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人论画

潘运告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

潘运告  

页数:

486  

译者:

潘运告  

Tag标签:

无  

前言

  清代绘画论述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据学者统计,有关画理、画法、品评、画跋、画史等方面的著作,多达数百种,其中较有价值者,也有二三十种。这是由于文人画家增多的缘故。文人画家在创作之馀,往往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著书立说,传诸后人。此书选录十三人论著十七种,除画史、画家传记外,其馀论述皆有选录。其中有画理、画法、品评,亦有人物、山水、花卉方面的论述,而以山水方面的论述居多。这里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要着重谈的,就是在清初画坛开始出现的复古与创新两种思想理论的斗争。  清初画坛出现了四王和吴、恽六画家,即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和吴历、恽寿平六人,可说就是复古派。其中尤以四王影响为著。王时敏于明末师从过董其昌,王鉴是时敏同乡,亦拜访过董其昌,王晕先后师从王鉴、王时敏,而王原祁乃时敏之孙。他们以董其昌所推崇的南宗为正统,远宗黄公望,上溯董、巨,近师董其昌,以之为圭臬,复用古法,反对创新。王时敏为清初画坛首领,更是明确主张复古。王翠是四王中笔墨技法成就最高的,他崇尚南宗,也吸取北宋某些长处,但复古思想局限了他的眼界,以至他创建的虞山派“家家子久,人人石谷”。

内容概要

  本中国书画论丛书为通俗读物,故作注并作今译;同时兼学术性,故又在每一论著作者前作概述,介绍作者,概述其论著价值。本丛书所选论著多为历代各名家选本所选录,在中国书法绘画理论史上产生过影响,有一定理论价值或史料价值者。这些论著经本丛书选录,力求保持原貌,不作删节。
  本书选录十三人论著十七种,除画史、画家传记外,其余论述皆有选录。其中有画理、画法、品评,亦有人物、山水、花卉方面的论述,而以山水方面的论述居多。
本书选录自清初至乾隆年间的画论,各个画种各个画派的论著皆有选录,力求通过此书,使读者了解那一时期的绘画思想理论。

书籍目录

中国书画论凡例
清代两派绘画思想的论战
石涛
苦瓜和尚话语录
题画诗跋与题记
龚贤
画诀
柴丈画说
王原祁
雨窗漫笔
麓台题画稿
恽寿平
南田画跋
笪重光
画筌
唐岱
绘事发徽
王昱
东庄论画
郑燮
板桥题画
附题画
孔衍栻
石村画诀
张庚
浦山论画
邹一桂
小山率画花卉
蒋骥
传神秘要
蒋和
学画杂论

章节摘录

  今译  绘画山有门径六则:对景不对山,对山不对景,倒景,借景,截断,险峻。此六则,须要分辩明白。对景不对山,是山的古老形貌如冬,景界如春,此对景不对山呢。树木古老质朴如冬,其山如春,此对山不对景呢。如树木正,山石倒;或山石正,树木倒:皆倒景呢。如空山渺茫,没有事物显露美好的姿态,借用疏柳嫩竹,桥梁草阁,此借景呢。截断,不要世俗之境,山水树木,剪头去尾,笔笔处处,都用截断,截断的方法,不是非常轻松的笔法不能奏效呢。险峻,人迹不能到达,无路可进入呢。如岛山、渤海、蓬莱、方壶,不是仙人不能居住,不是世人可以探访,此山海的险峻呢。若用画描绘险峻,只在峭峰悬崖、栈道崎岖之险罢了,须见笔力为妙。  林木章第十二  古人写树,或三株五株,九株十株,令其反正阴阳,各自面目,参差高下,生动有致①。吾写松柏古槐古桧之法,如三五株,其势似英雄起舞,俯仰蹲立,蹁跹排宕②,或硬或软,运笔运腕,大都多以写石之法写之。五指、四指、三指,皆随其腕转,与肘伸去缩来,齐并一力。其运笔极重处,却须提飞纸上,消去猛气。所以或浓或淡,虚而灵,空而妙。大山亦如此法,馀者不足用。生辣中求破碎之相,此不说之说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人论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