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的道教

[日]小林正美 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

2010年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作者:

[日]小林正美  

页数:

272  

字数:

240000  

译者:

王皓月  

Tag标签:

无  

前言

  16世紀,欧洲传教士对中国感兴趣,到中国收集資料,這些人被称为“实践型汉学家”。他們无意中发现了中国的道教,將之称为“老君的宗派”或“道士的宗派”。大约到了19世紀,欧洲和亚洲有学者开始以学术的眼光关注道教。這些人多属于“学院型汉学家”。大家一般认为法国和日本“学院型汉学家”的道教研究开始得最早,韩国、德国、英国、荷兰、俄国等国也不晚。  20世紀以來,又有更多国家的学者加入道教研究的行列,为国际道教学注入了活力。道教学早就走向了世界,并且在相当长的時期里由外国学者唱主角。  外国道教学者研究道教学的动因不尽相同。有的出于对中国文化的仰慕或好奇,有的外籍华人学者是因为割不断心中的祖国情结或文化认同。有的是出于学术、谋职的需要,或受到他人的指点或影响。不管怎么说,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中国人欢迎。他们的优秀成果,已成为世界道教学的宝贵財富。

内容概要

  《中国的道教书》一书为《道教学译丛》之一。 本书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崭新的道教史观,用大量的佐证和详尽的分析否定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一些通说,可以说是道教史上颇具革命性的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小林正美,1943年生,现任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文学博士(早稻田大学)。1983~1985年度属哈佛大学燕京单社访问学者。

书籍目录

總序凡例前言序章 “道教”的構造 一、“道教”的形成 二、“道教”的構造 三、“道教”與天師道第一章 神仙道的形成 一、五斗米道 二、太平道 三、葛氏道 四、上清派第二章 “道教”的形成第一節 天師道的形成及其思想 一、“三天”的思想 二、正一盟威之道 三、老子與《老子道德經》 四、三洞說與“道教” 五、四輔說與道士的位階第二節 教團組織與教徒生活Ⅰ 教團的舊制度一一治和祭酒的制度 祭酒與道民Ⅱ 教團的改革 一、祭酒之戒的設置 二、道民的日常道德 三、道士職位的設置Ⅲ 教團的新制度一一道館(道觀)和出家道士的制度 一、道館的設置 二、道館中道士的生活 三、出家道士的位階制度第三節 “道教”的世界觀與修道法Ⅰ 世界觀 一、天上界(神仙的世界) 二、人界 三、三塗(死者的世界) 四、南宫 五、洞天福地Ⅱ 修道法 一、護身法 二、滅罪法 三、長生法第三章 “道教”的歷史 一、南朝的“道教” 二、北朝的“道教” 三、隋代的“道教” 四、唐代的“道教” 五、北宋的“道教” 六、南宋和金的“道教” 七、元代的“道教” 八、明清的“道教”結章 “道教”的作用注釋中文版後記叢書後記

章节摘录

  该道教究竟是指称与儒教和佛教相并列的特定宗教,还是关于道的正确教说,其意义还难以判明。不遇,如果徒道教这个词并没有与儒教和佛教做对比使用这点来考虑,寇谦之使用道教,其意义并非在于强调其是有必要与儒教和佛教相区别的特定宗教,而是认为他们信奉的教说是关于道的正碓的教说,所以将其用道教这个词进行表达。  与佛教相对比,明确指代三教之一的“道教”的用例,应该最初兄于顅欢的《夷夏谕》。作为三教之一的“道教”出现在顅欢的《夷夏谕》中,这表现出当时南朝的道教信徒意识到自己信奉的宗教是与儒教和佛教相比肩的一个独立的圣人的教说。顅欢《夷夏谕》的目的,在与把“道教”与佛教相比较,而其最想要讲的,还是最终说出“道教”比佛教更优越。  表示一个独立宗教名称的“道教”,这个词最初出现在顅欢的《夷夏谕》。关于该事实,我们首先试图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第一,作为宗教名,为何选用了“道教”这个名称。第二,“道教”这个名称,为何在顅欢《夷夏谕》的时代,即五世纪中叶的江南最早出现。这两个问题,应该可以成为解释道教的形成及其构造的关键所在。  在开始,我们先来看一下道教这个名称的由来。道教一词早在战国时代的《墨子·非儒篇下》之中,被记述为:  儒者以为道教。  但这里的道教的意思是指先王(圣人)之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的道教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