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岭南词典

周伟励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作者:

周伟励  

页数:

240  

字数:

21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岭南是一个地理文化概念。 顾名思义,岭南即五岭之南,从地理上看,系指五岭(大庾、越城、都庞、萌渚、骑田)以南的广大地区,大抵相当于今广东、广西、海南全境。由于海南孤悬海外,故岭南一般又多指两广,唐宋时有关岭南的著作,如唐末广州司马刘恂的《岭表录异》、南宋桂林通判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等,所记录的正是两广的地理物产和风土人情。岭南有时也专指广东及被广府文化辐射影响的桂东南一带,这或许是因为广东、广州和珠三角事实上处于岭南的核心位置,广东(包括香港)在经济与文化上又长期处于强势地位,而广西西北部的官话地区,虽地处岭南,但在语言、风俗和文化传统上却与北方的文化系统更接近,因此,从文化的角度看,以上专指也有其合理的成分。 因着五岭的隔阻,千百年来,岭南偏于一隅,与中原王朝构成了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山高皇帝远”的宁静与混朴。在历史上,岭南开化较晚,经济文化与中原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被称为“南蛮之地”;直到唐代,岭南才出现张九龄这样的能进入国家政治权力和文化中心的人物,这与北方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主持开凿大庾岭新路,岭南与中原的联系逐步得到加强,“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进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明代学者丘溶的描述,与历史的真实情状是相符的。 可以说,在近代先贤面向海洋之前,古代岭南就是在这样阻塞隔绝的地理与文化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环境固然造成了岭南经济文化的落后与封闭,但也因之而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北方文化传统的岭南文化形态,这样的文化形态,独特而有个性。 在语言上,粤语(广州话)与北方的官话(普通话)系统差距较大。语音就不用说了,粤语保留了较多的中古(南北朝至唐宋)汉语语音,因而与元明清数百年问因激烈的社会变革而产生剧变的近代北方汉语语音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在今天,如果一个广州人和一个北京人用各自的母语对话,那简直就是“鸡同鸭讲”,基本上是不能进行沟通的。词语的差别也不小,由于同样的原因,粤语词汇中也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遗存,常见的有“食”(吃)、“着”(穿)、“行”(走)、“畀”(给)、“倾”(谈)、“几多”(多少)、“卒之”(终于)、“姑勿论”(且不说)、“终须”(终归)、“皆因”(都是因为)等等。这些古雅的词汇在粤语中常常出现,一般市民都能脱口而出,但在今天的普通话系统中己少见使用,口语中基本上是消失了,个别的或能见于典雅的书面语中。语法方面与普通话也多有不同,状语后置、形容词后置、反序构词、倒装句的情况比较多,如“你行先”(你先走)、“食多哟”(多吃点)、“唔该晒你”(非常感谢你)、“鸡公”(公鸡)、“宵夜”(夜宵);比较句的词序与普通话也不一样,如“我大过你”(我比你大),等等。 粤语是一种世俗性和市井味很浓的方言,而且“有音无形”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作为口语使用,粤语可谓生动活泼、摇曳多姿,而作为书面语,粤语就显得力有不逮。其实,从写作实践看,粤语是难以直接转换成书面语的,粤人写文章必须使用普通话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才能将所思所想形诸文字。当然,粤港两地都有以粤语为文的情况,但那样的文章只是将粤语口语直接变成文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面语文本。我们常常说粤人“敏于行而讷于言”,“敏于行”当然是优点,但“讷于言”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我想,这“讷于言”并不是指“寡言少语”或“不会说话”。而是指逻辑思维不强、不擅长抽象思辨一类的思维活动等等,这一缺憾恐怕与粤语以上特质脱不了干系。但事物总是相对的,缺憾有时也可以转化为优势,当年六祖慧能创禅宗南宗,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屏除一切繁文缛节,提倡顿悟成佛,这显然与慧能本人是个“讷于言”的岭南人不无关系。六祖将禅宗往世俗化、简易化的方向引领,开创了绵延至今香火不绝的“人间佛教”,心灵鸡汤,度人无数,这其中,当有“讷于言”的功劳在! “山高皇帝远”的地理环境与文化心理不但影响了岭南人的语言和思维,还深刻地影响着岭南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粤语有一个词叫“淡定”,内涵很丰富,也很传神,它有点像普通话里的“淡然”、“镇定”、“从容”、“冷静”、“沉稳”、“老练”等等词汇的综合,又不完全是,此词近年来出现率颇高,频繁见于报刊图书,但至今仍未被收进 《现代汉语词典》,可见普通话系统对它的稳定性还在观察中。“淡定”之于岭南人,首先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千百年来,岭南人“淡定”地“楹食”过日子,与岭北的风云变幻甚少交集,对中原的天翻地覆也不大理会,一心一意地过着世俗气息浓重的宁静生活,形成一种追求物质享受讲究生活质量的生存模式。无论是“叹世界(享受生活)”抑或是“讲饮讲食”,都十分鲜明地显示出岭南人对世俗生活的欣赏态度。当然,这样的 “淡定”要以一定经济基础与物质生产为前提。岭南地处中国大陆的最南端,气候温热,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为一年三熟,珠江三角洲一带更是水网密布、河汊纵横,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岭南人“淡定”地休生养息,他们耕织、养殖、做生意,然后叹人生、叹世界,用李白杜甫的口音读书识字、吟诗作对,用诗经史记的字词指称事物、描摹形态,从而发展出一种重实轻名、重物轻道、重实操而轻玄想的务实文化传统,与北方谈玄说理重道尚名的文化传统迥然有别、大异其趣。 在近代以前,岭南人对政治的热情远没有北方人强烈,岭南不但没有出现过逐鹿中原、横扫六合的政治人物,就连张九龄这样的宰相级别的管理人才,也只如凤毛麟角,实不多见;历史上,岭南地区也建立过一些政权,如南越、南汉,这些偏于一隅的地方政权的创立者,如赵佗、刘□等,固然都称得上是乱世枭雄、一方雄主,但一看来历,却都是来自北方的移民!这样的状况,当然是与古代岭南的偏远、闭塞有关,但恐怕也与岭南人在特殊的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的政治文化心态不无关系。岭南的历史不能说不悠久,岭南的中心城市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年多年历史的都市,但广州从来就不是那种充溢着森然“王气”与儒家伦理教化的政治城市,而是一座适宜于经商贸易、商业文化气息浓郁的商城。据学者考证,从汉代开始,广州便有商船往东南亚、南亚一带贸易,这或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滥觞;唐宋时,广州已经是闻名遐迩的大港与商埠,“映日船多宝舶来”(唐刘宾客诗)、“千门日照珍珠市”(宋程师孟诗),这些诗句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广州商业贸易的盛况,千帆竞发,万商云集,各国的商人都争着来这里做买卖,广东人的心思大多放在做生意赚钱上,造反打天下,那是北方人去想去做的事。 岭南历代官宦与文化名人屈指可数,汉有陈钦陈元父子与杨孚,唐有慧能、张九龄和曹邺,宋有余靖,明有丘溶、陈献章、湛若水、海瑞、袁崇焕等等,不要说与中原比,就是比巴蜀与江南一带,也要差上一大截。由此可见岭南在中华文明的谱系中的的确确处于后发位置。这种后发不光体现在政治经济上,还体现在整个思想文化领域。但后发也有后发的优势,因为后发,所以传统的因袭较轻,所受的束缚较少,新的思想容易“乘虚而入”,变革的种子容易找到合适的土壤。入清以后,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门户打开,西风东渐,岭南得地利之便,于是思想日新,人才渐盛,渐次出现翻江倒海回旋天地的人物,如洪杨,如康梁,如孙中山。此时的岭南,一改两千年落后封闭之积弊,开始引领风骚,领导潮流,大步走上中国政治思想与文化的舞台中心,从太平天国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在这六七十年的历史时空中,岭南人的身影清晰而坚定,他们都是这些深刻影响和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当之无愧的主角。 阳光雨水滋养的岭南,草木繁茂,四季常绿,奇花异果,四时不绝,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一年到头皆有可食用之材,这与四季分明的岭北地区,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因之,岭南人的生活习俗与饮食习惯,也跟北方人判然有别。岭南人穿短裤、着木屐,喝凉茶、饮靓汤,叹茶楼、食肠粉,吃海鲜、嘬田螺,品烧鹅、尝乳猪,酿米酒、片鱼生,啖荔枝、剥龙眼,拉高胡、弹秦琴,唱粤剧、听粤乐,过冬至、拜神佛,庆春节、行花街,落雨担遮(撑伞)、天晴戴笠,下河游水、坐船出行,食必生猛、味必鲜美,香煎生煽、白切清蒸,夜宿深巷住大屋、朝行骑楼访市廛……如此斑斓繁复丰富多彩的生存状态,绵延了千年百年。 政治的岭南毕竟很短暂,当激情的狂飙逐渐消退,务实的个性再次回归。岭南人不张扬、不争论、不折腾,埋头做事,抬头看路,按照自己的生活逻辑,踏踏实实地走一条有着浓烈人间烟火味的路。想当年,当中国郑重地将再出发的起跑点选在岭南,“敏行讷言”终于又一次焕发出睿智的光辉。我想,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岭南气质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精神或哲学层面的默契,其实,当一位同样敏行讷言的老人在南海边上画了一个圈,岭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冲锋陷阵“杀出一条血路”的历史使命,就这样被规定了,这,既是岭南的荣耀,又何尝不是岭南的幸运。 善哉岭南!

内容概要

  名为词典,实为散文。本书借词典的形式,以散文手法状写岭南风物。每一
“词条”就是一篇散文,或状物,或写事,或记风俗节令,或摹人情世态,不以描述形貌、罗列知识为追求,而专注于通过主观感情之烛照,写出经作者心灵折射的岭南物事。本书值得一提的还有语言,是散文或诗的语言,颇具文采又富于张力,使得文本甚是好看。

作者简介

  周伟励,男,1953年11月生于广西梧州。诗人,资深出版家,供职于广东教育出版社。曾策划过《素质教育在美国》等热点图书,反响极大。著有专著《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公元十世纪前后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醉心于岭南文化的研究与写作,现已完成《岭南词典》一书的写作。

书籍目录

B
八卦
白切鸡
煲仔饭
C
叉烧
叉烧包
茶楼
肠粉
趁圩
冲凉
春水天
D
打边炉
冬至大过年
端午
端砚
F
发大水
番薯
飞机榄
G
干蒸烧卖
搞掂
裹蒸棕
过年
H
旱天雷
红豆生南国
黄皮
J
江河水
讲古
九江双蒸
K
扣肉
L
腊味
老火靓汤
荔枝
凉茶
六堡茶
六祖慧能
龙母
龙眼
落雨大
M
码头
埋单
木屐
木棉
N
南瓜
Q
骑楼
秦琴
清明
S
赛龙夺锦
沙河粉
烧鹅
烧乳猪
深巷
生猛海鲜(1)
生猛海鲜(2)
食田螺
食鱼生
食粥
双黄莲蓉
丝瓜
酸枝
T
趟栊
甜酒
X
西关
西来初地
咸湿
行花街
行街
醒狮
Y
牙擦
羊蹄甲
饮茶
油炸鬼
游水
鱼塘
雨打芭蕉
月光光,照地堂
粤胡
粤语
云吞
Z
昭君出塞
中秋
中山纪念堂
坐船

章节摘录

搞掂在粤语中,“搞掂”是个铿锵有力的词汇。事情办妥了,任务完成了,问题解决了,困难克服了,乃至于物或事结束了、终止了,情势好转了,局面控制住了,等等,粤语都可以说:搞掂!“搞掂”是何等的简练传神,一声“搞掂”,胜似千言万语的保证。粤人向来不善夸夸其谈,敏于行而讷于言,“搞掂”一词,透出了粤人的千古秉性。肝胆相照的朋友,忠人所托,两肋插刀,什么事情搞不掂呢?我年轻时在码头江湖上混过,听得最多的就是这“搞掂”二字。那些扛码头的、拉板车的、挑土方的、做泥水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苦力”,然而却又是最讲江湖义气的一群,中国传统社会礼、义、廉、耻“四维”中的“义”,多靠这些人来维系,大抵因他们身处底层,同属“弱势群体”,唯有团结起来,抱团取暖,相互扶持,才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故“义”于他们,尤为重要!在他们的思维逻辑中,朋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甚至比自己的事还紧要,一旦受人所托,就会义无反顾、全力以赴,一句“搞掂”,重若千钧。现代社会,“义”风渐淡,然“搞掂”仍是粤人的口头禅——生意场上,双方你卖我买,钱货两讫,是为“搞掂”:“钱我已经交齐咗(了),你几时发货啊!”“放心啦!已经帮你搞掂喇。”职场中,领导指派的工作,老板交代的任务,你一定要“搞掂“:“呢(这)单工程好重要,你要落足心机去做至得(才行)。”“老板,马上就搞掂喇!”人生路上,一些关键的节点,如考大学、考工作、考职称,你也得“搞掂”:“如果考唔(不)上大学,你将来连乞儿都冇(没)得做。”“得喇(行了)老豆(爸),我搞掂就得啦!”总而言之,人这一辈子,从出生到死亡,差不多都可以用“搞掂”来表述:“老婆生咗个仔,搞掂晒!”“我追(追求)咗佢(她)几年喇,今日先(才)搞掂。”“烧(发烧)咗几日,要打针先搞得掂。”“佢(他)琴晚(昨晚)走(去世)咗喇,一世人就咁(这样)搞掂咗!”…………不用说,能够“搞掂”的朋友最受欢迎,领导、老板最喜欢的也是那些爱说“搞掂”的员工。面对老板的派工,那些总是说“一于(坚决)搞掂”的人,更容易得到老板的赏识;而在我们的眼中,能说“搞掂”的朋友是敢于担当、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们神通广大,本事特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无论什么事、什么困难、什么任务,他们都不回避、不退缩,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搞掂!小时候看国产打仗片,看到首长给战士下达任务,战士的回答千篇一律:坚决完成任务!粤人所说的“搞掂”,就相当于“坚决完成任务”,只是更简洁、更有力,也更能传递出那种果敢敏捷的岭南神韵!近些年来,“搞掂”一词红遍南北,不但粤语区的人爱说,就连北方也极流行,只是北方人说得不够“地道”,偏了一点,把“搞掂”说成了“搞定”(当然,这也可能是北方人根据自己的用语习惯对“搞掂”进行的改造,毕竟普通话说起此词有点别扭),而《现代汉语词典》干脆就把“搞定”收进词条中,可见“搞掂”已经深入人心,为普通话系统所基本接受,成为一个现代汉语的流行词汇。要真正理解“搞掂”一词,关键在于弄懂“掂”字。在粤语中,“掂”的本意是直、竖,直的、竖着的,粤语作“打掂”,与之相对,横的,粤语就作“打横”;直纹,粤语作“掂纹”;而粤人常说的“横掂”,也就是普通话里的“横竖”、“反正”之意,如:横掂都系咁啦!这一句粤语可直译作普通话:反正就那样了!后来,“掂”从“直”的本意逐渐引申出“顺利”、“妥当”等意义,粤人有一句常用俗语“掂过条蔗”,字面的意思是“比甘蔗还直”,实际上是喻指事情很顺利。在现代粤语语境中,“掂”的引申义差不多已取代了本义,成为其字义的主流,如:“呢排好唔掂!”(最近很不顺利!)“佢啲生意都几掂。”(他的生意做得不错。)“你同佢倾掂未啊?”(你跟他谈妥了没有?)“乜都帮佢搞掂晒。”(什么都帮他搞好了。)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掂”的意义不断地被引申和扩大,以至于无论出现何种情况,人们大抵都能用“搞掂”来轻易搞掂。1969年夏天,在经历了三年浑浑噩噩的日子后,我算是初中毕业了。我不愿上山下乡,但呆在城里又找不到工作,正彷徨苦闷间,工头坤哥对我说:想做工还不容易?马上帮你搞掂!第二天,我披块“搭膊布”、挑一对篸箕就上码头干活去了。1975年10月,我历经曲折,进了一家街道小厂当工人。当时,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热潮已临近尾声,城镇青年的就业政策也有了些许变化,为了讨好街道居委,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到居委会去义务劳动,帮他们做家具、修理桌椅,如此坚持了数月,终于感动了“上帝”,一天,居委主任对我说:你的事搞掂了!明天你就到我们街道的拖拉机配件厂报到。1978年10月,我背着行李,走进大学校园。

后记

名为词典,实为散文。 本书借词典之形式,以散文手法状写岭南风物。每一“词条”,就是一篇散文,或状物,或写事,或记风俗节令,或摹人情世态,不以描述形貌罗列知识为追求,而专注于通过主观感情之烛照,写出经作者心灵折射的岭南物事。所写之风物,多带作者生活印痕和感情色彩,并不仅仅是客观的静态的描写。如“骑楼”,这里并不屑于介绍骑楼这一建筑形式的形制特征和历史发展(这样的介绍并无文学创作上的价值,查《辞海》或有关专业书即可了然),而是着重写了骑楼对于岭南的象征意义,它所给予岭南的温馨与亲切、从容与散淡,它所彰显的岭南特征、岭南表情,以及它与我的青春生命曾经重叠的一段经历。如“荔枝”,这里不具体描述荔枝的形貌和生物特征,而是极力写荔枝给我的感觉,那种历史的、时序的、物候的、地域的甚至美学意义上的感觉。而“西关”或“深巷”,则写了岭南核心地带最具风情特征的一种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木棉”、“羊蹄甲”等,写的则是一种坚韧淡定、务实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岭南精神和气质…… 用散文来展现岭南风物是我一直想做的事,但真正形成具体的创作行为,乃是受到两个偶然因素的诱发。2006年年中,我的学术散文著作《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即将在大象出版社出版,为了给此书“预热”,责任编辑王兆阳兄帮我在“天涯”注了个号,好让我在上面的一些专栏发些文章,以扩大作者和图书的影响。这是我平生“涉网”之肇始,感觉新鲜而兴奋,于是一有空便“泡”在“天涯”上,除了自己发文章外,还点击浏览别人的文章,邹汉明兄的《江南词典》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野。记得《江南词典》当时在“天涯”上很火,点击率很高,好像还被评为“天涯头条”。尽管之前已有韩少功写了《马桥词典》,但那是小说,与惯于写散文和诗的我还是有点隔。《江南词典》以一种美文的形式呈现,那种奇特的意象,那种新颖而夸张的修辞,那种漂亮中有时稍带怪异的文字,都是我所喜欢的,尽管偶尔也会觉得有些地方或许用力过了。也就是在这时候,广东作协的期刊《作品》约我为该刊的专栏“南方经验”写一篇文章,这正好给了我一个思考和梳理岭南文化的机会。为写此文,我调动了我的有关积累,使得岭南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气质在我眼前日渐清晰,我一口气写下来。写了一万多字,起了个题目叫《南方的宿命》。此文完成后,我突然间觉得自己有了写作《岭南词典》的冲动,于是,漫长的“苦役”开始了! 这一写又是五年! 在这之前,我的上一本书《从菩萨蛮到沁园春》也写了五年。五年写一本书,这手脚实在是太慢了。五年来,我把业余时间差不多全耗在这上面。刚开始时写得很艰涩,一个“词条”有时竟要花上整月的时间。为了寻找一个新奇的切入点,为了在文字和意象上营造空灵飘逸的效果,一句话,为了标新立异,我陷入了“苦吟”的泥淖,有时苦思终日,竞不能着一字;有时推敲半天写了一段,一转念又把它全删掉,说是呕心沥血,也不算过分。我写作过于用力,有时过分追求文字的新巧和奇丽,明知是个毛病,可偏偏就改不了,这或许就是所有“苦吟者”的通病了。后来写得顺了一些,有时个把星期可得一篇,这时心里就特别高兴,觉得自己尚未“江邓才尽”,还是能写得快一些的。但总的来说还是慢,一本二十来万字散文要写五年,一年才写四五万字,这令我沮丧和汗颜。当然,我目前仍在上班,写作只能在“业余”状态下进行,退休之后,转为“专业”。年产量可能会要大一些吧。 我向来佩服那些一年能写百十万字出好几本书的人,觉得他们一定是那种下笔万言倚马可待的大才子,我辈驽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码,一句话一句话地抠。我想,我这辈子注定当不了那种“大才子”了,写一本书对我来说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我就这样慢慢写下去吧。 2012年夏于广州从化一哂斋


编辑推荐

《岭南词典:搜藏岭南的柔软记忆》是一本有关岭南风物与岭南文化的个人记忆之风味读本,不知不觉中,你已恍入难忘的岭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岭南词典 PDF格式下载



里面介绍的岭南食材菜式还是不错的


没去过广东的认肯定能从书上领悟到广东的风土文化,不错的介绍书,很地道。


了解广府风土人情的书。


里面的东西只有我地南方人先明白。


老公要看的,还可以


找了好久的宝贝 总算买到了 很喜欢


这本书有很浓厚的岭南风情,但是讲吃的有点多,其他名词的涉及有点少。吃货会喜欢的啊。


知识价高,学习下丰富一下自己的见识。


虽然本身是岭南人,但是还是觉得这本书不错,值得看哦


以岭南食物为主,本来挺有特色,但看一篇就知道后面所有文章格式,文采差。每篇公式化:我最喜欢吃XX(每篇都这样写,不觉得烦吗?)+古代诗词典故+儿时回忆+现在觉得不是儿时味道。想学秦牧,但水平差太远。


如作者跋語所雲,“名為詞典, 實為散文集”,分條分點而列,以一個嶺南本土人的身份娓娓道來,是一本宣傳介紹嶺南風土人情的著作。缺點在於字體有些過於稠密,可能是為了節約紙張成本吧,呵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