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

赵力 编 湖南美术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湖南美术  

作者:

赵力 编  

页数:

282  

Tag标签:

无  

前言

  当下,“全球化”依旧是一个充满矛盾与争议的社会话题,即便在学术界亦是如此。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的主流认识往往对于“全球化”似乎抱持着十分积极的评价,甚至认为“作为世界科技革命的产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客观的历史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相似的观点也大量存在于国外,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H.Dunning)即认为“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将不可逆转”⑦。  的确,中国人开始注意到身边的那些令自己相信已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变化,而其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无疑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事实是此后的变化更加显得深刻而剧烈:一方面,中国加快了体制转型,以便迅速适应与融入WTO的规则体系,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另一方面,在经济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经济也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开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处于相同背景之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无疑也迈出了引人注目的步伐,并实现着自身的本质性转变。概括地来说,首先表现在中国艺术市场体制的建立与初步完善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根本原因即在于在与国际艺术市场不断接轨的过程中,通过参照国外艺术市场的结构形态,并逐步引进国外相对成熟的市场运营模式,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旧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速搭建起了当代中国艺术市场体制。譬如说,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的画廊经纪模式、艺术品拍卖模式以及艺术品博览会模式,即先后打破了国营艺术品统购统销的运营架构,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实现了中国艺术市场结构的合理布局。虽然以现状而论,中国艺术市场体制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但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后发优势”也正在转变为更为积极的因素,推动着中国艺术市场的持续性发展与创新。

内容概要

全球化给中国艺术市场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与机遇,然而中国艺术市场的未来命运仍依赖于自身的不断努力。而中国艺术品市场接下来必须面对的任务,就是应该积极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将其引导至构建自身发展与创新体系的方向,从而加快竞争力的塑造,以及谋求向持续性增长方式的积极转变。

书籍目录

前言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第一章 宏观描述 第一节 市场规模的加速扩张 第二节 市场结构的组合成型 第三节 市场属性的激变转折第二章 市场结构研究 第一节 中国画廊市场 第二节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 第三节 中国艺术品展会市场第三章 分类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书画市场 第二节 中国油画与当代艺术市场 第三节 中国瓷器杂项市场第四章 市场板块行情 第一节 中国书画市场的板块行情 第二节 中国油画与当代艺术市场的板块行情 第三节 中国瓷器杂项市场的板块行情附录 数据排行 2006—2007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排行TOPl00 2006—2007年中国古代书画家排行TOP50 2006—2007年中国近现代书画家排行TOPl00 2006—2007年中国油画与当代艺术家排行TOPlOO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