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曹操高陵
2010-11
大象出版社
聂树人
182
145000
本书作者愿以考古工作者之作风的持重、史志工作者之职业的操守,依据古文献记载,结合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进行两相比对,辅之以三国两晋以来历代文人创作的诗词曲赋等具有相当史实价值意义的文艺作品进行印证——曹操寿陵之貌、陪葬之物、殡葬之隆、祭祀歌吹之久;曹操疑冢的源起、扩大、漫衍以’及曹操高陵的定位、发掘与确认,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不佞恃勇班门异斧,贻笑大方,忝辱学者专家者目,祈以赐教,余之愿也。
聂树人 原名聂俊堂,原安阳县志副总编辑、副编审,系中国古都会会员,安阳古都学会理事,曾任《安阳日报社志》特约编审、《邺下散文》责任编校等,主编自撰出版图书6部,应邀为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编审、编校30多种书刊,计1000多万字。
序引言第一章西陵歌舞永 摇落墓田诵 一、唐以前诗文话陵台 二、唐代诗文话陵台第二章 疑冢风烟弥韩琦王安石 一、高陵迷迹 (一)曹丕毁陵殿 (二)战乱与水患 二、疑冢源起 (一)韩琦的疏忽 (二)王安石附和 三、风烟漫衍 (一)泛言、讲武城外七十二疑冢 (二)曹操墓在许昌城外说 (三)曹操墓在漳河水中说 (四)曹操墓在漳河岸边说 (五)曹操墓在谯都说 (六)曹操墓在河北磁县彭城说第三章 高穴东汉墓 曹操寿陵踞 楔子 一、高陵在邺 二、在邺中定点高陵 (一)排除邺中疑冢 (二)确定西门豹祠遗址定位 张运青“献宝” “宝”自何来? (三)由“鲁潜墓志”定点 (四)“高决桥”该当何解? (五)曹操为何把寿陵选在邺之西冈,西门豹祠之西原上? 三、高穴东汉墓曹操寿陵踞附录 一、武帝哀策文 二、毁高陵祭殿诏 三、武帝诔 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节选) 五、吊魏武帝文(并序) 六、祭魏太祖文 七、我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主要征引参考书目后记
铜雀台 南朝陈·张正见 凄凉铜雀晚,摇落墓田通。 云惨当歌日,松吟欲舞风。 人疏瑶席冷,曲罢缌帷空。 可惜年年泪,俱尽望陵中。 此诗与前诗均载于唐代的《艺文类聚》,不知张正见之准确生年,只知其死于陈太建(569—582)中,活了49岁。从这首诗的祭祀“当歌”之日(“云惨当歌日”),由于时间已晚(“凄凉铜雀晚”),而“人疏瑶席冷,曲罢缌帷空”,可以看出曹操死后350多年不仅铜雀台上歌舞祭祀如故,而且从铜雀台到曹操的西陵墓田还有一条荒凉的道路相通。 说起这从铜雀台通向曹操西陵墓田的道路,还是让我们来读一下曹操儿子曹植所写的《武帝诔》:“……既次西陵。幽闺启路。群臣奉迎,我王安厝。”(《艺文类聚·帝王部三·魏武帝》) 由此司知,这条道路是当时群臣以及曹氏家眷人等从邺城送曹操灵柩到西陵下葬时,在幽静的处女地上踏出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自曹魏一晋一南北朝一隋,可以说一直到唐朝中后期还存在,请看刘商的《铜雀妓》: 铜雀妓 唐·刘商 魏主矜蛾眉,美人关于玉。 高台无昼夜,歌舞竞未足。 盛色如转圜,夕阳落深谷。 仍令身殁后,尚足平生欲。 红粉横泪痕,调弦空向屋。 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 玉辇岂再来,娇环为谁绿。 那堪秋风里,更舞阳春曲。 曲终情不胜,凭栏向西哭。 台边生野草,来去胃罗觳。 况复陵寝间,双双见麋鹿。 刘商,是唐大历(766—779)年间登进士第的,官至检校礼部郎中、汴州(今河南开封)观察判官。从刘商所写的诗《铜雀妓》可以看出不仅从铜雀台到曹操西陵墓田的道路存在,而且还经常有歌伎等往来陵寝之间,由于只在“月朝十五”(见遗令。“仍令身殁后”句中之“令”即指曹操遗令)举行祭祀活动,平时很少有人往来,以致野草丛生,道路愈来愈窄,故出现缠挂歌伎祭祀之人罗毅(罗:质地疏松的丝织品。觳:有皱纹的纱)的现象。倘若铜雀台与西陵之间没有人往来,那怎么会知道铜雀台与陵寝间,“双双”见麇鹿呢? 兹将自南北朝至唐代明显描写在三台歌舞祭奠及其他相关望西陵墓田和关涉曹操的诗辑于此,供大家吟咏、领悟。 下面按朝代顺序,先看看南北朝时期文人描写铜雀台歌伎的几首诗: 铜雀妓 南朝梁·江淹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雄剑顿无光,杂佩亦销烁。 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 清夜何湛湛,孤烛影兰幕。 抚影怆无从,惟怀忧不薄。 瑶色行应罢,红芳为几乐。 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 这是南朝梁代江淹(444—505)写的一首《铜雀妓》诗,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首以“铜雀妓”命名的诗。武皇:指曹操,曹操死后,曹丕称帝,谥曹操为武皇帝,世称魏武帝。 有学者说,武皇“去金阁”是去了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之三台,我看不是,我认为“去金阁”是去了“寿陵”。因为,只有去了寿陵,英俊威武的武皇帝才“长寂寞”,倘若,去了“三台”,有铜雀妓在“月朝十五”登台望陵歌吹,怎么能“长寂寞”呢?铜雀妓因怀念武皇在弥留之际还牵挂、忧虑死后她们如何生活下去的后事。为她们想出“织履”“卖履”的营生。也正因为武皇如此对她们“不薄”,所以才出现“清夜何湛湛,孤烛影兰幕”的幻觉,以致发出“抚影怆无从”的悲怆。 铜雀悲 南朝齐·谢胱 落日高城上,余光入繐帷。 寂寂深松晚,宁知琴瑟悲。 这是谢胱写的另一首铜雀歌吹祭奠的诗。前一首《同谢谘议铜雀台诗》是正面描写铜雀台上飘着灵帐(“繐帷飘井斡”),像曹操生前那样供奉酒食(“尊酒若平生”)的歌吹祭奠的情况。此《铜雀悲》诗是从侧面描写铜雀妓缘何而悲?悲故去的曹操。而在“寂寂深松晚”之时墓冢中的曹操又怎么知道歌舞妓之“琴瑟悲”呢?(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在“宁”的解释中有一个“居家服丧”的义项。我想此处之“宁”字是否也可以引申为“墓冢”解) 铜雀台 南朝齐梁·荀仲举 高台秋色晚,直望已凄然。 况复归风便,松声入断弦。 泪逐梁尘下,心随团扇捐。 谁堪三五夜,空对月光圆。 这是南北朝时荀仲举在邺城写的一首关于铜雀台的诗。荀仲举,字士高,南北朝时颍川(原河南省长社县)人,其先仕梁为长沙令,后至北齐,入文林馆,出为义宁太守。该诗描写铜雀台歌舞妓的悲痛、凄然之状,“直望”何物?当然是直望西陵墓田。在晚秋的萧瑟松声中,空对十五的圆月,眼泪随着屋梁的尘土扑簌簌地流下,悲心随着团扇的舞动忘却了自身生命的存在。 ……
百余首(篇)古诗文、近百帧图文资料的展现,亦庄亦谐、文史交融、以诗佐史的杰作,疑冢缘起、高决桥、曹操为何葬邺之西冈……等新说,聂树人引领您走近邺下安阳,认知“高穴东汉墓,曹操寿陵踞。” “西陵歌舞永摇落墓田通”与“疑冢风烟弥韩琦王安石”等篇章,是《诗话曹操高陵》“以诗证史”的杰作,他们使文史交融,从多维角度揭示曹操与曹操高陵,使人们在诗的海洋中,走近曹操及曹操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