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广东省名中医黎成科医论精要

黎成科,邵跃斌 编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黎成科,邵跃斌 编  

页数:

317  

前言

  继承创新 寻求突破  值此省、市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强市工程正在推进之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黎成科、邵跃斌两位大夫主编的《广东省名中医黎成科医论精要》专辑,应时出版了。有幸于该书付梓之前,详阅其稿,特此发几句有感之言。  我与黎成科大夫因工作关系由相识到相知,已数十年矣。黎氏耿直少语,慈悲为怀,自小立志以医事亲济邻、救危扶弱。20世纪50年代学中医,因其好学且悟性高,颇受赏识而得多位名师指点,进步甚快。学成后一直在西医综合性大医院的中医科工作。20世纪50—70年代,多次到农村基层扑灭疫情、防病治病、培训农村医生,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炼。既体验到民间疾苦,又提升了自己的医德医术。之后经多次进修深造,自1975年起主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工作30年,为该院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黎氏本人也在繁重的诊疗与带教工作中,不断精进,脱颖而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中医界的一代名医。  细读《广东省名中医黎成科医论精要》专辑,顿觉一股“继承创新,寻求突破”之风迎面而来。黎氏是在西医综合性大医院从事中医诊疗的,在西医高手如林,医疗、教学、科研均以西医为主体的特殊环境中,中医科如何发展壮大,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呢?用黎氏的话回答,就是“继承创新,寻求突破”;“中医要过得硬,西医知识要过得去”;“临诊分析要中西结合,治疗用药要中西医优势互补,处处注意突出和发挥中医药特色”。

内容概要

  《广东省名中医黎成科医论精要》不论是“上编”中所精选的黎氏医案、医论与讲稿;还是“下编”黎氏诸学子对其学术经验的总结与传承,处处都洋溢着作者对中医药“继承创新,寻求突破”的精神。比如黎氏以医方为切入点深研经典与各家学说及中医学术的治学经验;黎氏在评价抗生素与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学说及静脉输液疗法的普及对伤寒、温病学说的影响之时,提出了“抗生素药后证”的辨治体系;在总结中风病辨治经验时,黎氏提出了革新中医中风病辨治的多项措施等。还有黎氏的医案,也都处处显示出中西医优势互补,处理医学难题的尝试与收获。

作者简介

  黎成科,1956年就读于贵州省贵阳医士学校,1965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中医系并留该院附属医院中医科。1971年至今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工作,主任医师,曾任中医科主任,现任中医科主任导师。从1979年起为历届广州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现任广州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诊疗,学识全面,经验独到,思路新颖,文笔精炼,著述颇丰。治病强调发挥中医“简、验、便、廉”优势,追求“德艺双馨”的最高境界,求医者甚众。1993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  邵跃斌,1994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工作至今,从事中医内科:亡作十多年,主治中医师,跟广东省名中医黎成科主任临床随诊多年,得导师的言传身教,颇有心得。现任广州中医药学会理事。

书籍目录

上编 黎氏医案、医论医案精选(14例)医话之一:郁病中之难治证——自惑证医话之二:输液疗法和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学说对中医疗效的影响医话之三:同名“病”、“证”以及“本质证”与“或然证”问题医话之四:小议幼儿肝郁医方浅议黎氏常用成方(26首)黎氏常用经方(20首)黎氏常用时方(20首)确立脑在藏象与脏腑辨证中的地位提高中风病辨治水平的探索几种临床表现特殊的中风发热病证的辨治重度烧伤的中医治疗烧伤败血症的辨证论治以中医为主治愈肝昏迷一例报告引热下行治法之理与用以攻为补法之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癌肿化疗引起的胃肠症状加味八珍汤用于延长癌肿术后存活期治老年脾胃病需重视解肝郁补命门关于辨证论治两个问题的思考人为因素引起的中药伤害事件不容忽视革薜、菝葜、土茯苓考中医药发展需要面对的几个问题论现代管理与保持中医特色之矛盾中药现代化不能与中医理论脱轨就中医现代化推想中医未来成人保健之要则高脂血症的中医防治常识居家如何识别与应对发热肝病的中医治疗与保健中医中风病常识中医治病的饮食宜忌提高学术论文质量的三个环节下编 黎氏经验传承黎成科学术主张与辨治用药风格评述养生保健的最终目的是延缓衰老名医临证思辨拾零黎成科运用经方特点浅议黎成科诊治中风病经验骨衰病辨治关于抗生素药后证的辨治实践与思考黎氏疏肝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上病下取在中医急症中的应用前列腺增生辨治心得黎氏舒郁方应用体会黎氏健骨方运用举隅以医方为钥匙,打开祖国医学之殿堂循循善诱的好导师黎氏胃痞方之运用心得附录 医路修行名医风范抓重要环节,推进建中医药强市工程黎成科给医院领导的信黎成科给贵州同学的信承前启后——黎成科心无旁骛弘扬中医有慈悲之怀斯可称大医精诚后记

章节摘录

  医话之一:  郁病中之难治证——自惑证  郁病是情志病,由思虑过度,累及心、肝、脾,使神思过用、气机郁阻所致。虽然主诉多多,自觉症状复杂而多变,但脉舌却无明显病象,体检及理化检查结果与其主诉无明显关联。这是一种由精神压力太大、思想负担过重所造成的心身性疾病,治疗相当棘手。  其中有一种证型,尤为难治,本人根据其临床特征和病因,暂且定名为“自惑证”。惑者,即迷惑或被迷惑之意。“自惑证”就是患者的一系列表现,都是由自己迷惑或是被别人误导而加深迷惑造成的。  病例一:某女,22岁,自诉:因患“肾炎”多年不愈而求治。自觉经常眼皮浮肿、头晕、腰酸、失眠。其母代诉:患者于初中二年级时因患急性肾炎住院治疗一个多月而停学,经治愈出院后虽坚持读完初中,但始终认为自己肾炎未愈而不愿再上学。数年来一直在本市各医院看中西医,除肾穿刺外,肾功能、泌尿系B超、腹部CT、头部MRI、心脏B超、胸部x光照片、甲状腺功能、24小时尿沉渣等各项检查均未查出问题。上述主诉一直存在,自觉十分痛苦,一旦查出小便中有一两个红或白细胞或上皮细胞就卧床不起。诊见患者面色稍苍白、无浮肿,全身发育正常,活动自如,气色佳、眼神正常,沉默少语。自述饮食尚可,大便正常,夜眠欠佳,夜尿1~2次,无尿频尿痛,月经无异常。脉沉细,舌淡红,苔白稍厚,BP 90/60 mmHg,尿常规(即验):正常。按郁病(自惑证)论治,将过去检查和目前检查结果,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目前无肾炎之体征及化验指标,以往的急性肾炎已治愈。考虑到患者可能难以接受此结论,处六味地黄丸两瓶以作暗示治疗。果然病人反复询问如果不是肾炎,为何上述主诉长期存在?久久不愿离去。  病例二:某男,73岁,退休工程师。因上腹部闷胀、嗳气、失眠两年而求治。患者有慢性胃炎史近20年,平时经常有上腹闷胀、嗳气等不适,两年前体检时,胃镜检出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医生提醒说“该病为癌变前期,以后最好3个月复查一次胃镜”。自此上腹闷胀加重,自觉嗳气后闷胀即稍减,为此经常强迫自己嗳气或按摩脘腹以图肛门排气,夜间经常失眠,日间精神不振,饮食尚可,食后约l小时上腹闷胀加重。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广东省名中医黎成科医论精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