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图解神农本草经

陶隐夕 山东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

陶隐夕  

页数:

132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全书分三(或四)卷,收载药物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以对应天、地、人三界,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为了更全面、完美地呈现这部医学经典,《图解神农本草经》对原著进行了一系列的编辑创新:首先,以清代顾观光的《神农本草经》辑本为底本,结合目前流传的多种版本准确译出白话文。其次,从《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多部医书中摘取药方对每一味药进行补充,还特选其中63味药,立足于它们与古代文明的衍生关系,以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的专题形式对原书进行补充、丰富。再次,对每味药用古本线描图、现代摄影图,精美彩绘图、人体牵线图共四幅图进行阐释,力图既保存其古典特色,又最大程度地挖掘其实用价值,使其不仅成为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又是现代人生活养生的居家典籍。

书籍目录

神农本草经卷一 序例神农本草经卷二 上品 滑石 空青 曾青 禹余粮 太余粮 白石英 紫石英 五色石脂 菖蒲 菊花 人参 天门冬 甘草 干地黄 术 菟丝子 牛膝 茺蔚子 女萎 防葵 麦门冬 独活 车前子 木香 薯蓣 薏苡仁 远志 龙胆 细辛 石斛 巴戟天 白英 白蒿 赤箭 蓬简子 菥蓂子 蓍实 赤芝 黑芝 青芝 白芝 黄芝 紫芝 卷柏 蓝实 蘼芜 黄连 络石 蒺藜子 黄芪 肉苁蓉 防风 蒲黄 香蒲 续断 漏芦 天名精 决明子 丹参 飞廉 五味子 旋花 兰草 景天 茵陈蒿 杜若 沙参 徐长卿 石龙刍 云实 王不留行 牡桂 菌桂 松脂 槐实 枸杞 橘柚 柏实 茯苓 榆皮 酸枣仁 干漆 蔓荆实 辛夷 杜仲 桑上寄生 女贞实 蕤核 葡萄 蓬藁 鸡头实 胡麻 麻蒉 冬葵子 苋实 白瓜子 苦菜 龙骨 麝香 熊脂 白胶 阿胶 石蜜 蜂子 蜜蜡 牡蛎 龟甲 桑螵蛸神农本草经卷三 中品 雄黄 雌黄 石硫黄 水银 石膏 磁石 凝水石 阳起石 理石 长石 石胆 白青 扁青 肤青 干姜 葈耳实 葛根 栝蒌根 苦参 茈胡 芎蒡 当归 麻黄 通草 芍药 蠡实 瞿麦 元参 秦艽 白合 知母 贝母 白芷 淫羊藿 黄芩 石龙芮 茅根 紫苑 紫草 茜根 败酱 白鲜 酸浆 紫参 藁本 狗脊 萆薜 白兔藿 营实 白薇 薇衔 翘根 水萍 王瓜 地榆 海藻 泽兰 防己 牡丹 款冬花 石韦 马先蒿 积雪草 女菀 王孙 蜀羊泉 爵床 栀子 竹叶 蘖木 吴茱萸 桑根白皮 芜荑 枳实 厚朴 秦皮 秦椒 山茱萸 紫葳 猪苓 白棘 龙眼 木兰 五加皮 卫矛 合欢 彼子 梅实 桃核仁 杏核仁 蓼实 葱实 薤 假苏 水苏 水靳 发髲 白马茎 鹿茸 牛角* 羧羊角 牡狗阴茎 羚羊角 犀角 牛黄 豚卵 *脂 丹雄鸡 雁肪 鳖甲 蛇鱼甲 蠡鱼 鲤鱼胆 乌贼鱼骨 海蛤 文蛤 石龙子 露蜂房 蚱蝉 白礓蚕神农本草经卷四 下品 孔公孽 殷孽 铁精 铁落 铁 铅丹 粉锡 锡镜鼻 代赭石 戎盐 大盐 卤醎 青琅玕 *石 石灰 白垩 冬灰 附子 乌头 天雄 半夏 虎掌 鸢尾 大黄 葶苈 桔梗 草蒿 旋復花 藜芦 鉤吻 射干 蛇合 常山 蜀漆 甘遂 白敛 青葙子 藿菌 白芨 大戟 泽漆 茵芋 贯众 荛花 牙子 羊踯躅 芜花 姑活 别蹯 商陆 羊蹄 蔗蓄 狼毒 鬼臼 白头翁 羊桃 女青 连翘 石下长卿 *茹 乌韭 鹿藿 蚤休 石长生 陆英 荩草 牛扁 夏枯草 屈草 巴豆 蜀椒 皂荚 柳华 楝实 郁李仁 莽草 雷丸 梓白皮 黄环 溲疏 鼠李 松萝 药实根 蔓椒 栾华 淮木 大豆黄卷 腐婢 瓜蒂 苦瓠 六畜毛蹄甲 燕屎 天鼠屎 鼺鼠 伏翼 蝦蟆 马刀 蟹 蛇蜕 蜩皮 蠮螉 蜣蜋 蛞蝓 雀瓮 樗鸡 蝼蛄 蜈蚣 马陆 地胆 萤火 衣鱼 鼠妇 水蛭 木* 蜚* 蜚蠊 *虫 贝子附录

章节摘录

图解黄帝内经1《内经》关于生命的起源1本书的主角(1):黄帝黄帝,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称轩辕氏。黄帝幼时聪明异常,见识渊博,才干出众,成年遂继承父亲少典被拥立为有熊部落首领,故又称为有熊氏。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前期,社会变革十分激烈,因此史书中留下了许多关于他南征北战的生动记载。在当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炎帝神农氏”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生灵涂炭,而神农氏却无可奈何,于是他求助于在当时年轻有为的有熊氏(黄帝)来平息蚩尤的叛乱。有熊氏(黄帝)欣然受命,不久黄帝与蚩尤便大战于涿鹿,“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同时取代了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他有土德之瑞,故被尊称为黄帝。黄帝统一华夏后,国泰民安。据说在那个时代,有许多善于养生的人,人们称其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于是黄帝便派人四方寻访这些高人以求长生。有一次他曾去崆峒山向得道的“仙人”广成子请教养生之道,广成子告诉他:“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勿劳汝形,勿摇汝精,乃可长生。”黄帝受教之后大受启发,并将此法奉行了一生。记载黄帝的养生之道最详细的便是《内经》了。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养生大纲,即养生的最基本条件,要顺应自然的变化,根据四时的寒暑变化安排作息时间;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要敏感,在春夏季节多多保养阳气,秋冬季则要注意培补阴精;要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也就是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由于黄帝注重养生,并且长期坚持修养,因此,他得以保全“天真之气”而活到120多岁的高龄。岐伯,黄帝的太医,同时又是向黄帝传习医药的师长。他出生于今甘肃的庆阳县,南宋郑樵《通志》记:“古有岐伯,为黄帝师,望出安化。”相传岐伯成为黄帝的“医学顾问”后,黄帝让他尝草药,编著医药经方,《经史百家杂钞》注云:“岐伯,黄帝臣。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病与论医,更相问难……”因此他一生著有医书众多,见于医籍者有《岐伯经》十卷,《岐伯灸经》一卷,《黄帝岐伯针论》二卷及《岐黄要旨》、《岐伯精藏论》、《岐伯五藏论》、《岐伯奥旨》等。但以上诸书大多已失传,惟留《黄帝内经》一书,成为古今研究中医的经典著作。他也被后人称为中华医学鼻祖,由此后来才会有传世的《本草》《素问》等书,后世将中医学称为“岐黄之学”。岐伯不仅是黄帝的“太医”,同时也是“黄帝之旷”,即“天师”。宋嘉年间高保衡等人所著《黄帝内经序》说:“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身,更相问难,垂德以福万世。”清·著名医学家张志聪云:“天师,尊称岐伯也……故称谓日天师。”同时《史记·孝武本纪》记载了“公玉带日: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焉?”这些都说明,岐伯并非仅仅只是黄帝的“太医”,同时他还是黄帝的启蒙老师、军师,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智囊”与“顾问”。《隋书·音乐》云:“东汉明帝时,乐有四品,其四日短箫铙歌乐,军中之所用焉。黄帝时岐伯所造,以建武扬德,讽敌励兵。”以上记载进一步证明了岐伯是不仅精通医理,而且还是一个上知天文、下极地理、多才多艺、才智过人的博学家,是名副其实的“黄帝之师”。生命一般人不难区分什么东西是有生命的,什么东西是没有生命的。但如果要给生命下一个科学的定义的话,一定会难倒我们。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系着人类对自身的理解,千百年来还没有人能够完全破解它。中国古籍中“生命”一词最早是见于《战国策·秦三》:“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其年而不天伤”。而唐朝李延寿的《北史》中对生命又有全新的理解,其中有云:“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既然生命如此宝贵,那生命二字又包含什么样的寓意呢?“生”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是代表了生殖、出生、生长之活力;而“命”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古人把它解释为“非人力所能为的天赋之命”,即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推而广之,我们似乎得出一个结论,生命就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某种形态。现代科学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宇宙万物千变万化,自然界里绚丽多彩,不外乎是生物和非生物之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生命只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态,它只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生物分子组成的物质系统而已,远没有古人对生命的理解那么玄妙。供我们生息的这个深蓝色的星球,大约是形成于45亿~60亿年前,那时的地球在无际的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并且更是一片死寂的世界,有的只是高热的大气和原始海洋。但随着亿万年地球的变迁,组成生命的物质,同时也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的蛋白质和碳氢化合物孕育而生。这样生命就有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又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地产生了原始的生命形态——原始细胞。它的出现,也就标志了第一个生命的诞生。


编辑推荐

《图解八大中医名著(第1辑)》:认识千古传承的中医健康绝学,掌握长寿不衰的传统养生秘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图解神农本草经 PDF格式下载



此书延续了《图解本草纲目》《图解千金方》的一贯风格看,看得出编者是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来编辑本书。以现代中药材与现在植物加之原书图片比较让读者会很容易找到此药材。这书不但是医学上的宝典与属于家庭不可缺少的必备大全。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中药 因为对我来讲 中药才是真正治人的 没有副作用 而且纯天然。
而这本神农本草经,通过图片 文字 等信息向我们介绍药物的实用性和作用 彩色插图 看起来很舒服 还插了一些典故什么的 让人看了之后 对中国的中药界真是无比向往 大学准备学中药分析与鉴定 望以后也能做一个真正能把人治好的中药师。


书很好。易懂实用。有一疑问:本经提出药之君臣使佐的组方原则,七情和合配伍原则,属总体原则。但次书中只阐述了原则,却并未在每味药中详细列述如何组方及配伍或如何运用此原则,辨别其和合属性,如:苁蓉味上品属君,与何种药和合,相使,相畏等。求教!


本书分上品 中品和下品三部分,配的插图很不错,给孩子当植物学来看了


书很喜欢,印刷很好,纸张好,图片很清晰,有助于大家直观认识。可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缺货,下次也要补上,对照着看,便于学习。推荐购买。


白话,放家里当工具书查查很不错地。最主要是能看明白,虽然药物不是很全,但是常用的都有了,还有方剂的用量,很实用。和本草纲目的白话版一起用很不错,至少老妈是这么认为的。


非常漂亮的一本书,图片,设计都很美观,而且非常实用。把现代药材和现代植物图片,及原书图片对比。放在家里都能看懂。


本来就隐隐对中医感兴趣,读了南怀瑾的书,看到他在书中对此书的赞举,于是促使我下了订单,收到后,不禁大喜,如此好书,图文并茂,真正是通俗易懂。就连一向心疼我花钱买书的老妈也对这书爱不释手。真是值得一读的中国经典著作。


要专业人士才能很才能分别出,特别是图,不适合大众用,对老百性作用不大,好可惜!


图文并茂,非常详细,看起来比较简单易懂,值得推荐。书的质量也很好。


书的内容图文并茂~~而且比较实用~~~好书!!


读养生书,做不老人。


这本书从内容上讲是很完美的,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印刷质量上看还可以;


我了使用礼券而随便购买的,没有想到很是不错,彩版的,图文清晰,老婆非常喜欢。我也觉得印刷很精美,这下看养生堂节目时就有资料可以查看了。


书很好,价格也合适,推荐人人都买一本看。


印刷精美,很有实用价值~


图文并貌,每家都值得购买的有益无损的养生书籍


书的质量还行,内容也不错,学习中


我不懂医,但喜欢自己在家里捣鼓着吃,换季时会做一些药膳给家人吃,这是非常不错的工具书,厚厚的一大本,字也大适合老年人看。


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很丰富,而且配合图片更了解,读中医的本科生适合用


书的内容丰富,配解说图文简明易懂


里面还有些处方,实用


这本书内容全面,编排得体实用,印刷各方面都很符合我的标准,很喜欢,值得


书很可以


图文并茂很好。


还行 权当入门


图文对照,不错,推荐


家庭常备的一本书,很不错。


不错,好看好玩,问题就是觉得应该设个药名查询目录,方便点。


正是我想要的的内容


老爸很喜欢。。。也说不错。、给个好评


很厚的一大本,彩图印刷质量不错。值。


这本书还行,有图解。


以前买过图解系列,基本上都不错


里面的内容简单易懂,就是种类有点少,看来还是得再买上本草纲目


前段时间在吃中药,很想知道吃下去的是什么,最身体有什么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买了这本书,很受用,全书彩页质量很好。


图片可以,比较厚实。我买来送人的,别人很喜欢。


整体翻看了下,还算不错
缺点是书很厚,打开时候中间部分快要裂开...
内容没有一一印证,但是制作还算精良


书很好,价格也合适,学习中......


书里怎么没有广郁金和穿山甲?


很有参考和研究价值。


给爸妈买的,应该会喜欢


不错,是给妈妈买的,她说很满意!


相当好的一本书,增加知识量。


就是没有我要找的那个中草药


中医!国学!当然要看!


书籍的质量不错,内容仍需看完后才了解


感觉写得有点杂


没怎么注意·原来是白话文~`~有些失落~~~白话就像别人嚼过的东西`~!本来想买的是本草纲目点错了后来才发现


买这本书的时候同时还买了本草纲目,两本书结合起来看,本草纲目更全!


很一般,还是买原著看吧


当当的送货速度还是挺令人满意的。不过我同事说这本书的质量很一般,特别是封面的UV差很远,叫我反映反映。嘿嘿,我们是做印刷这一行的,所以对这方面要求会高一些。


要是图片真实点就好了


正常收到商品,但图书上有污点


业余爱好者读还不错。


很通俗很实用


里面内容有错误


从外观和内容来讲。不错。


还好,书的封面有破损。


不适合普通读者,不是照片,不直观


买回来时发现中间被撕下来一页,懒得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