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林语堂作品精选

天水,杨健 编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天水,杨健 编著  

页数:

63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精选了林语堂先生的多篇文章,其内容别致的风格和独特的魅力,读来给人的感觉,就像在谛听一个阅历丰富、洞明人生的高人在畅谈人生往事,真实、亲切、风趣、自然,读后还能令人回味良久,从中得到强烈的艺术享受和多方面的人生启迪。

书籍目录

林语堂其人其文《翦拂集》序 祝土匪 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 回京杂感 读书救国谬论一束 论语丝文件 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闲语与谣言 泛论赤化与丧家之狗 冢国絮语解题 论土气 论开放天海 谈理想教育 谈文化侵略 论泰戈尔的政治思想《大荒集》选 《大荒集》序 论现代批评的职务 机器与精神 中国文化之精神 学风与教育 读书的艺术 论读书 读《萧伯纳传》偶识 读邓肯自传 谈牛津《我的话》选 《行素集》序 论幽默 论政治病 我怎样买牙刷 论中西画 怎样写“再启” 作文六诀 论西装 言志篇 女“论语” 说避暑之益 阿芳 水乎水乎洋洋盈耳——记萧伯纳抵沪 谈言论自由 论笑之可恶 新旧文学 文章无法 论语录体之用 秋天的况味 说通感 从梁任公的腰说起 增订伊索寓言 半部韩非治天下《吾国与吾民》选 关于《吾国与吾民》 第二章 中国人之德性 一 圆熟 二 忍耐 三 无可无不可 四 老猾俏皮 五 和平 六 知足 七 幽默  八 保守性 第五章 妇女生活  一 女性之从属地位  二 家庭和婚姻  三 理想中的女性  四 我们的女子教育  五 恋爱和求婚  六 妓女与妾  七 缠足的习俗  八 解放运动 第七章 中国的文学生活  一 文学之特性  二 语言与思想  三 学术  四 学府制度  五 散文  六 文学与政治  七 文学革命  八 诗  九 戏剧  十 小说《生活的艺术》选 《生活的艺术》自序 第六章 生命的享受 一 快乐问题 二 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 三 金圣叹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则  四 对唯物主义的误解 第九章 生活的享受 一 安卧眠床 二 坐在椅中 三 谈话 四 茶和交友 五 香烟与香 六 酒令 七 食品和药物 八 几件奇特的西俗 九 西装的不合人性 十 房屋和内部布置 第十章 大自然的享受——《生活的艺术》  一 乐园失掉了吗? 二 论伟大 三 两位中国女人 四 论树与石 五 论花与花的布置 六 袁中郎的《瓶史》 七 张潮的警句《无所不谈合集》选 《无所不谈合集》序言 说诚与伪 论孔子的幽默 论趣 论利 论中外的国民性——由动转入静的儒道 西方人文思想的危机——阐述中国与印度的智慧为《二十世纪之人文科学》序 读书与风趣 国语的将来 谈中西画法之交流 记纽约的钓鱼 瑞士风光 来台后二十四快事 论买东西 记大千话敦煌集外 论小品文笔调 小品文之遗绪 记性灵 梦影 母猪渡河 中国人之聪明 假定我是土匪 论玩物不能丧志 山居日记 无字的批评 辜鸿铭 谈天足 买鸟 一篇没有听众的演讲 记元旦 中国的国民性 中国人与英国人 论握手 读书与看书 论看电影流泪 中日之国民性 鲁迅之死

章节摘录

  林语堂其人其文  祝土匪  莽原社诸朋友来要稿,论理莽原社诸先生既非正人君子又不是当代名流,当然有与我合作之可能,所以也就慨然允了他们。写几字凑数,补白。  然而又实在没有工夫,文士们(假如我们也可冒充文士)欠稿债,就同穷教员欠房租一样,期一到就焦急。所以没工夫也得挤,所要者挤出来的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不是挪用、借光、贩卖的货物,便不至于成文妖。  于短短的时间,要做长长的文章,在文思迟滞的我是不行的。无已,姑就我要说的话有条理的或无条理的说出来。  近来我对于言论界的职任及性质渐渐清楚。也许我一时所见是错误的,然而我实在还未老,不必装起老成的架子,将来升官或入研究系时再来更正我的主张不迟。  言论界,依中国今日此刻此地情形,非有些土匪傻子来说话不可。这也是祝《莽原》恭维《莽原》的话,因为《莽原》即非太平世界,《莽原》之主稿诸位先生当然很愿意揭竿作乱,以土匪自居,至少总不愿意以“绅士”“学者”自居,因为学者所记得的是他的脸孔,而我们似乎没有时间顾到这一层。  现在的学者最要紧的就是他们的脸孔,倘是他们自三层楼滚到楼底下,翻起来时,头一样想到是拿起手镜照一照,看他的假胡须还在乎?金牙齿没掉么?雪花膏未涂污乎?至于骨头折断与否,似在其次。  学者只知道尊严,因为要尊严,所以有时骨头不能不折断,而不自知,且自告人日,我固完肤也,呜呼学者!呜呼所谓学者!  因为真理有时要与学者的脸孔冲突,不敢为真理而忘记其脸孔者则终必为脸孔而忘记真理,于是乎学者之骨头折断矣。骨头既断,无以自立,于是“架子”,木脚,木腿来了。就是一副银腿银脚也要觉得讨厌,何况还是木头做的呢?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极好的话,论真理与上帝孰重。他说以上帝为重于真理者,继必以教会为重于上帝,其结果必以其特别教门为重于教会,而终必以自身为重于其特别教门。  就是学者斤斤于其所谓学者态度,所以失其所谓学者,而去真理一万八千里之遥。说不定将来学者反得让我们土匪做。  学者虽讲道德、士风,而每每说到自己脸孔上去;所以道德、士风将来也非由土匪来讲不可。  一人不敢说我们要说的话,不敢维持我们良心上要维持的主张,这边告诉人家我是学者,那边告诉人家我是学者,自己无贯彻强毅主张,倚门卖笑,双方讨好,不必说真理招呼不来,真有知,亦早已因一见学者脸孔而退避三舍矣。  惟有土匪,既没有脸孔可讲,所以比较可以少作揖让,少对大人物叩头。他们既没有金牙齿,又没有假胡须,所以自三层楼上滚下来,比较少顾虑,完肤或者未必完肤,但是骨头可以不折,而且手足嘴脸,就使受伤,好起来时,还是真皮真肉。  真理是妒忌的女神,归奉她的人就不能不守独身主义,学者却家里还有许多老婆,姨太太,上坑老妈,通房丫头。然而真理并非靠学者供养的,虽然是妒忌,却不肯说话,所以学者所真怕的还是家里老婆,不是真理。  惟其有许多要说的话学者不敢说,惟其有许多良心上应维持的主张学者不敢维持,所以今日的言论界还得有土匪傻子来说话。土匪傻子是顾不到脸孔的,并且也不想将真理贩卖给大人物。  土匪傻子可以自慰的地方就是有史以来大思想家都被当代学者称为“土匪”“傻子”过。并且他们的仇敌也都是当代的学者、绅士、君子、士大夫……自有史以来,学者、绅士、君子、士大夫都是中和稳健,他们的家里老婆不一,但是他们的一副面团团的尊容,则无论古今中外东西南北皆同。  然而土匪有时也想做学者,等到当代学者夭灭殇亡之时。到那时候,却要请真理出来登极。但是我们没有这种狂想,这个时候还远着呢。我们生于草莽,死于草莽,遥遥在野外莽原,为真理喝彩,祝真理万岁,于愿足矣。  只不要投降!  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纪念孙中山先生  记得一二月前报上载有一篇孙中山先生的谈话,他说:“我现在病了,但是我性太急,就使不病,恐怕于善后会议,也不能有多大补助。”我觉得这话最能表现孙先生的性格,并且表现其与普通中国人性癖的不同。因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且孙先生之与众不同正在这“性”字上面,故使我感觉改造中国之万分困难。如鲁迅先生所云,今日救国在于一条迂谬渺茫的途径,即“思想革命”,此语诚是;然愚意以为今日救国与其说在“思想革命”,何如说在“性之改造”。这当然是比“思想革命”更难办到,更其迂谬而渺茫的途径。中国人今日之病固在思想,而尤在性癖,革一人之思想比较尚容易,欲使一惰性慢性之人变为急性则殊不易。中国今日岂何尝无思想,无主义,特此所谓主义,纸上之主义,此所谓思想,亦纸上之思想而已,求一为思想、主义而性急,为高尚理想而狂热而丧心病狂之人,求一轰轰烈烈非贯彻其主义不可,视其主义犹视其自身革命之人则不可得,有之则孙中山先生而已。难怪孙中山有“行之匪艰知之维艰”之学说。  若由历史上求去,性急者每每为中国人所虐待,乃至显的事实。中国也本来不喜欢性急,故子路早已得孔子“不得其死然”的诅咒。若屈原,若贾谊便略可为中国性急者之代表,尤其是贾谊,然贾谊也早有苏东坡之诌其短见。此乃中庸哲学及乐天知命道理之天然结果。徐先生的非中庸论诚是:“听天任命和中庸的空气打不破,我国人的思想,永远没有进步的希望。”(《猛进》第三期答鲁迅语)个人以为中庸哲学即中国人惰性之结晶,中庸即无主义之别名,所谓乐天知命亦无异不愿奋斗之通称。中国最讲求的是“立身安命”的道理,诚以命不肯安,则身无以立,惟身既立,即平素所抱主义已抛弃于九霄之外矣。中国人之惰性既得此中庸哲学之美名为掩护,遂使有一二急性之人亦步步为所吸收融化(可谓之中庸化)而中国中稍有急性之人乃绝不易得。及全国既被了中庸化而今日国中衰颓不振之现象成矣。即以留学生而论,其初回国时大都皆带一点洋鬼子之急躁性,以是洋气洋癖,时露头面,亦不免为同事者所觑笑,视为不识时务。由是乎时久日渐少有不变为识时务及见世面之时贤。及其时务已识,世面已见,中庸不偏之工夫练到,乐天知命之学理精通,而官运亨通名流之资格成矣。  我觉得孙中山先生性格不大象中国人,是指孙中山先生不像现代的中国人。至于孙中山先生能不能像将来的中国人,这便是吾人今日教育之最大问题。果使孙中山是像将来的中国人,那末我们也可不必为将来的中国担忧了。要使孙中山先生像将来的中国人,换言之,要使现代惰性充盈的中国人变成有点急性的中国人是看我们能不能现代激成一个超乎“思想革命”而上的“精神复兴”运动。  岂明先生已经说过:“照现在这样做下去,不但民国不会实现,连中华也颇危险……‘心所为危不敢不告’,希望大家注意。”(《语丝》第十九期)诚然应希望大家注意。  提倡“精神复兴”我觉得是今日言论界最重要的工作。  回京杂感  岂明先生来信谓:这回南下一定得到许多见闻,希望能写出来。我想这三个月之间在南边固然有些事件,但是何尝有北京所闻所见之足以引起我们的感叹?据报上所载种种奇闻,如阴谋复辟,“整顿学风”,还有种种名流之怪论,与我在厦门所闻见张毅吃人一类的消息相比,何尝稍让丝毫——老实说起来,还要光怪离奇些!这似乎就是岂明先生所谓“有些当出于老兄意表之外的”及玄同先生所谓“成日在苦闷无聊的状况中一面看了种种(广义的)遗老遗少遗小遗幼们之精神的复辟……颇觉有‘气炸了肺’之象”。记得我走之时正是某某名流大说鬼话之秋,(虽然此位名流也曾“大打玄学鬼”,回想至今只差了两年,可叹!)今日回来又正是某某名流大唱“政治修明,实业发达,军备充实,教育进步”(虽段祺瑞的大执政令也不过尔尔),而学生“爱国心”倒可以不要,至少也应该诋毁之际,呜呼玄同,我们虽欲不“气炸了肺”其可得欤?且岂独“气炸了肺”而已,我们简直非效喇嘛开打鬼大会不可。  (一)名流之加多  我离京时,只有一种感想,就是国中名流之逐渐加多;无论其实际上已人流未人流,都早已具了老成练达学士大夫的资格。其最痛心者乃此等名流,皆从新人物中补进的。惠灵吞喽,托福总长喽,江参政院员喽,(据说“江”为洪水,“虎”为猛兽,如何不怕!)已知名的不算,其余未成形的还多着呢!今日回京所有的感想也不过是国中名流加多的利害而已。且两年前刚从外国回京,尚有三种愿望,(1)得西直门驴子而骑之,(2)得东兴楼虾子豆腐而食之,(3)得天下英才而拜访之。今日回京却聪明得多了:驴子及虾子豆腐固然还在,而好些往日理想中之所谓“名士”,却已被发见不过是些候补名流而已。  中国算来也糟。我本来很高兴的自慰,等那些头脑迂腐的老前辈死完了中国便好。只要他们死完了中国便有希望。可是如今细细一想,不但那些遗老没有死完之希望,且有蕃衍孽殖,霸据中原之势。正是一个遗老未去,三个遗少又来;已成的“亡国大夫瘟国官僚”,正要功成名就,挟着外国钞票,跑到外国租界,去传他们种子的时候,未来的“亡国大夫瘟国官僚”,已相继而起。想来实在可怕,难道今日什么学生会学联会的激烈分子,将来也要全数变成学士大夫吗?所幸的是外国人,不大知道我们此中的底蕴,我们遇见他们时,还可以鼓起勇气接续说“等他们死去就好,死完了一定就好”——虽然我们心里头要想“不大一定罢”。  (二)名流之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家常讲inferiority complex(逊色症结)的道理。譬如一人于某事或某方面上自觉逊色,于是他的下意识必发生一种自卫的作用。因为这自觉不如的感念于他的精神慰安是有害的,故其人心理必自然的生出种种防卫的方法(如特别的意象、偏见、信仰等)使此不愉快的感觉可以隐隐的消灭(其实只是盖藏起来于下意识中),那人的精神便可因此照常安稳,凭良心说话,凭良心做事了。据说我们大多数的信仰发源于感情态度(feeling—attitudes),不是根据理智的。倘是用这种眼光观察可以发见于我们思想信仰之后,有极微妙的作用,有许多我们不愿承认的,不大体面的情感与愿望在。他们的存在只在下意识中。且若经指出来,其人必力加以否认。自觉不如便是此感情之一种。譬如不出嫁的中年妇人,最不赞成的,是她们美丽青年的侄女们的自由恋爱的事情。——再如我们三十以上的跟十几岁的小孩子一同出去走路,他们正东跳西跑观前看后,我们却只想能少走一步好,于是我们不得不很庄严的训示他们: “小孩走路也不端端正正的……”。据心理分析家说,此一段教训是于此三十岁以上大人的心理有益的。他暗中所觉得精神体魄大不如此小孩子不愉快的感念,可以借此深藏于下意识的海里,而于意识生活中,得恢复其平坦公正的态度,于自己良心,也就是很对得起了,同样的,骂名流的人也须明白名流的苦衷。因为此次沪案发生以后,中国如学工商界之参加运动,固已够忙,政府也于面子上,敷衍的过得去了,独此名流,既不敢表示满意于政府“誓死骑墙”与“敷衍到底”的政策,一方面又不屑与青年学子合作,事后问心何以自解?隐隐中将不免起一种inferiority complex。由是不得不有他们来“教训”青年,来“至诚恳的泣告”青年,或者声明要来诱导青年们。什么“单靠感情不能救国”呵,“救国须先求学”呵,“青年惟一的职务是念书”呵,“希望你们再上课”呵。外国人不怕你“爱国心”呵,都是为着名流自己精神上的慰安,不得不说的。好像没有感情,便是爱国,又好像名流之所以不加人运动者,乃为求学。推而至于极端,乃有“排货是自己吃亏”,“罢课是自杀”的种种谬论。但是因此名流的爱国债却还了,他们“自觉逊色”的“症结”也已隐隐堕入五里雾中,而名流也就仍旧可以问心无愧。自然名流同时也要恭维学生几句话,但是这也是为着名流的精神慰安起见不能不说的,以表示名流态度之公正宽宏。原来天下的马贼、讼棍、乡妪、村婆没有不相信自己态度是公正宽宏的(参观Ernest Jones Rationalization In Everyday Life)。  (三)政治与心理分析  Rivers在Psychology and Politics说:“我想大半的受过教育的人现在承认许多种的装大的社会的行为,实隐藏着一种怀疑,及忸怩不敢自信的态度而已。心理学家谓此类的行动是由于自卫机制(defense—mechanism)的作用,在这作用上,人们多少在不觉中(非故意的)采取那夸大的态度,作为卫护,以避免承认其不及人时,心灵上所感觉的不安。”  倘是我们拿这个“自卫机制”的观念,来批评观察近数月来政府的种种行动,我们实在可以多得点了解。Rivers曾经指出英国大战时,陆军部里头办事上的种种耽误时间的俗套虚文,实在只是这许多新人来的人物,不懂他们的职务的“自卫”作用而已。通常官僚中的虚文缛节,都是所以保护不称职的官僚,使免当面丢脸。故除此次沈瑞麟必要请段祺瑞另派外交大员,“自卫”的太明显,不提以外,如政府之所以禁止开国耻大会及他种爱国大会,此中之“自觉不如”及自卫作用便较微妙,须细心分析方能觉察。最喜欢讲学风腐败的,偏偏是军阀与官僚,因为“中国弄到这样田地”顶好有教育界来代负责,使大家可以知道亡国者学界也而并非官僚。故如丁文江“中国弄到这个田地完全是智识阶级的责任”实可谓军阀与官僚defense—mechanism心里最明白的表示,要说的比丁先生明白痛快,恐怕不易。我们因此可以明白整顿学风,不但是救国的急务,于官僚军阀精神的慰安与自身的尊严,也是当务之急。我们学界认点罪过来,省了他们的infe—riority compex变成神经病又何乐而不为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林语堂作品精选 PDF格式下载



喜欢林语堂那种苦乐参半,顺其自然的处世之道。


在学校图书馆接到看了一般的时候就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买下这本书,把好的东西收入囊中。


书是孩子学校老师要求必读的寒假书目,荟萃了林大师的经典作品,每次读都有新的感受。
大师就是大师。


这本书的包装很好,挺古香古色的。虽然说,内容还不能完全看懂,但是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了解当时的历史和作家的风格,很犀利很有深度


性价比极高。选择的文章很好,篇篇精彩。


很好看,一个有学问的人写出来的东东就是不同凡响。


看了两遍 借给同学看了 都很喜欢读桐华的书


不愧是语言大师,妙语横生,值得一读


已经是第二次买这本书了,第一本是好几年前买的,当时一起买的还有梁实秋的散文集。都非常喜欢。


这本书不错!如题,可以买。。


这本书古色古香,拿在手上很有分量,纸质也很滑 不错,内容的话~林大师的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值得品味……


书还是很好的。。。。


一缕墨香,一丝新意


唉~~看不懂啊!!!!!


终于拿到手了。


一直都喜欢林语堂老先生的诙谐和幽默,这本书基本上收纳了先生各个时期的作品,感觉还不错,需要慢慢的细读才能体会其中的味道。


我本人很喜欢林语堂的书,在图书馆看了一本就想看第二天,却找不到,只好买了一本精选本。我本人很喜欢。


从林语堂基本集子里收藏出来的精华本,比较全,第一次买他的书或者不太熟悉他文章的人值得一读。共630页,2008年6月很新的版本。印刷质量尚可,字体大小较为适宜。


不错,帮同事买的,同事看上瘾了,又让帮忙买了一本


好书,犹如与智者的交谈。
印刷还可以,纸张比较薄。


这本书收录的文章不少,不过我喜欢的是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那种风格的。早期的俩本集子《翦拂集》、《大荒集》里面的文章都是民国后革命时期的时代性很强的文章,所以不太喜欢。不过,总的来说内容确实不少,性价比也算不错了!


这个选本普通。建议选择更好的版本


林水平不够却还喜欢那样写,看了觉得累,陈平原批评他批的很对,慕名而买,失望而归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