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绿蒂在魏玛

[德]托马斯·曼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德]托马斯·曼  

页数:

359  

字数:

292000  

译者:

侯浚吉  

Tag标签:

无  

前言

  歌德年轻时爱上了一位俏丽的少女夏绿蒂?布甫,两人虽然志趣相同,情投意合,但是,姑娘已经订婚,未能接受歌德的爱情,他只得怅然离去,心头留下一个巨大的创伤,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促使他写出了震撼一代青年人心灵的文学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时光流逝,四十多年过去了,那位在读者心目中始终是个可爱少女的绿蒂,突然出现在歌德的住地魏玛,这座小小的城市顿时沸腾起来了,人们涌上街头,争相一睹维特的绿蒂(也就是歌德的绿蒂)的风采。她在魏玛停留了三个星期,和歌德重新相聚,人们关心地注视着,这两位青年时代的知己久别重逢,彼此有些什么样的感触?她对歌德的印象有没有发生变化?她在魏玛停留期间,到过哪些地方?听到人们怎样谈论歌德和他的作品?他们两人分别四十多年来,人事沧桑,各有多少悲欢离合,相聚话旧,又有多少话要说,凡此种种,都是人们感到兴趣的话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如果有位作家把歌德和绿蒂之间的悲欢离合写成作品,准能扣人心弦,可惜,有关歌德和绿蒂重逢的材料实在太少了,只有绿蒂在事后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透露了一些端倪。近代德国杰出作家托马斯?曼弥补了读者在这方面的遗憾,他不遗余力地搜集有关资料,凭他的渊博的学识,精辟的见解,透彻的剖析和细腻的笔触,写成了《绿蒂在魏玛》这部动人的小说,这是一部描写绿蒂的小说,尤其是一部描写歌德生平种种的小说,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这部小说的内容,需要对两位主人公,特别对那位男主人公,作一些介绍。  绿蒂初次和歌德相遇时,她还只是个活泼的少女,等到这次重逢,两人都已白发苍苍,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她和歌德分别后,不久就和未婚夫克斯特纳缔结了良缘,生儿育女,她的生活是平凡的,却是宁静的,只有《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的出版,曾经扰乱了她的心。现在,丈夫已经去世,子女们也都已成长,她孑然一身,这次由小女儿陪伴,来魏玛探亲访友,了却多年的心愿。  至于歌德,他已和当年在帝国最高法院实习的小律师迥然不同了,他已不再像花蝴蝶般的整天飞翔于花丛,求取女性的青睐了,他已成了举世闻名的文豪,魏玛公国的枢密大臣,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德意志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演员都汇集在歌德的周围,魏玛也从此成了历史名城。  歌德未认识绿蒂之前,在十六岁时,遵照父亲的意愿,离开故乡法兰克福,来到繁华的城市莱比锡,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他在这里求学的第二年,常到舍恩科普夫饭店吃饭,认识了店主的女儿安娜·卡塔琳娜,她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蛋,虽不是很漂亮,但很温柔亲切,歌德对她十分迷恋,尝到了初恋的幸福,为她写了不少诗歌。歌德追求了她整整两年,时而相爱,时而争吵,他陷入了既甜蜜又痛苦的爱情漩涡中,在这期间,用诗歌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幸的是,在他学习快满三年的时候,狂热的生活和繁重的课程使他的身体承受不了,他突然严重咯血,一连好几个星期卧床不起,他身心疲惫,避开了心爱的卡塔琳娜,等到病体稍稍好转,竟对她不辞而别,回到父母的身边。  另一位少女是他继续学业时相识的,他在家休息了三年后,第二次离开故乡,到斯特拉斯堡去完成学业,这位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又一次陷入爱情的漩涡中,爱上了一位乡村牧师的女儿弗莉德丽克·布里昂,这位姑娘长得很美,天真活泼,他觉得她简直像“这片旷野天空中升起的一颗最最可爱的星星”。这一时期里,他的诗几乎都是为她写的,包括脍炙人口的《五月之歌》。他们立誓永远相爱,可是这位总是在爱神面前退却的诗人又一次逃跑了,在第二年的夏天完成学业以后,他又是不辞而别,仅仅给她写了一封信,就离开了斯特拉斯堡,回到了法兰克福,这时他才写信向她诀别。他在自传《诗与真》第十二卷中写道:“弗莉德丽克对于我那封诀别信的回信使我的心也碎了……我伤害了一颗最最美好的心,直刺到心中最深的地方……当我因为诀绝她而感到痛苦不安的时候,我又依照从前的老办法,再度乞灵于吟咏,继续把我的忏悔寄托在诗歌上,为的是通过自我谴责的惩罚求得内心的解脱。在《葛兹》和《克拉维戈》中的两个玛丽以及充当她们恋人的两个薄情郎,可以说就是我这种忏悔反省的产物。”  已经取得法学博士学位的歌德,又在父亲的要求下,于一七七二年五月来到韦茨拉尔,到设在当地的帝国最高法院实习。他在这座古老的小城里前后停留了不到五个月,正是在这五个月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认识了夏绿蒂·布甫,爱上了她。  托马斯·曼在这部小说里生动地描绘了少年歌德当时的情景,他整天像蝴蝶似的飞翔在花朵般的绿蒂的周围,梦幻般独自沉浸在爱河里,追求那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时光流逝了四十四年,现在,绿蒂来到了魏玛,追寻失去的岁月。魏玛是歌德度过大半辈子的地方,他在二十六岁那年,应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的邀请,穿着维特式的装束,踏进魏玛的疆土。  歌德本来只打算在魏玛停留几个月,谁知这个小邦从此成了他的安身立命之地,除了好几次出国旅行和疗养以外,一辈子都在这块土地上活动,直到生命终结。  一七七六年六月,歌德正式进入魏玛宫廷,开始参预国家的政务,单独主管某些政府部门,从制订防火条例这类琐事直到参与欧洲各宫廷之间的高层政治谈判,都有他的工作,他还负责筹划伊尔梅瑙的银矿和铜矿的开采,一七七九年担任军事大臣,统率全国近五百名士兵,并被任命为枢密顾问,一七八二年,掌管最高财政部门税务署的职务,同一年,卡尔·奥古斯特为他向约瑟夫二世皇帝申请了贵族称号,从此,他的姓氏前面加上了一个贵族标志的“冯”字,一介平民顿时成了贵族,连他未来的子孙也沾了光,惹得当时的一些世袭贵族愤愤不平,表示不满,但他愈来愈得到卡尔·奥古斯特的宠信,后来,公国的各种科学机构和艺术机构、宫廷剧院都由他掌管,总之,他领导过这个公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财政、科学、文化、艺术等部门,成了公国最显赫的人物。

内容概要

本书是德国大文豪、诺贝尔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一部名著。作者摘取歌德与青年时代的恋人在魏玛重逢这一段史实,既塑造了歌德的伟大形象,也描写了这位伟人的渺小一面。 歌德年轻时狂热地爱上了美丽的少女绿蒂,两人情投意合,可是姑娘已名花有主,不能接受这份爱;他只得怅然离去。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促使歌德以绿蒂为原型写下了震撼几代青年人的不朽的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在同歌德阔别44年后,绿蒂携女儿来到魏玛,这座曾给她带来欢乐和痛苦的小城顿时沸腾起来,人们蜂拥而至,想一睹歌德昔日心上人的风采。可是上了年纪的歌德对绿蒂十分冷淡,不愿过多追忆往事,这使绿蒂非常不快,一连几周闭门不出。一天歌德邀她看戏,回家途中两人同坐一辆马车,此情此景似曾相识,不禁勾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都向对方倾诉了自己这些年来的情况,对往日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小说再现了男女主人公当年缠绵悱恻的爱情和当时绚烂多姿的社会风貌;被认为是《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补充和接续。

作者简介

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作家,一九二九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一八一六年九月,差不多快月底了,暑气未消,魏玛“大象旅馆”里那位有教养的招待员马格尔有过一次激动人心的经历,他既高兴又感到困惑。不,听说这不是什么离奇的怪事,然而,可以说,马格尔有好一会儿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这一天早晨刚过八点,三位女士搭乘一辆从戈塔来的正常班期的驿车,来到了市场广场旁边这家著名的旅馆前面。对她们粗粗看上一眼——甚至再看一眼——看不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她们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判断清楚:母亲、女儿和女仆。马格尔站在进口处的拱门旁,准备向她们弯弯腰,表示欢迎。他望着旅馆里照料骡马的仆人帮助两位先下车的女士跨下踏板,走到石子路面上来。这时候,那个名叫克莱尔欣的女仆正在和赶车人告别,她一路上坐在他的身旁,看来两人谈得十分投机。她故意扭了扭身子,撩起裙子,姿势优美地从高高的座位上走了下来,赶车人从旁边望着她,微微笑着,一副嘲讽的样子,似乎出了神,或许正在回想这几位旅客讲的一口异乡土话吧。接着,他拉起背后挂在绳子上的喇叭,吹奏起来,声音十分伤感动人,惹得几个顽童和观看她们到达的早起的行人心花怒放。  几位女士还站在驿车旁,背对着旅馆,监督她们几件简单的行李从车上卸下。马格尔等了一会儿,等到她们对自己的财物放了心,转身面向旅馆大门的时候,他,俨然是一个十足地道的外交家,死灰色的脸上顿时绽开笑容,踏上人行道,迎着她们走去。他的脸包裹在一团红褐色的连鬓胡子里,笑得有点拘谨,但也落落大方。他穿一件扣上了纽扣的燕尾服,笔挺的衣领上围了一条褪了颜色的颈巾,一条狭小的紧身裤下面露出一双巨大无比的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绿蒂在魏玛 PDF格式下载



“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中那可爱的少女绿蒂,在经历了歌德的恋情后又度过了怎样的人生呢?
  44年,几乎是一辈子的时间,当已经成为9个孩子母亲的绿蒂,与成为了魏玛公国大臣的歌德重新相遇时,历史再一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不再有年轻时狂热的爱恋,多了几分对人生的感悟。可是,绿蒂仍然是绿蒂,永远都是读者心目中那个活泼可爱的少女。


这本书是托马斯曼对绿蒂和歌德再一次相见后的描述,可以说是《少年维特的烦恼》的续集。。


书角有点撕破,其他还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