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书呆温梦录

谢其章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作者:

谢其章  

页数:

20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书呆温梦录》作者风格很有特色,看似娓娓道来,却很吸引人。让人留恋。但掩卷归来,却又不知说些什么。 虽然有些迟疑,却又欲言还休。 值得品味!

书籍目录

小言:未应长作收书人
梅兰芳“蓄须明志”时期的戏外事
《青年界》的两个专辑
搜求周作人旧版书的乐趣
《美术生活》跟鲁迅借了什么画
《文学》杂志“战时版”
紫兰花开
袁殊和《拙政园记》
黄萍荪与《子日》丛刊的结局
我与《永安》月刊
良友的衣裳
这书,是在等我买吧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的往事
香港老牌文史掌故杂志《大成》
《大人》
黄俊东的三本书话书
零九年买书记略
我惟一的一篇“邮话”
青海读书记忆
朱安的北京故居
范烟桥最早评论张爱玲
现代文学战斗的一翼
私人摄影的历史局限
上水行船难
写字
未妨拍桌拾芝麻
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
我所知道的“黄裳和止庵”
毛边书是阅读的反动
有书乃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书斋
蒋彝笔下的英伦风景
日本文化的观察者
巴黎不设防
后记

章节摘录

  梅兰芳“蓄须明志”时期的戏外事  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在全国热映,一股梅兰芳热四处兴起。我收集的有关资料中有关梅兰芳的图片和文字很是不少,我写《文化人结婚记》时,很是不明白当年蓄须明志的梅兰芳,为何要趟那道浑水,后来有著名学者讥讽我的不理解为“见者惊异”,并称梅兰芳“他的底线是不登台,不唱戏,其余都是小节,可不予计较”。若以梅兰芳的底线来衡量另几位名伶,问题就来了,马良连、尚小云、荀慧生,均于敌占时期登过台唱过戏,据此而推论他们的大节,难说没有简单化之嫌,更有扩大化之隐忧,——已有傅斯年“所有伪北大教员不予登用,不能给北大留下耻辱”的一刀切作法。教员是耻辱,教员所教育之学生也该是耻辱,推而广之,门房,役夫,摇铃的做饭的,哪个不是戴罪之人。论及底线与大节,或许还真应该有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之必要,不然的话,梅兰芳前面的“蓄须明志”及稍后参与“祝捷演出”,有何差别欤。也许,还须为普通人另设一底线——即有饭吃与没饭吃,常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真正具体轮到个人头上,难免或有颠倒“失节事小,饿死事大”。话不中听,却多有事例为证——此处失节亦并非特指“卖国卖身”之大节焉。  谷林老人《检得旧刊说因由》,讲到俞平伯于沦陷时期北平的《艺文杂志》发表文章,被远在昆明的朱自清知道了,“他来信劝我不要在此间的刊物上发表文字,原信已找不着了。我复他的信有些含糊,大致说并不想多做,偶尔敷衍而已。他阅后很不满意,于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又驳回了。此信尚存,他说:‘前函述兄为杂志作稿事,弟意仍以搁笔为佳。率直之言,千乞谅鉴。’标点中虽无叹号,看这口气,他是急了。非见爱之深,相知之切,能如此乎?”俞平伯说“北平沦陷期间,颇有款门拉稿者,我本无意写作,情面难却,酬以短篇”。此类投稿给刊物的平常小事,在朱自清的眼里都是大事,若设此为底线,怕没有几个人洗脱干净。朱自清是把小节视为大节的知识分子,不然在美国救济粉中饿死的就不会仅止他一人了。俞平伯到底还有些家底,虽然一度曾穷困到“余亦感经济困难,余妇乃有在家创办交卖会之举,取家中及亲朋处无用旧物标价售卖,酌取手续费”的地步,正如谷林所论:“此其所以尚可不写文章还能养亲而糊口欤?”沦陷八年之久,北平与上海不可能成为空城,留下来和走不了的人们,以各种方式谋生养家,就是为了能够活下去希冀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


编辑推荐

  近二十年来,我渐渐由“读书者”转变成一个“收书者”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搭在收书买书上,忘乎所以,患得患失,马齿徒增,一无所成。有人说,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跳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换一种活法,这样也许你才能明白过去的生活是多么地愚蠢。我觉得此话有理,很值得一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书呆温梦录 PDF格式下载



说是书呆温梦录,其实不然。自古就有书呆子的说法,好像读书人是因为读书读多了才变成了呆子。难道不读书,人就不会变呆吗?其实,无论是读书人,还是那些没有条件读书的人,都会因为读书与否而在某些方面变得不同。其实,呆与不呆关读书何事?我希望这个社会多一些读书人,少一些酒色财气,即便大家因为读书变呆些,我想也比太聪明了好些。当下的国人,是不是太聪明了?如果有更多的书呆温梦,社会的书香气多一些,有何不好?是好书,推荐给大家。


书中“小言:未应长作收书人”和“未妨拍桌拾芝麻”两处标题“未”字看着很别扭,不如直接用“不”字好。“小言”也不如“前言”好。


本书作者风格不变:看似娓娓道来,吸引我放不下书;但掩卷归来,却又不知说些什么。
虽然有些收获,却又欲言还休。
值得品味!


谢老师的书还是很值得阅读的,因为里面的介绍图书的文字特别精彩,喜欢看他撰写的每一本图书。


给我一种晦涩难解的感觉,有些内容比较专业,想用来当消遣小书看的可能会失望吧


好书,看了就明白了


书蠹


花城出版社的一个随笔系列作品!


朋友指名买的


与书有关的,我都喜欢,者本也不在话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