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与制度教育
2012-4
安徽教育出版社
杜时忠
354
315000
作为一个“德育人”,我一直关注着我国德育理论的进步,心系学校德育实践的发展,一直在努力构造自己的德育理想。尤其是最近十年来,愈益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学术使命,把学习与研究的注意力逐步集中到德育的重大理论问题上面。我试图思考并回答有关德育的一些前提性理论问题,其中有的问题超出了以往的德育理论视野。诸如,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道德能不能教?学校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究竟是起主导作用还是引导作用?学校德育只能一味地为现存的社会政治经济辩护,紧跟形势,还是应该在适应现实的基础上有所超越?德育必须道德吗?德育本身的道德性如何保证?对教师的道德要求越高越好吗?高尚师德从哪里来?这些思想成果,主要体现在文集的第三部分,“学校德育何以可能”。我希望通过对道德教育的哲学思考,提升道德教育理论的品味。
杜时忠,湖北松滋人,1965年出生。教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原理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德育规划组成员,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英国华威大学(THEUNIVERSITYOFWARWICK)高级访问学者,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德育》、《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小学德育》杂志编委,国家人文社科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
已出版的著作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1999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教育论》(2003年获得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德育十论》(2006年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多元化背景下的德育课程建设》、《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一转型期中小学德育实效报告》、《现代德育论》、《新世纪,新师德》等;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现代教育论丛》、《教育理论与实践》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课题等近20项;主编丁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发行4000万册;积极参与指导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等社会实践活动,被20多所中小学聘为教育改革实验专家,应邀到北京、上海、重庆、四川、湖北、深圳等地作学术报告近百场。
第一编 人文教育追寻
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
人文教育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学
当代教育重视人文取向的背景、表现及启示
人文教育的理念
论人文教育的价值
中西人格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人力资本理论述评
第二编 教育学何以为“学”
教育学要走出“唯科学”的迷途
论教育学的存在依据和认识方式
数学方法与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析
我国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转型期的教育崇拜:困惑、释疑、求解
主体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逆境教育问题初探
素质教育重在“纠偏”
第三编 学校德育何以可能
学校德育何以可能
“德育主导论”的困境与超越
让学校德育成为真正道德的事业
德育功能层论
试论德育的超越本质
传统德育中的道德理想主义论评
教师道德从何而来
第四编 德育实效探迷
三论“德育实效”
学校德育实效的调查研究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
学习雷锋超越雷锋
品德测评量化的贡献与局限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实效性问题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编写之我见
第五编 制度德育论纲
“无德而富”与道德教育的根本性危机
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
制度变革与学校德育
社会风气:在制度德性的变革中转变
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德育研究十年
论德育走向
德育的逻辑
后记
(三)德育功能的实现条件与机制 把上述七种德育功能与我国目前的德育实践稍加对照,不难发现,现实德育并非如此“多能”。那么,我们该相信什么呢?理论上,德育多功能论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实际情况众所周知,不尽如人意。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德育功能的实现条件。德育功能的实现受制于三方面因素:德育期望、德育结构和德育效果。 1.德育期望 社会有没有向学校德育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是实现德育功能的第一前提。在我国,人们习以为常的德育期望就是国家政策和文件规定的那些德育目标。而实际上,社会要求是复杂多样的,把这种要求变成德育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以自然性功能为例,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报纸、电视、电台常有这方面的报道。比如前几个月,就报道了淮河水因严重污染,导致沿河城市用水短缺。但是,目前中小学的教育目标,并没有环境保护一项。并不是所有的社会要求都能够立即转化成德育目标,这既有社会历史条件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又因为德育自身对社会要求有一个选择、认可过程。即使社会要求变成了德育目标,也不一定就成了德育功能,充其量,还只是潜在的德育功能。功能不纯粹是环境对系统的输入(提出要求),它还包括系统对环境的输出(作出反应),它是一种双向过程。 2.德育结构 德育原理已经阐明,德育过程有三个要素:德育工作者、德育对象和德育措施。前两个要素是相对不变的,而德育措施则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含途径)等都属于德育措施,它们是保障德育功能实现的核心条件。我们在理论上确认了六个方面的德育功能,也就意味着学校德育应该有六个方面的课程安排和方法途径。然而,实际上德育却没有,或没有同时具备。有的德育功能是参照其他国家的情况而总结出来的,对我国而言只是一种追求和借鉴。有的德育功能只是被我们的学者、专家认识到了,并没有变成所有德育工作者的实际行动。我们要允许理论上的超前性,允许理论与实践保持恰当的距离。要转变德育功能,必须进行德育结构的改革。德育结构决定了德育系统对社会环境的反映能力。 3.德育效果 德育功能最终要以德育效果体现出来。有了明确的德育期望,也进行了相应的结构调整,是不是就一定能产生预期的德育效果呢?不一定。我们常常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某种品质,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但实效却很差。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可以说,十几年来的学校德育,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实效差,不尽如人意。缺乏德育效果,人们也许会否认德育功能,或者对相应的功能感到怀疑和失望。 那么,德育效果通过什么体现出来?思想品德。它既可以表现在个体身上,也可以表现在群体(一代人)身上。德育功能往往是与个体品德功能联系在一起的。李道仁教授认为,二者是不同的,不能混淆。①马兆掌同志却说,“道德的功能和道德教育的功能基本上是一码事”。②哪种说法是对的?这里恐怕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从品德形成来看,德育只是因素之一,二者不能等同,也无法等同。但从实际来看,哪一种德育功能不是通过个体品德所体现出来的?理论上区分二者,是很有价值的,提醒我们注意品德发展的复杂性;但谈德育功能的实现,不纯粹是个理论或思维问题。不独德育功能,整个学校德育,要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离开了受教育者,怎么可能呢?这里,比较妥当的办法是暂时从理论抽象中摆脱,深入实践领域,逐一考察各种德育功能的具体实现机制。这个问题,恰恰是已有的研究普遍忽视的。德育功能研究的突破,要从此开始。 总之,要深化德育功能的研究,一方面要改进思想方法;另一方面,要提出“真”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