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劳儿之劫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页数:

237  

译者:

王东亮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劳儿·瓦·施泰因结了婚,离开了故乡,有了三个孩子,看上去满足而幸福。十年的沉寂生活之后,劳儿随丈夫回到故乡。十年前被挚爱的未婚夫抛弃的场面其实一直纠缠在劳儿心头,她像舞会上“劫持”未婚夫的那个女人一样“劫持”朋友的男友,重演了自己年轻时的遭遇。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10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四岁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十八岁时来到巴黎求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学士和政治学学士学位,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移民部担任秘书,并与罗贝尔·安泰尔姆结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泰尔姆曾被关进集中营,后来他娶莫尼克为妻,直到1990年去世。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立即被译成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后来在得知她的初恋情人死去的消息以后,她又把《情人》改写为《北方的中国情人》(1991)。尽管小说中与她有关的人都已去世,她的回忆已无所顾忌,笔触也更为大胆,用在情人的生理方面的笔墨远比《情人》要多,对乱伦、同性恋的描写也达到了赤裸裸的程度,但是她始终没有说出她的初恋情人的名字,只是用“她”来代表少女,用“中国人”来指她的情人。

章节摘录

  也知道下面这些:劳儿在十九岁那年遇到了麦克·理查逊,是学校放假的时候,一天早晨,在网球场。他二十五岁。他是T滨城附近大地产主的独生子。他无所事事。双方家长同意结婚。劳儿该是六个月前订的婚,婚礼要在秋季进行,劳儿刚刚辍学,她来到T滨城度假,正赶上市立娱乐场举办本季的盛大舞会。  塔佳娜不相信这著名的T滨城舞会对劳儿·瓦·施泰因的病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塔佳娜将病因追溯得更早,甚至早于她们的友谊。它早就孵在那里,孵在劳儿·瓦·施泰因身上,因为一直有来自家庭、其后又来自学校的呵护关爱包围着她,才没有破壳而出。她说,在学校里,并且也不止她一个人这样想,劳儿的心就已经有些不在——她说:那儿。她给人印象是勉为其难地要做出某种样子却又随时会忘记该这样去做,而面对这样的烦恼她又能泰然处之。温柔与冷漠兼而有之,人们很快便发现,她从来没有表现出痛苦或伤心,从来没有看到她流出过一滴少女的泪。塔佳娜还说劳儿·瓦.施泰因长相漂亮,在学校里很抢手,尽管她像水一样从你的手中滑落,你从她身上抓住的那一点点东西也是值得做一番努力的。劳儿很风趣,爱开玩笑,也很细致,尽管她自己的一部分总是与你远离,与现在远离。远离到哪里呢?到少女之梦中吗?不是,塔佳娜说,不是,可以说还没有任何着落,正是这样,没有任何着落。是不是心不在焉呢?塔佳娜倒倾向于认为,也许实际上劳儿‘瓦’施泰因的心就是不在——她说:那儿。心有所系,是大概要来到的,可是她,她没有经历到。是的,看来在劳儿身上,是感情的这个区域与别人不一样。  传言劳儿·瓦·施泰因订婚的时候,塔佳娜她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这个被劳儿发现又吸引了她全部注意力的人是谁呢?  当她认识了麦克·理查逊并且见证了劳儿对他的疯狂激情后,她动摇了但还是有所疑虑:劳儿不是在为她那颗不完全的心安排归宿吧?  我问她,后来劳儿的疯狂发作是否证明她自己弄错了。她重复说不,在她看来,她认为这一发作与劳儿从一开始就是合为一体的。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奇特的小说,从书名开始就浸透了某种隐晦和歧义。劳拉到底是劫持的主体还是被劫持的对象,是劫持人还是被人劫持?或许,这正是作者设置的诱饵,正如拉康所说的“劫持人乃杜拉斯本人”,使我们读者被杜拉斯诱拐、劫持,中了魔一样被吸引到她的文本世界之中,与她笔下的劳拉一起经受着某种痴迷、狂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劳儿之劫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