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传统文化隐喻

王洪伟 中州古籍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中州古籍  

作者:

王洪伟  

页数:

252  

内容概要

本书为“黄河文明研究”丛书之一,以豫中古镇禹州神厘钧瓷特色文化历史变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资本”、现代性等前沿理论,从钧瓷艺人、钧瓷烧造技艺、钧窑组织现代性转换的多元视角,通过对钧瓷文化带动禹州神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和结构分析,致力建构“名”文化或特色文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性运作机制和运转逻辑,为建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性转型的一般性理论框架提供独特的理论新思维。

作者简介

王洪伟,河南禹州神垕镇人,社会学博士,文化地理学博士后。曾辗转粤沪报界十年,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人文地理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侧重古陶瓷文化)研究、文化地理学、政治社会学。出版专著有《顶级监督——传媒监督与人大监督的组合张力》、《中国钧瓷艺人录——政治、市场和技艺框架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学叙事》等。

书籍目录

总序

自序
导论
一、神晕钧瓷研究的“题眼”
二、理论资源和研究视角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和“进入”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论述框架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神垕钧瓷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神垕概况
一、地理资源概况
二、人口和行政建制
三、神重经济
四、文教事业
第二节社会学视野里的中国钧瓷史纲要
第三节中国钧瓷史述(上):传统经验科学阶段
一、“唐花瓷”:钧瓷启蒙期
二、北宋鼎盛期
三、金元钧窑系形成期
四、明清钧窑衰落期
第四节中国钧瓷史述(下):现代理性科学阶段
五、晚清民同复兴期
六、共和同官窑时期
七、民钧窑繁华时期
八、现代钧瓷业扩张期
第二章理论资源和研究框架
第一节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一、资本和文化资本
二、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三、资本的转换
四、批评和指责
第二节社会资本理论
第三节丹尼尔·贝尔的“中轴”理论
第四节转型理论
一、传统与现代
二、旧式现代性与新型现代性
第五节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钧瓷文化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钧瓷技艺的传承
一、家族传承
二、师徒传承
三、现代学校教育
第二节钧瓷作品
一、钧釉
二、造型
三、烧成
四、钧品品质的认证
第三节钧瓷文化的制度化形态
第四章市场与政治(一):钧瓷艺人的结构分化
第一节苦难的记忆:1949年前的钧瓷艺人
第二节集体化时代的钧瓷艺人
一、宏观政治经济背景
二、钧瓷艺人的政治化
第三节结构分化:市场转型背景下的钧瓷艺人
第五章市场与政治(二):市场的成长和政府的功用
第一节市场的成长
一、官窑
二、民窑
第二节政治的力量:钧瓷文化带动发展战略的演成
一、“政治性’’钧瓷
二、“钧瓷带动”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和形成
三、“钧瓷带动”战略的政治升级
第三节钧瓷文化资本转换的微观分析和宏观结构分析
一、钧瓷文化资本转换的微观分析
二、钧瓷文化资本转换的宏观历史结构分析
第六章结语:传统文化资源现代性转型的逻辑
第一节钧瓷文化经济带动战略运作机制分析
一、微观分析
二、宏观结构分析
第二节文化资本的结构分析
一、文化资本的主体
二、文化资本的核心
第三节文化资本运转机制的理论分析
一、文化资本的转换
二、文化资本的运转逻辑和机制
三、文化资本运转理论与特色文化经济发展战略
第四节社会转型、现代性与文化资本理论
参考文献
一、钧瓷文献
二、社会学文献
致谢
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传统文化隐喻 PDF格式下载



王宏伟博士的专著,体现了一个博士应有的理论水平,视野开阔,功底深厚,视角独特,开学院派研究钧瓷之新风。


比以往的文化产业著作要有深度


还不错,可以看看.但另一本书可以不出了,内容重复过多


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至今为止的佳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