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非我与我

王铭铭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3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

王铭铭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依据论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两篇论文,论述的是西方社会人类学在20世纪的状况;第二部分六篇评论,集中于人类学的文化论,尤其偏重从解释论、象征论与普遍主义的矛盾来体现文化论缘起的文明史背景;第三部分从学术表述的文化困境出发,探讨西方借以“把握”东方的工具之实质;最后一部分的两篇(实际上包括四篇)文章,则从中国民间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方面人手,论述文明内部的“非我”(即知识界以外的民间文化)对于知识反思的意义。

作者简介

王铭铭,1962年生,福建泉州人。曾就读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1981一1987),1992年获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此后在伦敦城市大学、爱丁堡大学、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伦敦城市大学名誉研究员。已出版《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社区的历程》、《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山街的记忆》、《想象的异邦》、《逝去的繁荣》等专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等译著及学术论文40余篇。

书籍目录

自序社会人类学——从启蒙到反思人类学世界观的一致与分化文化的意义世界——“格尔兹文化论丛”译序象征人类学两家评萨林斯及其西方认识论反思——《甜蜜的悲哀》代译序文化与普遍性解释——别的讲演之后的讲演“文化遗存”的启蒙——读两篇西方人类学的有关文章文明与共同体——书评两篇西方的东方——读萨伊德《东方学》汉学人类学的范式危机汉语人类学——西学本土化与学术困境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史诗——民间文化研究与多元史观的建构民问文化散论三篇

章节摘录

文明与共同体——书评二篇文明的焦虑20世纪末期学界出现了诸多有趣的论题。对我而言,其中最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除了对于近代制度的某种福科式的知识——权力反思以外,还有世界各国学者对于长期以来为其社区所共同享用的某些“关键词”展开的“考据学探索”。而尽管这些“考据学探索”告诉我们的故事可以十分多样,但它们所论述的“道理”,却又集中在一个甚能令人悲观的“发现”上:社会科学所引以为“科学”的那些概念,如社会、制度、集体表象、政治、经济、个人等等,其实无非是“社会科学家”引以为“分析对象”的特定社会转型史及其意识的产物。这进一步意味着,假使学者对于自身从事研究时所用概念毫无历史地反思,那么他们的研究成果就只能被理解为特定的社会转型史的无意识延伸。仅从在人类学界和社会学界广泛流行、且已经波及到亨廷顿式的国际政治策略研究的“文化”和“文明”概念出发.我们所能考据到的社会科学概念生成问题,便应当说是具有相当严峻的自我冲击意义的。在《文明的进程》(1998年北京三联书店中文版)一书中,自30年代以来就开始探索这一问题的德国社会学思想家诺贝特·埃利亚斯提醒我们说,我们生长在一个“文明的进程”与“个人成长的进程”相等同的时代。这就是说,现代人的心理发展,司空见惯地就是“文明的进展’’得以展开的过程。与此同时,“文明”和“文化,,似乎也成为现代西方和世界其他各地力求提升国家与社会自身素养的工具。然而,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没能意识到20世纪“文明的进程”的拓展,依赖的是一个早已离我们而去的时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非我与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