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相约星期二

[美] 米奇·阿尔博姆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美] 米奇·阿尔博姆  

页数:

196  

字数:

70000  

译者:

吴洪  

Tag标签:

无  

前言

最后的课程 ——《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 一 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 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兼有人生阅历和思考水平的人,一般就不谈人生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问题太浅?显然不是。 因为这个问题太深?有这个因素,但人们历来都有探求艰深的好奇,就连大得无法想象的宏观世界和小得无法想象的微观世界都成了热闹的研究对象,怎么对人生问题的探求却寥落至此? 我觉得,大多数智者躲避这个问题,是因为领悟到自己缺少谈论的资格。再大的专家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生领域的专家,一时的感悟又怎能保证适合今后、适合别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远不是人生上的成功,一个领导者可以在诸多方面训斥下属却必须除开人生。 ——越有教养越明白这些道理,因此就越少谈论。 但是,谁都想听听。 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蒙昧得无从谈论,无从倾听,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恐怖。能不能试着谈起来呢?有人这样做过,但结果总是让人遗憾。大多是一些浅陋而造作的小故事,不知真有其事还是故意编造的,然后发几句评述,吐一点感慨,好像一谈人生,作者和读者都必须一起返回到极幼稚的年岁;也有一些著名学者参与谈论,像欧洲的那位培根,但不知怎么一谈人生就丢开了推理分析过程,只剩下了一堆武断的感想和结论,读起来倒也顺畅,一到实际生活中却难于印证,联想到作者本人不甚美好的人品和经历,这些谈论的价值自然就不会很高。 我曾设想过,什么样的人谈人生才合适。想来想去,应该是老人,不必非常成功,却一生大节无亏,受人尊敬,而且很抱歉,更希望是来日无多的老人,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告别意识,因而又会对人生增添一种更超然的鸟瞰方位。但是,找啊找,等啊等,发现相继谢世的老人们很少留下这方面的言论,他们的最后岁月往往过得很具体,全部沉溺在医疗的程序、后事的嘱托、遗产的分割等等实际事务上,在病房杂乱的脚步声中,老人浑浊的双眼是否突然一亮,想讲一些超越实际事务的话语?一定有过的,但身边的子女和护理人员完全不会在意,只劝老人省一点精神,好好休息。老人的衰弱给了他们一种假象,以为一切肢体的衰弱必然伴随着思维的衰弱。其实,老人在与死亡近距离对峙的时候很可能会有超常的思维进发,这种进发集中了他一生的热量又提纯为青蓝色的烟霞,飘忽如缕、断断续续,却极其珍贵,人们只在挽救着他衰弱的肢体而不知道还有更重要的挽救。多少父母临终前对子女的最大抱怨,也许正是在一片哭声、喊声中没有留出一点安静让他们把那些并不具体的人生话语说完。 也有少数临终老人,因身份重要而会面对一群宁静而恭敬的聆听者和记录者。他们的遗言留于世间,大家都能读到,但多数属于对自己功过的总结和感叹,对未竞事业的设想和安排,也有人生意蕴,却不以人生为焦点。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项事业的中断;生命乐章在尾声处的撼人魅力,并没有以生命本身来演奏。 凡此种种,都是遗憾。 于是,冥冥中,大家都在期待着另一个老人。他不太重要,不必在临终之时承担太多的外界使命;他应该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绝壁上居高临下地来俯视众生;他应该很了解世俗社会,可以使自己的最终评判产生广泛的针对性;他,我硬着心肠说,临终前最好不要有太多子女围绕,使他有可能系统有序地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就像一个教师在课堂里一样——那么对了,这位老人最好是教师,即便在弥留之际也保留着表述能力,听讲者,最好是他过去的学生…… 这种期待,来自多重逻辑推衍,但他果然出现了,出现于遥远的美国,出现后又立即消失。一切与我们的期待契合。 他叫莫里·施瓦茨,社会学教授,职业和专业与我们的期待简直天衣无缝。他已年迈,患了绝症,受一家电视台的“夜线”节目采访,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学生,当今的作家、记者米奇·阿尔博姆偶尔看到,学生匆匆赶来看望即将离世的老师,而老师则宣布要给这位学生上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一次,时间是星期二。这样的课程没有一位学生会拒绝,于是,每星期二,这位学生坐飞机飞行七百英里,赶到病床前去上课。 这门课讲授了十四个星期,最后一堂则是葬礼。老师谢世后,这位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了一下交付出版,题目就叫《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连续四十四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 看来,像我一样期待着的人实在不少,而且不分国籍。 …… 四 老人的这种胸怀,是宣讲性的,又是建设性的,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建设。因此,请原谅他把最后的课程延宕到如此危急的时分,他的有些感受,是刚刚才获得的。譬如他此刻又流泪了,是为自己没有原谅一位老友而后悔。老友曾让自己伤心,但现在他死了,死前曾多次要求和解,均遭自己拒绝。现在莫里一回想,无声地哭泣起来,泪水流过面颊,淌到了嘴唇。但他立即又意识到,应该原谅别人,也应该原谅自己,至少在今天,不能让自己在后悔中不可自拔。人生,应该沉得进去,拔得出来。 这是一种身心的自我洗涤,洗去一切原先自认为合理却不符合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大原则的各种污浊,哪怕这种污浊隐藏在最后一道人生缝隙里。他把自己当作了课堂上的标本,边洗涤、边解剖、边讲解,最后的感受就是最后一课,作为教师,他明白放弃最后一课意味着什么。 由此想到天下一切教师,他们在专业教育上的最后一课都有案可查,而在人生课程上,最后一课一定也会推延到弥留之际,可惜那时他们找不到学生了,缥缈的教室里空无一人,最重要的话语还没有吐出,就听到了下课铃声。 毕竟莫里厉害,他不相信一个教师张罗不出一个课堂,哪怕已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分。果然他张罗起来了,允许电视镜头拍下自己的衰容,然后终于招来学生,最后,他知道,这门课程的听讲者将会遍布各地。既能在任何时候准备讲课内容,又能在任何情况下设计讲课环境,这才是真正合格的教师,瘦小的莫里当之无愧。 一天,他对米奇说,他已经拟定自己墓碑的碑文。碑文是:“一个终身的教师。” 十分收敛,又毫不谦虚。他以最后的课程,表明了这一头衔的重量。 现在,他已在这个碑文下休息,却把课堂留下了。课堂越变越大,眼看已经延伸到我们中国来了。我写这篇文章,是站在课堂门口,先向中国的听课者们招呼几声。课,每人自己慢慢去听。 正要搁笔,脑海中怎么也挥不去远方老人的身影。他在调皮地眨眼,说“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说“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那么,我们真的不要在另一个意义上把他“烧过了头”,即便大家都接受了他的课程。是的,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师,讲了一辈子课,最后一课有关人生。 余秋雨 1998.10

内容概要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
对于作者米奇·阿尔博姆而言,与恩师“相约星期二”的经历不啻为一个重新审视自己、重读人生必修课的机会。这门人生课震撼着作者,也藉由作者的妙笔,感动了整个世界。

作者简介

米奇·阿尔博姆(1959-
),美国著名专栏作冢,电台主持,电视评论员,此外还是活跃的慈善活动家。迄今为止,阿尔博姆已出版九部畅销著作,其中纪实作品《相约星期二》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三十一种文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一千一百万册,成为近年来图书出版业的奇迹。2003年,阿尔博姆六年磨一剑的小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将“星期二神话”继续延伸,迄今已累计售出八百万册,成为当年惟一有能力在排行榜上与《达芬奇密码》叫板的作品。
2006年10月,阿尔博姆推出最新小说《一日重生》,再度以奇巧动人的构思和轻盈感性的文字征服全球读者。迄今为止,这本书在美国的各大排行榜上均在前五位长踞不坠,无可争议地成为去冬今春销售业绩与读者口碑最好的全球畅销书。
米奇·阿尔博姆目前与妻子简宁居住在美国密歇根州。

书籍目录

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
必修课程
课程大钢
学生
视听教学
入校
教室
点名
第一个星期二——谈论世界
第二个星期二——谈论自怜
第三个星期二——谈论遗憾
视听教学,第二部分
教授
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
第五个星期二——谈论家庭
第六个星期二——谈论感情
教授,第二部分
第七个星期二——谈论对衰老的恐惧
第八个星期二——谈论金钱
第九个星期二——谈论爱的永恒
第十个星期二——谈论婚姻
第十一个星期二——谈论我们的文化
视听教学,第三部分
第十二个星期二——谈论原谅
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
第十四个星期二——道别
毕业
结尾

章节摘录

版权页:必修课程我的老教授一生中的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上一次,授课的地点在他家里,就在书房的窗前,他在那儿可以看到淡红色树叶从一棵小木槿上掉落下来。课在每个星期二上,吃了早餐后就开始。课的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是用他的亲身经历来教授的。不打分数,也没有成绩,但每星期都有口试。你得准备回答问题,还得准备提出问题。你还要不时干一些体力活,比如把教授的头在枕头上挪动一下,或者把眼镜架到他的鼻梁上。跟他吻别能得到附加的学分。课堂上不需要书本,但讨论的题目很多,涉及到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以及死亡。最后一节课很简短,只有几句话。毕业典礼由葬礼替代了。虽然没有课程终结考试,但你必须就所学的内容写出一篇长长的论文。这篇论文就在这里呈交。我的老教授一生中的最后一门课只有一个学生。我就是那个学生。那是1979年的春末,一个溽热的星期六下午。我们几百个学生并排坐在校园大草坪的木折椅上。我们穿着蓝色的毕业礼服,不耐烦地听着冗长的讲话。当仪式结束时,我们把帽子抛向空中: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布兰代斯大学的毕业班终于学成毕业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标志着孩提时代的结束。随后,我找到了莫里·施瓦茨,我最喜欢的教授,并把他介绍给了我的父母。他个子矮小,走起路来也弱不禁风似的,好像一阵大风随时都会把他拂入云端。穿着长袍的他看上去像是《圣经》里的先知,又像是圣诞夜的精灵。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蓝眼睛,日见稀少的白发覆在前额上,大耳朵,鹰勾鼻,还长着两撮灰白的眉毛。尽管他的牙齿长得参差不齐,下面一排还向里凹陷——好像挨过别人的拳头似的——可他笑的时候仍是那么的毫无遮拦,仿佛听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笑话。他告诉我父母我在他的课上的表现。他对他们说,“你们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儿子。”我有些害羞,低下头望着自己的脚。告别时,我递给教授一件礼物:一只正面印有他名字首字母的皮包。那是前一天我在一个购物中心买的,我不想忘了他。也许我是不想让他忘了我。“米奇,你是最优秀的,”他欣赏着皮包说。然后他拥抱了j我。我感觉到他搂在我背上的细细的臂膀。我个子比他高,当他抱住我时,我感到很不自在,感到自己大了许多,似乎我是家长,他是孩子。他问我会不会和他保持联系。我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当然会。”他往后退去时,我看见他哭了。课程大纲他的死亡判决是在1994年的夏天下达的。回想起来,莫里很早就预感到了这一凶兆。他是在终止跳舞的那一天预感到的。我的老教授一直是个舞迷。音乐对他来说无关紧要,摇滚乐,爵士乐,布鲁斯。他就是喜欢跳。他会闭上眼睛,悠然自得地按着自己的节奏移动脚步。他的舞姿并非总是那么优美。但他不用担心舞伴。他自己一个人跳。他每个星期三的晚上都要去哈佛广场的那个教堂,为的是那场“免费舞会”。那里有闪烁的灯光和大音量的喇叭,莫里挤在大部分是学生的人群中,穿一件白色的T恤和黑色运动裤,脖子上围一条毛巾,不管奏的是什么乐曲,他都能跟上节拍跳。他能和着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歌曲跳林迪舞。他扭动、旋转着身体,像吃了兴奋剂的指挥那样挥动着手臂,直到背中心流下汗来。那里没人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博士,是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著有多部学术专著的教授。他们都以为他是一个老疯子。有一次,他带去一盘探戈的音带让他们在扩音器里放。然后他独占了舞池,像一个狂热的拉丁舞迷扭开了。表演一结束,掌声四起。他似乎能永远这么天真活泼下去。但后来跳舞终止了。他六十几岁时得了哮喘,呼吸器官出了问题。有一次,当他沿着查尔斯河散步时,一阵凉风使他呛得几乎窒息。人们赶紧把他送进医院,注射了肾上腺素。几年后,他走路也变得困难起来。在一次朋友的生旧聚会上,他无缘无故地跌倒了。另一个晚上,他从剧院的台阶上摔下来,把周围的人群吓了一跳。“别围住他,让他呼吸新鲜空气,”有人喊道。他那时已经七十多了,因此人们一边小声议论着“老了”,一边把他扶了起来。但对自己的身体比谁都敏感的莫里知道有地方不对劲。这不仅是年龄的问题。他一直感到乏力。晚上睡眠也成了问题。他梦见自己死了。

后记

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兼有人生阅历和思考水平的人,一般就不谈人生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问题太浅?显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太深?有这个因素,但人们历来都有探求艰深的好奇,就连大得无法想象的宏观世界和小得无法想象的微观世界都成了热闹的研究对象,怎么对人生问题的探求却寥落至此?我觉得,大多数智者躲避这个问题,是因为领悟到自己缺少谈论的资格。再大的专家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生领域的专家,一时的感悟又怎能保证适合今后、适合别人?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远不是人生上的成功,一个领导者可以在诸多方面训斥下属却必须除开人生。——越有教养越明白这些道理,因此就越少谈论。但是,谁都想听听。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蒙昧得无从谈论,无从倾听,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恐怖。能不能试着谈起来呢?有人这样做过,但结果总是让人遗憾。大多是一些浅陋而造作的小故事,不知真有其事还是故意编造的,然后发几句评述,吐一点感慨,好像一谈人生,作者和读者都必须一起返回到极幼稚的年岁;也有一些著名学者参与谈论,像欧洲的那位培根,但不知怎么一谈人生就丢开了推理分析过程,只剩下了一堆武断的感想和结论,读起来倒也顺畅,一到实际生活中却难于印证,联想到作者本人不甚美好的人品和经历,这些谈论的价值自然就不会很高。我曾设想过,什么样的人谈人生才合适。想来想去,应该是老人,不必非常成功,却一生大节无亏,受人尊敬,而且很抱歉,更希望是来日无多的老人,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告别意识,因而又会对人生增添一种更超然的鸟瞰方位。但是,找啊找,等啊等,发现相继谢世的老人们很少留下这方面的言论,他们的最后岁月往往过得很具体,全部沉溺在医疗的程序、后事的嘱托、遗产的分割等等实际事务上,在病房杂乱的脚步声中,老人浑浊的双眼是否突然一亮,想讲一些超越实际事务的话语?一定有过的,但身边的子女和护理人员完全不会在意,只劝老人省一点精神,好好休息。老人的衰弱给了他们一种假象,以为一切肢体的衰弱必然伴随着思维的衰弱。其实,老人在与死亡近距离对峙的时候很可能会有超常的思维进发,这种进发集中了他一生的热量又提纯为青蓝色的烟霞,飘忽如缕、断断续续,却极其珍贵,人们只在挽救着他衰弱的肢体而不知道还有更重要的挽救。多少父母临终前对子女的最大抱怨,也许正是在一片哭声、喊声中没有留出一点安静让他们把那些并不具体的人生话语说完。也有少数临终老人,因身份重要而会面对一群宁静而恭敬的聆听者和记录者。他们的遗言留于世间,大家都能读到,但多数属于对自己功过的总结和感叹,对未竞事业的设想和安排,也有人生意蕴,却不以人生为焦点。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项事业的中断;生命乐章在尾声处的撼人魅力,并没有以生命本身来演奏。凡此种种,都是遗憾。于是,冥冥中,大家都在期待着另一个老人。他不太重要,不必在临终之时承担太多的外界使命;他应该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绝壁上居高临下地来俯视众生;他应该很了解世俗社会,可以使自己的最终评判产生广泛的针对性;他,我硬着心肠说,临终前最好不要有太多子女围绕,使他有可能系统有序地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就像一个教师在课堂里一样——那么对了,这位老人最好是教师,即便在弥留之际也保留着表述能力,听讲者,最好是他过去的学生……这种期待,来自多重逻辑推衍,但他果然出现了,出现于遥远的美国,出现后又立即消失。一切与我们的期待契合。他叫莫里·施瓦茨,社会学教授,职业和专业与我们的期待简直天衣无缝。他已年迈,患了绝症,受一家电视台的“夜线”节目采访,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学生,当今的作家、记者米奇·阿尔博姆偶尔看到,学生匆匆赶来看望即将离世的老师,而老师则宣布要给这位学生上最后一门课,每星期一次,时间是星期二。这样的课程没有一位学生会拒绝,于是,每星期二,这位学生坐飞机飞行七百英里,赶到病床前去上课。这门课讲授了十四个星期,最后一堂则是葬礼。老师谢世后,这位学生把听课笔记整理了一下交付出版,题目就叫《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引起了全美国的轰动,连续四十四周名列美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看来,像我一样期待着的人实在不少,而且不分国籍。……四老人的这种胸怀,是宣讲性的,又是建设性的,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建设。因此,请原谅他把最后的课程延宕到如此危急的时分,他的有些感受,是刚刚才获得的。譬如他此刻又流泪了,是为自己没有原谅一位老友而后悔。老友曾让自己伤心,但现在他死了,死前曾多次要求和解,均遭自己拒绝。现在莫里一回想,无声地哭泣起来,泪水流过面颊,淌到了嘴唇。但他立即又意识到,应该原谅别人,也应该原谅自己,至少在今天,不能让自己在后悔中不可自拔。人生,应该沉得进去,拔得出来。这是一种身心的自我洗涤,洗去一切原先自认为合理却不符合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大原则的各种污浊,哪怕这种污浊隐藏在最后一道人生缝隙里。他把自己当作了课堂上的标本,边洗涤、边解剖、边讲解,最后的感受就是最后一课,作为教师,他明白放弃最后一课意味着什么。由此想到天下一切教师,他们在专业教育上的最后一课都有案可查,而在人生课程上,最后一课一定也会推延到弥留之际,可惜那时他们找不到学生了,缥缈的教室里空无一人,最重要的话语还没有吐出,就听到了下课铃声。毕竟莫里厉害,他不相信一个教师张罗不出一个课堂,哪怕已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分。果然他张罗起来了,允许电视镜头拍下自己的衰容,然后终于招来学生,最后,他知道,这门课程的听讲者将会遍布各地。既能在任何时候准备讲课内容,又能在任何情况下设计讲课环境,这才是真正合格的教师,瘦小的莫里当之无愧。一天,他对米奇说,他已经拟定自己墓碑的碑文。碑文是:“一个终身的教师。”十分收敛,又毫不谦虚。他以最后的课程,表明了这一头衔的重量。现在,他已在这个碑文下休息,却把课堂留下了。课堂越变越大,眼看已经延伸到我们中国来了。我写这篇文章,是站在课堂门口,先向中国的听课者们招呼几声。课,每人自己慢慢去听。正要搁笔,脑海中怎么也挥不去远方老人的身影。他在调皮地眨眼,说“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说“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那么,我们真的不要在另一个意义上把他“烧过了头”,即便大家都接受了他的课程。是的,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师,讲了一辈子课,最后一课有关人生。余秋雨1998.10


编辑推荐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余秋雨教授推荐并作序! 《相约星期二》一书的作者是美国一位颇有成就的专栏作家、电台主持,步入中年以后虽然事业有成,却常常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昔日自己最尊敬的老教授身患不治之症,便前往探视,并与老教授相约每周二探讨人生。本书的主要篇幅就是记述这些谈话的内容。最终,老教授撒手人寰,但作者却从他独特的人生观中得到了启迪,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本书语言流畅,寓意深远,在美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且有可观的市场潜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相约星期二 PDF格式下载



什么是人生? 有人说人生是一次不知目的地的旅行,有人说人生是一出过眼云烟的折子戏,有人说人生是一盘落子不悔的棋局。人生到底是什么?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或许《相约星期二》会告诉你! 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临终前,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上了最后一门课,课程名称是人生,最后一堂是葬礼。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这是写在《相约星期二》封面的一句话,这句话精简但却有内容,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书中讲述的是一个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与他的学生米奇约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课,直到老莫里离开。“课堂上不需要书本,不打分数,也没有成绩,但讨论的题目很多,涉及的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以及死亡……”老莫里的谈话平和、亲切、幽默,他对他即将死去直言不讳,让人敬佩不已


喜欢看这类书,快死的人,和曾经死过的人,《哈佛最后一课》,《相约星期二》,《人生可以美得如此意外》,等等,他们的书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不是简单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给我们上人生大课。记得李叔同说过,古代圣贤即将离世,亲人问他有什么遗言,他说,“无他,肯吃亏而”。这让子孙受益终身。这些课程都让我们如同亲临一样,感动深厚。可是,现在的儿女,活着的人,现在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不肯见,为了所谓的工作,挣钱。这些与生俱来的恩赐,永远没有机会再得到。现在很多成功人士常常和年轻人大谈人生,难免把年轻人引入歧途。虽然对余秋雨在earthqueke时的表现很遗憾。但是,我赞成他这句话,“我曾设想过,什么样的人谈人生才合适。想来想去,应该是老人,不必非常成功,却一生大节无亏,受人尊敬,而且很抱歉,更希望是来日无多的老人,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告别意识,因而又会对人生增添一种更超然的鸟瞰方位。莫里教授,一个得了和霍金一样病 的老人,他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与生活讲和。还有“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霍华德教授,为了他的学生,付出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是人生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老师,他在学生们(包括顶级成功的商人)的人生转折点提供了重要的选择和参考的依据。周士渊,来自清华的最惨败的人,被迫喝下98%的浓硫酸,一般人,早就死了,不死也注定终身残疾,不残疾,也一定是卧床不起,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了数年,没有走进坟墓的幸运儿,靠得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习惯配方,变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我以为他肯定面目狰狞,可是,书中的图片外表没有丝毫痕迹,是一个外貌和心灵都无比丰美的人,无法想象有过这样的经历的人,能不靠麦克风演讲,能在游泳池来回游60多个来回,快70岁了,才学习劈叉,竟然做到了……看了他们的人生,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心中对人生充满了感恩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教授,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与他曾经的学生相约在星期二的对话,很感人,同时引发我们的思考。非常值得阅读!


推荐那些生活中很忙很忙的人都读一下,读完之后,受益匪浅,你读完后就想立刻再读一遍,想把书中的精华真正地记住,相约星期二,不仅仅是一个约定,还是一堂人生的课


死亡系列 相约星期二 看你了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之后就搜索作者的所有书 很喜欢


《相约星期二》是每个人都值得,也应该上的一堂人生的课,从这堂课中,我们将学到那些我们可以一辈子受益的人生哲理,强烈推荐!


米奇·阿尔博姆绝对经典的著作~值得一读~


很喜欢米奇阿尔博姆的书,他写的这几本都很好。


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但感觉可读的书越来越少。相约星期二是个例外。很感动人,很共鸣的一部作品,推荐一下


相约星期二,很有启发的内容,每个星期二讨论人生不同的话题。喜欢


相约星期二,看人生百味


相约星期二以前看过,这次又买了本,很具有收藏价值,可以随时拿出来看看,有指导意义


这本书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感谢《相约星期二》


相约星期二,一杯咖啡、一本书,静静品茗....


相约星期二。写的不错、


相约星期二


刚看完,仿佛自己也成了“星期二人”,一路跟着主人公聆听了他老师生命倒计时那些日子里的人生大课:如何对待生命,很感动,深受触动,也令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什么才是生活里最重要的。


因为话剧,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很棒!很多人生的道理也许真的要我们到这个年纪才能明白。


作者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老师重逢,谈话深入。约定每周二,两人见面,谈人生,谈境遇,谈世界。这是一本心灵的对话与感悟。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心灵导师,也是他人的导师


很好的书,根据小说翻拍的电影也很好看。每个人都需要这么一个星期二。
买了三本。送人,一本给至交好友,一本给恩师。一本自己留着。希望更多的人去阅读。


上次买了《遇天堂五人》看完拿回学校,同学们都借来看。

快递刚到,还没读,但很期待《星期二》


读了这本书,我很惊奇世界上竟然有像莫里老教授这样的人,我非常羡慕作者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他称为教练。老教授真是一位和蔼,乐观,乐于奉献,不断将爱传递的可爱人儿,世界都将为失去他而惋惜,一位拥有如此大爱的人。。。


我是周一收到书的 和他相约在周一 书不厚 因为我的原因 还没看完 大概翻了一下 总体不错 放假有空定细看 因为余秋雨的推荐 我才买的这本书 我相信他的推荐肯定不错 !


用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非常感动,受益匪浅。原来《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也是作者的作品,很久前读过,印象非常深刻,很喜欢。


感人至深,带给人心灵的洗礼,十四堂课讨论了14个听起来宏大的命题,但莫里老人将生活的道理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你。非常值得一看。


何其有幸,能够聆听一位社会心理学教授的人生课,为我们的人生点燃一盏明亮的心灯!


一本好书 聆听教授莫里的教诲


每周二学习一课人生,最后一堂就是死亡,也是从这本书我开始喜欢上生死学!


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的,之前看过这个作者的《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感觉很好,于是立马买了这本书。很棒~!看过之后,会更加珍惜生活,是一本让人喜欢看的不枯燥的哲学书。


之前是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看了十来分钟就决定要买一本自己收着。以前也看过这个作者的《你在天堂遇见的5个人》,感觉他的风格就是在某些小地方特别戳中人心。像这本,最开始的老师与学生的那段“我知道你早就想打我”“对啊,再来一下重的。”对话就让我很是感动,这种淡淡的温情和小诙谐贯穿生命始终,也使得人们面对死亡的时候可以变得勇敢和从容。生命和死亡的话题永远令人肃然和敬畏。余秋雨的序写得煽情而富有画面感,正如他所说,他带我们走进这间教室,能学到什么,端看每个人各自的领悟。领悟无须太多,自己懂得就好。


每个星期二的到来是不是也有些残酷?这样的见面意味着见一次少一次,何不好好听听智者临终的智言。


作者将从教授莫里身上学到的生活真谛记录了下来,蛮好的心灵洗礼之书。


作者真的很幸运,在大学的时候遇到这么好的教授,教会他人生的种种,什么是人生的意义。


书是老师推荐的。好奇于名字便买来看看。没有想到看起来一发不可收拾。我喜欢作者的叙述,淡淡的但是暖暖的,没有刻意的写作只有向朋友叙述一般的流畅。书中老人的生活最理想的生活我想就是理想之国中的老人的晚年。简简单单的生活才是最吸引人的,其他的什么名誉什么金钱在老人眼中真的只是浮云是浮华。我看到最后哭了,是笑着哭的。悲伤老人的逝去生命的结束,却也开心终于他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很感人的故事,一个社会学教授在临终之前把自己对于人生与世界的感悟通过谈话的方式告诉自己的学生,让人受益匪浅。


听说这本书是在读书栏目,读到这本书是在当当网购物,喜欢这本书是在家中细读,莫里教授的这种正视死亡,笑对死亡,甚至是逼视死亡的态度真的令我钦佩,也让我们深思,我们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一位老教授人生的最后一门课,关于人生……


这是语文老师推荐购买的。感觉书很轻但是内容却值得花长时间去琢磨。余秋雨作序的,在同类书中价格算公道的,最重要的是从书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吧。相信看完后会有一番新的见解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书不错,内容非常好。浅显的文字,讲的却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生感悟。有这样一位老人,在人生即将结束的时候,留给我们生者生命的眷恋和各种温暖美好的感受,他丰富而圆满的度过了他的一生,也将让我们开始更加审视和珍惜我们自己的生活。


很喜欢,以前看过电子书版的。朋友推荐。忍不住买了书来慢慢研究。也向大家推荐这位作者的另外两本书《一日重生》《你在天堂见到的5个人》。送货速度一般,四五天。


这本书是在读余秋雨老师作品时发现的,当时给我感觉挺震撼,就在当当网上购买了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关于人生的感悟,但是读起来又不会给人一种说教的感觉,值得细细品读。最喜欢里面的两句话“和生活讲和”、“相爱或者死亡”……好评


书中莫里老师在接近人生旅途终点时所拥有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让人深受感动!


这本书是我很久以前就开始关注的,说的是一个癌症末期的教授和学生的事情,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起我的舅舅,我舅舅也是癌症晚期;医生说挺不到过年,不过现在还能说话意识很清醒但那种痛我们无法体会,他现在也不能吃了,靠输液。真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很喜欢里面的莫里老人,有这么个人默默的阐述人生,真幸运


爱,大写的爱,这才是人生的真谛,就像莫里说的“相爱或者死亡”。当你真正懂得这句话的时候,你的人生已经很精彩,这就是爱的永恒。好书,看似平淡,但发人深思。强烈推荐!


我是同时买了《一日重生》和这本书的,因为这个作者我真的很喜欢,他的文章还有内涵,都蕴藏着生活的哲学,让人获益良多,深有体会。


很好看,通过一个将死老人对生活的感悟,影响后一代的人生和思想。


很少收藏外国作家的书,这本是朋友推荐的,看过之后很不错,一个老人的人生感悟正好能开导开导迷茫时期的自己。


内容深入浅出,表达朴实自然!老教授的人生感悟最质朴但也最受用!非常值得一看!


坦荡: 放弃矫饰,莫里的哭,笑,舞蹈,赞同,反对,反感,痛苦,不安,愤怒,忧虑,依恋,后悔...一切从容;坦然:莫做弃本求末之人,莫里抵制金钱,权力,尊崇奢靡浮夸的社会文化,但宽容对待深处如此社会文化中的人。唤醒人们了解生活本质是爱,回忆起爱,就少了欲望,没了攻伐杀戮。 博爱让人的眼睛清亮,坦然让心里清亮。坦白:对所有人的坦诚,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善待。


对人生的思考总是永无止境的,这本书教会了我该选择什么的人生,至少我现在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之前的人生轨迹和我的价值观、世界观了


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借将死之人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如何风雨飘摇,如何爱恨情仇,讨论范围广泛,有很多建设性的深刻见解,是一本很深沉的书。先是我同学介绍我看的,我把它记在心上,也没买它,后来看到太多人推荐这本书,题材又确实是我喜欢的类型,于是买下它,十分认真地看它并做读书笔记,我只能说,我得到了很多答案,又提出很多新的问题。
对人生有疑问,有迷惘,有孤独的人来说,它是一本好书。如果你懂爱,你会看哭的。


我是借来看过以后决定必须自己买一本的,而且值得每隔一段时间翻看一下,提醒自己,人生,不过如此。珍惜当下拥有的,已是最珍贵。


非常喜欢这个作者的书 看了以后很震撼


看了一半,里面是记录及作者穿插的大学回忆,余秋雨的序也值得一看!


关于生命的思考和指导,不管是教授写的版本,还是作为学生而写的记录,都对我们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启迪


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表达的情感是很深刻的。
生活中,没有多少人能如教授那样坦然面对生死。
这是生活的大智慧


学习人生的一堂课,受益无穷


它还有个名字叫《最后的十四堂课》,挺值得看的。。。


在读余秋雨老师的书里知道这么一本书的,内容还没看。


质量挺好的,就是皱了一点。读起来受益匪浅,还是挺不错的。支持莫里!


莫里很强大~还在阅读,对于死亡可能会有更多的了解


很赞的一本书,很有哲理性。很多对人生的思考,平实的语言却不失光芒。


推荐给很多人的一本书。,值得看。看到余秋雨的文里推荐的。


一个老人,一个学生的十四个星期


买来送同学的,同学说看了以后很有感触,一直度都很喜欢这个作者的书,总能感触到许多


阅读本书,从谈话中获得人生知识,深受启发。


哎美国作家的写作节奏总是那么赶的感觉 内容浅显易懂


一个长者对我们的教诲,让我们了解生命的意义,并不在恐惧死亡和衰老。


这本书内容还是很值得看的,不长,但是很有内涵。只是印刷不太好,纸质也差强人意,给我的第一感觉像是盗版的,书封是黑白的,更加深怀疑。也没有目录。如果是花这个价钱买书中的道理是赚了,但是花这个价钱买这个材质的书依然会觉得不值。冲着内容,给五颗星,同时广泛推荐!


这是一本令人感动的书,让我爱不释手,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去翻阅。它里面提到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其中,令我映象最深的是要学会宽容~感谢这本好书给读者展示的道理!


这个商品不错,包装和书都很好,余秋雨推荐并写了四节序。


这样的平淡,却又如此的强悍...花一整天看完,躺在床上想:如果今天是我的死期,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吗?泪流满面...


很生动的人生课


语文老师推荐的一本谈及人生的书


本人是冲着余秋雨作序买的,读后有些收获


需要通过人生的经历来领悟人生的意义。


书的质量一如既往的好,但是这个快递问题真人令人无语,三次发个所谓的推迟邮件,不知真假,因为以往货送到了也会发推迟邮件.然后email客服,五请三催,终于从武汉到我们这边一般汽车四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当当网愣是用了6天时间,这种缓慢的速度真是奇葩中的大奇葩,以后再买书,我不会像以往的不假思索了,我会多加考虑的!


特别好的一本书,买过好几次了,人生智慧值得推荐


关于人生,人一生必读的一本书。推荐。


已经买了几十本了,自从第一阅读就被书中的故事打动,以后送朋友礼物都是买这本书!


内容很好,这是我买作者的第二本书了,没有失望,


以一种故事向你讲述人生的道理,绝对好书!值得拥有!


在我们迷茫于人生该怎么进行时,这本书教会了我们该怎么对待这个世界!


一口气读完的作品,伴随着眼泪和鼻涕。。。这是一本一生中需要阅读数次的书,特别是对生活产生抱怨时。计划有时间手抄一遍书中老人的话,细细品味。还打算购买英文原版


一位终身教师,一堂上不完的课…


已经在手机电子书看过一遍了,人生中有很多问题不是一时能想明白的,而且自己的回答也在不停地改变。很想多读几遍这本书,多多反思现在的人生轨道,于是把书买来,值得拥有的一本书。


买了这本还有我在天堂遇见的5个人 都是很好的书


这是经同学推荐买的,感觉很不错。唯一不足就是余大师的序写的太长了,唉


上个月在香港的姐姐给我推荐的这本书,文字不算太多,但给人帮助很大


看起来薄薄的一本书,其内容却是非常深奥的。会给人于启发的书籍。推荐!


翻开这本书,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不免怀疑他的人生感悟,我们该如何去对待?他的身份设定,学生的身份设定,是具有普遍性还是偶然性的,信与不信,怕是要看完再下定论


包装很好,这个作者写的书我都特别的喜欢,内容很有深度,很喜欢当当的服务,下次还会再来的


女儿推荐的书,读英文版太累,希望余秋雨的译文一样美。


人在绝境之时会参悟到最大的人生体验。


最宝贵的人生感悟是爱与被爱,金钱、职位、名利等等都是浮云!


非常好非常满意

纸质和排版都是我最喜欢的

而且我估计这已经是能降到的最低价格了

除非以后又是抢购

建议喜欢的就赶紧买了

不然以后缺货就郁闷了。。。


今天看完了第一遍,但又继续看第二遍,很有意义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