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美学概论
2011-12
安徽教育
毛万宝
285
谁能准确回答“书法是什么”?本书立足“书法美学”立场,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认为:所谓书法艺术就是塑造汉字造型形象与展示书家审美意识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为论证该观点,本书具体探讨了书法与汉字、与客观物象、与主观世界以及与绘画艺术间的复杂多样之关系。其次,则是围绕书法的形式意味、审美范畴、美感特征与美学地位诸论题,展开了不同于当代中国任何一位书法美学家的个性化思考。对本书见解,无论接受还是不接受,你都会受到观念上的震撼与思想一的启迪。
毛万宝,男,安徽六安人,1961年11月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师和公务员,2005年3月应聘浙江绍兴“兰亭书法研究所”,任副所长并主持该所工作至今。199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致力书学研究近30载,完成著述达百篇(部)300余万言,均公开发表或出版。部分论文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所转载。1990年获全国书法理论奖“书谱奖”;2002年和2006年均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提名奖;2010年获全国书法理论奖”“康有为奖”。2010年起任“全国书法批评家提名展”评委。长期坚持书法美学研究,到兰亭之后,则以兰亭学研究和当代书坛批判为主攻方向。
序(祖保泉)
引言
第一章 书法的本质构成
第一节 书法本质的界定原则
第二节 书法本质的客观内容
汉字造型为书法的反映对象——书法对汉字造型形
象的再塑造——书法以其他客观物象为摄取营养对象
第三节 书法本质的主观内容
关于“书如其人”说的辨析——书法以审美意识为直
接展现对象——书法与其他精神内容的关系
第四节 书法本质的整体显示
第二章 书法的形式意味
第一节 书法形式的本体定位
第二节 书法形式的结构组建
多样的物质载体——独特的线条形质——流动的空
间构筑——凝固的时间轨迹——全息的宇宙图景
第三章 书法的审美范畴
第一节 书法审美范畴的认识误区
第二节 古典审美范畴的基本构成
天然与工夫——法度与情性——形质与神采——书
卷气与金石气
……
3.与拼音文字造型的比较 对只有汉字造型能够成为书法反映对象这一既成事实,过去的人们总习惯于从汉字的象形特征加以论说,现在看来则未免失之肤浅。须知,和汉字一样,其他民族文字于初始之时,也经历过一个必不可少的象形阶段,比如已为世所公认的古埃及、苏美尔以及美索不达尼亚等民族的楔形文字,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形文字,而它们却未能成为书法反映对象。因此,汉字的象形性远远不足用来证实汉字造型为书法反映对象之必然性。 能够证实汉字造型为书法反映对象之必然性的东西,我们以为,还得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就性质而言,汉字是表意的,却非象形的。汉字草创之初,有的描摹实物近于画画儿,自属象形无疑,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象形字亦渐趋抽象,渐趋线条化,变得日益不象形起来,更何况属于初期象形文字的汉字,只占整个汉字家族成员中极少一部分,绝大多数的汉字倒是非象形的指事字、形声字、会意字、假借字与转注字等。从今天所见到的最早成熟期汉字--甲骨文来看,上面的所谓象形字其实也只有某些实物的影子而已,它们已是典型的表意文字,因其视觉形态为线条组合而非块面图绘之显示。汉字的表意属性,是汉字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对象形属性的一种超越,唯如此,汉字才能充分施展语言符号的交际功能,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五大通用文字之一。汉字发展到表意阶段之后,就再也没有向前“发展”(指质变)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指在中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与澳门境内;汉字的拼音阶段是在日本岛国内实现的,即平假名与片假名)。而其他民族的文字则不然,它们均在极短的历史时期内产生质变,从各自的初始阶段飞跨到拼音阶段,构成另一系统的语言符号--拼音文字。正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他民族文字是拼音文字,所以,汉字也就必须重形、由形见义,其他民族文字就必须重音、由音见义。一个重形、一个重音,这就是两大不同系统文字明显特出的差异所在。 其次,就形体而言,汉字在重形原则下,较之重音的拼音文字,先天地禀具一种完美性与优越性。 在外廓方面,汉字中每个单元都呈独立的平面的方块状,规整自足,没有任何外来因素的干扰,这样,当它被书法用作反映对象加以艺术处理时,就必然会产生符合美的规律的理想效果:变化中见统一,统一中又见变化,给人以丰赡有序的审美享受;可是拼音文字横向排列,呈数字式的无规则的条带延伸状,每个字(单词)长短、字母多寡不一,形体外廓显得杂乱而无序,试想,用它作为艺术素材进行再度变化,岂不是乱上加乱、益发无序么?这正是拼音文字形成视觉图像功能上的先天不足与致命弱点。 ……
搞书法的人一定会对这本书感兴趣,是不得不买,不买不行。
书法爱好者必备
书不错啊 听好的
好书,提高鉴赏能力的一本好书。
很专业、很好、很通俗的书,比“批评史”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