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德胜世界

周志友 长江文艺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作者:

周志友  

页数:

25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个其管理被称为“中国企业管理圣经”的公司,   一个让清华大学管理学教授说“如果我年轻20岁,我以到该公司做清洁工为荣”的企业,   一个从不让员工打卡,报销不用签字的单位,   一个践行着真正的细节管理的团队,   一个宁愿选择关闭也决不屈服于任何商业“潜规则”建筑商,   一个充满人性、和谐、信仰和爱的商业世界。    本书是继畅销书《德胜员工守则》之后,关于美国联邦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全面展示了德胜公司的经营管理之道,她将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的最新企业管理成果以及其核心价值观和她试图重建的商业伦理、商业哲学。是一部是了解中国最新企业管理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周志友,供职于安徽省文联。主编有《德胜员工守则》等多种经营管理类图书。著有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影视剧等著作。作品曾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多种选本。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优秀文学作品奖、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星光杯”奖、中国画报协会颁发的装帧设计奖等多种奖项。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吴宫喜来登酒店的震撼第二章 撕开温情脉脉的面纱第三章 坚守价值观的管理第四章 独特的行政文化第五章 爱心与信仰第六章 有效的教育第七章 聂之造尾声 美丽的波特兰小街附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吴宫喜来登酒店的震撼  2005年12月25日。苏州。圣诞节。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Christmas”本是拉丁语,意思是圣人的生日,后来,当其演变为“上帝与我们同在”时,这个节日便成了西方人最重要的节日。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是美国联邦德胜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从公司的名称和性质来看,你就会知道圣诞节当然也会是德胜公司最重要的节日。的确是这样。每年,德胜公司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隆重地庆祝圣诞节。  德胜公司的总部设在苏外州工业园区的波特兰小街。几十幢美式洋楼构成了一个独具异国情调的小区。这几天,这里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圣诞树、圣诞老人,以及每幢洋楼前不同的国旗(波特兰小街有许多外国客人租住在这里),小街几乎就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身临其境,恍惚之中,你或许会以为置身于异域。其实,不只是在这个时候,即使是平时,你来到波特兰小街,也会有置身国外的感觉。我在《德胜员工守则》的后记中曾经写到:“上海艾格斯公司副董事长王艾米女士在美国生活过多年,她来到波特兰小街后,感慨地说,在这里,你真的以为是到了美国。”  而更重要的,是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快乐的笑容,真诚的笑容,友好的笑容,充满着爱意的笑容,发自内心的笑容……这里宛如世外桃源,宛如一方净土,让人感到恍若隔世。  刚刚中午,在距离波特兰小街两三公里远的公司办公区,已经热闹非凡。昨天夜里,从全国各个工地风尘仆仆赶来的员工们,此刻已经聚集在这里。一辆又一辆的豪华大巴排成一条长龙,与人头攒动的人群一起,渲染成一种气氛,成为一道独特的节日风景。  硕大的厂房里,临时会场已经布置好了。“欢迎员工回公司过节”的大红标语,与缤纷的彩条交织在会场的上空;数百张不同颜色的塑料方凳,组成一个又一个方阵,构成一种特别的图案,给人一种强烈的形式感。  此刻,参加会议的人还没有入场,会场空旷而安静。我坐在一张塑料方凳上,想象着即将开始的会议场景,期待着即将开始的场面。  两个小时以前,公司会计室才刚刚结束了忙碌的工作——近千只信封,每个信封上都要写上员工的名字,装入不同数额的钞票。这工作量也是不小的!与他们同样辛苦的,还有公司的高管,为了今天的活动,他们在一个多月前就忙碌开了。所有外地员工的往返行程、居住安排;特邀嘉宾的邀请;晚宴的节目安排;席卡制作、宴会排桌、前往酒店的车辆调度、礼品分发、录像、拍照,等等,哪一环节都不容出现差错。  德胜公司在北京、上海设有分公司,在全国九个地方设有代表处,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川、内蒙等地均有工地。无论是分公司还是代表处,无论是公司高管还是一线员工,圣诞前一天,都要从全国各地赶往苏州,与公司的人欢聚一堂,共庆圣诞。  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开会的时间快要到了,员工们开始有秩序地入场了。他们一个个匹装革履,英姿焕发,从外表看,你很难看出他们是来自农村的建筑工人。几个小时之后,当他们在五星级酒店文质彬彬地用餐的时候,有谁敢怀疑他们是刚从工地下来的建筑工人?  公司总监聂圣哲走上了讲台。所谓讲台,只是临时摆放的一张桌子,上面安装了一个麦克风。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只有在庄重的场合,他才会这样。平时,他都是一身休闲,有时,他会戴一顶两边卷翘的美式帽子,装束如同美国西部牛仔一样。  每年,聂圣哲都会在会上作一个简短的主题发言。他今年发言的主题是:永远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他向大家作了例行的问候后,猛地提高了声调:“今年,德胜又成功地‘剥削’了大家一年!”  不一般的开场白,虽然不能说是语惊四座,但大家的注意力却完全集中了。面对大家多少有点惊愕的表情,他问他的员工:“你们有谁知道,我们‘剥削’得来的钱,用来干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坐在下面的人,或许有许多人都想过,甚至议论过,但面对突然的提问,大家一下子却不知如何回答。  “比尔?盖茨一年可以净赚287亿美元,他一个人的收入是全中国人忙碌一年所得收入的三分之一还要多一些。”聂圣哲告诉大家,“资本家赚了钱后,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用来捐助教育及慈善机构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都是获得了大量的捐款才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的。没有资本的积累,美国怎么会那么强大!”  他的讲话,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德胜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  “首先我要把道理给大家讲明白,使你们不要对资本家有一种偏见。德胜有了合理的剩余价值,它才能往前发展,它才有继续存在的可能性,它才能维持正常的开支,办公司的人才有一种动力。否则,我为什么要办这个公司呢!我有吃的,有穿的,我完全可以不办这个公司!”聂圣哲有些动情了,他的声音有一点抖动。  聂圣哲是一个容易激动的人。他平静了一下自己,喝了一口水,继续往下讲:“今年年初公司发出了通知,说大家除了可以拿到自己该得的工资以外,公司不发奖金给大家了,并要求大家在承诺书上签字。请原谅我没有实现诺言,但这是个美丽的谎言。有了这个谎言,这个世界会变得更为美丽。想一想,像我这种讲博爱、讲仁慈的老板,我怎么会忍心让大家失望呢?因为我有钱,我爱你们。但有一点,我希望你们能够清楚,我不是把大家作为朋友而给大家发奖金的。我们之间维持的关系是一种正当的、健康的劳资关系,那就是你八个小时内要干好工作,而且一定要做得出色。我们虽然不是朋友,但却不是像犀牛和小翠鸟互相离开后就没有办法活了。如果你们错误地把我当作你们的朋友,那就会影口向我们之间这种透明、健康的关系。我不是你们的朋友,你们一定要排除我作为你们朋友的资格。你们一定要清晰地认识你们自己,公司给你发了奖金,你应该感谢你自己,感谢你的为人……”  聂圣哲认为他是把话讲明白了,但员工们最终是否真的明白,是否真正从内心接受,他并非有把握。他清楚,刚才他所讲的这些话,要是放在美国,人们一定会莫名其妙,这就如同购买物品一定要付钱一样,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但是今天他不得不把这样的常识当作一个启蒙的命题来讲。  然而,聂圣哲更清楚,无论多么精辟的理论,无论多么华美的语言,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的。他终于回到员工们最关心的话题上了,他指了指身边的那几个大纸箱子,开玩笑地说:“过一会,这一大堆钱就是你们的了。这些钱本来都是我的,因为,这些奖金本来是可以不发的。我也是人,我也心疼啊!”  员工们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他们的笑,确实是发自内心的。  他们真是幸运的。这些年来,建筑企业拖欠工人工资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问题之普遍、之严重,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工人以死相逼讨要工钱的场面并非罕见。下至百姓,上至总理,几乎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大家虽然都在努力化解,但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年终已到,这个问题又成了媒体的热门话题。这几天,新华社接连发了多条与此有关的通稿,其中一条便是深圳刑拘了八名恶意欠薪的企业主。欠薪竟然到了要用法律来解决的地步,真是匪夷所思!历朝历代,杀人偿命,做工付钱,这是再平常不过的道理了。可到了今天,欠薪这种反常倒成了正常,甚至还反了过来——欠薪者理直气壮,成了老子;讨薪者理屈词穷,成了孙子。更有甚者,欠薪者竟对讨薪者大打出手!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胜公司不仅保证了全体员工工资的发放,还保证所有的员工都得到了年终奖金。“在德胜,只要你勤劳,就能保证你全年吃穿不愁,并且还可以有一些积蓄,这样就能保证你过的生活不比别人差。”聂圣哲在讲话中强调了“保证”两个字。与此相对应,我想起了聂圣哲在另外一个场合说的话:“你们受伤了,公司会给你们以呵护;你们生病了可以向公司求助;你们家庭有困难的时候,公司会给以补助;你们在家里遇到不幸时,公司会伸出援助之手;你们中有人结婚了,公司还会表示祝贺……”  工作人员打开了纸箱,从里面取出了一沓沓厚薄不同的信封——那里面装着不同数额的奖金。  “我们有一套先进的计算奖金的系统。奖金是有厚薄之分的,它是根据个人的历史贡献、本年度的业绩大小、在公司工作时间的长短等综合因素计算出来的。”说完这句话,聂圣哲拿起一个信封,念着信封上的名字,恭敬地双手将奖金交给走到他面前的职工。接着,他又拿起了第二个信封,念着信封上的名字,恭敬地双手将奖金交给走到他面前的第二位职工……数百名员工,他都一个一个地亲手把奖金交到他们的手里。  公司每年给员工发放奖金,聂圣哲都坚持要亲手把奖金交到每一个员工的手里,无论这个形式与过程多么单调与冗长。对此,有人提出过异议,建议把奖金分到每个班组,由班组长发给每个职工。他们认为这样做,既减少了麻烦,节约了时间,又方便快捷。  但这个意见,聂圣哲始终没有接受。  我抬腕看了一下手表,再过三个小时,圣诞晚宴就要开始了。公司所有的员工,将从这里乘车出发,前往吴宫喜来登——苏州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参加圣诞晚宴。望着这些可爱的员工,我真是从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无疑,他们是幸运的,幸福的。  会场里发出了雷鸣般的持续的掌声,发放奖金的程序结束了。我感到了掌声中非同一般的内涵。我相信,他们不只是为钱而鼓掌。德胜的员工,他们处在一个与众不同的公司之中,也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境界。在我与他们的交往中,许多员工常常都会与我交流物质之外的内容,比如诚信、爱心、感恩等。  员工们有秩序地离开了会场。外面的豪华大巴开始发动了。从苏州工业园区到市区的吴宫喜来登大酒店,即使路上不堵车,也要将近半个小时的车程。  浩浩荡荡的车队出发了。  聂圣哲在他刚才的讲话中,涉及到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资本利润”、“剥削”等经济学的概念。这些他没有展开来讲。这些问题比较复杂,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今天,我们的社会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沉舟侧畔,病树前头,我们还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作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2006年1月6日,我在北京参加了由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商世界》杂志社、《财经文摘》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商业伦理与中国企业实践论坛暨《德胜员工守则》出版研讨会”。会上云集了一批关心中国市场伦理、商业伦理的学者与企业家。市场伦理、商业伦理与中国市场经济转型成为这次论坛的中心议题,并引出中国企业如何实践商业伦理的深入探讨。  我在这个会上也作了发言。以我对经济学的茫然与无知,我当然无法与这些专家探讨经济学的理论问题。但我知道,我们在研究市场伦理和商业伦理时,如果不把一些基本的理论廓清,把一些基本道理讲清,研究就无法深入下去。我们对许多基本理论的理解都是功利性的,甚至是混乱的。比如:资本利润百分之百来自剥削;比如:“资本的每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比如:工人是企业的主人,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我们的市场伦理和商业伦理就很难建立。  在前往吴宫喜来登大酒店的路上,我把实际生活里复杂的情绪列入了这条公式:德胜公司发给员工的奖金来自利润,利润来自剥削,剥削则是一种罪恶……剔除公司运作的细节之后,按照这个逻辑推理,无论你发了多少奖金,工人的心理也不会平衡,他们如果认为你剥削了他们,那他不仅不会感谢你,可能还会反过来诅咒你。  在今天的主题发言中,聂圣哲还讲了这样的话:“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如果你们把我这个对你们非常重要的人偏偏当成了仇人,那就完全错了!”我想,聂圣哲应该是错怪了他们。他们其实是无辜的。  聂圣哲常常自问:“我为什么要办这个公司呢!”是啊,他完全可以不办这个公司。“我有吃的,有穿的,我完全可以不办这个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曾经公布了一个报告,欧洲百分之七十的人是不愿意当老板的。为之,我专门问过聂圣哲。“为什么?”聂圣哲看了我一眼说,“太没有名堂!”稍后,他用聂氏风格的语言向我解释:“虽然开公司挣了些钱,但是对老板自己来说,不铺张的人,不去洗桑拿的人,不去包二奶的人,不去吃喝嫖赌的人,对他来说也没多少意思!这样还很辛苦,有很大的风险!在美国有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的人不愿意去当老板!”  聂圣哲的激动常常溢于言表。我想,刚才可能是他错怪了他的员工;这一次,他可能是错怪了自己——如果不办公司,他怎么演算他自己为自己布下的一个个“命题”——关于思想、关于管理、关于教育、关于文艺,等等等等?  车队是在黄昏时分穿过苏州工业园区的。  地处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已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园区从1994年开园以来,一保持着旺盛且健康的发展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聂圣哲告诉我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已经有五十三家在区内投资了项目,这中间,来自欧美的项目基本占了一半,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九。  无论是具有异国情调的现代化建筑,还是与古城典雅风格相融的仿古建筑,进入园区的企业,无不显示出其企业的实力和不凡的品位。园区成千上万棵移栽的名贵古树,让人有望尘莫及的感叹:园区的创作真是大手笔!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当我认真考察了德很胜之后,我就很有把握地说,其他同行在管理上达到和超过德胜的水平,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他们的管理已达所有程序、环节的末梢,他们深谙细节管理之道。  --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  德胜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滋润员工的正义感、责任感、荣誉感,让每个员工充满自信和自尊。德胜的成就意味着,自由企业的作用,不仅在创造财富中不可替代,而且在推动个人的觉醒、人文精神的确立、道德的重建、公民的诞生等方面,更是“关键先生”!  --著名经济学刘军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胜员工守则》是中国企业管理的圣经。如果我年轻二十岁,我会将以到该公司做清洁工当作自己的荣幸。  --清华大学博士导师宋学宝  德胜人在中国当今不规范的商业时代的明志宣言。成为中国商业夜空的一道引人注目的亮光。毫无疑问。德胜让我看到了中国企业、中国人以及我们的国家更多的希望。在先驱者的身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上德胜所走的道路吗?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国姿委宏观战略部原部长赵晓  人生的管理圣经,一定要读!!来源价值中国网滕有玺  我上月从书店买到《德胜世界》,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绝对推荐。"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是多么朴实和精炼的人生准则。书中的案例让我为聂先生所钦佩。优秀是教出来的理念多有启发性。平民学校的办学理念多么值得学习和效仿。  下面的评语是自认而然的事:  一个其管理被称为“中国企业管理圣经”的公司,  一个让清华大学管理学教授说“如果我年轻20岁,我以到该公司做清洁工为荣”的企业,  一个从不让员工打卡,报销不用签字的单位,  一个践行着真正的细节管理的团队,  一个宁愿选择关闭也决不屈服于任何商业“潜规则”建筑商,  一个充满人性、和谐、信仰和爱的商业世界。  我是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现在在一家上市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如果二十年前我能够接受到此理念的教育,相信一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现在成为我每天必读的管理圣经。德胜网成为每日必看的网站。都市文化报成为我每周必读的报。  建议大家一定要好好读,读读好。


编辑推荐

  《德胜世界》是《德胜员工守则》续篇,中国企业管理的圣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德胜世界 PDF格式下载



一口气读完啦,觉的总结的非常不错,准备再订5本给公司主管学习,我们以前做员工手则都是口号多,能落地的少,而德胜员工守则确实能落地,,他的管理思想正是我们平时企业主说希望的,企业强大啦,什么都好说,注重员工培训,及企业文化的净化


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德胜公司,让我们认识到德胜公司的管理理念,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可以用于教育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它与《德胜员工守则》合起来阐释了管理之道。对管理感兴趣的同志,这两本书很值得的一看。


关于美国联邦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全面展示了德胜公司的经营管理之道


看过德胜员工守则后觉得里面的内容很适合新生企业学习。


德胜世界(《德胜员工守则》...


看《德胜员工守则》之前,建议先看此书。通过此书,对德胜有个初步的了解,才能理解《德胜员工守则》中,各类守则制定的背景含义,不然光看《守则》,会觉得很枯燥的。


不错,看过《德胜员工守则》再看这本,就更好了


与《德胜员工守则》一起看,会更有感觉!


德胜,不一样的中国企业,她带给世界的是震惊,是让人向往的企业


德胜的企业文化很独到


受别人的推荐,仔细看了德胜世界,真的很好,受益匪浅目前正在仔细看第二遍.感觉再次的研读又会得到更多的感觉启发.


德胜精神比较强大


”中国企业管理的圣经“绝不为过。不过,聂圣哲过度抬高国外哲学家,贬低我国古代的孔子等先贤为此书、此人美中不足,或者说有崇洋之嫌。


这是好书,老板和员工都应该看一看。


公司买的书 内容没看 包装质量很满意


在机场看了半天,觉得有些做不到唉。


介绍的很全面!!


在当当网买书,送货非常及时!


一本不错的书,学的东西很多。


书我没有看,是帮同事买的!呵呵...


如题,满意,非常满意。


看了觉得君子当如此!


读后,深思,是一本好书.


还不错 挺好


听很多人将的,所以就大胆的买了


心向往之……


该书本内容不错,值得大家好好看看学习。


挺好!~~~


很好,但好象与第一本有相同的内容


11111111111111


很好,没有看《德胜员工守则》,只看了这本书,也大致了解了《德胜员工守则》的内容。对德胜的现状有了理性的认识,很佩服德胜和聂圣哲,有的地方很值得学习,特别对一些低端产业很有启发意思。对高端行业很多东西也可以学习。很值得一读!


通过本书,对德胜公司及聂圣哲本人都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德胜世界
德胜系列的都不错!


本书是一本指导现实管理的书,很实用。


旨在改变中国人国民性的企业和书籍,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


这个续篇还可以


介绍的很全面,可以参考。


这本书很值得看,尤其是刚刚上班的毕业生!!


看了很受用


听朋友介绍不错,买来看看,正在阅读,希望有所收获!


还没看呢 ,就快速浏览一下就行了 ,不必细看


送给朋友的,很喜欢


很值得一读的好书,很受启发!


本书没有第一本德胜员工手册好,本书由一些内容过于称赞聂总监了,隐隐约约有些造神了。管理重在实践,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长处,德胜最让人称道的是对中国农民意识的改造。太多内容重复了。认真看第一本,领会企业的宗旨,活用活用比照搬好。我们不一定需要100%的得胜模式,也许会有更好的方式去解决。我看了得胜的网站论坛内容,看到有些愤青的味道。为什么中国人普遍没有纪律性,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产业工人,工业革命的时间太短。为什么没有信仰,因为我们的信仰在几年中被搞得支离破碎,人都成了实用主义的信徒。今日,在一个成熟企业应该做到的事情却成为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梦想和努力方向,这是个时代的悲剧。当年国营企业剥离三产,现在某些沿海的好企业却以能够给职工提供优良的生活、医疗、文娱场所而炫耀,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个人还是喜欢看《德胜员工守则》


个人感觉是一个被有经验的人包装的东西。逻辑性是不够的。

例如:
1、这个公司是不审批就可以报销的,但实际上,报销的时候,要声明;报销的时候,财务还是要把控。所以根本还不是信任员工,实际上,这本很多东西,被隐藏了。
2、说一个教授愿意去这个公司扫垃圾,胡扯。
3、另外圣诞奖金要一个一个发放,这明显是厉害老板的做法。
4、很多制度、价值观都要一致才能在这个公司,说明这老板包容心不够,另外用一个老板自己的人生观点要要求别人也这样做人,其实是很自我的。我想也只有那些民工才愿意为了钱出卖自我。
5、当然很多观点,做人的、管理的,我还是认同的。


他从个人角度写德胜公司的事情,感觉有点杂


角度太明显


看完这书很想看一下《德胜员工守则》。至于这本书,文人写的企业管理类书籍,感情化的东西太多了,误导读者,不看也罢!


没有新意,只是再抄写《守则》,败坏了德胜的声誉!


我买的几百本书里,最差的一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