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图文精讲梨栽培技术

袁卫明 编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袁卫明 编  

页数:

118  

内容概要

  我国是梨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世界第一产梨大国,梨是我国仅次于苹果、柑橘的第三大水果。我国梨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3,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6。梨果生产为丰富城乡市场果品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近10年来,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农业设施的投入,促进了梨的质量、规模和效益的提高。梨果生产已由过去的产量低、品种繁杂、粗放管理、产品质量不高逐渐向良种化、集约化、规模化、优质化方向发展。为帮助种植者能直观地掌握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作者在参考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编写成《图文精讲梨栽培技术》。《图文精讲梨栽培技术》突出实用性,以图文的形式介绍了梨的生产概况、生物学特性、新品种、育苗和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棚架栽培、花果管理、采后处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在《图文精讲梨栽培技术》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张绍铃教授的帮助,并提供了部分照片,江苏省睢宁县林牧渔业局苗永春高级农艺师也给予了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书籍目录

一、概述(一)梨果的价值(二)梨的栽培分布(三)梨对环境的适应性二、梨的生物学特性(一)生长习性(二)结果习性三、优良品种(一)中国梨新品种(二)日韩梨新品种四、育苗与建园技术(一)苗木培育技术(二)建园技术(三)高接换种五、土肥水管理(一)土壤管理(二)肥料管理(三)水分管理六、整形修剪管理(一)常用树形及培养方法(二)不同树龄期的修剪七、棚架栽培(一)棚架的搭建(二)整形修剪关键技术(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八、花果管理(一)辅助授粉(二)疏花疏果技术(三)果实套袋技术九、果实采收与商品化处理技术(一)果实采收技术(二)梨的分级包装(三)梨的贮藏保鲜十、病虫害防治(一)病害的防治(二)虫害的防治(三)无公害梨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四)梨树病虫害防治年历

章节摘录

  枝组的培养还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先截后缩,这种方法多用于中长枝,第1年根据枝条的生长势强弱,进行不同程度的中短截;第2年去强留弱,回缩到弱分枝处。二是先截后放,这种方法多用于中长壮枝,第1年短截,第2年缓放不剪。三是连截,这种方法多用于培养大中型枝组,连续多年短截,促其分枝,连续延伸,最后培养成为大中型结果枝组。四是连放,这种方法多用于中短枝培养枝组或用于培养有空间的长轴式枝组,第1年和第2年枝条均不短截,缓放,任其生长,分生中短枝,形成中短枝组,培养长轴式枝组,对有空间的强壮长枝连续缓放2~3年,待成花结果后再回缩。  梨树结果枝组的培养一般以先放后缩法为主。幼树至初结果期应多培养主枝两侧的中小型结果枝组,增加斜生结果枝组。对主枝背上或前部生长的直立旺枝和徒长枝,无空间的一定要疏除,有空间的先对其进行重短截,发枝后再去强留弱、去直留斜,逐渐培养成中小型结果枝组,切忌缓放,造成“树上树”,削弱骨干枝头的生长,致使树形紊乱,树冠郁闭。  结果枝组的配置以疏密适宜、枝枝见光为原则。大枝组占空间,中小型枝组补空隙,以中小型枝组为主(占总枝组量的80%以上)。背上尽量多配置小枝组,两侧以中小、大型枝组相结合配置,背下枝组以大型和中型枝组为主;骨干枝的前部应以小型、中型枝组为主,中下部应以中型、大型枝组为主,配以小型枝组。对冠内密挤、交叉和轮生的枝条尽早疏除和回缩,以利冠内通风透光和骨干枝良好生长。对于连续结果、生长衰弱的结果枝组,应及时进行更新复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图文精讲梨栽培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