校,渴望回家,经过学校楼梯转角的镜子,总是想起家乡的牧场庄园;珍妮喜欢飞快地跑到更大的镜子前,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她从不幻想,从不垂头丧气;而罗达想要隐藏自己,恨那些看见自己真正面容的镜子,忘不掉那个死气沉沉的大泥水坑。
  
   接着伯纳德和奈维尔去了大学,伯纳德渐渐明白自我的复杂性——“是好几个人”,常将自己想象为拜伦或拿破仑。奈维尔为生命和青春的美而快乐,自傲自夸而又自我怀疑,渴望秩序。路易因为父亲破产而成为了一名小职员,痛感人生变化无常、纷纭杂乱和幻灭绝望。苏珊过着自己喜欢的宁静的田园生活,感到了自己增加的体重和别的某种实实在在的东西。珍妮参加社交舞会,感到自己是天生属于那里的人,身上涌出了千百种潜力。罗达一心向往着内心的宝藏——世界那头的深潭,在舞会中感到支离破碎,不再完整。
  
   随后的一幕场景是六个人和波西弗聚餐,他即将启程去印度。用路易的话说:我们都有所改变,暴露在各种不同的光线之下,因为我们都是那么地互不相同。而这时伯纳德已订婚,他发现一个是没法消除他那固有的气质的,就像他常常没法完全弄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看来路易像石头的雕像那么棱角分明,奈维尔像剪刀剪出来的一丝不苟,苏珊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水晶,珍妮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而罗达则像个山泉女神仿佛身上总是湿淋淋的。
  
   波西弗死了。这个六个人青春期的领袖和神,这个他们认为可以去保护弱者,可以去仗义直言,到了四十岁上下的年纪可以去推翻权势的人,却在印度跟人赛马时摔死了。此时他们已近中年,他们青春的激情、梦想和美好也跟着一起丧失了。奈维尔又看到了那童年无法逾越的障碍,感到世界的光熄灭了。伯纳德的儿子出生,他开始想弄清那底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他发现了自己寂寞和孤独的原因。而这件事又让罗达看到了那个跨不过去的水坑,她失去了生活的信仰,失去了美和平静的心灵,却能够看清事物了,去除掉了幻想看到了现实,她开始变得勇敢——“从此我要撒手,我要放弃,毫不自惜。”
  
   人过中年,随着生活流逝,他们有了各自不同的气度,养成了各自不同的行为习惯。路易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在生存、自我和希望的交织中保持平衡,罗达是他的恋人。苏珊养育孩子,将自己局限于家庭,心灵萦绕在各种日常琐事中,这是她所希望的生活,但她已感到厌倦。奈维尔爬到显赫的位置,仍在在喧嚷中寻求平静,以秩序来驱除荒废和糟蹋,在爱人的身上寻求完美,补偿了自身和尘世的缺憾。珍妮老是在冒险,在人群中解读着各个面孔后隐藏的故事。
  
   在下面的一个水滴里,伯纳德在罗马度假,感到已衰老得失掉了某些愿望,有些事情永远不能实现,这个热衷于编故事的人开始怀疑世界上是否真的有什么故事。与此同时,苏珊和儿子在园中散步,感到自己度过了多年平平静静、富有成果的生活,纵然有时感到厌倦,但拥有了一切能见到的东西。而这时珍妮在地下铁道的车站,她狂热地爱着城市,已不再年轻,仍然孤单。此时的奈维尔感到已经丧失掉了自豪,与别人并无区别毫无二致,对一切漠然视之。而路易有了一位小演员太太,正想要重新拾起年幼的尝试,读了一首诗却发现和自己的一切格格不入。罗达痛感生活可怕,离开了路易,正爬上一座西班牙的山峰,像海水中的一片花瓣般漂流。
  
   已近暮年的六个人在汉普顿宫约定聚会。奈维尔感叹命运已注定,苏珊感到躯体已经像个工具似的切切实实地使用得旧了,而伯纲德觉得自己也莫名其妙地被推上了目前的位置,孤独是他的致命伤。路易仍旧用冷酷无情坚硬如石掩盖自己的脆弱。珍妮永远只看到眼前的这些东西,用躯体来感知和想象,从不孤独,衰老并不让她害怕。罗达依然觉得一无所有,没有面目,内心仍在躲藏。波西弗曾经爱过苏珊,而老年时的伯纳德和苏珊、奈维尔和珍妮也试图在彼此的身上渴望得到错过了的爱,感到身体的一小部分已经化为乌有了。我也猜测,那个使伯纳德成为拜伦的姑娘是否就是苏珊,而罗达似乎是自杀而死。
  
   最后只剩伯纳德,独自一人,怀着冷漠的绝望和幻想全部破灭的心情诉说着他和朋友们的一生,一场涉及各种生活的大讨论。他不走极端,因此比他的朋友更为长命。这也是我的感觉:一个随和迁就不过分执着的人更适应尘世生活。他开始赞美孤独,厌恶词藻。他总结道:人生的一切不过是实验和冒险,一切都是尘土的幻影。
  
   谁的身边没有这样六种类型的人呢:一个随和快乐,不修边幅,幽默善谈,凡事无所谓,有点玩世不恭,聪明却不能专心的花花公子型的伯纳德(典型双子座);一个成绩优异,志向远大,骄傲漠然,让人捉摸不透的,有着异乡口音,赤手空拳打天下的穷学生路易;一个忧郁偏激,头脑的敏捷过分地超出了躯体之上,追寻生命中的极致完美、整洁和秩序的,思考力大于行动力的书虫奈维尔(处女座?);一个朴素的,坚定自制不随波逐流,喜爱园艺、孩子、烹饪、裁剪的贤妻良母苏珊;一个热情开朗,不在意别人眼光,醉心于华美服饰,没办法理解深刻的思想,身体样貌是她的整个世界,男人和衣裳是她的事业的美女珍妮;一个总在神游,思绪飘忽,头脑里全是梦想和幻影的胆小鬼罗达(像是双鱼)。路易羡慕波西弗毫无天生的使命负担,罗达能够感到波西弗带来的安宁感:一种幸福的忘我境界,一种慈祥宽厚的喜悦心情。而伯纳德发现波西弗正是他的反面——诚实不欺。谁年少时不曾有过偶像,或是一个近在咫尺的榜样,偶像不断的消失,有时甚至还是以一种荒谬而滑稽的方式退出了我们的世界。
  
   他们像所有人一样互相爱又互相恨,体会别人带来的美妙,也感受着别人带来的绝望。当人们彼此分开或靠近时,都会感到异常痛苦。你悠然迈过的一道沟坎是我永不能碰的深渊,你感到备受折磨的地狱正是我歌舞的天堂。我们是否真的能互相了解和宽恕?这六个人,像围绕着现实世界的六棱镜,里面映出内心各自不同的世界投影的同时,也互相映照,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看到也许原可做到的一切,看见了已经错过的一切,另一种生活,这一生都不能成为另外一个人了。
  
   时间一滴一滴坠落,凝成了某种体验,不断地,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究竟有什么含义?伯纳德在大学时开教授的玩笑,想像并和同伴描述这位博士晚间脱衣服的情形:“我本来可以做个海军上将,或都当个法官而不是当个教师,是什么力量把我引上这条道路的呢,究竟是什么无所不在的力量啊?是什么福祸难凭的力量把我引到这儿来的啊?”正像伯纳德小时候就发现的那样:这世上存在着仇敌,那是我们老在反抗的各种势力。每个人都着宿命的标记,这是每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一种特征,像皮肤一样附着,摆脱不掉,每个人都要拿出一种态度,一点东西,也可以说是一种武器来对待它,反抗或者逃避,它便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如同该隐的记号。
  
   伯纳德是第一个出场最后一个谢幕的,他携带的记号是孤独。他害怕孤独,为了消灭对这个处境的畏惧,他的武器是交谈。他总是在夸夸其谈,编织华美的词藻吸引别人的注意,用语言和别人发生接触,需要在周围人群的眼光中印证自己,感受到快乐,也因此失去了安宁,在许多个分身中认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他最后感叹道:我是个被孤独毁了一生的人。垂垂老矣之际,他终于接受了生命孤独的本质。
  
   苏珊,这个牧师的女儿,是伯纳德的初恋,她总是能够带来平静,她坚定广阔,像原野一样。痛恨教条军事化的学校和城市中刻板的体制生活是她的特征,她愿像植物一般清澈明晰地活着,对田园有着不可遏制的热爱,从自然中获得的乐趣才是她的全部。而这种生活对伯纳德来说却像被束缚在一张网里,裹得透不过气来。爱情和生活总是不能双全,她嫁给一个乡绅,用辛勤劳作换取想要的生活,用双手和身体在土地上开拓一片自由天地,却发现局限和桎梏无往不在。
  
   奈维尔的弱点是不够健康和强壮的身体,他的武器是书本,必须用思想来建立权威和秩序,最让他感到安宁的地方是整洁的书房。对他来说,用以证明人生的是一张某方面的权威证书。他爱珍妮,因珍妮旺盛的生命力,却注定跟不上珍妮生命的节奏。珍妮的印记是欲望,她用心爱的口红,香粉,轻纱手绢,绸缎衣裳,种种浮华来战胜时间和空间的流逝转变。他们有点像《飘》里的艾希礼和郝思嘉。
  
   罗达想要反抗的是对生活和人的恐惧,她面对现实是软弱的,似乎不堪一击,总是在害怕,现实生活对她来说是种巨大的压力,如果说珍妮属于城市,苏珊属于自然,罗达则是活在心灵世界。她努力支撑着这个安谧的世界不被摧毁。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像独自生活在森林中的一只兔子,紧张胆怯,现实的一切是闯入她天地的猎人,为了躲避它,罗达总是恨不得拔腿就跑,她选择了自我放逐来摆脱俗世带给她的挫败和不适,最终追寻着心底的幻影而彻底消失。
  
   显而易见,路易的标记是出身,由出身衍生出强烈的自卑,自卑带来了虚荣。为了反抗出身的低微,为了对抗它,路易一定要取得俗世中认可的成功,才能雪清耻辱。路易和罗达曾是一对恋人,路易过度贪恋名利声望,这是罗达最厌弃痛恨的,结局只能永远分道扬镳。路易在尘世中获得成功却没能获得幸福,他想成为一名诗人却成了商人,他感叹:“如果没有天生的使命感会有多快乐。我只不过是路易的一个幻影,一位短暂的过客,一心向往的只是种种梦境,以及清晨鸟儿啁啾,花瓣仿佛在无底深渊上飘浮时,花园里可以听到的各种声息”。谁会了解他的痛苦,谁会在深夜安慰这位功成名就者心中那个无告的孩子,时光仿佛永无尽头,雄心只是一场空幻。与做个快乐的真正的自己相比,世俗的成功显得多么轻而易举,那赞誉变得多么不值一提。
  
   书中也写了童年的意识对人一生的渗透。感官的末梢捕捉着各种朦胧的知觉,由于受到某种气味或者音响的轻轻一触,童年的幻影又重新出现了,将自身引到了完全越出当时的处境的境界,引到了象征的,因而也许是永恒的境界。在日常行动的下面,总是流动着这样一连串迅速交替的断片残梦,成为了一种潜流。那些遥远的记忆光影,那些一闪而过的,也许自己都忽视和自以为忘记的,却固执地闪现在现实和梦境中,它们或许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意义,为什么总是这些呢,那些童年的画面,仿佛出现在一瞬间,但却一辈子都留在脑海里,它们永远留在那儿。在那里,命运早已经调好了航向。
  
   吴尔芙曾说,“即使在其身后一百年,我还是随时愿意爱上拜伦。”这一点和伯纳德很像,她还说,“还在孩提时,当我迈不过一个水坑时,我曾奇怪地想过,我是谁?”而这一点又是罗达。书中的六个人也是人性的六面。就我自己而言,里面的一些片断似曾相识:洗澡用的海绵,儿时的历险,一片叶子的闪光,我也曾以为自己可以是一块石头。我在书中六个人的身上都看到了自己,每个人的体验中感到了自己——在罗达和苏珊的诉说中找到类似的地方最多。我曾经有过一群这样的伙伴,在我的记忆里没有互相认识的经过,一出生就是朋友。虽然我们早已分开,时间在我们的脚趾前划了一道线,我们都站在它的面前,永远是并肩的战友。我们同属那亿万蓝灰色的尘粒,我们举起矛,身体依傍着迎向生活的浪潮,迎着各自的命运,不愿被它吞没。每个人踏上各自路途都各有其因,没有无因之果。我只要远远地知道他们的存在,就会感到安心,会有无穷的勇气,我们永远有一部分是共同的。
  
   吴尔芙日记里最后写道:这部作品花了我十八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我有时是那样的投入、痴迷,仿佛在跌跌撞撞地顺着自己的声音在写,或者是顺着某个说话者的声音在写,这种情况与我精神失常时相当,我想起以往常常在我头脑中穿过的声音很是担心。不管怎么说,都已结束了,我在这坐了15分钟,心里骄傲又平静。
  
   这是我读过的最优美的书,像顺着铺满丝绸的华美隐秘洞穴一路飞速坠滑下去,一瞥之中,却看到绸缎上织进的生命中相似的图案。雨仍在下着,从时间不知所终处随意落下,你无法阻止,雨珠连成了线,也带着每一滴里记忆的幻景,打在地面,水泡明明灭灭,水滴汇聚成河,奔流入海,日出日落,永不止息。
  
  
  
  


  总算把这本书给读完了。。。虽然都不知道自己在看写什么 。。。有点佩服自己的小毅力。对我而言,阅读这类文字的愉悦感完全来自:1)里面的比喻真是天马行空恰如其分的nb啊。2)对全书结构的好奇。
  
  不过我觉得最后一章,既然就只有他一个人了,为何还要不停的引号引号引号呢?


  几年中为数不多的几本让我一气读完的书之一,译也译得很好。每个人都思绪都那么鲜活炙热,充满了生命力。非常美的感觉。


  巅峰时期的一部纯意识流的小说
  
  伍尔夫更像是一位诗人
  
  在时间长河中抓住一些她力所能及的碎片
  
  面对人生的兴衰沉浮瞬间的内心独白
  
  在感官 形态 仪式上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之源的作品
  


  这本书是断续看完的,中间隔了一个月,伍尔夫的一本最“难看”的书。如果不集中精神,眼光只在字面上掠过,就会损害了句子的颜色。所以我的建议是,心情非在恬静,渴望思考时,还是别看此书为好,它只会加重你神经的不安宁。


  如同介绍所言,“高度诗意化,高度抽象化”——甚至让我感到虚无。这种极度sencetive的文字对我来说如同一堵高墙,要么就是一面铁壁,要么它最好别被翻译。
  
  如果能拜读英文版,那边铁壁或许需要的仅仅是个错觉,希望如此。
  
  不知道到底是译者的英文水平有限还是中文水平有限,这真不好说。


  就像福斯特说的,“她属于诗的世界,但又迷恋于另一个世界,她总是从她那着了魔的诗歌之树上伸出手臂,从匆匆流过的日常生活的溪流中抓住一些碎片,从这些碎片中,她创作出一部部小说。”
  
  初次接触Woolf的文字,不愿受她如雷贯耳的声明的左右,于是径直开始了《海浪》的第一页。有些摸不着头脑,一些人在叙述,身份不明,意图不详,述说着形而上的语言。也不像是在对话,尽管彼此相连,却互不指向。那一串串的独白,自我、琐碎,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转瞬即逝。想要跟上他们的思绪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相当困难。是我的理解力不够,还不足以理解生活的全部真相。
  
  作者似乎在阐释着“类”的概念,六个人,彼此区别,却又“通过辞藻互相融入了对方”。伯纳德充满了对生活的想象,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以满足融入周遭的期待;路易斯自卑、自尊,害怕受伤,用极强的进取心武装着自己,掩饰着内心的怯懦;奈维尔崇尚秩序,追求深邃的思想,不愿随波逐流,心头有着隐秘的愿景;苏珊果断、决绝,将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东西化作一个个象征,将它们揉烂;珍妮自我、真实、无所顾忌,她充分享受着当下的欲望,没有未来,只有现在;而罗达,羞怯神秘,在自己的世界里窥探着周遭,她就像个被拨了壳的蜗牛,赤裸着、颤抖着,没有自己的面孔。他们都爱着帕西瓦尔,那个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那个与他们真正不同的人,那个他们心头的憧憬。然而他却死了。对这六个人来说,他的死意味着什么?偶像的崩塌?自我的释放?对死亡的恐惧?还是一种解脱?他们究竟是六个不同的人,还是一个人的不同侧面,又或者他们隐示了芸芸众生,将他们放大、揉碎。我们在读着这六个人,也在读着自己。
  
  生活依然滴答滴答地流逝着。在“海浪拍案声声碎”的背景上,他们经历了人生的日出与黄昏,经历了痛苦、嫉妒、愤恨、愉快、失落、伤感……走向了共同的终点。而太阳还在一天天升起落下,海浪依然涌动着奔向岸边。
  
  Woolf的文字抽象、敏感,真的很难懂,却是如此地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卷。她的确是一位诗人,一位用诗一样真实、优美、颤抖、神经质的语言讲故事的人。有机会一定读读原著。
  
  


  
   细读弗吉尼亚·伍尔芙而后才发觉,《海浪》被誉为其“三大巅峰之作”之一不无根据。相对于《到灯塔去》及《Mrs.Dalloway》来说,它正有一种可被称之为奇特的魅力。令人可想而知的是,在这里的弗吉尼亚·伍尔芙已然从另两位同样倡导意识流的文学巨匠——乔伊斯及普鲁斯特中揭示了自己的独一无二,绝无仅有。而正是这种绝无仅有,给到达《海浪》思想核心深处前的道路上挖掘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的纸张上,赫然呈现着无数的双引号。“xx说”遍布全书。然而,只要读上几段,便会惊讶这里千篇一律的“xx说”根本不是在交谈。六个人物——伯纳德,奈维尔,苏珊,珍妮,罗达和路易正是以这种表达方式获得了生命。形似喃喃自语,而这些言语却绝对不曾被任何人听见。这似乎是在对一个不曾出现的幽灵讲述一幕幕不足为奇的琐事和完整的心理活动。
  
   比起论者对此的猜测与议论,我更倾向于这种表达方式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体现,外界的信息与情景,被主角尽收眼底,他们承担了感知与分析的两种责任。感知外界的工具便是凭借伍尔芙赋予其的一切常人感官,这种心理意识的绝妙之处在于它并非是出自人物本身的言论,纵而包含了客观与主观的双重真实性。在可以观察并反诸于内心的客观之下,主观的心理活动同样活跃于纸上。他们在孩童时代以挚友的身份聚在一起,在青年时代各自过活,直至中年与迟暮,依旧在不停地“说”。
  
   当他们空间距离无比接近时,只消每一位人物“开了口”,仿佛从时间与空间的交界处跌落,将自己放逐至无限遥远的岛屿,在那里,自己将不再渺小,意识将变得广袤无垠。伍尔芙是一位第三人称叙述者,于此,她开辟了这样一种处方,人物接二连三地,从六种不同的角度“说”出所见所感。也就将故事的叙述者隐藏了起来,正如王尔德所说“真正的艺术是将艺术家本人隐藏幕后”。
  
  行文中贯穿于全书的海浪,又与那六位主角所表达的一切有何种关系呢?其一,它可以被看作是时间的导引。伍尔芙无比细腻地刻画不同时期的海景,从头至尾穿插其中的描写,实质上只是海浪才从清晨到日落的不同情景,而在每一时段有关海浪的叙述之后,人物同样也变换了自身的年轮,又回到“说”的环节之中。就是这样,作者勾绘了独树一帜的新一重时空关系。海浪在其中的作用并非是为人物提供真实客观的外界背景,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极少数的情景发生一片真实的海洋旁边。作者笔下海浪不断变换的一天,一一对应着六个角色时空不断成长的一生。
  
  其二,水本就是一种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它在电影,小说中也频频涉足用来表现内心情感与感性的领域,海浪的涌动,变化的一天,也仿佛就是作者想要展现的,生命从始至终的意识进化。
  
  最让我为之倾心的,并非只是这空前绝伦的艺术手法,而是伍尔芙对于生命,时光与死亡种种的深切思考。在小说即将终了的末处,伯纳德一行人已步入年迈,而他被伍尔芙选中,令伯纳德在时光的坠落中转过身来,面向所有人的过去。也借其之口,表达了自己的全部寄托,即在这位女作家身上涌动着的思潮与感悟。
  
  《海浪》并不像现今流传的大多通俗小说,此般思考涉及范围之广已然不能用一句中心思想来加以概括。伯纳德面对过往的那一个转身,将此时的他与之前的他划分了界限,他站在纷杂的时空末尾,同他的另五个朋友们合而为一。“现在来总结一下”他说,在此之后,他将对于世界,对于生命的体验和盘托出。并非对年轻的追念,也不是对时光流淌所直接发出的怅惘。而正是这无比精湛而深邃的思考,令这位艺术家处心积虑释放将自己隐藏的浓雾倏然拨开,读者在此,定能从这字里行间感受到伍尔芙无可比拟,而又难以名状的优雅。
  
  “我在劝说她的同时,也在劝说我自己的心灵。因为生命不是单一的;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男是女,是伯纳德,还是奈维尔,路易,苏珊,珍妮或者罗达——我们全都奇怪地彼此交融在一起。”这段话由 “合而为一的伯纳德”说出,可见女作家在作这样的安排之时,是源于自己对于生命的命题之一 ——“因为生命不是单一的”
  
  伍尔芙的作品中常见的便是对于生命的珍视,在《海浪》末处涌动着的思考同样也收录了这样一个命题,而这个命题对于她本人来说,仿佛是偌大的讽刺。我们都可以在其中性格迥异,不断燃烧的人物之中找到自己点亮的微弱火苗。伯纳德卖弄炫耀的漂亮词藻,奈维尔对于宗教的偏激,苏珊的冷毅勤奋,珍妮的美貌与虚荣,罗达胆怯而蔑视平凡的种种梦境,路易的虚伪和倨傲……此时的伍尔芙仍然没有摈弃对于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鄙夷。在他们如同海浪变幻莫测的一生之中,抨击内心的“话语”又何其之多。韶华易逝,那些我们因胆怯而望尘莫及的,因虚荣而背离在外的是否是它们本该拥有的归宿?人生如同火光般短暂,一经熄灭,一个意志也就注定消失了。
  
  “我已茫然自失在吃吃喝喝的过程中,迷失在用自己的双目去浮面地探索那层包裹着灵魂的薄而坚硬的外壳,当一个人年轻时,这层外壳总是把你严严地包了起来,——青年人的残酷,他无情的利喙老师不断地啄、啄、啄,其原因就在这里。”最后,伯纳德将他用一生去收集的漂亮词藻扔在地下,他捉摸着那些在人前卖弄所得的光芒不觉中侵蚀了生活,同样将之毁灭。他从孩童时期的虚荣心凝聚了他的孤独,而此刻,他甘心让那记录词藻的本子被女仆的扫帚扫入垃圾堆,就好像它本该在那儿似的那样坦然。他也清楚了被扫走的究竟是什么,而该要面对的又是什么,他怀着幻想破灭的绝望心情凝视过去那一团尘埃乱舞,飞扬的尘土。决定直面人生,安于孤独。
  
  “我用马刺踢着马。哦,死亡啊,我要向你猛扑过去,永不服输,永不投降!”这难道只是伯纳德的箴言么?他选择了面向自己的死亡,一无所惧。而弗吉尼亚·伍尔芙在留给丈夫的遗言中也曾将自己的生命娓娓道来,“直面人生,永远地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并爱它,然后,放弃它。”
  
  想起方老师对于《呼啸山庄》的评论,他说,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一座呼啸山庄。我想将它引化至《海浪》之中。或许真的如此,在我们内心深处,照样存在一片海洋。它同样泛起波涛。这令你懂得,令你去爱,去恨,去背离,去接受。欲望与呐喊从这海平面上升起,变幻和阴影同时被这广袤包容。《海浪》中六位主人公的内在意识一旦迸发,他们的距离也只是横亘在彼此之间的一片海洋。 海洋,这里有海洋。 “时间的一滴坠落了”,我们也照旧发出这样的感慨。然而何其幸运的是,时过境迁,而在那一片覆盖于时光砂砾的汪洋之中,炙热的海浪将永远不能够得以安息。
  
  


  实验性很强,想看懂还是很难的,我常常想,对付意识流的作品,比如这部,把文章重新整合一下,即每条线索单独陈述,会不会好懂一点。。。


  
   世人对于女小说家总是存在很多有趣的见解。一方面是认为她们只会写家长里短、谈情说爱,做不出什么有深度有广度的思考,即便她们写了一些跳脱出女性题材之外的东西,人们也会觉得她们未免在凭着臆想胡说八道。另一方面人们在看女性小说家的作品时,心里却期待着看到家长里短、谈情说爱,似乎她们一旦撇开这些去写有深度有广度的东西就是对以男性为主的文学领域的冒犯。总结来说,世人总是很矛盾,世人总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女人写小说,虽然古已有之,比如紫式部,但大量的女人写小说,却是开始于十八世纪的事。我们倒可以对比一下那时候女人们在干什么,而同时男人们在干什么。那时有钱的女人的生活就是嫁个男人,然后哄哄孩子,骂骂女仆。文学艺术是社交资本。她们的视野不过就是A家的客厅、B家的庄园或者C家的沙龙。那时没钱的穷女人要么当女仆被第一种女人骂,要么就是学习了知识之后当女教师继续被第一种女人骂。而那时的男人们,哦,他们在打仗,他们在国会里辩论,他们周游四海,他们跑到别人的土地上和别人的女人调情。如果说他们的视野不广阔,那倒是显得虚假了。所以,无论勃朗特姐妹们怎么写来写去,终究是跳不出乡村牧师家女儿的视野。
   事情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改观。说起来,妇女解放运动自狡猾的夏娃女士被安置在伊甸园时代便开始了,却足足过了几千年才马马虎虎有了点儿成果,我们对人类的办事效率实在不应该寄予太大的希望。于是,到了二十世纪,女性们也开始了广泛的多种多样的生活,她们中有的人见识一点儿不比男人差,于是,她们中有的人开始写一些抛弃了(至少是部分抛弃了)家长里短、谈情说爱的小说了。
  
  
  —命名的重要性—
  
   爱德华·阿比写过一个剧本,叫《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灵感来源于动画片《三只小猪》中的歌曲《谁害怕大灰狼》。而偏偏,伍尔芙的名字和“狼”(wolf)只差一个字母。阿比先生对伍尔芙的不满主要是因为她是个女权主义者,这显然让阿比先生这样的大男人感到害怕,感到无所适从,感到……总之就是很不自在。
   而伍尔芙的名字显然让具有丰富联想能力的阿比先生以为她如大野狼般残忍邪恶,视男人为柔弱可怜嗷嗷待宰的小绵羊。如此看来,名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假若弗吉尼亚的姓是匹格(pig),具有丰富联想能力的阿比先生恐怕就会认为她是一位温和敦厚的贤妻良母。但显然,这么一来他就不会写个剧本叫《三只可爱的匹格》了,毕竟,天底下那么多匹格,谁稀罕去看啊。
   其实与日后的女权运动相比,伍尔芙女士实在是温和有礼得多。至少,她在认为女性应该自由生活的同时,也认为女性的温和优雅是很重要的,起码她们要像个女人,否则你以为她们是什么?
   不过,我们的目的不是谈女权主义——只是顺便议论一下,转移视线。我们的目的是说说她的一篇小说《海浪》
  
  
  —免费晕船之旅—
  
   从来没看过伍尔芙小说的人在翻开《海浪》第一页的时候可能感觉还不错,因为作者对日出时分大海的描写非常细腻。然后他们就翻到了第二页,然后立刻就感到一阵头昏目眩,不用出海登上歌德堡号就体会到了晕船的美妙滋味。
   伯纳德说……;路易说……;罗达说……;苏珊说……;奈维尔说……;珍妮说……
   通篇都是某某人在说,紧接着就是被引号括起来的一页又一页的内心独白。至于伯纳德、路易、罗达、苏珊、奈维尔和珍妮是谁,对不起,作者女士无可奉告。
   于是你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把这本小说扔在一边,继续去吃巧克力饼干,用香肠喂狗;二,硬着头皮继续读下去,直到你再次做出如上的选择为止。
   当弗吉尼亚刚刚出版这小说之后不久,她位于布卢姆斯伯里的家中便被源源不断雪片般飞来的读者来信覆盖,其场面绝不亚于猫头鹰给哈利·波特送信。而那些信上几乎无一例外都以焦急甚至焦虑的口气问道:亲爱的伍尔芙女士,请告诉我们,伯纳德、路易、罗达、苏珊、奈维尔和珍妮是谁。
   对于看完小说并且忍住没有发问的人,虽然不能说“看完《海浪》的人有福了”,至少可以说,你得到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体验。
   书里的故事从六个人物的儿童时代讲到他们的暮年。他们的经历其实和我们的差不多:小时候挖挖虫子、找找鸟蛋、抠抠泥土,然后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地塞进嘴巴,在父母以及女佣人们尖叫时开怀大笑;上学时和同学打架,揪女生小辫子,戏弄老师,并以为天底下没有人比自己有智慧、有魅力了;然后便是谈情说爱、谈情说爱、谈情说爱;等一上了年纪,便开始对自己以前的生活羞愧忏悔,眼看着他人的生活而充满嫉妒;一旦老的走不动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哲学问题,反正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最重要的,牙齿已经咬不动喜欢吃的烤肉了。
   这真的不是什么能让人眩晕的故事,即使是六个用第一人称回忆方式写的故事。但作者女士自有办法,她把这六个故事肢解了,以完全混乱的方式重新安排到一起,并生怕你看出那些独白是谁说的干脆把‘某某说’也全都删除了。这就像谁都知道一个人长什么样,但如果把各部分器官拆开,再随便缝合到一起,并染上奇怪的颜色,没准你就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了,或许会把它当成侵略地球的外星人,并立刻向美国宇航局和梵蒂冈报告。
   既然是有关六个人的故事,或许应该把书命名为《六个人的一生》或者《六个人的六个一生》。这样的书籍被我们的翻译家们翻译过来,保不齐就变成了《三男三女的隐秘生活》,这显然在暗示多种多样的配对排列组合。伍尔芙女士自然要避免这种后果,所以,在每一大段内心独白前,又加了一段海边景色,其目的,无非是之前说过的,让你体验到晕船的感觉。
  
  
  —放大镜的重要性—
  
   虽然桑塔亚纳说过:修辞上的成功是一种低层次的成功。但我们依然要看到,好的修辞可不像田间地头的杂草般随处可见,实际上,好的修辞根本就是很难得见。
   伍尔芙女士的小说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具有丰富的、诡异的、梦幻的修辞。有时候句子成分复杂到滑稽的地步。想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照她小说里的方式说话,结果无非有两种:一,听你说话的人在没有听完之前就不耐烦地走了;二,他(她)耐心地听完你罗嗦的话,然后从身后抽出一根棍子痛打你一顿。
   英国广播公司一向有把名著改编成广播剧的优秀传统,假如他们真的突发奇想(对于英国广播公司来说,这经常发生)把伍尔芙女士的小说改编做广播剧,那么他们大可以在广告里说:“老少皆宜的催眠用读物”。
   在考察伍尔芙女士的修辞的时候,我们常会有这种感觉:她是不是用什么魔法把时间变慢了、而且分成了187份?或者她是不是总是拿着放大镜到处转悠?
   当别的作者看到花园里的花朵和树木的时候,伍尔芙女士却不仅仅看到了这些,她还看到了花瓣底下的虫子、虫子的触须,看到了花萼上的露珠随着阳光蒸发的过程,看到了果实如何成熟并如何从树上掉下来还恰恰以优美之极的姿态掉进一堆腐败的树叶里,看到花园女主人百无聊赖的生活,看到花朵和果实的芬芳是如何通过女主人的呼吸进入她的身体并引起一系列情绪变化的。
   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不是人人都能像她那样从夹肉面包联想到燕子、老虎、世界那一头的深水潭。
  
  
  —结论—
  
   看伍尔芙的小说,会得到一种她在罗嗦地记叙家长里短的感觉。她会花非常大的篇幅写吃了什么、然后喝了什么、然后去什么地方买了什么、然后又去什么地方看戏、散步、听音乐,等等等等。若不是里面突然出现在鸭肉和亚麻布手帕之间的有关人生和世界的思考,恐怕读者就要哈欠连天了。
   《海浪》里的六个主角最后都迈向了死亡,只不过有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的区别,当然我们都知道,终究都会变成过去时态的。他们过的生活无非和我们大家一样,充斥着无聊的日子和偶尔灵光乍现的时刻,于是到了老年,他们便开始怀着不甘心的情绪回想自己的一生,可是,嗯,不甘心也没什么用,反正最后就是一撮灰而已。于是,当主角说:“死亡啊,我要一直向你猛扑过去,永不服输,永不投降!”的时候,拍击着岸边礁石的海浪纷纷碎裂。
   伍尔芙的优美高雅、神思敏锐让我们倾心,但她却并不需要我们去喜欢她。就她的出身、她所受的教育、她所属的阶级来说,她根本无需我们对她有什么表示。而她小说里那些优美却始终冷冰冰的腔调更加深了这一点——读者的喜好对她来说不过是无关痛痒的东西。但是,啊,这恰恰又是我们喜欢她的一点。
   回到小说《海浪》,那六个人的一生,不过如此而已,是时候该轮到我们去学习、讨论、思考、死去了。不过,在此之前,请先让我细细品尝一杯上好的茶和一盘刚出炉还热腾腾的脆饼。
  
  


  1941年,伍尔夫去世——她往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投进了家附近的一条河里——托马斯·艾略特写了一篇悼文,严肃冷静得像在伍尔夫的墓前作一场学术报告。在悼文的结束处,他才吝啬地称她为“伦敦文学生活的中心”。他们的共同的朋友说,“(这篇文章)它那冷淡疏远的态度使人们感到吃惊。”
    再看看伍尔夫评他的前辈作家——《简爱》与《呼啸山庄》——欧洲文学的传统就是这样绵延着。
  


看的是英文版的,刚开始看很吃力,看了这篇解释,明朗了很多,书本有时给你启发,有时引你思索,但它是有关生命的,是形而上的,因而是美好的。


自言自语?导致我现在也很好奇了。


喜欢你这几句短评,这本书适合短评。就像随便拾起其中几个句子就是一首诗一样。


对 伍尔夫就是这么做的 无须多言


http://ebooks.adelaide.edu.au/w/woolf/virginia/w91w/
以前我经常怀疑翻译是否精当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或许在有一些的确有瑕疵,但是看了作者原文,读了那些梦幻一样的长句,会觉得翻译的已经很好了。伍尔夫的作品多数都可以在这个网站找到。


坦白说,这书翻译得不错


或许紫色.囚说的不错,或许是因为时代背景、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年龄...更可能包括我自己的木纳,而无法轻轻松松进入到伍尔夫的世界中去。
但有时候同样会想起奈保尔所宣布的:“小说已死。”因为他认为,全球化的到来翻了新的一篇,某个特定地区人们身上发生的“真实”已经无法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世界被压缩,人们不再关注(也没有必要)周遭发生的事物,因为生活已经被彻底卷入全球化当中,他们需要的是媒体,是新的交流方式,生活变得更为技术化,不再是肢体和心灵共同参与而得到的体验。我的成长就恰恰是这样的,我在这部小说里得不到任何共鸣,我感到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距离感。尽管那里有精美、浪漫的文字,但是那些景象和场景无法为我提供情感上的共鸣。因为很简单:那样的海岸、那样的花园、那样的谈话、那样的人物....这些都不是我的生活,他们太遥远,都与我的经验格格不入。
当然了,这并不代表我就一定会拒斥我生活经验之外的东西。我也喜欢冒险。可这样的东西实在过于遥远。


楼主,梁文道谈过一些关于阅读的话,我想和你分享一下。他说当阅读产生难度,不易读懂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阅读。因为书有它自己的自由。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与书本较劲的过程。在这样的较量中,我们有时会欣然的从书中发现自己,有时则不然。我想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很有这种体会。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些可以感知的细节是:罗达想把脚尖碰到床边,以给自己存在的踏实感;或者路易听见一只野兽在蹬脚,这应该是他内心对世界的反抗;又或苏珊看到珍妮的手时,把自己的手藏起来。
那些关于虚荣、自我的表述,是那么真实。
我想,虽然文化背景不一样,但毕竟这部小说主要是透过这些细节来说生命的那些事。还是多少可以感知一些的。


原来我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那版,译者是吴均燮。推荐这个版本


我看过这本小说,首先,就其文字和语言来说,我觉得很精湛,就其构思来说很新颖。小说结尾只有Rhoda死了,虽然其他5个人在漫长命运中逃不开死亡的结局,但是从作者的题目中可以看出丝毫的乐观和坚毅。作者之所以把最初的题目the moth改成the waves可能也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的语言精辟简练,然而似乎缺少了些对于内在精神的见解和对于叙述方式之所以然的讨论。


仿佛一个六重奏,我必须得再找个时间重读才行。


一点没觉得催眠,反是催人清醒。


你写得太好了,哈哈


这么说,她是在写这本书后11年才自杀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