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流浪地球

刘慈欣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刘慈欣  

页数:

293  

字数:

21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刘慈欣的世界,涵盖了从奇点到宇宙边际的所有尺度,跨越了从白垩纪到未来千年的漫长时光,其思想的速度和广度,早已超越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传统境界。但是刘慈欣的意义,远不限于想象的宏大瑰丽。在飞翔和超越之际,刘慈欣从来没有停止关注现实的问题,人类的困境,和人性的极限。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世界都面临着各种巨大的危机,而在种种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中,正隐含着对种种现实问题的深切思考。在《微纪元》中,人类通过基因技术把自身缩小到细菌的大小,只要有很微小的生态系统,消耗很微小的资源就可生存下来。这恐怕是针对能源和生存空间危机,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另类的解决方案了,但是刘慈欣在信手拈来之际,却对这个微世界的物理和生物特征写得丝丝入扣,栩栩如生。
此书为刘慈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的中短篇科幻小说作品集,收录有《流浪地球》等获奖佳作。

作者简介

刘慈欣,男,1963年6月出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被公认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其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目前已发表作品约250万字,包括6部长篇小说,4部作品集,16部中篇小说,14篇短篇小说,以及部分评论文章。
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

书籍目录

中国太阳
乡村教师
全频带阻塞干扰
流浪地球
带上她的眼睛
地球大炮
镜子
赡养上帝
附录一 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
附录二 作品年表
附录三 刘慈欣经典语录

章节摘录

中国太阳水娃从娘颤颤的手中接过那个小小的包裹,包裹中有娘做的一双厚底布鞋,三个馍,两件打了大块补丁的衣裳,二十块钱。爹蹲在路边,闷闷地抽着旱烟锅。“娃要出门了,你就不能给个好脸?”娘对爹说。爹仍蹲在那儿,还是闷闷地一声不吭,娘又说:“不让娃出去,你能出钱给他盖房娶媳妇啊?”“走!东一个西一个都走球了,养他们还不如养窝狗!”爹干嚎着说,头也不抬。水娃抬头看看自己出生和长大的村庄,这处于永恒干旱中的村庄,只靠着水窖中积下的一点雨水过活。水娃家没钱修水泥窖,还是用的土水窖,那水一到大热天就臭了。往年,这臭水热开了还能喝,就是苦点儿涩点儿,但今年夏天,那水热开了喝都拉肚子.听附近部队上的医生说,是地里什么有毒的石头溶进水里了。水娃又低头看了爹一眼,转身走去,没有再回头。他不指望爹抬头看他一眼,爹心里难受时就那么蹲着拍闷烟,一蹲能蹲几个小时,仿佛变成了黄土地上的一大块土坷垃。但他分明又看到了爹的脸,或者说,他就走在爹的脸上。看周围这广阔的西北土地,干干的黄褐色,布满了水土流失刻出的裂纹,不就是一张老农的脸吗?这里的什么都是这样,树、地、房子、人,黑黄黑黄,皱巴巴的。他看不到这张伸向天边的巨脸的眼睛,但能感觉到它的存在,那双巨眼在望着天空,年轻时那目光充满着对雨的乞盼,年老时就只剩呆滞了。其实这张巨脸一直是呆滞的,他不相信这块土地还有过年轻的时候。一阵子风吹过,前面这条出村的小路淹没于黄尘中,水娃沿着这条路走去,迈出了他新生活的第一步。这条路,将通向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方。人生第一个目标:喝点不苦的水,挣点钱“哟,这么些个灯!”水娃到矿区时天已黑了,这个矿区是由许多私开的小窑煤矿组成的。“这算啥?城里的灯那才叫多哩。”来接他的国强说,国强也是水娃村里的,出来好多年了。水娃随国强来到工棚住下,吃饭时喝的水居然是甜丝丝的!国强告诉他,矿上打的是深井,水当然不苦了,但他又加了一句:“城里的水才叫好喝呢!”睡觉时国强递给水娃一包硬邦邦的东西当枕头,打开看,是黑塑料皮包着的一根根圆棒棒,再打开塑料皮,看到那棒棒黄黄的,像肥皂。“炸药。”国强说,翻身呼呼睡着了。水娃看到他也枕着这东西,床底下还放着一大堆,头顶上吊着一大把雷管。后来水娃知道,这些东西足够把他的村子一窝端了!国强是矿上的放炮工。矿上的活儿很苦很累,水娃前后干过挖煤、推车、打支柱等活计,每样一天下来都把人累得要死。但水娃就是吃苦长大的,他倒不怕活几重,他怕的是井下那环境,人像钻进了黑黑的蚂蚁窝,开始真像做噩梦,但后来也惯了。工钱是计件,每月能挣一百五,好的时候能挣到二百出头,水娃觉得很满足了。但最让水娃满足的还是这里的水。第一天下工后,浑身黑得像块炭,他跟着工友们去洗澡。到了那里后,看到人们用脸盆从一个大池子中舀出水来,从头到脚浇下来,地下流淌着一条条黑色的小溪。当时他就看呆了,妈妈呀,哪有这么用水的,这可都是甜水啊!因为有了甜水,这个黑糊糊的世界在水娃眼中变得美丽无比。但国强一直鼓动水娃进城,国强以前就在城里打过工,因为偷建筑工地的东西被当作盲流遣送回原籍。他向水娃保证,城里肯定比这里挣得多,也不像这样累死累活的。就在水娃犹豫不决时,国强在并下出了事。那天他排哑炮时炮炸了,从井下抬上来时浑身嵌满了碎石,死前他对水娃说了一句话:“进城去,那里灯更多……”人生第二个目标:到灯更多水更甜的城里,挣更多的钱。“这里的夜像白天一样呀2”水娃惊叹说,国强说得没错,城里的灯真是多多了。现在,他正同二宝一起,一人背着一个擦鞋箱,沿着省会城市的主要大街向火车站走去。二宝是水娃邻村人,以前曾和国强一起在省城里干过,按照国强以前给的地址,水娃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他,他现在已不在建筑工地干,而是干起擦皮鞋的活来。水娃找到他时,与他同住的一个同行正好有事回家了,他就简单地教了水娃几下子,然后让水娃背上那套家伙同他一起去。水娃对这活计没有什么信心,他一路上寻思,要是修鞋还差不多。擦鞋?谁花一块钱擦一次鞋(要是鞋油好些得三块),这人准有毛病。但在火车站前,他们摊还没摆好,生意就来了。这一晚上到十一点,水娃竟挣了十四块!但在回去的路上二宝一脸晦气,说今天生意不好,言下之意显然是水娃抢了他的买卖。“窗户下那些个大铁箱子是啥?”水娃指着前面的一座楼问。“空调,那屋里现在跟开春儿似的。”“城里真好!”水娃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说。“在这几只要吃得苦.赚碗饭吃很容易的,但要想成家立业可就没门儿。”二宝说着用下巴指了指那幢楼,“买套房,两三千一平米呢!”水娃傻傻地问:“平米是啥?”二宝轻蔑地晃晃头,不屑理他。水娃和十几个人住在一间同租的简易房中,这些人大都是进城打工的和做小买卖的农民,但在大通铺上位置紧挨着水娃的却是个城里人,不过不是这个城市的。在这里时他和大家都差不多,吃的和他们一样,晚上也是光膀子在外面乘凉。但每天早晨,他都西装革履地打扮起来,走出门去像换了一个人,真给人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感觉。这人姓庄名宇,大伙倒是都不讨厌他,这主要是因为他带来的一样东西。那东西在水娃看来就是一把大伞,但那伞是用镜子做的,里面光亮亮的,把伞倒放在太阳地里,在伞把头上的一个托架上放一锅水,那锅底被照得晃眼,锅里的水很快就开了,水娃后来知道这叫太阳灶。大伙用这东西做饭烧水,省了不少钱,可没太阳时不能用。这把叫太阳灶的大伞没有伞骨,就那么簿簿的一片。水娃最迷惑的时候就是看庄车收伞:这个上伸出一根细细的电线一直通到屋里,收伞时庄宇进屋拔下电线的插销,那伞就噗的一下摊到地上,变成了一块银色的布。水娃拿起布仔细看,它柔软光滑,轻得几乎感觉不到分量,表面映着自己变形的怪像,还变幻着肥皂泡表面的那种彩纹,一松手,银布从指缝间无声地滑落到地上.仿佛是一掬轻盈的水银。当庄宇再插上电源的插销时,银布如同一朵开放的荷花般懒洋洋地伸展开来,很快又变成一个圆圆的伞面倒立在地上。再去摸摸那伞面,簿簿的硬硬的,轻敲发出悦耳的金属声响,它强度很高,在地面固定后能撑住一个装满水的锅或壶。庄宇告诉水娃:“这是一种纳米材料,表面光洁,具有很好的反光性,强度很高,最重要的是,它在正常条件下呈柔软状态,但在通入微弱电流后会变得坚硬。”水娃后来知道,这种叫纳米镜膜的材料是庄字的一项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后,他倾其所有投入资金,想为这项成果打开市场,但包括便携式太阳灶在内的几项产品都无人问津,结果血本无归,现在竟穷到向水娃借交房租。虽落到这地步.但这人一点儿都没有消沉,每天仍东奔西跑,企图为这种新材料的应用找到出路,他告诉水娃,这是自己跑过的第十三个城市了。除了那个太阳灶外,庄宇还有一小片纳米镜膜,平时它就像一块银色的小手帕摊放在床边的桌子上。每天早晨出门前,庄宇总要打开一个小小的电源开关,那块银手帕立刻变成硬硬的一块薄片,成了一面光洁的小镜子,庄宇对着它梳理打扮一番。有一天早晨,他对着小镜子梳头时斜视了刚从床上爬起来的水娃一眼,说:“你应该注意仪表,常洗脸,头发别总是乱乱的。还有你这身衣服,不能买件便宜点的新衣服吗?”水娃拿过镜子来照了照,笑着摇摇头,意思是对一个擦鞋的来说,那么麻烦没有用。庄宇凑近水娃说:“现代社会充满着机遇,满天都飞着金鸟儿,哪天说不定你一伸手就抓住一只,前提是你得拿自己当回事儿。”水娃四下看了看,没什么金鸟儿,他摇摇头说:“我没读过多少书呀。”“这当然很遗憾,但谁知道呢,有时这说不定是一个优势。这个时代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捉摸不定,谁也不知道奇迹会在谁身上发生。”“你……上过大学吧?”“我有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辞职前是大学教授。”庄字走后;水娃目瞪口呆了好半天,然后又摇摇头,心想庄宇这样的人跑了十三个城市都抓不到那鸟儿,自己怎么行呢?他感到这家伙是在取笑自己,不过这人本身也够可怜够可笑的了。这天夜里,屋里的其他人有的睡了,有的聚成一堆打扑克,水娃和庄宇则到门外几步远的一个小饭馆里看人家的电视。这时已是夜里十二点,电视中正在播出新闻,屏幕上只有播音员,没有其它画面。“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透露,举世瞩目的中国太阳工程已正式启动,这是继三北防护林之后又一项改造国土生态的超大型工程……”水娃以前听说过这个工程,知道它将在我们的天空中再建造一个太阳;这个太阳能给干旱的大西北带来更多的降雨。这事对水娃来说太玄乎,像第一次遇到这类事一样,他想问庄宇,但扭头一看,见庄宇睁圆双眼瞪着电视,半张着嘴,好像被它摄去了魂儿。水娃用手在他面前晃了晃,他毫无反应,直到那则新闻过去很久才恢复常态,自语道:“真是,我怎么就没想到中国太阳呢?”水娃茫然地看着他,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件连自己都知道的事,这事儿哪个中国人不知道呢?他当然知道,只是没想到,那他现在想到了什么呢?这事与他庄宇,一个住在闷热的简易房中的潦倒流浪者,能有什么关系?庄宇说:“记得我早上说的话吗?现在一只金鸟飞到我面前了,好大的一只金鸟儿,其实它以前一直在我的头顶盘旋,我他妈居然没感觉到!”水娃仍然迷惑不解地看着他。庄宇站起身来:“我要去北京了,赶两点半的火车。小兄弟,你跟我去吧2”“去北京?干什么?”“北京那么大,干什么不行?就是擦皮鞋,也比这儿挣得多好多!”于是,就在这天夜里,水娃和庄宇踏上了一列连座位都没有的拥挤的列车。列车穿过夜色中广阔的西部原野,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驰去。人生第三个目标:到更大的城市,见更大的世面,挣更多的钱。第一眼看到首都时,水娃明白了一件事:有些东西你只能在看见后才知道是什么样几,凭想像是绝对想不出来的。比如北京之夜,就在他的想像中出现过无数次,最早不过是把镇子或矿上的灯火扩大许多倍,然后是把省城的灯火扩大许多倍,当他和庄宇乘坐的公共汽车从西站拐入长安街时,他知道,过去那些灯火就是扩大一千倍,也不是北京之夜的样子。当然,北京的灯绝对不会有一千个省城的灯那么多那么亮,但这在中北京的某种东西,是那个西部的城市怎样叠加也产生不出来的。水娃和庄宇在一个便宜的地下室旅馆住了一夜后,第二天早上就分了手。临别时庄宇祝水娃好运,并说如果以后有难处可以找他,但当水娃让他留下电话或地址时,他却说自己现在什么都没有。“那我怎么找你呢?”水娃问。“过一阵子,看电视或报纸,你就会知道我在哪儿。”看着庄宇远去的背影,水娃迷惑地摇摇头。他这话可真是费解:这人现在已一文不名,今天连旅馆都住不起了,早餐还是水娃出的钱,甚至连他那个太阳灶,也在起程前留给房东顶了房费。现在,他已是一个除了梦之外什么都没有的乞丐。与庄宇分别后,水娃立刻去找活儿干,但大都市给他的震撼使他很快忘记了自己的目的。整个白天,他都在城市中漫无目标地闲逛,仿佛是行走在仙境中,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傍晚,他站在首都的新象征之一,去年落成的五百米高的统一大厦前,仰望着那直插云端的玻璃绝壁,在上面,渐渐暗下去的晚霞和很快亮起来的城市灯海在进行着摄人心魄的光与影的表演,水娃看得脖子酸疼。当他正要走开时,大厦本身的灯也亮了起来,这奇景以一种更大的力量攫住了水娃的全部身心,他继续在那里仰头呆望着。“你看了很长时间,对这工作感兴趣?”水娃回头,看到说话的是一个年轻人,典型的城里人打扮;但手里拿着一顶黄色的安全帽。“什么工作?”水娃迷惑地间。“那你刚才在看什么?”那人问,同时拿安全帽的手向上一指。水娃抬头向他指的方向看,看到高高的玻璃绝壁上居然有几个人,从这里看去只是几个小黑点儿。“他们在那么高干什么呀?”水娃问,又仔细地看了看,“擦玻璃?”那人点点头:“我是蓝天建筑清洁公司的人事主管,我们公司,主要承揽高层建筑的清洁工程,你愿意干这工作吗?”水娃再次抬头看,高空中那几个蚂蚁似的小黑点让人头晕目眩:“这……太吓人了。”“如果是担心安全那你尽管放心,这工作看起来危险,正是这点使它招工很难,我们现在很缺人手。但我向你保证,安全措施是很完备的,只要严格按规程操作,绝对不会有危险,且工资在同类行业中是最高的,你嘛,每月工资一千五,工作日管午餐,公司代买人身保险。”这钱数让水娃吃了一惊,他呆呆地望着经理,后者误解了水娃的意思:“好吧,取消试用期,再加三百,每月一千八,不能再多了。以前这个工种基本工资只有四五百,每天有活儿干再额外计件儿,现在是固定月薪,相当不错了。”于是,水娃成了一名高空清洁工,英文名字叫蜘蛛人。人生第四个目标:成为一个北京人水娃与四位工友从航天大厦的顶层谨慎地下降,用了四十分钟才到达它的第八十三层,这是他们昨天擦到的位置。蜘蛛人最头疼的活儿就是擦倒角墙,即与地面的角度小于九十度的墙。而航天大厦的设计者为了表现他那变态的创意,把整个大厦设计成倾斜的,在顶部由一根细长的立校与地面支撑,据这位著名建筑师说,倾斜更能表现出上升感。这话似乎有道理,这座摩天大厦也名扬世界,成为北京的又一标志性建筑。但这位建筑大师的祖宗八代都被北京的蜘蛛人骂遍了,清洁航天大厦的活儿对他们几乎是一场噩梦,因为这个倾斜的大厦整整一面全是倒角墙,高达四百米,与地面的角度小到六十五度。到达工作位置后,水娃仰头看看,头顶上这面巨大的玻璃悬崖仿佛正在倾倒下来。他一只手打开清洁剂容器的盖子,另一只手紧紧抓着吸盘的把手。这种吸盘是为清洁倒角墙特制的,但并不好使,常常脱吸,这时蜘蛛人就会荡离墙面,被安全带吊着在空中打秋千。这种事在清洁航天大厦时多次发生,每次都让人魂飞天外。就在昨天,水娃的一位工友脱吸后远远地荡出去,又荡回来,在强风的推送下直撞到墙上,撞碎了一大块玻璃,在他的额头和手臂上各划了一道大口子,而那块昂贵的镀膜高级建筑玻璃让他这一年的活儿白干了。到现在为止,水娃干蜘蛛人的工作已经两年多了,这活儿可真不容易。在地面上有二级风力时,百米空中的风力就有五级,而现在的四五百米的超高层建筑上,风就更大了。危险自不必说,从本世纪初开始,蜘蛛人的坠落事故就时有发生。在冬天时那强风就像刀子一样锋利;清洗玻璃时最常用的氢氟酸洗剂腐蚀性很大,使手指甲先变黑再脱落;而到了夏天,为防洗涤药水的腐蚀,还得穿着不透气的雨衣雨裤雨鞋。如果是擦镀膜玻璃,背上太阳暴晒,面前玻璃反射的阳光也让人睁不开眼,这时水娃的感觉真像是被放在庄宇的太阳灶上。但水娃热爱这个工作,这一年多是他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时光。这固然因为在外地来京的低文化层次的打工者中,蜘蛛人的收入相对较高,更重要的是,他从工作中获得了一种奇妙的满足感。他最喜欢于那些别的工友不愿意干的活儿:清洁新近落成的超高建筑,这些建筑的高度都在二百米以上,最高的达五百米。悬在这些摩天楼顶端的外墙上,北京城在下面一览无遗地伸延开来,那些上世纪建成的所谓高层建筑从这里看下去是那么矮小,再远一些,它们就像一簇簇插在地上的细木条,而城市中心的紫禁城则像是用金色的积木搭起来的;在这个高度听不到城市的喧闹,整个北京成了一个可以一眼望全的整体,成了一个以蛛网般的公路为血脉的巨大的生命,在下面静静地呼吸着。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一直顽固而悲观地认为:当代中国文学与世界差距最大之处不在纯文学,而在通俗文学……在科幻领域,差距尤大……但是,犹如在武侠小说领域一样,事情正在起变化。我读到了一个叫做刘慈欣的人的作品,然后我对中国人幻想能力的所有的悲观和怀疑仿佛在一瞬间烟消云散。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他的几乎全部作品,没有一部让我失望,而且可以说是一部比一部写得好。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评论家严锋 刘慈欣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个光年尺度上的展览馆,里面藏满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学与技术创造出来的超越常人想象的神迹。进入刘慈欣的世界,你立刻会感受到如粒子风暴般扑面而来的澎湃的激情——对科学,对技术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使他的世界灿烂银河之心。这激情不仅体现在他建构宏大场景的行为上,也体现在他笔下人物的命运抉择中。那些被宏大世界反衬得孤独而弱小的生命的这种抉择从另一个角度给人震撼! ——《科幻世界》主编 姚海军 首先,作为一个读者,我很喜欢看刘慈欣的作品,因为很过瘾。讲的都是些明明白白的故事,说的都是些人话,节奏很紧张,情节很吸引人。想象奇特,漫无边际,汪洋恣肆,像庄子。再者,我其实是一个对技术、对工业文化很崇拜的人,觉得那是一种很神圣和很精致、很严格和很大气的东西。刘慈欣的小说满足了我的这样一种欲望。因此,有时觉得他像牛顿。另外,就是军事方面。一眼就看得出来,刘慈欣对武器有一种天生的热爱。他有一种执拗的,属于上上个世纪的英雄气质。 ——科幻作家、《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 韩松


编辑推荐

《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著名科幻作家韩松鼎力推荐。在读过刘慈欣几乎所有作品以后,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最有想象力、最具人文内涵的本土科幻《流浪地球刘慈欣获奖作品》,八届科幻最同奖——银河奖得主刘慈欣的小说将科技和人文思想高度结合,深入挖掘了科学中的美学因素。他作品中深广的忧郁感和民族主义思想也是他深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流浪地球 PDF格式下载



刘慈欣工科出身,现在是山西娘子关电厂的工程师, 但在他的科幻小说里,高回低转、大开大阖的想象、充满着绝对感的色彩知觉、绚丽磅礴的有时让人沉醉的构图,可能会让一些所谓的专业作家汗颜。


刘慈欣的作品大气经典,看上去是写科幻,实际上是写对宇宙人生的大思考


刘慈欣,最喜欢的大陆科幻作家,每个作品都像史诗一样背景宏大,让人欲罢不能。最近又看了三体,买些之前的作品收藏吧。


流浪地球刘慈欣获奖作品


刘慈欣经典科幻短篇集


刘慈欣的书总是不失水准,中短篇也大气磅礴,不愧是中国当代科幻的新高度


刘慈欣的科幻绝对经典


刘慈欣嘛,不用多说,肯定是科幻一哥


刘慈欣的短篇和中篇也写的不错,但是还三体最恢弘和吸引人。


送朋友的,这本包括了刘慈欣大部分作品,很全,可以收藏


如果你喜欢刘慈欣的作品那还是购买长篇的吧,短片故事收集每一本都有重复,给孩子买的还没有来得及看,字体大小合适,质感很好,比看电子书有感觉啊。。。


我是先看了电子版的书籍后决定一定要看实体书,留作纪念的,刘慈欣的作品是非常经典的。


刘慈欣的短篇小说集,据说都很不错买回来看看,哈哈哈


刘慈欣的作品我都很喜欢


给儿子买的,他很喜欢,刘慈欣的作品都喜欢。


好看啊!刘慈欣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啊?就像里面装着整个宇宙一样!不过呢,这本书的调调就比较沉重,相对来说,我还是喜欢轻松点的东西!


刘慈欣的书,不用说了,技术底子人文底蕴都很强,思想深刻


完全是冲着刘慈欣买的,当然书的内容也没有让我失望


看完《三体》再看大刘的其他获奖作品,对中国科幻越来越有信心了


科幻小说的经典,虽然不如三体系列


科幻系列超棒 推荐作者的另一本小说 三体!


读了好多大刘的作品~球状闪电、鲸歌,三体,流浪地球等~这次买来作为收藏


不错的科幻作品集


中国科幻顶峰


一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带到国际水平,你说好不好看?


特别喜欢《镜子》《流浪地球》两篇,非常好看


科幻哲学


大刘的浪漫科幻让人喜欢到不得了。


《流浪地球》真是太好了,有些让我不知今夕何夕。


是看完三体以后再回头搜索刘大师的其他作品的~ 这部短篇集每一篇都很有闪光点,描写宇宙战的深远庞大壮丽也令人无限遐想!期待刘大师的新作!


飞机误点时,下班回家时,周末休闲时的好伙伴

看过三体,都是不错的小说


短篇,《乡村教师》很美很美~


全是大刘的经典之作,但是我很喜欢的赡养人类和混沌蝴蝶没有收录,感觉很可惜


这是我认为大刘的短篇集里比较精华的一本,很好。只是签名是复印的。


很喜欢大刘的作品,支持!!!


大刘作品,满分好评。


作品精彩。


大刘的作品太棒了!


大刘的作品,无需用再多的溢美之词来表扬了。档次就在那里摆着


老刘的作品没的说


无边浩瀚的想象
折服人


作者的思想海阔天空,令人叹为观止。读后,开阔思路。


大部分都看过了,写的很好


最初看见这本书是在新华书店 已经被大家翻阅的很久了 我如今是要收集齐所有大刘的书 通过当当找到了这本老板书 欢喜!


不用多说,每一篇都值得反复欣赏。


刘老师的书一篇是一篇,连起来又是一篇,这样读起来才带劲,一个中心数个点。


帮朋友买的,没什么问题。


我对于这本书没有任何意见,因为我根本还没收到这本书。为什么明明还没送到的书会被显示“已送达”?


故事一定很不错,刚看过三体系列,顿时觉得以前没有读过大刘的书是一种遗憾,从头补起,哈哈


大刘的书不用多说,绝对值得一看,经典啊


不错的书,喜欢这种硬科学


读完这本书让我产生对作者的崇拜之情


流浪地球刘慈欣获奖作品挺好


这本书太好看了,非常值得买。


还没开看,应该不错的!


结局很悲哀,内容很感人。


但是。。大刘的书似乎一直不讲价。。


还没有看呢,不过老刘的东西一定很不错


书有点旧,有水的痕迹,不过是签名珍藏版,也懒得换了,内容很精彩,推荐!


送人的,听说不错,内容很有感觉。


内容不错,儿子表示很喜欢!


这个商品不错,很神奇的构思,非常不错的书,非常值得买来一看。


大刘的书很好看,想象力一般人hold不住啊


我是磁粉!!!


以往的超人般的想象力


买就买吧


帮老师买的,他很推荐


感受大刘的创作之路


一次买了好多书,还没看,应该不错


入迷了,呵呵


感觉书有点旧,里面内容还没看过


老公买的,我没有看过。但是他前后买了很多这种书,应该还不错吧


改变着我的世界观


很好!没啥不足~~


字体太小,不适合学生阅读!强烈建议出版商将字体加大,保护眼睛


就是有些皱痕~~~~~~


嗯,挺好的的


好看!内容精彩!


好啊好嗷嗷嗷哦嗷嗷好哦熬啊


书很好,很满意书很好,很满意


很好的书,大刘的忠实粉丝,很有意思的作品


流浪地球


很早听说了,买来看看


大刘的作品一定要看


大刘的东西还是要支持下的


全是大刘的作品


   这本书收录的8篇小说篇篇精彩。科幻小说很难得的是把故事和点子和谐地糅合在一起。这点大刘做得很好。大刘的小说故事性都很强,《球状闪电》、《三体》一开始读的时候都很像侦探小说,充满了悬念,情节紧张刺激,《镜子》也是这样。也有平和地讲着故事接着后半段来个反转的,比如《乡村教师》、《带上她的眼睛》、《赡养上帝》。大刘的小说类型也很丰富,不论是像《全频带阻塞干扰》那样残酷灰色的战争故事,还是《带上她的眼睛》那样柔软温情的未来幻想,以及《镜子》那样紧张诡谲的政治斗争,大刘都游刃有余。
  
   不过最吸引我的是故事中的残酷与浪漫。
  
   《流浪地球》里,叛军把五千多名地球派残忍地处死,还没过一个小时,太阳就爆炸了,地球派所做的一切被证实是正确的;
  
   《镜子》里,由于我们所处的宇宙的镜像被发现,没有什么是秘密的,人性变得纯洁,一切陷入了停滞,最后人类灭亡了;
  
   以及《地球大炮》中为建造地球隧道发生的各种骇人听闻的事故。
  
   非常残酷。
  
   但是,《带上她的眼睛》里,为探索地心遇上意外永远留在6800公里深处的“落日六号”上独自幸存的领航员,与带上领航员的传感眼镜的主人公之间,“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全频带阻塞干扰》里,处在战争中心的卡琳娜,和全世界离战争最远、在近日轨道航行的米沙,她的恋人,为了赢得同一场战争的胜利,一个自爆、一个冲向了太阳。
  
   《地球大炮》里,在地球隧道中航行时,由于处于地球的中心,“地球正在围着你旋转,所有的海洋和大陆,所有的城市和所有的人,都在围着你旋转。”
  
   还是《地球大炮》里,地球隧道的建造者晚年每天都在地球隧道里来来回回,单方面对着他的女儿——也就是《带上她的眼睛》里永远留在地幔中的“落日六号”上独自幸存的领航员——讲话,女儿应该是能听到父亲的。父亲对别人说,“我同女儿在一起。”
  
   如此浪漫。
  
   大刘的内心就像一枚硬币,一面是极致的残酷,另一面是极致的浪漫。
  


  第一次看完《流浪地球》就感觉要泪奔。最后的诗歌和那句“我的流浪地球”,简直将人类最单纯也最深沉的思乡之情发挥到了极致。
  第二次再看的时候有点觉得篇幅过短,回味的有些不充分。
  第三次是听了有声读物,可能是背景音乐当催化剂了,听到“我”和小星老师还有同学们一起看着星空中的半人马座那段,顿时又泪目了。
  
  大刘的特长在于描绘朴素而深沉的感情。曾经有朋友说大刘的文章技术细节过多(主要指《三体》),人物心理描述不足。但我觉得这种深沉的感情其实真的不需要太多的笔墨。流浪地球也是,三体中的人物也是,带上她的眼镜也是……
  大刘应该是浪漫的人,只有足够浪漫的人才能将视线突破云雾,遥望星空深处。不得不说,大刘的作品如同孩子一般纯粹,是点燃我心中梦想的种子的人。能够在还未老去的时候看到是幸运的。


  这其实不算是一篇书评。
  
   每次心情被琐碎打扰到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两样东西:星空、和水。
   星空,在魔都这个不夜城简直是太奢侈的存在。但还有水。
   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或者奔涌不息的水。
   水给予平静的力量。而唯有星空,才能让我在没有情节没有渲染的情况下感动落泪。
   还记得去年四月,在洱海边上那灿烂华美的天幕,犹如黑色天鹅绒的大厅顶垂下高高低低星星的装饰。抬头盯着星空,能让人忘记周围的山、水,忘记这个世界和自己。宇宙的广袤、残酷与暴烈,穿过洁净的大气之后,在人类面前却呈现出宏大的温柔,这就是星空。
   但是星空并非时时能够拥有。然而大刘的科幻,有着与星空一样的力量。在宇宙的无穷面前,琐碎的小事、心情的起伏、偶尔的挫折,甚至整个人类、整个地球、整个太阳系都是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
   但并非说他只对硬的技术狂热却冷漠地不关心人类命运。相反,他的书中总是充斥着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文明发展的好与坏,所谓道德灰色地带的善与恶……都是他思考的主题,不拘一格而又合乎逻辑,理性严峻而又穿越人性。
   所以尽管《地球大炮》这样的作品想象奇诡,由历史观未来对人类精神作出致意,但我更喜欢飞向天空的那些作品:比如《流浪地球》,虽然未免沉重,但还是那句:杂俗之扰在宇宙的宏伟前顿时渺如无形。
   在不飞向天空的作品里,喜欢《镜子》这一部。原因不说,为了无关情节透露,看了你就知道了~


   看大刘的科幻小说,首先感叹的,是其恢宏的想象与文字之美。
  
   唯美:大刘热衷于想象,把一幅幻想中的画面,比如某种技术,宇宙现象,灾难等等,想的细致无比,面面俱到,然后写出来,有描述,有原理,有主干,有细节,呈现给读者的就成了一幅真实无比的画卷;有的时候,这种想象甚至到了不厌其烦,自我陶醉的程度,洋洋洒洒,其实对故事情节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就是这种描述,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真实的画面。
  
   冷酷:其次是人性。大刘的小说里人性的描述很独到。而且往往刻画人性的黑暗一面。比如三体系列,以黑暗的文革时期起笔,讲人与人斗,讲人毁灭自然,讲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视人命如草芥,讲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其实是赋予了外星文明以人类的思维,弱肉强食,生存为本,宁可信其恶,不可信其善。大刘是冷酷的,他笔下的人类,经常被放置于倾巢覆灭的危险之下,这种覆灭还是人类自己的弱点引起的。比如流浪地球里,即使逃离了即将爆炸的太阳,人类世界也还是上演了一次背叛与屠杀,并以爆炸的太阳,嘲讽了这种大批生命消逝的无意义与可悲。


  我在读到《带上她的眼睛》末尾,突然想起《月神园》,都是另一空间(月球和地心),都是女性,虽然《月神园》并无科幻色彩,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奋斗、坚持的精神并无二致,那是从高中就影响我的书,而如今,我看《流浪地球》,我觉得,其实,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形式各异,但是实质归一。
  
  我看科幻小说比较早,小时候最喜欢的两份刊物是《飞碟探索》和《奥秘》,我承认在我的成长生涯中,它们潜移默化地在影响我,使我变造成今天这样,涓涓细流,即使汇聚一处,也能够分清来源。我明白我酷爱的源头,不以为异,采取纵容状态,我仍然乐意阅读大量这类书,尤其是刘慈欣,从《三体》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有些人的眼光,自生至死,从未投向地球外部。
  
  内与外,都是值得探索的领域。无数的内与外。比如自我,比如地球,比如太阳系。
  
  没有止境。
  
  科幻打开另外的视界,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视界,同时打开心界。我不太在意琐屑的事情,与我的阅读有关,肉身有限制,平常的人不能飞进外太空,但是思维没有。我在昨天读过《目送》之后,夜里做梦,梦到我就要死了,但还有恋栈,我在那个时空里徘徊,当我醒来,我明白,我会带着那种醒来的幸运和梦中得到的感悟活下去。我的人生,其实也是多重的,现实、书籍、影视、人事、梦境……多种影响,因为有这些,所以我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寿命,但它的容量,可以无限制地发展。
  
  我的追求就在于此。
  
  虽然是科幻小说,虽然不必穷究意义,但是,它仍然会触动人心。那些狂想,并不荒诞,有些已经变为事实,而在未来,也未必不会出现书中描写的景象,赤地千里,一片荒芜,人类离开地球,奔向外太空,所有的历史,都灰飞烟灭,而事实上,人类对于历史,又了解多少呢?事实已经被掩盖,只有诠释,基于各个角度。
  
  最冷漠的荒寂,和对于存续的最热切的渴望,是并存的。人必须同时认识到两极,才有可能形成突破,才能够不满足于进步,而奔向进化。
  
  我无意于拔高刘慈欣,但我的确从他的书中学习到很多。我迷醉于手难释卷的这种感觉,我视之为感受自己人生的一种方式,我因此而热爱自己的生命,更珍惜,不浪费。
  
  
  
  


  
   #流浪地球#好多不科学的地方。比如驾驶机动冰橇的比赛,上海出发到太平洋,其中一段还是步行,我想说,这么久,还在没有救援的情况下,吃什么?!难不成自己自带那么多食物?不科学。
  这样折腾地球,就算流浪到氦闪区域外了,蓝色星球的巨大自然生态圈肯定还不如飞船里的人造小型生态圈。
  疑问2。地球发动机的能量来源?!居然能使得地球煞车的时候还不用最大功率!!!!不过这可以理解,毕竟煞车了近四个世纪,but!!功率全开居然能这么久,带着地球流浪,感觉没过几十年就绕太阳绕了十多圈捏,在这能源逐渐短缺的年代,能制造出耗能这么大的机器,我不明白了。
  我。。。回头又看了一遍。是岩石做燃料。重元素聚变。好高深呐。
  
  这里也让我想起了#三体II#中,”回光返照”年代时的能量来源,什么电磁充电,电磁波还是由电池电源发出的,那么能制造源源不断的电磁波的来源是啥子?!!
  


  觉得书名起得很有意思,一下就吸引我上网找来看,一看内容,就停不下来。看科幻小说还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主要是很久没看到这么内容丰富,构思又好,而且作者的工科功底实在是强,再配上他的文笔,如此作品实在是我们读者的幸福。


  恩,这本书看看来复习的。本着多年看《科幻世界》的基础,大部分的作品是已经看过的,不过用来重温一下年少感动到底还是不错。喜欢有宏大背景,有细致描写,有温情,有民族自豪感,所以,大部分的作品值得一读。只是《全频带阻塞干扰》仍旧不太看得懂。
  
  不吹嘘怎么精彩了,看科幻的孩子们大多早就已经听闻了他的大名。
  
  呵呵,若是有兴趣,看看挺好的。
  
  


  我知道在家一边看流浪地球,一边吃胡萝卜炖肉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然而,读到最后的诗的时候,音箱里突然响起Out of Africa的乐曲,当时就呆住了。。。绝对好书。
  
  我知道已被忘却
  流浪的航程太长太长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东方再次出现霞光
  我知道已被忘却
  启航的时代太远太远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
  我知道已被忘却
  太阳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


  我至今都记得两年前那个晦暗的秋天,吃完晚饭后回宿舍读一篇流浪地球里的文章,然后晚上在感慨中抬头仰望星空。其实最先读的是《球状闪电》,不用说这部小说是如何精彩,后来又接着捧读大刘的其他作品(今年终于看了大名鼎鼎的《三体》),却总觉得《流浪地球》里的中短篇是最好的。流浪地球里男女主在太平洋上滑冰的情节在我心中已然成为经典,至今难忘。冰封的太平洋,深蓝色的天空,还有升空的焰火,构成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景,而其背后,则是太阳爆炸和将地球改造为宇宙飞船这样惊人的幻想,还有相伴而来的灾难和悲壮。难怪我们可以高呼“诗人刘慈欣!”不知道用奇异,磅礴,震撼,绚丽等词语能否完全道出《流浪地球》给人带来的感觉,但可以说,即使只有这一篇文章,一本小说集也算是成功的了。另一篇我非常喜欢的文章是《镜子》,这里没有磅礴的美景,而是以一种侦探小说的调调作为开始,绝妙的科学幻想作为中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思考作为结尾,体现出的是一种理性的魅力。除此之外,还有《全屏带阻塞》《地球大炮》《乡村教师》等,篇篇精彩。总之,如果要向别人推荐科幻作品,我的选择里一定会有这本书。


  1.为什么地球发动机是重元素聚变呢,轻元素聚变更容易些。
  2.要实现地球的航行,全人类的教育水平必须普遍较高才行。到时候非洲穷国的经济实力必须在当前的中国实力之上,不知道到时候成不成。
  3.地球航行过程中,可能需要不断从邻近的星体获取必要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等轻元素,因为它们可能不断从飞速运行的地球逃逸出去。不过作者假设空气都已经变成固体空气了,也行。
  
  这书很精彩啊,等以后我做导演了一定拍成电影。
  


  我是大刘的忠实读者,半年前读《流浪地球》时便想把书改编成电影。最近有了个机会==希望大家观后提些意见
  原帖在此 http://blog.renren.com/blog/257396678/845310192
  -------------------------
  电影简介:灵感源于刘慈欣《流浪地球》,太阳即将爆炸,人类兴建“地球发动机”企图移民半人马比邻星。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球最后一个落日时的故事,Alex 和 Isabella 离开地下城去看落日,并讨论地球的往事。
  
  --------------------------------------------
  
  人人不让我链接vimeo的,只好用56了。。可能有些色偏和不稳定。。欢迎看vimeo 上的高清版
  
  日志看不了,上不了外国网站的 http://www.56.com/u55/v_NjgxNDcxNTY.html
  
  HD 无字幕 http://vimeo.com/41814926
  
  HD 有字幕 http://vimeo.com/41890471
  
  ---------------------------------------------------------------
  
  
  做电影梦十年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拍电影,前后忙了一周打乱饮食顺序,14*2 小时持续拍电影,12*5 小时电脑前,不过一点都不觉得累,做的时候百分百的激情,做完更无比激动。
  
  ---------------------------------------------------------------
  
  就电影而言我还算比较满意,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 只有一个场景比较冒险,不过考虑到 Moon, This Man From Earth 等超牛逼单场景电影还是这么做了。单场景纯对白对演员要求很高。有幸请到两个专业演员,我对两个演员的表演都比较满意,尤其是Isabella (坐在右边的),演技一级棒!! 另外灯光师也很棒。音效由于不是dual-sound system, 稍微差一些不过大部分还好。音乐是舒伯特加 Brain Crain。
  
  剧本灵感源自刘慈欣《流浪地球》(链接在此 http://tieba.baidu.com/f?kz=81330181)。原书讲述的是人类建完地球发动机出发后一直到太阳爆炸,我算是想象了一下从地球出发之前到人们发现太阳会爆炸这段时间的历史。没什么科幻元素,也没什么特别的中心思想,就是想好好讲一个故事。
  
  ----------------------------------------------------------------
  
  感谢@李国澍 对剧本的帮助 @孙博健 帮忙翻译
  
  目前我正在准备第二部电影,一个关于王小波的故事。
  
  希望大家看完留下你的宝贵意见!!万分感谢


  这一篇大概可以作为刘慈欣这本短篇小说集的小分析。
  刘慈欣的作品里面涉及的政治内容大概可以算做中国SF作品的红线了。《镜子》里的高官贪污与陷害正直官员,《全频带阻塞干扰》里苏俄和北约的全面战争。这样的内容能够出版倒是令我惊讶的。倒不是说,科幻作品一定要涉及政治,或者涉及政治的科幻作品一定好看。但是,中国80年代科幻潮的静寂就是因为某些作品碰了红线。之后,中国的科幻作品只能走民间人物、动物和外国人物路线。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审查者的思维是奇特的。作者觉得不能通过,自我删除的,说不定能通过审查,而作者自认为“无限正确”的反而会被毙掉。一切全是因为中国没有一个明晰的审查制度,同时审查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又较大,且容易受到各种势力的影响。
  《乡村教师》、《镜子》和《中国太阳》三篇的开头很好玩,都是中国常见的小说模式:濒死的乡村教师临终一课,正义官员与腐败官场的斗争,农民工的城市梦想。但是刘慈欣在这三个故事的前半部分都设置了一些能使得后半部分产生科幻的情节和道具:牛顿三定理,白冰和那台超弦计算机,陆海(网络版也有写作“庄宇”)和他那块纳米镜膜。这种突然地转换使得这三篇小说的情节得到了突然地跃进,从读者的阅读体验上来说是极其令人震撼的。
  《全频带阻塞干扰》虽然从设定上很真实,不过刘慈欣对政治的认知很幼稚,“尊俄贬美”这都哪个年头的老黄历了,还拿出来翻,很明显美俄两个大国的政治家都不是什么好人。《全》文里批评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改革,又让俄共重新上台,而这一切不过是1918年西方武装干涉苏共和高尔察克组织白卫军的翻版(书里安排了“杜波列夫组织极右联盟并发动内战”)。这种充满YY的桥段,难怪网络上会流传一个所谓“中国版”的《全》文。
  刘慈欣的唯技术论也有点让人受不了。《流浪地球》里还算好点。经历了长久的流浪,很多人怀疑“太阳氦闪”的存在,结果把支持继续“流浪”的一派虐杀后,太阳立刻氦闪。这大概算是刘的黑色幽默。而《镜子》一篇则可怕多了,主要是结局。人类的道德观与新技术的线性发展不匹配,最终结果导致的是人类灭亡。而能够适应“镜子”这种技术的高智慧生命,刘也提到过,就是三体人,他们互相之间没有秘密,彼此透明。但是,人类的文明就是建立在秘密之上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全书中我最喜欢的是《乡村教师》全篇,以及《中国太阳》和《赡养上帝》的结尾。三篇都以情怀取胜,并非单纯的硬科幻。《中国太阳》和《赡养上帝》凭借着结尾,将全篇提升了一个巨大层次:想想看,一艘太阳帆飞船远离地球,探索无尽的宇宙,而地球也有同样环境的星球兄弟,上面的“人类”却凶残异常,地球人必须考虑几百年后与他们对决的未来。这样的设定多么棒啊!
  《乡村教师》一篇则表示了地球的存在与毁灭不过都是偶然,人类的高贵情感(情操)更加重要。相较那几篇“技术至上”的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地球的技术也是混合了人类各种情绪所产生的。技术本身的纯理性并不代表它的发明和应用就是纯理性。
  总之,我还是挺喜欢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的。当然要是他感性些会更好。以上。


  大刘的小说看得我几次哭出来。“中国的现实引力太沉重了,任何想象力都飞不起来。”大刘的小说,就是这极其沉重的中国现实,和极其浪漫的中国想象之间产生的张力。现实那么贫瘠,所以梦想更加珍贵。揪着自己的头发往上飞,飞得疼而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