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卡夫卡短篇小说精选

卡夫卡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6-1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卡夫卡  

页数:

189  

译者:

叶廷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第二辑和广大青少年朋友见面了!这一辑中,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外童话、民间故事和中国古代诗歌;有适合初中和高中学生阅读的中国古代诸子作品,中国现代、当代名家散文,外国经典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它们或者耐住了几十年乃至百年以上的时光的淘洗而历久弥新,或者经过当代读者的检验而广受欢迎,有的作品甚至还拥有了专门的网站和众多的知音。优秀图书的魅力竟是如此动人!  本辑选本分小学、中学两个阅读段,小学阅读阶段有《一千零一夜》、《艾丽丝漫游奇境记》、《海底两万里》、《中外儿童诗精选》、《中外民间故事》等13部;中学阅读阶段有《孙子兵法直解》、《诗经直解》、《唐宋词选注》、《林语堂散文精选》、《简·爱》、《少年维特的烦恼》、《百年中国小说精选》等31部。

作者简介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因而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
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的一个晚上,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死后好友布劳德(Max Brod)违背他的遗言,替他整理遗稿,出版三部长篇小说(均未定稿),以及书信、日记,并替他立传。
后世的批评家,往往过分强调卡夫卡作品阴暗的一面,忽视其明朗、风趣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Les testaments trahis)中试图纠正这一点。其实据布劳德的回忆,卡夫卡喜欢在朋友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读到得意的段落时会忍俊不禁,自己大笑起来。
卡夫卡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国籍属奥匈帝国。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卡夫卡生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与社会与他人的多层隔绝,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而社会的腐败,奥匈帝国的强暴专制,政治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双重困扰,人民生活的贫穷困苦,经济的衰败,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郁的卡夫卡内心的苦闷。于是,时时萦绕着他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努力,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使你身不由已地伴随着恐惧与不安,最终归于灭亡。在渗透着叛逆思想、倔强地表现了不甘放弃希望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内涵。因此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手杖上的“我能摧毁一切障碍”的格言改成了“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卡夫卡追随过自然主义,也受过巴尔扎克、狄更斯、易卜生、高尔基等作品的影响,并对其十分赞赏。但卡夫卡的卓越成就主要不是因袭前者,再去描绘丑恶的客观生活内容,而是逃避现实世界,追求纯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慰籍,表现客观世界在个人内心心理所引起的反映。而那种陌生孤独、忧郁痛苦以及个性消失、人性异化的感受,正是当时社会心态的反映。因而有人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的话,那么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卡夫卡。”
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艰苦创业成功,形成粗暴刚愎性格,从小对卡夫卡实行“专横有如暴君”的家长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亲,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阻影中”。母亲气质抵郁、多愁善感。这些对后来形成卡夫卡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具有重要影响。卡夫卡小学至中学在德语学校读书,后学会捷克语,自幼酷爱文学。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不久迫于父亲之命改修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卡夫卡中学时代就对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对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产生极大兴趣。大学时代,接受了存在主义先驱、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的思想并受到中国老庄哲学的影响。在爱好文学的同学马克斯·布洛德的鼓舞和支持下,开始文学创作。并与布拉格的作家来往,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写成了他后来发表的首篇短篇小说《一场战斗纪实》(1904)。在法院实习一年,在“通用保险公司”当见习助理后,1908年到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1921年卡夫卡肺结核复发,咳血。1922年6月辞职。养病期间除继续创作外,游历欧洲各地。1924年因肺病恶化,医治无效,于同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近郊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一生都生活在强暴的父亲的阴影之下,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形成了孤独优郁的性格。他害怕生活,害怕与人交往,甚至害怕结婚成家,曾先后三次解除婚约。德国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安德尔十分准确而形象地概括了卡夫卡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归宿、没有生存空间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对形成卡夫卡内向、孤独、忧郁与不幸人生的较为完整公允的阐述。
卡夫卡创作勤奋,但并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工作之余的创作是他寄托思想感情和排谴忧郁苦闷的手段。许多作品随意写来,并无结尾,他对自己的作品也多为不满,临终前让挚友布洛德全部烧毁其作品。布洛德出于友谊与崇敬之情,违背了卡夫卡遗愿,整理出版了《卡夫卡全集》(1950—1980)共九卷。其中八卷中的作品是首次刊出,引起文坛轰动。
由此而培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书籍目录

判决变形记司炉在流放营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铁桶骑士万里长城建造时一条狗的研究中国人来访爱的险境坑道下的家庭歌声的诱惑误入荆棘丛在阁楼上在墓穴里作客包厢里的奇遇夜行船的惊讶编后记

章节摘录

  父亲用两只手摸索着,踉踉跄跄地走向他的扶手椅,一屁股坐了下去;看样子他好像要舒展身子,像往常那样打会儿盹,可是他那颗像是失去支撑的脑袋上下晃动得厉害,这表明他根本没有睡。在整个这段时间里,格里高尔一直静静地躺在他被房客们发觉的地方。他对自己的计划落空感到失望,也许还有长期挨饿造成的虚弱,使他无力爬动。他相当清楚地预感到,过一会儿大家就会把怒火发泄到他身上,于是心惊肉跳地等待着。母亲手指发抖,小提琴从她的  怀里掉到地上,发出一阵震响,可是连这震响也没有让格里高尔受到惊吓,动弹一下身子。  “亲爱的父母,”妹妹用手敲了一下桌子说道,“这样下去可不行。这件事你们也许不明白,我可看透了。在这只怪物面前我都不想说我哥哥的名字,所以我只说:我们一定得设法摆脱它。我们已经仁至义尽,尽我们的可能照顾它、容忍它,我想,谁也不能对我们有丝毫的指责。”  “她说得一万个对。”父亲自言自语道。母亲还一直呼吸困难,气喘吁吁的,这时用手捂着嘴闷声闷气地干咳起来,眼中露出迷乱的神色。  妹妹赶紧奔向母亲,扶着她的前额。父亲听了妹妹的话,似乎产生了某些明确的想法,他在椅子上坐直了身子,在房客们用完晚餐后还没有撤下桌子的盘子间摆弄着他的那顶杂役帽子,不时地看一眼静静躺着的格里高尔。  “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妹妹现在只是对着父亲说,因为母亲连着咳嗽,什么也听不见,“它还会要了你们俩的命的,我看见这个结局正在向我们逼近。如果一个人不得不这么拼命地干重活,像我们大家那样,那么在家里就不能再受这没完没了的折磨。我也受不了啦。”说完,她放声大哭起来,泪水掉到母亲的脸上,她为母亲擦去泪水,动作像机械那样呆板。  “孩子,”父亲用同情和非常理解的口吻说,“可是我们该怎么办呢?”  妹妹只是耸耸肩,表示她一筹莫展,刚才她心中还十分有数,现在一哭,心里乱糟糟的没了辙。  “要是他能听懂我们的话,”父亲带着询问的口气说道;妹妹一边哭一边使劲挥手,表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要是他能听懂我们的话,”父亲又说了一遍,闭上眼睛,表示他接受妹妹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看法,“也许就可以和他达成一个协议。可是这……”  “必须把它弄走,”妹妹喊道,“这是惟一的办法,父亲。你只要抛开这是格里高尔的念头就行。我们一直以为它是格里高尔,这是我们真正的不幸。可是它怎么会是格里高尔呢?要是它是格里高尔,他早就明白了,人和这样一个怪物不能一起生活,早就自动跑掉了。那  么一来,我们没有了哥哥,可我们可以继续生活下去,会想念他缅怀他。而现在,这头怪物老跟着害我们,赶走房客,显然想占据整幢住宅,让我们露宿街头。你瞧,父亲,”她突然大喊起来,“他又来了!”妹妹惊恐万分——格里高尔不明白为什么——甚至从母亲身边走开,她一把推开母亲坐的椅子,仿佛她宁可牺牲母亲,也不愿留在格里高尔身边似的,快步跑到父亲身后。受妹妹这个举动的刺激,父亲也情绪激动起来,他站起身,像保护妹妹似地稍稍抬起双臂,挡在她的面前。  然而格里高尔压根儿没有想要吓唬什么人,更不想吓唬妹妹。他只不过开始转身,想回到他的房间里去,而由于他的身体状况,他在做这些艰难的转身动作时不得不借助脑袋帮忙,他多次抬起脑袋再向地板撞去,所以他的动作显得异常,招人注意。他听到妹妹的喊声停止了转动,环视四周。人们似乎看出了他的良好意图,惊恐只持续了一会儿。大家都默默地、忧伤地看着他。母亲躺在她的沙发上,两腿并拢在一起向前伸出,因为疲惫不堪而几乎紧闭双眼;父亲和妹妹挨着坐在那里,妹妹用手搂着父亲的脖子。  “现在我恐怕可以接着转身了,”格里高尔一边想,一边又开始转起身来。他累得气喘吁吁,不得不停下来歇几次。再说也没有人催他,一切都由他自己定夺。当他完成了转身动作,他马上就径直向房间爬去。从这里到他房间的距离竞如此之大,他感到惊讶,而且一点不明白,他身体这么虚弱,刚才怎么会几乎不知不觉地走完这段同样距离的路。他一心想着快爬回去,所以根本没有注意,家里人一点没有打扰他,既没有说话,也没有喊叫。直到他到达门口,他才扭过头来,只是没有完全扭过来,因为他觉得脖子僵硬了,不过他总算看到,除了妹妹站起身以外,他身后的情况没有什么变化。他最后瞥了母亲一眼,她已经完全睡着了。  他一进屋,他的门立刻就被关上,闩上门闩,上了锁。身后这突如其来的响声让格里高尔大吃一惊,吓得他腿发软。急着来关门锁门的是妹妹。她其实早已站直身子等着,格里高尔一进屋,她就三步并成一步,轻盈敏捷地跳过来,格里高尔根本没有听到她的脚步声,等到她在锁孔里转动钥匙时,她朝父母喊了一声:“这下总算好了!”  “现在怎么办?”格里高尔一边想,一边在黑暗中环视四周。他很快发现,他现在根本动弹不得。他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倒是他到现在为止确确实实能用他的细腿活动,让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此外他感到相当舒适。他虽然全身疼痛,但是他觉得疼痛在逐渐减轻,最后会完全消失。后背上那只嵌进肉里的烂苹果,苹果四周蒙上一层灰尘的发炎的部位,他几乎已经感觉不到。他充满爱心,深情地回忆他的家人。他必须从家里消失,这个想法在他身上比妹妹还坚定。他就这样一直处于平静的、朦胧的沉思状态中,直到钟楼上的钟敲响凌晨三点。窗外天刚刚发亮时他还清醒,还看到了朦胧的晨曦。然后,他的脑袋就不由自主地完全耷拉下来,从鼻孔里微微呼出最后一口气。  一大早,老妈子来了。她浑身是力气,再加上时间又急,每次都是乒乒乓乓地摔门,闹得全家人再也甭想睡觉,虽然家里人多次求她别这样。这天她来后,照样到格里高尔屋里看他一会儿。她起先没有发现有什么异样,她想,格里高尔是故意躺着一动不动,假装受了委屈,她相信他具有种种智力。因为她手里正巧拿着一把长扫帚,就站在门口用扫帚去咯搔格里高尔。可格里高尔没有反应,她不免火了,就使劲往格里高尔身上捅,结果把他推出了他原来待的地方,他也毫无反抗,这时她才觉得不对头,警觉起来。她很快就搞清了事情的真相,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大声叫起来,但她没有在屋里待多久,而是一把推开卧室的门,冲着黑乎乎的房间大声喊道:“你们快来看,它死了;它躺在那里,一点气没有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20世纪浪涛滚滚的西方文学思潮中,卡夫卡已成为一块沉稳的基石,这说明他已经由“文学外走到了文学内”(汉斯·马耶尔语),即由不被承认的“非文学”变成了正宗的文学,而且被公认为,“现代的经典”,从而改变了人们关于文学的固有观念,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懂得了“原来小说也可以这样写”。而且,虽经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冲刷,尤其是“后现代”思潮的猛烈冲击,所谓“卡夫卡热”的现象依然方兴未艾。这说明,卡夫卡从一开始就追求的“艺术的持久性”已经通过自己的作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经受了时间的考验。  卡夫卡的创作是从短篇小说开始的,也是首先由短篇小说名世 的,他自己看重的也是短篇小说。曾记否,卡夫卡晚年要求他的朋友勃罗德在他死后把他所有写过的东西统统付之一炬,惟一有所留恋的就是《判决》、《变形记》等等那几篇短篇小说。当然绝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他的那几部没有写完的长篇小说就不重要,或者说他没有点到的其他短篇小说都不重要。  凡对卡夫卡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卡夫卡是“被时代鞭打着”才拿起笔来的。换句话说,他被时代的危机追压着,急欲借文学以宣泄,否则他内心中那个“庞大的世界”就要撑破,就要“撕裂”。这不禁使我们想起当年鲁迅开始写小说时的心境,他也被黑暗的时代憋闷着,像被关在“铁屋子”里似的急欲要砸开它,于是便“呐喊”了出来,甚至还永远舍弃了曾经想以之为生存手段的所学专业——医学,一如卡夫卡为了同样理由而顾不得他的法学博士的使命那样。这两位国籍不同而年龄相仿的文学巨人尽管在其他方面有种种不同,但都把文学作为内心要求的表达,这一点是相似的。因此他们的作品都是生存体验的内心呐喊,都是生命燃烧的真实记录。这一创作倾向和特点,正好暗合了20世纪以来日益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鲁迅后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就不能与此相提并论了)。卡夫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把哲学变成了美学。这是卡夫卡的作品之所以有那种幻象迭生的荒诞感和陌生感,那种危机重重的恐惧感和刻骨铭心的孤独感的根本原因。要读懂卡夫卡的作品,不了解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不了解这一哲学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如克尔恺郭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以及加缪等人的思想特点,那是会有困难的。  就美学本身来说,卡夫卡创作的高峰期正值以德、奥为中心的表现主义运动的鼎盛期。表现主义既是个思想反抗运动,也是个美学变革运动。表现主义的某些美学特征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烙印,如对梦境的追求,对怪诞的爱好,对惊骇的兴趣,对神奇的青睐……但卡夫卡之所以成为卡夫卡,在于他的艺术不限于这些流行的特征的感染,他以他独一无二的原创性和超前性越出了他的时代,又抛开了他的时代。为什么那些后续的流派都向他攀亲结缘,为什么他的作品迄今未成“明日黄花”?奥秘当从这里去探寻。  卡夫卡作品的总体美学特征是悲喜剧情趣,是一种“黑色幽默”的效果,一种“染上了痛苦色彩的快乐”。这里有一个关键性的词必须弄清楚:悖谬(Paradox)。这是个哲学用语,也是个美学用语,是一种自相矛盾、啼笑皆非的情境,弄清了这个概念的奥义,才能拿到进入卡夫卡作品的钥匙。  这本选集中所收的作品可以说都是卡夫卡小说中的精华。其中前六篇是作者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接着的三篇是经过了时间过滤的留存,也堪称公认的名篇;最末部分的九篇微型小说则是从大量的同类篇目中筛选出来的。由此可见,卡夫卡不愧为超短篇小说的先驱。  本书中的三分之二篇幅都请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作了重新翻译,译文质量是有保证的。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喜爱。  叶廷芳  2001年秋于北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卡夫卡短篇小说精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