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竺可桢全集》(第19卷)

竺可桢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

竺可桢  

页数:

608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卷收录1968—1969年的竺可桢日记。 关于“文革”时期竺可桢日记的总体情况,请参见《第18卷说明》。 在1968、1969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与竺可桢晚年生活关联度最高的, 是自 1967年底开始且持续了两年多的清理阶级队伍(简称“清队”)。1968年4月 10 日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引述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是“中 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人民群众和国民党长期斗争的继续”,这也 是当 时“清队”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 就竺可桢本人而言,他在历史上曾被诱迫加入国民党,后又被列名为中 央委 员。1949年以前,长期与之保持密切关系的社会各界名流中,也不乏国民党 高层 人士。因此,他在“清队”运动的高潮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日怀惶恐而夜 有惊梦。 当中科院革命委员会发布清理阶级队伍《通告》,勒令参加反动党团骨干分 子等类 人员限期登记时,他曾疑惑过自己是否属于其中。经反复查阅日记和有关资 料,直 到认为自己在7年前写的《自传》中已经完全交代清楚而无任何遗漏时才稍 略放 下心来。不过,由此而带来的压力始终存在着,甚至影响到了小女儿的婚姻 。 就社会而言,“清队”的开展,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规模的 “内查外 调”。由于竺可桢平生的活动舞台大、交往人脉广,又身在北京,因此也就 成了外 调工作人员的优选目标。在两年多的时间中,应对各地各单位的“外调”, 成了竺 可桢的主要工作内容。他耗费大量时间,在多年保留下来的日记中纵寻横索 ,根据 当年所记文字,认真而辛苦地写出大量证明材料,有些为人提供了洗污辨冤 的可靠 依据,有些则提出可供进一步调查的线索。据1969年6月对院办公室收文的 统 计,竺可桢提供的证明材料约占院部有关此类材料总件数的十分之一,可以 想见其 工作量之大。 当时的竺可桢,无法按简单的逻辑判断自己的社会角色。原院领导班子 已被 夺权,但他曾奉召以副院长的身份参加外事活动;被列名于新成立的院革命 委员会 委员的名单中,却又不被通知参加革委会会议;他是党员,却不知道如何与 党组织 联系。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最值得注意的是,1968年底 ,他从 《参考资料》上发现关于钓鱼岛附近采集有孔虫和双壳贝化石的报道之后, 一直密 切关注日本方面的动向。在查阅多种文献之后,于1969年11月致函周恩来总 理, 以其地理学家的眼光和学识,明确指出有关岛屿是中国的领土。 1969年春,竺可桢因病住院53天,此后始终为肺气肿所困扰。 这两年的日记原本各有两册,半年为一册,皆为北京市文化用品公司出 品,36 开本。1968年两册日记簿印有“塑料白求恩日记”;1969年上册为“塑料雷 锋日 记”,下册为“精装白求恩日记”。各册日记文字保存完整。 1968年日记由刘元明负责编订,1969年日记由竺松和李志黎负责编订, 竺 安、曾闻问、樊谦参与校审。人名简释表由樊洪业编制,家系人物表和略语 表由竺 安编制。竺安侧重审订外文内容。全卷由樊洪业通审定稿。 本书依“存真”宗旨,力求保存竺可桢文稿历史原貌,有关编订规则之 大要,详 见《日记编例》。

内容概要

《竺可桢全集》拟出版20卷。第1—4卷,收录作者已刊和未刊的中文著述,既含讲演稿、工作报告、自存手稿以及新闻报道中引述、摘录的讲话,亦含书信、题词、诗作、自传、学习体会、思想汇报、履历表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19卷收录竺可桢1936--1974年的日记。最后一卷拟含补编、年表和人名索引等。 《竺可桢全集》的前4卷和第5卷,无论何种学科、体裁?文稿,一律按时间先后排序。这不仅是因为存在着无法严格区分学科领域和体裁类别的困难,更多的考虑还是想给读者提供一种历史考察的方便,无论是什么学科或体裁的哪一篇,都是竺可桢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留下连续足迹的一个印记。 全书编辑加工以“存真”为基本要求,如实展现竺可桢的人生道路和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为后世提供具有独特价值的珍贵史料。 《竺可桢全集》所收文献纵亘1916—1974年,计59年,历经中国现代史之各个重要发展阶段,不?所记述史实弥足珍贵,其文章写作样式、编辑出版规范、社会流行语言、术语译名演变,等等,也都真实地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文化样态和流变趋势,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为此,我们坚持力求如实保存文本原貌,未完全按现有通行的编辑出版规范作加工处理。出于同样的原因,对作者文章中表述的学术观点和论据,有后世学者提出较大争议和较系统考订者,本书亦未予逐一注释和论列。编者的主要工作是广泛收集遗存文稿,考订其发表的时间和背景,选择适合人选文本,辨读文本内容.酌情予以必要的点校、考证和注释.对不同文本作参校订正。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中国现代气象学、地理学的一代宗师,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社社长、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在气象学与气象事业、地理学与自然资源考察、科学史、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研管理和诸多科学文化领域皆有杰出贡献。
《竺可桢全集55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1300万字,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卷为补编、年表和人名索引等。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
本书遵奉“存真”原则,力求如实展现竺可桢的学术成就和人生道路,折射现代中国的政治面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

书籍目录

前言关于竺可桢日记日记编例第19卷说明1968年 日记  杂记1969企 日记 杂记 剪报附录一 第l9卷人名简释表附录二 竺可桢家系人物表附录三 张侠魂家系人物表附录四 陈汲家系人物表附录五 竺可桢日记中常见略语符号表

章节摘录

  1月1日 星期一 元旦晨7h30’晴,-4°.4,室内16°,42% R.H. ,76l mm,NNW风力3级。下午13h30’晴,+9°,室内16°.5,36%,758 mm,WSW风力3—4级。 上午陈怡、阿六夫妇(乃珏、梁丽丽)来,在寓中膳。下午杏仙来,士俊 、竺碚、竺西来。 晨六点三刻起。作太极拳十分钟。早餐后,阅科技大学编(’67年11月) 的《探索者》副刊“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国外评论我核导弹及国防科学 技术”。卷首有国防科委直属机关无产阶级革命派的代序,说1958年毛主席 明确地指出,“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战斗在 国防科学技术战线上的广大革命群众、革命干部,最最坚决地执行毛主席的 最高指示,斗志昂扬地投人了尖端科学技术的攻坚战……美帝国主义、苏联 修正主义领导集团的封锁、破坏,没有现成的技术资料和仪器设备,没有工 厂和实验室,绝大多数研究人员都是刚出校的年轻人,连原子弹是什么样都 没有见过……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以无比坚定的信心作出 了响亮的回答:从战争学习战争,从设计制造原子弹中学习掌握原子弹…… 贯彻了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正确方针,为迅速突破尖端技术打了一场 真正的“人民战争”……为了尽快地突破核技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又向 全党全国发出号召,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毛主席一声令下,工、农、 兵、学、商千军万马立即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1964.年10月16日,令人 难忘的时刻到来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下午二点,我乘13路车到北海后门,人北海登白塔山顶,然后从南门出 ,乘5路车。北海全冰,冰上行人数千人,少数在溜冰。溜冰场只开上午 8h30’—11h00’,下午5h00’一8h00’。今日上午彬彬去溜了冰,三点半 回。适士俊和碚、西二孙来。又杏仙来,她现在专案组工作。中午问梁丽丽 ,她在冶金部地质所工作,她已和阿六结婚。 自英镑(变)[贬]值函引起美国缩[减]国外投资(五十亿元),及英国将于 1971年完全撤出远东(香港除外)和波斯湾驻军,也是大英帝国的末日。 P3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竺可桢全集》(第19卷) PDF格式下载



可以当近代史看
可以当活动的百科全书看
可以当小说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