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生课程参与论

刘宇 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

刘宇  

页数:

25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基于学生研究的课程与教学丛书:学生课程参与论》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接近学生课程参与问题:一方面使用历史研究、哲学研究、学习理论、教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学生课程参与的内在张力与蕴涵作深入理解,试图完成“对学生课程参与展开多侧面的精深理论探究”的任务。另一方面对课程运作的两种变革中的学生课程参与,以及促进学生课程参与的环境特征展开研究。全书建立在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上,既具有一定的历史纵深度,又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兼顾了课程理解与课程开发两种课程研究向度之间的平衡。

书籍目录

导论一、参与、课程与学生课程参与二、国内外学生课程参与相关研究的现状三、理解与开发:课程研究取向的演变与本研究的选择第一章 学生课程参与的理智传统第一节 学生课程参与的思想脉络一、我国古代人性论的演变与学生课程参与思想二、西方课程研究的发展与学生课程参与思想第二节 学生课程参与的实践沿革一、个别教学时期的学生课程参与二、班级授课时期的学生课程参与三、班级授课制与个别教学共存时期的学生课程参与第三节 学生课程参与的基本张力第二章 学生课程参与的当代蕴涵第一节 学生课程参与的哲学维度一、学生课程参与的认识论追问二、学生课程参与的意义论探寻第二节 学生课程参与的学习论维度一、建构与发现:学生课程参与的学习论基础二、个体与社会:学生课程参与的内涵拓展三、认知与动机:学生课程参与的机制模型第三节 学生课程参与的社会学维度一、从未来成员到能动主体:学生课程参与的身份前提二、从中立到选择:学生课程参与的权力逻辑三、从抵制到对话:学生课程参与的解放之路第四节 学生课程参与的一种可能的解释第三章 课程实施中的学生参与第一节 课程实施中学生参与的内涵一、学生:由基于传递走向基于发现二、课程:由静态构成走向动态生成三、教学:由储存灌输走向解释指导第二节 课程实施中学生参与的结构一、学生参与的认知与社会维度的确立二、学生参与的社会维度的深化三、学生参与自我维度的拓展第三节 课程实施中学生参与的取向一、知识建构式探究二、文化批判式探究三、存在体验式探究第四节 课程实施中学生参与的条件一、满足学生自主、能力和归属的基本心理需要二、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并提供有效的支架三、整合学生行为、情感和认知维度的参与四、提供多方面环境协同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五节 课程实施中学生参与的策略一、创建积极且支持性的学习团队二、吸纳学生与教师共同作出课程决策三、安排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四、设置不同难度水平的学习任务五、引导家长为学生参与课程活动提供支持第六节 课程实施中学生参与的评估:以中学学生参与调查为例一、中学学生参与调查的背景二、中学学生参与调查的设计三、中学学生参与调查的实施及结果四、中学学生参与调查结果的使用第四章 课程变革决策中的学生参与第一节 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的动因一、《儿童权利公约》与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二、学校改进运动与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三、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的不同诉求及其张力第二节 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的基础一、成人为儿童“代言”之误二、儿童自己言说之可能第三节 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的分类一、哈特的“参与梯”二、菲尔丁的参与的四种水平第四节 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的条件与策略一、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的案例研究二、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的条件三、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的策略第五节 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中的权力问题一、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的权力困局二、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背后的权力逻辑三、走向基于文化综合的对话行动第六节 避免学生参与课程变革决策的简单化和极端化第五章 学生课程参与的环境特征第一节 学生课程参与的课程运行环境特征一、以倾听为中心的课程文化二、学习共同体式的组织文化第二节 学生课程参与的变革环境特征一、课程变革研究重心的转移:变革内容与变革过程二、课程变革思维方式的转变:线性分析与动态整体三、课程变革策略的重建:工程式变革与参与式变革第六章 学生课程参与的行动研究第一节 课程实施中学生参与的行动研究一、课堂上学生为什么沉默——一项基于学生提问创生课程的研究二、学生课堂参与差异性及其形成原因的个案研究第二节 课程变革中学生参与的行动研究一、研究型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参与二、融入学生参与的跨学科课程开发结语 一种为了学生、学生参与且拥有的课程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学生课程参与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