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资源与保护/学生科学素养读本

本书编委会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本书编委会  

页数:

129  

前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要保证我国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必须依靠科技与教育,就必须重视科学普及,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信息渠道和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颁布,给我国新时期科普工作搭建了新的舞台,科普工作目标清晰、分工明确、措施更加有力,内涵日益拓展。在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到综合素质、精神修养的层面。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科普工作在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公众的科学素养已经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生存质量;对国家而言,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科普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广大中小学校要把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作为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探索符合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科普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在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科普图书仍然有其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阅读一本好的科普图书所带来的启迪和乐趣,有时让人终生难忘。同时,科普图书在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方面,也有着无法替代的功能。科普图书的策划和创作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劳动,这项工作的价值绝不低于在科学研究方面发表论文。我们要重视科普图书的创作,更要重视推广科普图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期以来一直重视科普图书的出版工作,他们一方面从国外引进优秀的科普图书,同时也注重出版原创的科普图书,鼓励国内的科学家积极投身科普创作。继出版《青鸟文丛》之后,又推出了《学生科学素养读本》。这套书立足国情,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着眼点,涵盖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突出社会热点科学问题,以通俗而又优美的图文反映科学上的最新发明发现,贯穿创新向上的科学态度,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很有现代气息和现实意义,也很有可读性。相信这套书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秉持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希望能够做好这套科普读物的推广,并在再版时及时增添新的内容。2011年12月

内容概要

  《学生科学素养读本:资源与保护》立足国情,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为着眼点,涵盖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突出社会热点科学问题,以通俗而又优美的图文反映科学上的最新发明发现,贯穿创新向上的科学态度,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很有现代气息和现实意义,也很有可读性。相信《学生科学素养读本:资源与保护》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秉持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类的朋友一 可爱的动物二 “天宫”1号上的“乘客”三 创造地球上的“潘多拉星球”四 与生物做朋友第二章 动物保护五 大象在哭泣六 老虎也软弱七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八 我们都在行动第三章 曾经的霸主们九 海洋霸主三叶虫十 恐龙的命运十一 会飞的“龙”十二 鸟吃马的世界第四章 水十三 生命的摇篮——水十四 黄金有价水无价——宝贵的水十五 水资源污染令人忧十六 携手解决水危机第五章 海洋十七 蓝色的国土十八 古人的海啸——风暴潮十九 狂暴海啸离我们有多远?二十 全球海洋告急第六章 矿产资源二十一 矿产资源知多少?二十二 中国的矿产资源二十三 能源大战,一触即发二十四 工业维生素——稀土用途广

章节摘录

  一 可爱的动物 南极的冬天来了。刀子似的寒风狂暴地犁着这块最偏远的大陆,在这 个 苦寒之境的上空发出暴怒的呼号——这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最冷的季节。 就在这条件极为艰苦的地方,也许就没有生物了吧?不!如果你熟悉 南极大陆,一定会见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个雄企鹅冒着寒风站在冰天雪 地 里。凑近看,你会发现一只小小的、毛茸茸的小企鹅躲在他的身体下面。 在妻子下海觅食的冬季,企鹅爸爸勇敢地接过了抚育儿女的重担。长 达4个月的时间里,企鹅爸爸一口饭都不吃,渴了就啃几口雪。尽管如此, 他还要将嗉囊内分泌的油脂喂给小企鹅,让小家伙茁壮成长。 这充满父爱的生灵,就是南极大陆的常住居民——帝企鹅。 很多同学都喜爱看《动物世界》或者《人与自然》,里面各种各样的 动物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也有很多同学去过动物园或者野生动物园,切身实地 地观看动物可能比看电影、电视更让人兴奋不已。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破坏捕杀,像帝企鹅这样的野生动物的 品种越来越少,有的濒临灭绝,有的被放入动物园中,被好好地保护起来 。 不过,动物园的牢笼禁锢了动物的本性,将它们异化为供人玩赏的玩 偶。这让我们常常漠视它们那些可爱的、令人赞叹不已的技能。现在,就 让我们看看它们的可爱之处吧。 大象会画画? 在美国一家动物园有一头名叫“拉莎”的大象,它1967年出生在泰国 ,后 来“移居”到美国。1996年夏天,聪明可爱的“拉莎”突然灵感大发,在 动物园 管理员的“指导”下学会了画画,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毕 竟是 非同寻常的庞然大物,“拉莎”的绘画作品风格也十分豪放,很少有细细 的、 笔直的线条。凭借着这一“绝活”,大象“拉莎”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堪 称动物 园中的“明星”。 “拉莎”画画可不仅为了娱乐,它还曾为灾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一份 力 量。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全球都在尽力为灾民捐款,“拉莎”所在的动物 园经 过一番考虑,想出了一个很不错的主意。他们把“拉莎”的一幅原创绘画 作 品拿到网上拍卖,把所得到的全部收入捐献给了海啸受灾国的灾民。 其实,动物中有绘画技能的并不是只有“拉莎”。此前,日本一只黑 猩猩 还推出了自己的专题画展,在东京展出了50多幅油画,引来不少人的关注 。 另外,莫斯科的一头小白猪也举行过绘画表演。不过,出售自己的作品来 为 海啸灾民捐款,“拉莎”倒是第一个。 白鲸会唱歌? 白鲸可以说是各个海洋世界或海洋馆的宠儿,它不仅通体雪白,性情 温 和,还能在管理员的指导下随着音乐做出各种动作。白鲸不仅喜欢音乐, 自 己还会“唱歌”呢。 白鲸喜欢生活在海面或贴近海面的地方。它游动时的动作很柔和,偶 尔会将头扬出水面。当它感到舒适或愉悦时,就会在水中载歌载舞,歌声 悠扬动听,传到百里以外。在海上航行或探险的旅行家常常对白鲸美妙悦 耳的歌声惊叹不已,他们便亲切地送给白鲸一个美丽的称呼:“海洋中的 金 丝雀”。 白鲸还可以模仿许多种声音,是鲸类王国中最优秀的“口技”专家。 它 们能发出几百种声音,例如猛兽的叫声,羊的咩咩声,鸟儿的吱吱声,女 人的 尖叫声,病人的呻吟声,婴儿的哭泣声……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丹顶鹤才是真正的“鸳鸯”? 人们总是把恩爱有加的夫妻比作“鸳鸯”,因为民间传说鸳鸯一旦配 对, 就会终生相伴。但是近来发现,鸳鸯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形影不离,雄鸳 鸯 生性风流,并不从一而终。 而真正情比“钻”坚的却是 拥有雍容华贵帝王气质的 丹顶鹤。在鹤类社会中,一 旦双方确定了配偶关系,那 么彼此肯定会“白头偕老”, 直至其中一方去世。最令 人称奇的是,双方只要“结 了婚”,肯定会时时刻刻形 影不离,极少出现一方远离 到对方视野以外的情况。 鹤群的另一个惹人喜爱的特征,是它们那引人入胜的舞姿。翩翩起舞 是它们的一种习俗,舞者既可以是一对恩爱夫妻,也可以是鹤群中正含情 脉 脉企图寻找配偶的年轻的鹤。 但人们也有畏惧丹顶鹤的时候,传说中的剧毒“鹤顶红”让人想到它 们 头顶那块鲜红的印记,但这纯属谣传,因为鹤血是没有毒的。古人所说的 “鹤顶红”其实是砒霜,“鹤顶红”是古时候对砒霜隐晦的说法。 P2-5


编辑推荐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科普图书仍然有其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阅读一本好的科普图书所带来的启迪和乐趣,有时让人终生难忘。《学生科学素养读本:资源与保护》主要论述了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以通俗而又优美的图文反映科学上的最新发明发现,贯穿创新向上的科学态度,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很有现代气息和现实意义,也很有可读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资源与保护/学生科学素养读本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