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曾国藩(上中下)

唐浩明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9-1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唐浩明  

页数:

124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蒋介石对儿子蒋经国说:“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与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  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这个曾文正究竟是何方神圣,他有哪些特别过人之处,值得这三位如此重视?  但是,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到后来,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又似乎成了对此人的铁定判辞。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

作者简介

  唐浩明,湖南衡阳人,1946年出生,文学硕士、编审,长期致力于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与历史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多次获国家级大奖,并著有随笔《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奔丧遇险一 湘乡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二 波涛汹涌的洞庭湖中,杨载福只身救排三 摆棋摊子的康福四 康家围棋子的不凡来历五 喜得一人才六 把这个清妖头押到长沙去砍了七 哭倒在母亲的灵柩旁八 蟒蛇精投胎的传说九 刺客原来是康福的胞弟第二章 长沙激战一 城隍菩萨守南门二 康禄最先登上城墙三 今日周亚夫四 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五 计赚左宗棠六 巡抚衙门里的鸿门宴七 药王庙里出了前明的传国玉玺八 左宗棠荐贤第三章 墨绖出山一 谢绝了张亮基的邀请二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三 接到严惩岳州失守的圣旨,张亮基晕死在签押房里四 陈敷游说荷叶塘,给大丧中的曾府带来融融喜气五 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曾国藩墨绖出山第四章 初办团练一 乱世须用重典二 曾剃头三 宁愿错杀一百个秀才,也不放过一个衣冠败类四 鲍超卖妻五 拿长沙协副将清德开刀六 大闹火宫殿七 停尸审案局八 逼走衡州城第五章 衡州练勇一 王錱挂出“湘军总营务局”招牌,遭到曾国藩的指责二 忍痛杀了金松龄三 从钓钩子主想到办水师四 接受船山后裔赠送的宝剑五 一个钟情的奇男子六 把筹建水师的重任交给彭玉麟七 湘江水盗申名标第六章 靖港惨败一 为筹军饷,不得不为贪官奏请入乡贤祠二 出兵前夕,曾国藩亲拟檄文三 青年学子王闿运的一番轻言细语,使曾国藩心跳血涌四 曾国藩踌躇满志,血祭出师;一道上谕,使他从头寒到脚五 定下引蛇出洞之计六 利生绸缎铺来了位阔主顾七 曾国藩紧闭双眼,跳进湘江漩涡中八 左宗棠痛斥曾国藩九 白云苍狗十 兄才胜我十倍第七章 攻取武昌一 青麟哭诉武昌失守二 湖北巡抚做了彭玉麟的俘虏三 薛涛巷的妓女蚕儿真心爱上造反的长毛头领四 康福挥刀砍杀之际,一眼看见弟弟康禄五 一律剜目凌迟六 来了个满人兵部郎中七 明知青麟将要走向刑场,曾国藩却满面笑容地说:我将为兄台置酒饯行八 康福的绝密任务九 一颗奇异的玛瑙十 一箭双雕十一 曾国藩身着朝服,隆重地向湘勇军官授腰刀十二 曾国华率勇来武昌,王璞山请调回湖南第八章 田镇大捷一 周国虞横架六根铁锁,将田家镇江面牢牢锁住二 三国周郎赤壁畔,美人名士结良缘三 从蕲州到富池镇,太平军和湘勇在激战着四 彭玉麟洪炉板斧断铁锁五 委托东征局办厘局六 康福带来朝廷绝密第九章 江西受困一 浔阳楼上,翼王挥毫题诗二 水陆受挫,石达开一败曾国藩三 水师被肢解,石达开二败曾国藩四 湘勇厘卡抓了一个鸦片走私犯,他是万载县令的小舅子五 参掉了同乡同年陈启迈的乌纱帽六 塔死罗走,曾国藩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七 樟树镇受辱,石达开三败曾国藩八 在最困难的时候,曾氏三兄弟密谋筹建曾家军九 邹半孔出卖奇计十 大冶最憎金踊跃,哪容世界有奇材十一 重踏奔丧之路……

章节摘录

  湘乡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湘乡县第一号乡绅家,正在大办丧事。  这人家姓曾,住在县城以南一百三十里外的荷叶塘都。  荷叶塘位于湘乡、衡阳、衡山三县交界之地,崇山环抱,交通闭塞,是个偏僻冷落、荒凉贫穷的地方,但矗立在白杨坪的曾氏府第,却异常宏伟壮观:一道两人高的白色粉墙,严严实实地围住了府内百十间楼房;大门口悬挂的金边蓝底“进士第”竖匾,门旁两个高大威武的石狮,都显示着主人的特殊地位。往日里,曾府进进出出的人总是昂首挺胸,白色粉墙里是一片欢乐的世界,仿佛整个湘乡县的幸福和机运都钟萃于这里。现在,它却被一片浓重的悲哀笼罩着,到处是一片素白,似乎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过早地降临。  大门口用松枝白花扎起了一座牌楼,以往那四个写着扁宋体黑字——“曾府”的大红灯笼,一律换成白绢制的素灯,连那两只石狮颈脖上也套了白布条。门前大禾坪的旗杆上,挂着长长的招魂幡,被晚风吹着,一会儿慢慢飘上,一会儿轻轻落下。禾坪正中搭起一座高大的碑亭,碑亭里供奉着一块朱红销金大字牌,上书“戊戌科进士前礼部右堂曾”。碑亭四周,燃起四座金银山,一团团浓烟夹着火光,将黄白锡纸的灰烬送到空中,然后再飘落在禾坪各处。  天色慢慢黑下来,大门口素灯里的蜡烛点燃了。院子里各处也次第亮起灯光。曾府的中心建筑黄金堂灯火通明。黄金堂正中是一间大厅,两边对称排着八间厢房。此时,这间大厅正是一个肃穆的灵堂。正面是一块连天接地的白色幔帐,黑漆棺材摆在幔帐的后边,只露出一个头面。幔帐上部一行正楷:“诰封一品曾母江太夫人千古”。中间一个巨大的“奠”字,“奠”字下是身穿一品命服的老太太遗像。只见她端坐在太师椅上,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幔帐两边悬挂着儿女们的挽联。上首是“断杼教儿四十年,是乡邦秀才,金殿卿贰。”下首是:“扁舟哭母二千里,正鄱阳浪恶,衡岳云愁。”  左右墙壁上挂满了祭幛。领头的是一幅加厚黑色哈拉呢,上面贴着四个大字:“懿德永在”。落款:正四品衔长沙知府梅不疑。接下来是长沙府学教授王静斋送的奶白色杭纺,上面也有四个大字:“风范长存”。再下面是一长条白色贡缎,也用针别着四个大字:“千古母仪”,左下方书写一行小字:“世侄湘乡县正堂朱孙贻跪挽。”紧接县令挽幛后面,挂的是湘乡县四十三个都的团练总领所送的各色绸缎绒呢。遗像正下方是一张条形黑漆木桌,上面摆着香炉、供果。灵堂里,只见香烟袅袅,不闻一丝声响。  过一会儿,一位年迈的僧人领着二十三个和尚鱼贯进入灵堂。他们先站成两排,向老太太的遗像合十鞠躬,然后各自分开,缓步进入幔帐,在黑漆棺材的周围坐下来。只听见一下沉重的木鱼声响后,二十四个和尚便同时哼了起来。二十四个声音——清脆的、浑浊的、低沉的、激越的、苍老的、细嫩的混合在一起,时高时低,时长时短,保持着大体一致。  谁也听不清他们究竟在哼些什么:既像在背诵经文,又像在唱歌。这时,一大捆一大捆檀香木开始在铁炉里燃烧。香烟在黄金堂里弥漫着,又被挤出屋外,扩散到坪里,如同春雾似地笼罩四周的一切。整个灵堂变得灰蒙蒙的,只有一些质地较好的浅色绸缎,在附近的烛光照耀下,鬼火般地闪烁着冷幽幽的光。换香火、剪烛头、焚钱纸、倒茶水的人川流不息,一概浑身缟素,蹑手蹑脚。灵堂里充满着凝重而神秘的气氛。  灵堂东边一间厢房里,有一个六十二三岁、满头白发的老者,面无表情地颓坐在雕花太师椅上,他便是曾府的老太爷,名麟书,号竹亭。曾家祖籍衡州,清初才迁至湘乡荷叶塘,一直传到曾麟书的高祖辈,由于族姓渐多略有资产而被正式承认为湘乡人。麟书的父亲玉屏少时强悍放荡,不喜读书,三十岁后才走入正路,遂发愤让儿辈读书。谁知三个儿子在功名场上都不得意。二子鼎尊刚成年便去世,三子骥云一辈子老童生,长子麟书应童子试十七次,才在四十三岁那年勉强中了个秀才。麟书自知不是读书的料子,便死了功名心,以教蒙童餬口,并悉心教育儿子们。麟书秉性懦弱,但妻子江氏却精明强干。江氏比丈夫大五岁,夫妻俩共育有五子四女。家中事无巨细,皆由江氏一手秉断。江氏把家事料理得有条有理,对丈夫照顾周到,体贴备至。麟书干脆乐得个百事不探,逍遥自在。他曾经自撰一副对联,长年挂在书房里:“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将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把艰巨付儿曹。”现在夫人撒手去了,曾麟书似乎失去了靠山。偌大一个家业,今后由谁来掌管呢?这些天来,他无时无刻不在巴望着大儿子回来。曾府有今日,都是有这个在朝廷做侍郎的大爷的缘故。丧事还要靠他来主持,今后的家事也要靠他来决断。  就在曾麟书坐在太师椅上,独自一人默默思念的时候,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身着重孝,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这是麟书的次子,名国潢,字澄侯,在族中排行第四,府里通常称他四爷。  “爹,夜深了,您老去歇着吧!哥今夜肯定到不了家。”  “江贵已经回来五天了。”老太爷睁开半闭着的双眼,眼中布满血丝,“他说在安徽太湖小池驿见到你哥的。江贵在路上只走了十六天,你哥就是比他慢三四天,这一两天也要赶回来了。”  “爹,江贵怎好跟哥比!”说话的是次女国蕙。她双眼红肿,面孔清瘦,头上包着一块又长又大的白布,正在房中一角清理母亲留下来的衣服,“江贵沿途用不着停。哥这样大的官,沿途一千多里,哪个不巴结?这个请吃饭,那个请题字,依我看,再过半个月,哥能到家就是好事了。”  麟书摇摇头说:“你们都不知你哥的为人。这种时候,他哪会有心思赴宴题字,莫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吧!”麟书无意间说出“意外”二字,不免心头一惊,涌出一股莫名的恐惧来。  “哥会遇到什么意外呢?虽说长毛正在打长沙,但沅江、益阳一路还是安宁的呀!江贵不是平安回来了吗?”国潢没有体会到父亲的心情,反而把“意外”二字认真地思考了一番。  “你们不知道,江贵对我说过,他这一路上,胆都差点吓破了。”接话的是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他是麟书的第四子,名国荃,字沅甫,在族中排行第九,人称九爷。他也是一身纯白,但却不见有多少戚容。国荃放下手中帐本,说:“江贵说,他从益阳回湘乡的途中,遇到过两起裹红包头布,拿着明晃晃大刀的长毛,吓得他两腿发抖,急忙躲到草堆里,直到长毛走过两三里后才敢出来。”  “团勇呢?团勇如何不把那些长毛抓起来?”国潢是荷叶塘都的团总,他对团勇的力量估计很高。  “四哥,益阳还没有办团练哩!”搭腔的是麟书的第三子国华,族中排第六。这位六爷已出抚给叔父为子,他虽然也披麻带孝,但却跷起二郎腿在细细地品茶,与其说是个孝子,不如说是个茶客。他略带鄙夷地说,“四哥总是团勇团勇的,真正来了长毛,你那几个团勇能起什么作用?省城里提督、总兵带的那些吃皇粮的正经绿营都打不赢,长毛是好对付的?我看长沙早晚会被长毛占领。”  曾府少爷们的这几段对话,把挂名为湘乡县团练总领的老太爷吓坏了。他离开太师椅,在房子里踱着方步,默默地祷告:“求老天保祐,保祐我的大儿子早日平安归来。”老太爷喃喃自语多时,才在大女儿国兰的搀扶下,心事重重地走进卧室。


编辑推荐

  曾国藩无疑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毛泽东青年时期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则更是终生奉之为楷模。然而,是什么缘故使得人们对曾国藩毁誉参半?又为什么曾国藩的家书、日记现在如此广泛地得以出版,成为学者乃至普通读者的案头常备书?唐浩明的这本《曾国藩》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曾国藩(上中下) PDF格式下载



算是不错的东西


物美价差不多


配合曾国藩家书一起看


湖南人的骄傲


做得不错


  《曾国藩》这本书放在手机了很久了,期间零零散散的看过一些,但每次看不多就搁浅了,说实话名人传记这种题材的书籍我很难静得下心来看,只因为最近实在无心事看专业书籍,又在上篇日志中提到过不再看电视剧,因此空闲时间就在看这本书,看着看着渐渐到不可自拔的地步,上班稍闲便拿出来看,就在刚才终于看完了,全书一共三册非常多字,以为看完了可以轻松的哈口气了,没想到却引来无限深思,可能是兼有小说题材的缘故,让人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晚晴30年间社会的动荡沉浮,曾国藩从政30年间满腔壮志到无力回天的悲天悯人......
   之前对于曾国藩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初中历史书上那个在湘江边上一身朝服拔剑自刎的形象,读了同样湘乡人士的唐浩明先生编写的《曾国藩》使我有很大的改观,这位晚清四大名臣的头号重臣以以湘乡农家子弟的身份中进士点翰林,道光十年间便升至二品大官,仕途之顺畅无人能及,不幸的是道光帝驾崩,咸丰帝即位,这个年轻风流的皇帝并不看重曾国藩,于是曾国藩的仕途开始走下坡路,又恰逢母丧回家奔丧,从京师到湖南,路途多舛,湖北湖南一带太平军作乱,势力滔天,为救国家于危难(当然也有成就自己的功名事业),书生投笔从戎,创办湘勇(即后来的湘军、淮军,两江水师),十多年间屡败屡战,终于攻克太平军都城江宁,曾国藩也由以前刚正不阿的倔脾气成长为识人善用、软硬自如、心思缜密、手腕高强的政治家。同样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也使他体力衰退、心力交瘁,终于在同治十年死在了两江总督的在任上,同样那一夜的黑鱼磅礴,为这个壮志未酬的老人.......
   纵观曾国藩的这一生,最大的特长恐怕就是识相用人了,他身边幕僚成群,个个才能突出,出类拔萃,同时严格要求他们就像严格要求自己一样,他一生勤俭简朴,不好奢华,随身物品都是用了几十年的东西,除朝廷赏赐无其他贵重物品。他敢于运用新人并信任他们让他们自己放手去干,终究成就一番工业。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当属李鸿章、彭玉麟为著。李鸿章后来成为成为淮军统帅一路升迁至直律总督、洪武大学士、海外通商大臣等,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当然这和李鸿章本人无太大关系,事由国力决定),他一身继承恩师的衣钵大力发展洋务运动,兴办水师、兵器厂、军工厂,企图强大中国,却无力挽回清政府衰败的命运。他的身上有曾国藩的特点,但是其人却与曾国藩大相径庭,曾出于贫农之弟,不贪财不敛财勤俭节约,心智坚强、勤奋好学,但却沉默少言、心智过于缜密;而李却是出自于官宦之家(其父是刑部侍郎),天资聪慧,活跃胆大,机灵过度却心性稍差,心胸稍窄。曾天资不如李,而李节操不如曾,二者结合可以相得益彰......
   其实我最佩服曾的还是他的生活习惯和坚强的操守,他将自己完全变得不像自己,三十年来每日记日记,及至于晚年双目近乎失明无一天间断过,即使当天未记隔天也会补起来,他每天走的每一步路他都有仔细的衡量过,他一步是多少仗,30多年来他的每一步都是一样,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经过充分缜密的思考,从不信口开河。他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才至于形成了后来那个浑身找不到一点毛病、别人挑不到一点错处的曾国藩,也这样要求着别人,这样教育着兄弟儿女(详见曾国藩家书),每一封家书写的细致入微,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读书做人,无一不无微不至。看看当代父母,我觉得没有几个人能在那样繁忙的一身抽出那么大多时间来如此细心的教导子女.......
   其实关于曾国藩真的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读去品去学,只是时间有限,文采有限,很多关于他的内在思想,我传达不出来,可敬之处也没写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如果有朋友有幸读到此篇日志,强烈建议去看看这本书,它会让你获益匪浅........


  “权势倾盖天下,中央并不猜忌;功劳超过当世,皇帝毫不怀疑;穷奢极侈,舆论却不抨击。”——史学家这样评价郭子仪。而曾国藩与他有共同之处。都被传是蟒蛇精转世,都位高权重且能保全自己,一个历经唐朝四代君主两任宰相,一个经历清朝三代君王官至极品被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人争相赞叹。真乃奇人也。
  
   读这本书是因为这是恩师推荐的第一本读物。于是一开始,我便带着几个问题:
   1、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一路势如破竹定都金陵后为何衰败?
   2、曾国藩一介汉臣文官何以能成立名震一时的曾家军并不惹满清政府介嫌?
   3、为何老师吧这本书推为第一本读物?
  
   带着问题看书,果然有趣得很。坦白说来,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度过曾国藩的《家书》,对其关心兄弟、子女的教育甚为佩服,但对此人的生平事迹、所处的历史时代印象模糊。诚然,这本书不只是让读者了解曾国藩本人,更是了解150年前的那段历史。
   道光末年,清朝政府已经暮气沉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轰轰烈烈席卷十八省,搅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然而,与所有末代君主的军队一样,朝廷的绿营官兵毫无战斗能力,节节败退。在这关键的时候,曾国藩临危受命,自行在民间募勇,开始团练。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介文臣,如何晓得带兵打仗?从操练开始,议论就四起。这位一开始就崇尚重典,以申韩的法家思想治军的主帅,军纪虽严明,但树敌颇多遭忌。又因着杀人不眨眼,被百姓戏谑为“曾剃头”。正如他后来总结的经验一样,凡是打仗,他亲自带兵陷阵的,一定失败;而他退居幕后运筹帷幄的,往往都能成功。他明白自己不是将才,全赖手下的能臣,如:塔奇布、鲍超、胡林翼、罗泽南、彭玉麟、杨载福等等。而他的高明也正在于此,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不再逞能而扬长避短。
   起初,太平天国的势力是庞大的,曾国藩苦撑一年多,仍无明显战绩。又因清官内部各种势力阻挠,更加举步维艰。后来在江西战场,借着老父亲去世儿子奔丧为名,他撇下了烂摊子回家养病。心情抑郁如他,如何能想得开?身体每况愈下。后幸得高人指点,他反复阅读《道德经》《南华经》,悟得“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深刻反省自己往日之不对。我想,这也是他转运的契机。
   后来重新出山,他收敛了锋芒,妥善处理官场内部纷争,赢得左宗棠、骆秉章等官僚的支持,加之用人得当,湘勇渐渐站稳脚跟。咸丰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太平天国内讧,曾经并肩杀敌的兄弟反目成仇,血流成河,中国史上空前的惨剧!这也奠定了他们败灭的定局。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后来曾国藩在与九弟曾国荃的对话中有分析:“长毛的失败,乃至灭亡,主要原因在他们自己身上。盘踞江宁以后,洪杨本性暴露,所作所为与起义之初大不一样,丧失人心。咸丰六年的内讧,更加证明他们是一群争权夺利的强盗,后虽依靠诸如陈玉成、李秀成等悍将垂死支撑,才又苟延了七八年。湘军是趁着这些空子才侥幸成功的。倘若洪杨有中人之资,不急于在江宁建都称王,而是率众直攻京师,哪里容许有我湘军存在的一天?”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曾国藩作战十三年,终于收复江宁,封为一等侯。当是时,曾家手握十万重兵,先是左宗棠胡林翼旁敲侧击要其问鼎,后是彭玉麟肝胆相照要助他称王,虽然他都拒绝了,但以慈禧、同治为首的满清政府仍然忧心忡忡。后来,曾国藩下令裁军,只留下三万水师,归入朝廷编制,以平捻乱,这才让慈禧等人松了一口气。打败长毛以后,虽然曾国藩有心中兴国家,但他忽视了当时满清政府早已前千疮百孔,尽失人心,所以没有成效。而后来,由于天津教案,法国人坚兵利炮兵临城下,扬言要将天津炸成焦土,并轰到紫禁城时,曾国藩深知国家不自强就会受人凌辱,为避免生灵涂炭,一向爱国爱君的曾国藩妥协了,却也因此坠入了人生耻辱的深渊,招来了“汉奸”“卖国贼”的骂名,以至于他自己常觉“外惭清议、内疚神明”,身体每况愈下。诚如丁日昌所言:“自古以来,局外之议论不谅局中之困难,然一唱百和,亦足以荧试听而挠大计,卒之事势决裂,国家受无穷之累,而局外不与其祸,反得力持清议之名。”看来直到今日,我们的国民仍有这样的本性。不明理就容易丧失主见人云亦云,要知道时事,要分析国情,全局了然于胸才是正着。望自己今后不要被片面消息蒙蔽,被某些记者煽动情绪,兼听则明。
   后来,八年不与曾国藩来往的左宗棠写来一封私信,并赠上一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委婉表明了其对曾国藩处置天津教案的理解,令曾宽慰不少。是呀,评价一个人物,不能忽视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曾国藩力挽狂澜,使原本摇摇欲坠的满清政权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有人这样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还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人,孔子是一个,王阳明是一个,曾国藩半个。不管怎样,曾国藩已经做到他那个年代的最好。
   回过头来总结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一者与曾国藩谨小慎微的性格有关,他深谋远虑,相交甚广,得助不少,收复江宁后主动裁军避嫌;二者与当时的国情有关,内忧外患,清政府无能,慈禧要保护儿子的江山,不得不依靠曾国藩。
  
   至于第三个问题,我仅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谈一些感受:通读全书,我对曾国藩是敬佩的。书上不仅写了曾国藩如何建功立业,而且也提及了为人、处事、读书、治学、修身的道理,倘若真能按照曾国藩教育弟子儿女的方法踏踏实实去做,定能有所裨益。曾国藩说:“功名利禄皆有命数,强求不得”。想起爷爷也常这样告诫我们,踏踏实实做人做事,至于富贵名利都要看命,不会因为你工作时间的早晚而定。我想,这会给许多求职的年轻人一些帮助。最后,说说曾国藩的遗书,在临终前他从四方面要求兄弟子女:“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而早在这之前,他预知自己死亡,就先写了一封书信,叮嘱儿女不忮不求,克勤克俭,孝敬友爱。作为曾子的七十代传人,曾国藩历经官场黑暗,只求孩子读书明理,不让他们踏入官场。其后人子孙人才辈出,应验了高僧说的“余庆不断”。
  
   写这篇读书笔记,一来把自己的理解重温一遍,二来许久不提笔,刚好锻炼一下作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读到一半的时候,脑海里就浮现起这句话,曾国藩是这个传统士大夫终极理想的践行者。
   修身。曾国藩在为人、为事、为文上都是谦诚自省,不过分自满也不彻底自弃,不断的自我匡正和提升,为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作了表率,这也为齐家二字提供了必要条件。这也是曾国藩最吸引我、最影响我的地方。至于治国和平天下,他究竟达到了什么高度,仅从这本书对他的了解我不敢在心里下结论,但是,这个目标就像一座金字塔的塔尖,基脚的坚固程度和宽广度早已决定了塔尖的高度。
   与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战争作为曾国藩最重要的事功,从训练湘勇到最终打下南京,无不穿插着亲朋好友的鼎力相助,尤其是两个弟弟。而他也是无论在任何重要时刻都牵挂着家人和亲朋,这样精神上的互相支撑,是曾国藩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力量。
   对得到自己家人和亲朋认同的渴望,是实现自身价值最重要指标,是中国人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个人走向成功最初的精神动力。无论是古时的读书中举,还是现在的物质追求,都是殊途同归的来自同一个价值观。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有幅对联这样形容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完人。曾国藩就是那半个完人。另2个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由此可见曾国藩的成就,以及广受认可。
   中外历史上杰出人物很多,为什么重点研究曾国藩。我的理由如下:
   一:曾国藩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大门被打开的时候,号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由此而开启的中国融入世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到今天还没有走完。研究一位杰出人物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我的一个朋友和我推荐《乔布斯传》。这本书我也看了,但没有深入研究,我的评论是乔布斯是个神人,学不来。我向他推荐曾国藩,因为曾国藩是个普通人,资质平平,但是他靠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做出了一番大事业。这个我们可以学习。
   要了解研究曾国藩,那么怎么去做了。提到曾国藩,最经常提起的是《曾国藩家书》。我最先看的也是这本,但囫囵吞枣地看完后,收获不大。因为缺乏对当时境况的了解,这就好比你去到一个新的公司,人都不认识,突然接到一份详细的报告,肯定看得云里雾里。
  
  这本书是一本历史小说,可以作为了解曾国藩的第一本书。作者唐浩明被誉为曾国藩研究的第一人。他在编辑完成《曾国藩全集》之后写出了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小说,但偏正史,天马行空杜撰地很少。采用小说体,读起来也不会太费力。作为了解研究曾国藩的第一本书是非常合适的。
  三部曲从曾国藩因母丧回家丁忧(当时他已经官至兵部侍郎)开始写,一直到1872年他离开人世,描述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曾国藩的一生很多人在研究,对他最推崇的是曾国藩自我修养和他识人用人之道。但曾国藩如此杰出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的点是非常多的。这里略举两点:
   一是曾国藩的沟通艺术。曾国藩以文人自诩,他的文笔非常厉害。典型的例子是《缴粤匪檄》。这是他在举兵去平定太平天国一开始写的。虽然湘军和太平天国在后来的具体战斗层面不断拉锯,但这篇文章一举奠定了湘军对太平天国在战略动员层面的绝对优势。全篇从中国传统的伦理,孝道层面对太平天国进行了彻底批判,使得文人集团坚定地站在太平天国的对立面,这也奠定了太平天国的灭亡基础,因为没有文人集团支持的农民起义最终肯定会失败的。《缴粤匪檄》只是曾国藩一代大儒的正常发挥。曾国藩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即可以写出《缴粤匪檄》这样针对文人的范文,也可以写出《保守平安歌》、《水师得胜歌》、《陆军得胜歌》、《爱民歌》、《解散歌》等多首顺口溜。曾国藩的湘军很多都是农民,不识字,怎么和他们沟通。顺口溜是很好地方式。曾国藩自己来写,脍炙人口,对湘军文化的形成和落地帮助极大。如《爱民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 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兵来作主;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 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馆;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上树; 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很熟悉,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应该是从这里学习来的。
   二是曾国藩的取舍。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面临很大的压力。满人当权的统治者对汉人武装一直高度警惕。“飞鸟尽良弓藏”还是好的结局,“狡兔死走狗烹”更可悲。怎样才能功成身退?或者取而代之?不断有人试探曾国藩,他的部下彭玉麟写纸条给他“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无意乎?”。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怎样取舍很考验一个人的智慧。最终曾国藩选择自裁湘军。这是很难做到的。对比当今社会,民营企业在碰到体制障碍时,不同的取舍有很不同的结局。这样的故事很多。
   总之,曾国藩是一个很丰富的人。你一定能从书中看到你眼中的曾国藩。也一定能学到你想学的东西!
  


   记得以前上课最不喜欢学习中国的近代史,觉得就是在背诵中国屈辱的历程,不忍直视。历史课本上一个个生冷的历史人物或是事件通常背过之后便忘记了,激不起一点感悟。
   因此曾国藩这个名字在我脑海里也是丧权辱国,卖国贼一流的人物,初识这本书是看到了白岩松书中的推荐,于是饶有兴致的读了起来,因而我也慢慢的了解这个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全书三个部分,先是曾国藩初办团练,多方掣肘困难重重,江西受困后借为父守孝为由暂避荷叶塘;第二部分受陈广敷提点,改行黄老之术辅以申,韩之道继续斡旋官场,扩湘军,剿长毛;最后讲到太平天国覆灭,裁撤湘军,曾国藩经历了人生荣耀的极点,转而又遭遇天津教案,蒙上了一生的污点。 书很长,我大约看了有一个月,觉得作者把曾国藩写的很真实的呈现在我的眼前,改变了以前浅薄的认识。
   看书的过程中,我常常在想,如果曾国藩不那么愚忠,带兵另树一帜,历史是否就会改写,我们的命运会不会就不一样?但是很遗憾,历史只能回味不能假设,作为一个受孔孟思想教育长大的农家子,曾国藩从小的守旧理念就是明确的,并且他最讲诚,信,恒。也正是这样让他最终得到了清廷的信任,官至一品。但是他留给自己,留给家人的确少之又少,甚至顽固的逼死了自己的女儿,这样的一生又是多少遗憾!
   曾国藩也并不是一个天资聪明的人,也是因为穆章阿的极力保荐才受到道光帝的重用,但是他却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因此曾格外的爱才重才,所以有了一班子文才武将协助他,书中有提到每次有曾国藩在时总会打败仗,所以后来干脆不亲临战场!这才有了一次次胜利。后面提携李鸿章组建淮军,兴办洋务,都可以看出曾国藩有远见,敢用人才。
   书中评价曾国藩其人一生最准确的莫过于左宗棠说的有知人之明,谋国之忠了!
  


  历代中国读书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终极追求,然能成者纵观中华数千年历史亦是寥寥。曾国藩是为数不多的做到了这“三大件”的人物,其道德修养与建功立业令世人瞩目,而其载道之文及家书亦为世人乐道传颂至今。评价曾国藩之言浩浩,私最喜“中国古代之最后一人,中国近代之第一人”一句。
  
  其德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才能公平。曾国藩的品德也是在清朝晚期的历史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受儒家尤其是后来发展起来的理学思想的影响,有着对朝廷至死不渝的忠诚,对旧礼制旧道德理所当然的信念与维护,对反抗旧社会的力量有着无来由的愤慨,这些都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所赋予的骨子里的情感,直到病重后登上鸡鸣寺与陈敷一席话,才令他产生过一丝的动摇。这是他冲破历史樊篱的最后机会,然而年老体衰的曾国藩最终还是说服自己回到了“正统”,毕竟一个最根本信念的颠覆足以把一身功变成一身过,一身善变成一身恶,一等侯成一粪土。
  抛开历史观不讲,曾国藩的道德修养自然是极高的。
  节操:曾国藩的仕途是一部屌丝的奋斗史,没有背景没有钱,因而得势发达之后极能体察民间疾苦,为官清廉,守身如玉,讲原则讲规矩,全心全意为人民及皇上服务。待人谦和不摆架子,对于有才之人不惜破格录用以诚相待,对于奸臣恶民不留情面严惩不贷,当然是有口皆碑的好官。
  勤俭:曾极奉“勤”与“俭”,认为勤则家道兴,而“俭”字更是用一生身体力行,以俭养德。曾要求自己要勤,即使身居庙堂之高,公务之中仍坚持记日记、书信、诗文,并常自拟奏折、檄文、告示,对文字内容要求极高。曾所持人生三乐为“高声读书,劳作而后憩息,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皆非单纯的享乐,而是勤而后乐,是辛勤劳作之后丰富的快乐。曾要求家人要勤,他不断地通过书信以及为数不多的当面交谈告诫子女与弟弟们要勤学,如告诉儿子纪泽“读书的诀窍在看、读、写、作四字紧密配合,每日不可缺一”,如亲自为弟弟曾国荃编撰古文的钞本供其学习;他赴直隶总督之前为家中妇女留下一封详细而严厉的训诫,诸如每月纳鞋几双,做饭几次等等,要求曾家的妇女必须勤。至于“俭”,可见于他从不收礼的清廉,他从来简陋的总督衙门等办公场所,以及盘算着舍不得花的两万两养廉银。作为正一品官员尤其是湘军统帅,每日经手军饷银两何其少也,只消万取其一便可享尽荣华富贵,但曾却分文不取,让后世的官员汗颜。
  
  气度:左宗棠在曾国藩病重之际送来的对联称赞曾“谋国之忠,知人之明”令他自愧不如,曾窃以为这是对他十分中肯的评价,心中欢喜。曾无将帅之才,却创立湘军成就旷世之功,盖用人之明也。彭玉麟、塔齐布、赵烈文、薛福成、郭嵩焘、鲍超、吴纶汝等文才武略才是曾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因素,而曾只是善于发现人才、爱惜人并帮助他们发挥他们的才干罢了。曾自己也知道,但凡他亲自参与的战事没有一场不是以失败告终,因而他总是自觉地退到后方把战场留给他的将领们去发挥自己的才干。按今天的话说,曾国藩是个出色的领导,有气量能容人能用人,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他们的才干。
  
  
  其功
  曾国藩一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镇压了太平天国的运动,他一世的英名与诽谤也皆由此而生。
  由文人出身,走上练勇之路并一发不可收拾直至成为统帅二十万湘军的将领,曾国藩这一生走得连自己也出乎意料。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再到直隶总督又到两江总督,进翰林协办大学士,封一等侯,这是当时社会上一个读书人所能拥有的最高荣耀。然最后曾国藩像顿悟了似的,认为其成乃靠天,靠“运气”,是太平天国内部的腐败注定了它的灭亡,是它的气数已尽,而不是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自己只是刚好赶在这个时候练了支湘勇,顺应了时势的发展击垮了已是风中残烛的太平天国,功不在己,在天。
  曾国藩名毁津门,落下卖国贼之名,亦是天数使然,只是愚昧的百姓不能理解,使他到死都不安。以中国当时的力量,只有在列强面前委曲求全的分,这样的烂摊子丢到谁的手里都只有自认倒霉的份,只有那些事不关己的人才会在一旁说风凉话来抢占爱国的道德高点,以及那些有情绪没有理智的百姓通过廉价的愤怒来宣泄心中的正义感。众怒难犯,曾为津门一案捶胸顿足,然而历史会原谅他的。
  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第一人”是不错的。他主持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生产现代的枪炮,这在我国是首创。在他后来主持并创办的江南制造局为技术落后的我国创造了第一批先进的枪炮、轮船,他主持创办翻译所,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献来帮助中国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还创办了金陵书局,对受到太平天国冲击的中国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支持容闳选派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其中不乏詹天佑这样的孩子。他强烈意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与危机,大力提倡中国须徐图自强,中国最大的威胁不是太平天国,而是世界列强。他帮助中国迈出了自强的第一步,尽管后来的清朝还是倒塌了,但那是一个王朝气数已尽,而绝非“师夷长技”可救。
  
  其言
  曾国藩老后常叹息自己本是读圣贤书、写字做文章之人,岂知一不小心“误入”歧途走上了军事统帅之路,耽误了一生的学问,终不能成一家之言。
  曾国藩一生未著一书,但有多少后人在为之著书立传,多少人以其家书、奏折为读本,领略这位“世界不睹一二之大人物”的修身齐家平天下之道,去感受他的胸怀他的道德。曾国藩后期的戎马生涯使他无暇著书,他的“立言”只限于奏折、书信、日记等,而这些文字因承载了曾国藩的文学修养以及为人处世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至今仍为细水流长地滋养着当代的读者。
  曾国藩对为人处世有着很深的见地,促使我在读完唐浩明的《曾国藩》之后又去买了《曾国藩家书》来读览。前人有前人的局限,但是有些人性的东西是共通的,而这些为人与处世,经过大风大浪的曾国藩确能给人不少教益,这也是曾的文字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历史小说不同于历史文献,其中多有艺术化的成分以及作者主观的意愿在里面,本人对曾的认识仅限于唐浩明笔下的历史小说,因而评价与认识难免与史实不符,且不去计较)
  


  这本书耗费了我三个月才读完,文笔并不晦涩但吸引力一般。透过曾国藩观察时局是一个不错的角度,看完之后对辛酉政变、庚申之变、洋务运动有了更深的了解,天津教案、刺马案更让人不禁深思。名毁津门是曾国藩晚年无法释怀的痛,这件事带给我许多对现实事件的思考。日后打算再详细参观一下直隶总督署,想必和第一次去的感觉不可同日而语。
  “为商必读胡雪岩,为官必读曾国藩”。窃以为曾国藩是个非常现实的人,名利两权他惜名如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虽然一生节俭却默许九弟往荷叶塘运回金山银山,家族利益在他心中举足轻重;他虽然面对困难不屈不挠,但是面对两次惨败都立刻想投水自尽;即使挥师北上真得有希望成功他也坚决不允,他无法承受乱臣贼子的千秋评说。狡诈权谋让他在官场摸爬滚打,用人唯私让他权倾一时、家门荣耀。曾国藩并不是人们心目中的道德楷模,但他依然是伟大的中兴名臣、教育专家。曾国藩本人非常看重左宗棠对他“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的评价。
  本书毕竟只是历史小说,虚构在所难免。书中主要塑造了康福康禄两兄弟,用理想化的形象反衬曾国藩的阴暗面,但是唐浩明不惜虚构曾国藩背信弃义杀死投降的韦俊,这个就不妥当了。唐浩明对太平天国的刻意拔高让人心中不快,不能因为集团内部有翼王等英雄豪杰就否定了整个集团的邪恶本质。我希望这只是唐浩明对出版的妥协,而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汪衍振的《曾国藩发迹史》明显是想写成本书的前传,但可以只继承了唐浩明写小标题儿戏化的特点。


   我很早以前就对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强烈兴趣。毛泽东与蒋介石,两党的领袖都对他表示出了极高的评价,甚至有人称他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完人”。从网络和杂志上的各种文章资料里,我曾零零碎碎地读到他的轶事,对于他自律、克己(致力程朱之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的性格特征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禁好奇:曾国藩是如何做到身居高位、事务繁忙却对自己保持严格要求、每一天都精益求精的呢?一介文官,又是怎么统领十几万汉人军队,不失满族皇帝、太后的信任历时十余年最终成功镇压太平天国?为什么即使他死后,家书和文集仍被百年之后的人们推崇传颂、列为经典?
  
   这部历史小说《曾国藩》,是唐浩明在花费多年编审分析《曾国藩文集》后写就的。据说九十年代左右,此书红极一时,人称“做官须看《曾国藩》,经商必读《胡雪岩》”。翻开本书,我有点失落的发现自己最关注的部分——曾国藩跟随唐鉴研习义理之学这一阶段,在这长达上中下三册的书中竟只占了一个章节。小说一开篇,就从曾国藩回乡奔母丧途中遇上长毛(指太平军)的情节写起。武功高强的民间高手、胸怀壮志的书生、雄心勃勃的长毛、形形色色的官吏,他们那被描画得栩栩如生的身影,逐渐将这幅乱世的悠长画卷舒展在我们面前。
  
   从四十一二岁的壮年时期到临终前的花甲之年,这部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和历史事件的发展,细致绵密地呈现了曾国藩传奇的后半生。他前半生作为湖湘一介农家子弟勤勉好学、考入翰林、官至二品的际遇,则以曾和其他人物讲述回忆的形式点滴呈现。曾国藩一生灭长毛、办洋务、培育人才、修身养性,他办到的事情不用说当时的人难以企及,后世的人也只能敬佩不已。
  
   终其一生,曾国藩无论多大的逆境顺境,都在不断自省、以求完善。青年时考科举起初并不顺利,加倍刻苦读书得以参加殿试;没有人脉和背景,经贵人指点凭诗文得赞赏终入翰林;临危受命,出山在长沙办团练,耿直严明却得罪了不少官吏,退至衡州;带湘勇战长毛的前几年,靖港大败,羞惭得差点自杀,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后,取得了一定战绩;又接连几次大败后,回乡奔父丧,消极避世;研习黄老之术,改变锋芒毕露的处事风格,在官场各界协助下,克服重重困难,依靠九弟曾国荃最终攻下金陵,消灭长毛;受封功名,却惴惴不安,深思熟虑后忍痛裁撤湘军,经劝说才留下长江水师;暮年因天津教案名声受损,身体日衰,还敦促幕僚仿洋人造机器,又推行幼童赴美留学计划。
  
   然而,“完人”或许可以是追寻憧憬的境界,却不可能成为一种真实的结局。古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曾国藩和其他许许多多成就大业的人物一样,无论初心多么高洁,为成事而争权势,定会伤害一些无辜者(或者说罪不至死者)的利益甚至性命、使其成为一块块垫脚石。比如:长沙城内曾收下串子会护身令牌的秀才林明光,被江西官场参劾时暗杀奉皇命来监视湘军的满臣德音杭布,为强行裁军诱杀被康福设棋局劝降的韦俊叔侄。又无论他个人如何想保持官府、幕僚和军队的清廉,自身多么节俭不贪富贵,也无法控制手下人的作为。就像曾国藩明知“九帅”曾国荃及其部署打下金陵城虽立了大功却也将长毛财富洗劫一空、对普通民众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却只能放任不管甚至包庇隐瞒。其次,曾国藩虽不贪财不贪权,却不能说他不在乎功名。尤其是“身后名”,是他在面对许多大事做大决定时的权衡砝码,也是他后期为人处事的一大负累。在平定长毛之后,湘军裁撤、战捻军、断津案、办马案,曾国藩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形,原本就力不从心,再加上自身对于名声污损的恐惧,无论怎样再三权衡、深思熟虑,无一能办理得利落漂亮。再者,在一个乱世的大背景下,为摇摇欲坠、即将倾覆的清王朝谋事,曾背负着自身的局限性,他岂能凭一己之力扭转局势?
  
   曾非完人,但他的才华、成就和处世哲学却给后人带来了无数启示。


  1、老蒋一生模仿曾文正公,唯独最关键处却没学到。只懂得赠一赠中正剑、让人叫一声校长这些皮毛。但却没能学到曾国藩慧眼识人审时度势急流勇退的过人见识。同样到了军队暮气已重、天下人心思安、内部分裂各树一帜的情况下,曾国藩懂得急流勇退而老蒋猪油蒙心非打内战不可,最终解决实在令人唏嘘。
  
  
  2、读完曾国藩才知道梁启超说李鸿章“不学无术,不敢破格;不避辛劳,不畏谤言”这其实是恰恰是和曾国藩相比得出的精辟论断!我曾疑惑李鸿章名重一时怎么会不学无术,权重一时怎么会不敢破格?待到和曾国藩放到一起,真是瞬间高下立断。但李鸿章不畏谤言迎难而上的拼劲缺也是曾国藩所没有的。想必这和两人一个青年得志但后半生艰难,而另一个中年以后便平步青云一帆风顺的个人经历有关吧。
  
  
  3、不知道临死还在忙着签定辛丑条约而被全国痛骂为卖国贼的李鸿章,当时会不会想到处理天津教案时的曾文正。看到曾国藩天津教案及后来的悲凉晚年,禁不住的会想到处境差不多的李鸿章,两个“侩子手”“卖国贼”,这其中又有多少艰辛不易!每每想到这里,就会为自己曾经的愤青想法懊悔不已无敌自容,果然是“书生误国”“清议误国”!
  
  4、唉。。这样的人固然是中兴名臣,可要是没有他,早点砸烂了清王朝或许能早点建设新中国吧。据说邓小平晚年谈到周总理时说过“如果没有总理,文革的破坏会更严重,但如果没有总理,文革恐怕也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这话不知是真是假,但确实有几分道理,想必。。同样也是可以用在曾国藩和李鸿章身上的吧!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曾国藩,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集大成的典范,成功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这本书,很虔诚的想学习其修身齐家的方法,对于我来说,希望在“静”"有恒"上下工夫。
  
  


  攻下安庆时确实是曾起兵的好时机
  满洲皇位更迭 承德风声鹤唳 顾命大臣与太后们各立山头
  发匪行将末路 洪逆丧心病狂 忠王独木难支
  左胖羽翼未丰 楚勇势力不济 李二纵得洋枪 拥师不敢存异
  帐下雄兵十万 更有虎将满堂
  老九决胜千里 鲍超勇冠三军 水师纵横大江 洋人驻足观望
  
  然而终究未能成事 还是本性使然
  从来以圣人为楷模 到底难效草莽贼寇
  兼之老九心思难料 日后烛影斧声 为之奈何
  
  机不可失 攻下金陵时 左胖早另立门户 李二也有赤佬撑腰
  润之亦死 此事再难为之
  不知若干年后被教案忙到鞠躬尽瘁的文正公可否有一丝感慨呢
  


  读完最大的感觉就是:人要自己成就自己啊!
  曾国藩天资并非聪颖绝伦。还记得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小偷半夜去他家偷东西躲在房梁上,看见幼年的曾国藩正在屋里背诵《岳阳楼记》。本想等他背完回去睡觉之后下手,却等啊等,屋子里的那个愚钝的少年整整背了一夜都没把这文章背诵下来。在梁上的小偷听来听去都会背了,这样一直折腾到第二天早晨,东西也没偷成。可见曾国藩的天资一般,另外从他几次科举考试也能说明他并非天生奇才。然而后来却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德功言三不朽的大儒,为何?因为倔强的秉性,因为心中有大理想大信仰,因为不为圣贤即为禽兽,因为自己要成就自己。
  
  带兵打仗,他和历史上的军事奇才韩信岳飞戚继光差的太远;运筹帷幄,虽有卧龙先生之忠心,但着实没什么奇招制敌。然而他稳扎稳打,稳中求胜,这和他做人也是一样的。不求近效但求长远。要做圣贤,就要从小处开始,就从每个细节做起来改变自我。比如每天的静坐,比如坚持写日记,比如每日再忙也要读两页史书,比如每日临摹字帖,比如每篇奏章都是写了改改了写臻求完美,比如坚持写家书对家人的教育,比如比如。。。。怎一个锲而不舍了得!一个天资愚钝的倔强少年就这样一点一点提高和修炼自己,成为晚清唯一的一位大儒。
  
  我等凡人如果也能这般坚持不懈,或许早就成就自己的人生了吧!
  
  还有,勤思考。从每个失误中反省自己,他直到50岁才从自身的经历中体会到要以柔克刚的道理。做人亦是如此,外要圆内要方。悟透这层意思,曾国藩就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做人境界。
  性格决定命运,信仰决定方向,不断修炼自己,不断求得自身提高,自我修炼成就自己,这就是我读罢唐浩明先生这片宏伟巨著后我最深的感触!


   最近看完这部书,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作为臣子,平步青云,忠君报国,为君主分忧,他做到了;作为家族的一员,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光耀门楣,他做到了;为人夫为人父,他克己修身,言传身教,严谨治家,他是标杆。作为一把手,识人知人,知能善任,心胸开阔,使得湘军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我,认为文正公是成功的。
  
   对于政治和军事上运用的谋略和手腕,则是官场斗争的必然,作为一个能臣,清官,不仅要能做事,还要会做事,协调好各方面的影响,仔细权衡,仔细思量。
  
   对于朋友,曾国藩有他心胸开阔的一面,比如对于左宗棠,但是又显现出他重德的一面,比如他对身边德行欠佳人的态度。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前期任京官时,在众多的京官中,并没能够异军突起,后期办团练,兴洋务使得他封侯拜将,时势造就了曾国藩功业。但是对于疲敝已久,病入骨髓的满族政权,没有能跳出愚忠的圈子,血腥镇压太平天国。假若真能如书中所写,和太平天国一样,勤王或者自立,我不禁会问那么近代中国会是一种什么景象呢?
  
   最后我想说,作为人我们有缺点,也能允许别人有缺点,正是如此,我们才没有把人神化,我们才觉得这个人是可以认识和企及的。文正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特质,比如自省的态度,识人善任的眼光和勤勉的习惯。
  
   我喜欢读历史类书籍,因为历史教会我们去看今天,教会我们怎么做事。第一次发帖,谢谢大家来捧场。


  大家公认,曾国藩不是天才式的人物。一路跌跌撞撞走下去,到最后功成名就位极人臣,觉得完全是一个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故事。
  
  1. 那些杀不死你的将使你更强大。需要有两个前提,即能持续挑战不放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到最终成功。出师不利,跳江自杀未遂,而后突然享受胜利逆转的喜悦,似乎让曾老先生早早就领悟到了人生瞬息万变,熬过痛苦总有喜悦的道理。从此以后,遇到任何不顺,第一念头总不是放弃,而是挺住。“天下凡物,加倍磨冶皆能变化本质,别生异彩,何况人之于学?” 能忍,进而坚韧。第一条基石。
  
  2. 吾日三省吾身。观察周边的人,慢慢开始觉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原来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做的事。有的人没这个心,有的人没这个悟性,或者两者皆无。于是两个前提之一就很难成立了。不能吸取教训自然很难战胜困难,而没有战胜过困难的人也很难有斗志,形成恶性循环……反思,第二条基石。
  
  3. 相由心生。曾老先生其实在哪一方面也没有出类拔萃,只除了会看人。这在今天看来应该算入管理才能。如果不是能鉴别、提拔、管理一群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的人,很难想象曾老先生的仕途生涯能走到哪一步。如果不会识人会怎么样呢?觉得从工作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利益会受损。比如信任了不该信任的人,或者讲了不适合讲的话,不管是团队成员还是管理者,都会带来很糟糕的结果。从生活的角度来说,人越长大时间越宝贵。交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决定了加入什么样的社交圈、接触什么样的讯息、受什么样的影响,需要进行取舍。曾老先生的交友原则:“八交:胜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 九不交: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全无性情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占便宜者。” 抱着认识一个好朋友有益一生的信念,觉得识人很重要。
  
  4. 何以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小的时候总觉得这种处事方法太过圆滑,心里总是默默鄙视。直到长大了才懂得,在一定限度之内,就不是圆滑,而是成熟。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境遇立场不同,所思所欲不同,遇到事情采取的行为便不一样。只是一心维护自己想要的,不惜伤害他人的权益,其实是很自私任性的行为。尊重满足对方的心理或物质需求,自己反而更容易得偿所愿。待自我为空,自我反而得万物。觉得佛家理念套在这里也很合适。
  
  5.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曾老先生在意气风发之时能想到为将来铺路,虽然一路如履薄冰,却也总算全身而退。晚景凄凉是件可怕的事,为此深深佩服曾老先生。“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事事想得深远,料得准确。第五条基石。
  
  6.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因为个人的世界观里认为,整个世界的运转是一场持续的巨大的蝴蝶效应,所以觉得曾老先生的际遇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有一个力挺他的王爷,如果不是刚好朝中无人,甚至如果不是自杀未遂……其实有无数种可能可以让曾老先生从此汲汲无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知世间万事皆因果缘,怀敬畏谦卑之心的人,往往更坦然面对失败,也更坚定于推动命运之轮的转动。
  
  最后,两颗星是因为觉得写得太差。。。真正有价值的是曾国藩的一生经历。


  这本书看过好几遍,还是很喜欢看,里面其实主线是曾关于创业的一个故事,有对于价值观的思考,对于人才观的思考,对于组织理论的思考,当让更多的是实践,对于问题的解决。原来圣人也有要跳江自杀的时候,原来圣人的烦恼也很多,所谓责任越大、烦恼越大。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胸怀,所以格局小的人在高位实际上是最组织和最自己都是非常危险的。


  
  提到晚清的历史,曾国藩绝对可以算作一名极其重要的主角,至今仍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观此书,观其人,观其一生,真可谓可歌可泣,可敬可悲,至今世又有多少豪杰能至于此呢?毛泽东都对其评价为,“我观近代,独服曾文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曾国藩作为儒家传统的继承者,真的将这一思想贯彻的淋漓尽致,以其一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传播给后人,虽然在这一生的最后时期,也因为天津教案曾受人质疑,但处于当时的历史时期,的确也不能超越历史去苛求人物。在更多人的评价中,曾国藩真正实现了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 不愧为“中华千古完人”。
  从为国立功上,筹练湘勇平定太平天国只是其一,让后世更佩服的还是他能做到急流勇退,没有一鼓作气推翻清王朝,收复汉室,而是作为两江总督,自行裁撤湘军。
  而曾国藩深刻打动我的地方,还是在于他作文、严己、持家;识人、用人;带勇,为官,成事;这些方面的独到之处,也难怪《曾国藩》成为当今官场上的必读书籍,许多公务员拿它作为官场立命的参考。
  
  严己
  “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搏。天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耳,当思珍惜。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耳,当思奋争。然知天地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这是书中最让我牢记于心的一段话,这样的境界与修养已是对自身的要求近乎及至,难怪曾国藩能每天坚持日课,而又能在乱世之中,以其自身的个人魅力,精神榜样,统领一干自始至终对他死心塌地的优秀湘军统帅。
  修身之极,也不过如此吧!当今之世,想必没有多少人能以此作为为人处事的原则了。
  
  持家
  “家业之兴与败,全在勤敬二字上。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胜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如果没有曾国藩引领的严格家风,我想也没有曾国荃以及后世家族的辉煌。他的家书至今仍是家庭教育的范本。
  
  作文
  “作文写字,强调一个‘气’字。文求气昌,字求气贯。文气不昌,虽道理充分,其文不足称;字气不贯,虽笔笔有法,其字不足观。”
  其实,翰林出身的曾国藩始终将作文摆在重要的位置,从书中对其子嗣的要求中就可见一斑。平定太平天国前的《讨粤匪檄》也可看出,曾国藩所做之文,必定想对己,对君,对天下百姓,都想做到师出有名,理直气壮。
  
  识人 用人
  “牛骥同槽,庸杰不分,必然使英雄气短,才士齿寒。”
  识人、用人更是曾国藩自己引以为傲的一点。曾国荃、李鸿章、彭玉麟等等,一生举荐之良才不下千人。对为国家发展立功上,很难讲,曾国藩的自身成就,与为国荐贤的成就哪个更大。其实,也正是他“谓为人仪则,为人作表率”的风骨,识人、用人、不畏所用之人超越自己的心胸,才做到如此之成就吧。
  
  带勇
  “带勇之法,以观察人才为第一,整顿营规,讲究战守尚在次之。
  宁可失之于严,不可失之于宽。
  乱世须用重典。
  对待部署,要扬善与公庭,规过于私室。”
  能够靠练勇平定当时可谓民心所向的太平天国,可见曾国藩作为一名文官在带勇上确有独到之处。湘军成立之初,也确实做到了将帅廉勇,军纪严明,勇猛善战,威震天下。
  至于多年后,湘军后期的腐化衰落,也是历史发展的无奈之境啊。
  
  成事
  “功可强成,名可强立,在人之努力耳。又说天下事有所逼有所激而成者居其半,眼下尽管时机不利,也正是困知勉行之时,要在逼和激中做成事”。
  观曾国藩一生所为之事,所遇之困境多于顺境,而事成者多,事败者少,我想也正是源于此。虽然晚年的他,也将成事之因让半分于天,但我眼中的曾国藩的成事之因,还是多源自于他的远见、隐忍与坚韧的个人精神。
  
  曾国藩,其人其生,其思其境,值得当世之人感慨,学习良多。以个人对其最为推崇的“静”界为结尾,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真可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说曾国藩,太难了,忠君、识人、儒生、远见,又虚伪、怯懦、狡诈、残忍,一言难以蔽之。正如书的结尾,曾国藩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功臣,还是罪人?陈广敷的批评,更是给了他晴天霹雳的致命一击,他的价值观,瞬间几乎崩塌。他虽然勉强说服自己是对的,可看得出来,他自己还是很不确定,他也没有时间来想明白了。
  我们不能脱离人物的历史环境来评判,所以说他是“农民起义的侩子手”,就是胡说八道。“农民起义”不一定就是正义的,那么站在他当时的立场,剿灭太平军,维护清王朝,也属正常。何况很多人最后都认识到了,太平天国的灭亡,是内因,是洪杨等人的骄奢淫逸、自相残杀,导致了灭亡。这个道理,不但曾国藩领悟到了,陈广敷看出来了,康禄、康福认识到了,就连一些普通士兵、平头百姓,也认识到了。
  还是说说康福吧。其实评判曾国藩,康福是最有发言权的。和曾国藩在一起的时间,朝夕相处、亲密接触,谁也没有康福长。康福几次救过曾国藩,见识到曾国藩为人软弱的一面。但对曾国藩更多的是佩服、崇敬,曾国藩是神,曾国藩就是他的偶像和寄托。
  康福对曾国藩的印象最终还是逆转了。曾国藩虚伪、狡诈、残忍,他没有、也没有力量中兴清廷、造福百姓。而他的弟弟,康禄,才是真的英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信仰、视死如归。所以,他向曾国藩讨回了本就是自己的祖传棋子,与曾国藩的旧日情谊一刀两断。回到东梁山下,远离那个污浊腐败的社会,悉心培养自己的儿子,让他知道谁是真的英雄、什么是正确的道路。最终康福的儿子,为推翻清朝做出贡献。
  康福是个明白人,真君子,坦坦荡荡,不虚伪、不顽固。中国这个社会,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康福这样的人太少了。


   假期的时候在学校书摊上淘到的三本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版本,很喜欢那几本的封皮,看着有小时候读演义小说的感觉。当然这本历史小说还是有着演义的成分的,比如叙事之余延伸开来再讲段人物的感情遭遇,如彭玉麟的爱情经历,曾国藩的小妾的事情,康福两兄弟的事迹,当然这是小说,这样才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
   从 荷叶塘的农家弟子到“中兴之臣”,由翰林到将领,这样的人自然具有可以书写的传奇,而出将入相自古是许多知识分子的“千古梦”。而且懂得激流勇退,更是具有中国式的大智慧。曾国藩一直便是许多有抱负的人心中的楷模和偶像,所以才有坊间所传的“做官要读曾国藩”。
   然读完他的这本历史传记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的勤奋、冷静、和知人善任。曾国藩一生中作文章也没有名流千古,打仗完全靠的是手下的枭将和曾国荃。而他所作的家书却极具价值,其中包括对自己的反省,对后辈的建议和读书临帖的习得。这许多家书都是在战场上写成,而且认认真真、风雨不辍,可见他是个以勤奋和反省立身的人,虽然热衷功名且手段狠辣,但儒家的慎独、自省都一一做到,且极其出色。
   其次,见识深远,亲手网罗人才、逐级提拔。深知成伟业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且功成之后将首功推给他人,深知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坚信行事之中见识第一,才具第二。所以在很早便看出肃顺贪权跋扈,虽然一再提拔自己,但还是始终不说多余的拉帮结派的话,免得在肃顺倒了后被诛连。
   至于识人,更是准确,从塔齐布、罗泽南、彭玉麟,到李鸿章等等都是看准后便委以重任,他们也是尽力回报。
   所以如此见识和总揽全局的眼力,怎么会不名垂青史呢,正印了那句:富贵而名磨灭者不可胜数,唯倜傥风流者称焉。


  看完《曾国藩发迹史》然后过来看这本书。两本书的作者简直是约好了一样!《发迹史》写到曾回家奔丧,《曾》就从那里接着往下写!中间完全是无缝衔接!此书主要写曾国藩后期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在刻画表现人物上非常到位的。建议和《发迹史》一起看。


  记得当年读它是很惬意的一件事情,这么多年过去了——在传纪和小说的边界游走,作者的笔法和格调营造了很强的真实感。用心揣摩一个人,琢磨一些事,不誉之、不谤之。修齐治平的楷模、儒家三不朽的典范,一个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物。——崇雨读后感
  


   浩明先生的代表作已经不需要我等平凡之辈再给予任何推荐和评价,只是我读完这套著作的确是心潮澎湃,而且作为一个湖南人,产生了机枪的骄傲感和归属感,也是读完这套书之后,我开始去查阅关于湖湘文化的历史,湖湘文化的起源,深入的了解和解读湖南的山水造就的一群民众。
   湖南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不可不可抹去的一笔,前仆后继的湖南人对中国历史的积极推动作用青史流传。主席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新中国领导集体里的湖南人自是不用多说。
   直到拜读了这套大作,我才深深感到,湖南人的历史是从曾国藩开始的,这位湘阴的书生将军开创了湖南人在中华文明史上亘古未有的一个时代,他徒手建湘军、剿太平、保大清,无湘不成军,尤其这一支横扫中华的队伍解散之后,大多回到故里,带回来的物质、精神的财富都极大的补给了这片曾经的蛮荒之地。
   曾国藩先生另一个深远的影响就是他个人的修养和对于人才的识别,他一身克己守礼,严以待己,家风严谨,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虽然他个人的肉体早已陨灭,但是整个家族的传承,尤其是家族内部长期保持的正派作风,是左宗棠、张之洞甚至李鸿章都不可比拟的。总之,我觉得他的人生宽广的就像是浩瀚的海洋,在同样的时间里,他赋予他个人、家族、国家那么宽广的意义,那样充实、饱满。曾国藩善于识人乐于识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意见乐事,他的家传门生李鸿章在他去世之后,将对他的推崇一直延续下去,而李鸿章本人也成为晚晴应该说是当时全球范围内瞩目的一颗巨星,成为政治、外交、商业的极大权者。
   应该说,我个人有限的阅历以及认知水平,都会限定我解读这本数的能力,但是我纯粹是崇拜者、敬仰者,希望在这些让人沉淀的文字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心灵。


   他的一生从曾剃头走到老中堂,在清王朝面前,他是一名忠臣;在官场中,他是一位高端政客,擅长权谋。
  
   曾国藩的功绩:
  1.建湘军(书生将领+农民士兵),保家卫国。通过自己是湖南人的优势,在湖南办团练的机会,建立起了一支骁勇善战、纪律严明的军队-湘军,虽然后期湘军人数扩张、打多了胜仗之后,内部腐化加剧,纪律松弛等毛病开始显现,但曾国藩确实是建立了一支从属效忠于自己的有实战能力的军事力量,俨然一个藩王、地方军阀。
  
  2.平长毛,解决内乱。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兴起。曾国藩依靠湘军和水师,开始了和太平天国的持久战,按照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的步骤,最终平定了长毛。太平天国的失败,首先的主要是原因是于高层内讧胡斗、腐化过快等内部因素,曾国藩湘军的长期围剿并最终胜利只是处于临界点的那个外力,有这个外力一推,太平天国提前倒下了。
  
  3.开眼界,学习西方。建立兵工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安排赴美留学生等等都是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具体行动,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化的先河。在那个时代,这些行动都是很超前,足见其希望国家人才辈出、繁荣富强、自主独立的心愿。
  
  
  曾国藩的败笔:
  1.津教堂案。一个偶然事件,促成中法、中国与外国长期以来矛盾的爆发,曾国藩夹在三股压力中间,里外不是人,上有慈禧为讨好外国人而严惩肇事者的步步紧逼,下有老百姓对外国殖民者长期以来积攒的怨恨,外还有法国等国家的军事威胁。从清王朝的利益出发,委曲求全,最终还是向外国人屈服,接受了一系列屈辱要求,但却背了卖国贼的骂名。使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自己却声誉扫地。
  
  
  可以深入的部分
  1.湘军的性质-个人部队与国家部队、满族与汉族矛盾。
  
  2.曾国藩处事方式的变化-硬碰硬到圆和处事,“曾剃头”到“老中堂”。刚开始办团练时,常常越过职权范围操作,直来直去,没有考虑过地方官的感受。对待长毛手段残忍,到后来,则在处事、治军等方面慢慢圆和,“求人”、“赏”、扬善于公堂,规劝过错于内室等手段运用得逐步成熟。
  
  3.太平天国(发迹于广西)的兴盛与我D兴盛的相似性。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与“打土豪、分土地”,调动了占中国人口绝对比例的农民卖命的积极性。在中国,口号还是土的好,方便农民传播。
  
  4.曾国藩“陈桥兵变”的可能性。性格使然,可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臣,但做不了王。
  
  5.曾国藩与中国的近现代化
  
  6. 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淮军首领
  
  摘录
  1.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2.大凡中等之才,奖帅鼓励,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慢慢地就会堕为朽庸
  3.足下勤实有过人之处,然天赋却只有中人之资。但自古成大器者,并不靠天赋,靠的是勤实。
  4.人过鼎盛时期后看,应该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从掀天揭地出着想
  5.天下事有所逼有所激而成者居其半
  


  曾國藩
  
  評價:內聖外王
  
  追求:“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修身:
  -詞賦之學
  -程朱理學 誠、敬、靜、謹、恒
  -申韓之術
  -老莊之道
  
  爲人: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處世:
  韜光養晦
  
  治天下:
  -淡然對待不公平待遇
  -忍耐失敗
  -盡力消除負面影響,直奔大目標
  -抓住機遇,做大做強
  -識才
   “端莊厚重是貴相”
   “謙卑含容是貴相”
   “事有歸著是富相”
   “心存濟物是富相”
  -用才
   廣收慎用
   因量器使
   區別對待
   著力培養
  -接班人
   謹慎以達後繼有人並光大師門
  
  
  
  ——————————————————————————————
  閻錫山
  
  墓誌銘:
   突如其來之事,必有隱情,惟隱情審真不易,審不真必吃其虧。但此等隱情,不會是道理,一定是利害,應根據對方的利害,就現求隱,即可判之。
  
  追求:“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修身:
  -程朱理學
   深諳陸王心學,卻又擔心王學流於放蕩,故又取法程朱(見李蓼源:《閻幕歲月》)。
  -老莊之道
   “處物,巧勝與拙;處人,拙勝與巧。”
   “智無詐,方爲至智。”
   “輕躁顯露,人格事業兩受其損;慎言誠訥,人格事業兩得其益。”
   閻錫山認爲,“不對”的反面還是“不對”,只有“中”才是對的。
  
  
  
  ——————————————————————————————
  曾國藩與閻錫山的共同點:
  
  
  一、追求:“三立”------立德、立功、立言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原文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後於葉紹袁《午夢堂全集·序》亦提及。
  原文爲:“長幼內外,悉以歌詠酬倡爲家庭樂。丈夫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婦人亦有三焉,德也,才與色也。”
  二、修身:重哲學。
  均承程朱理學後轉老莊之道。
  三、處世:韜光養晦。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辭賦之學
  申韓之術
  程朱理學
  陸王心學
  老莊之道


  可以看出来作者对于湘军的见解已经非常深刻,难怪能写出来如此小说。
  (1)同治三年,湘军由12万裁撤至3万:
  这段时期,下关码头日日夜夜人如潮,货如山,吉字营被裁撤的官勇们正携带从金陵城里抢劫的金银财宝、美女少奴,坐上西行船舶,怀着各式各样的想法,做着形形色色的美梦,由长江换船进洞庭湖,由洞庭湖进湘资沅澧,而后再换船进小河小港,或换骡马车担踏上大道小路,进入原本闭塞贫穷的山谷边壤。他们,以及后来从各个军营撤回的十几万湘勇,拿了这笔钱起屋买田,送子读书,经商跑大码头,出门会阔朋友,开湖南一代新风,遂使历来号称天荒之地的三湘四水,从此眼界大开,风气大变,人才辈出,灿若群星,成为近代中国最有名气、最有影响的一个省份。
  (2)湘军正是挖大清江山基脚的罪魁:
  你们想想看,大清二百年来,兵都是朝廷掌握的,钱粮皆归之于户部,藩臬听命于中枢。这些年来,因军功而升至督抚的多达二十余人,至今还占据十八省的近半数。他们仗着功劳,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兵员成了家丁,钱粮变为私产,藩臬唯听命办事,不敢稍有异议。后起的淮军将领的骄横更为过之,简直达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今日形势,外重而内轻,督抚之权大于朝廷,只怕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不久就会重演了。曾涤生说,二十年来与长毛、捻贼之战,其力费十之二三,与旧时文法之战,其力费十之七八。好吧,你们看看,这就是他与祖宗成法开战取胜后的功劳!大清亡在湘淮军之手。总有这几十年间便可证实。


的确写的太差!两颗星高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