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钢琴艺术史研究

常爱玲 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

常爱玲  

页数:

249  

字数:

169000  

内容概要

《中国钢琴艺术史研究》是一部具有学术性、科学性的作品,它在音乐史论的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应用价值。 常爱玲老师把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放在中国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理念和见解,是很可贵的。 纵观中国钢琴艺术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明朝末年第一架古钢琴的传人到1999年中国钢琴艺术的全面发展,在这百余年中,作者把钢琴艺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初步繁荣期、曲折发展期、全面发展期。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对中国钢琴艺术的百年历史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研究,阐述了在各个时期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钢琴艺术传播发展的原因;对每阶段钢琴教学、演奏、作品创作和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及其代表作以及外国钢琴学派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影响、重要的学术交流等进行了论述。通过对史实的深入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规律特点,使得本书具有了较丰厚的理论底蕴。 此部作品收集和整理文献较全面、准确,研究框架合理,层次清晰,脉络通畅,逻辑性较强,对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

常爱玲,1970年生,山东莒县人。齐鲁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评委。曾荣获山东省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业务技能比赛二等奖、“星海杯”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指导教师奖、山东省艺术教学专业技能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主持山东省社会科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中国钢琴艺术的萌芽(1601-191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明末清初 一、钢琴的前身——古钢琴 二、古钢琴传入中国的时代背景 三、利玛窦与古钢琴的传入 四、古钢琴的应用 第三节 康乾时期 一、康熙与古钢琴 二、乾隆与古钢琴 三、古钢琴的衰退 第四节 清末民初 一、现代钢琴在中国出现 二、中国早期的钢琴教育 三、中国早期钢琴艺术的传播者 四、中国早期的钢琴演奏活动 五、中国早期的钢琴音乐创作 第五节 小结 一、闭关锁国与强烈的民族自尊本能地排斥外来文化 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限制了钢琴艺术的传播 三、传统的道德观使钢琴艺术缺乏传播的基础 四、中西音乐审美观和音乐思维方式的差异 五、记谱法的不同 六、传教士自身的局限性第二章 中国钢琴艺术的形成(1919-193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创建与钢琴教育 一、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二、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 三、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四、上海国立音乐院 五、全国各地钢琴专业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在钢琴专业教育中作出贡献的中外钢琴家 第四节 外国钢琴家在中国的演出活动 第五节 中国第一代钢琴家的诞生 第六节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一、20年代盼钢琴音乐创作 二、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音乐 三、30年代具有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创作第三章 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1937-194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钢琴专业教育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钢琴专业教育 第四节 40年代中国著名的钢琴家 第五节 钢琴音乐的创作第四章 中国钢琴艺术的初步繁荣(1949-1966)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音乐院校钢琴系的建立 一、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 二、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 三、全国各地音乐院校的钢琴专业教育 第三节 中外钢琴艺术交流 一、外国专家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影响 二、新一代中国钢琴家进入国际乐坛 第四节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第五章 中国钢琴艺术的曲折发展(1966-1976)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停滞不前的钢琴演奏与教学 第三节 钢琴伴唱《红灯记》的诞生 第四节 协奏曲《黄河》的问世 第五节 以改编形式为主的钢琴音乐创作第六章 中国钢琴艺术的全面发展(1976-19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钢琴专业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一、恢复专业音乐院校的招生. 二、钢琴专业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钢琴社会化教育的发展 一、业余钢琴考级 二、业余钢琴学校 三、钢琴学会的创建 第四节 中外钢琴艺术交流 第五节 钢琴艺术理论研究 第六节 当代钢琴音乐创作 第七节 中国钢琴制造业的发展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钢琴艺术史研究 PDF格式下载



内容还可以,只是不是特别深入,总体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