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读名著试题精练
2009-10
重庆出版社
巫正鸿 主编
171
300000
文学名著走进学校,走进学生,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夕卜文学大师们,以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超越时空的思想,杰出的艺术表现力,创作出了具有永恒意义的艺术珍品,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名家们的作品,全部告诉了你该怎么写。阅读文学名著,与大师们心灵对话,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他们的表达技巧,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许多中学生感到,阅读文学名著,犹如进了珍宝馆,五光十色的珍藏让他们眼花缭乱,不知如何去采撷,去领悟。教育部颁布的新的课程标准。给高中生推荐了必读文学名著20部。我们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这些必读名著的作者。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这些名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节选了这些必读名著的精彩片段,供同学们阅读欣赏。阅读这本书,同学们可以直接感受这些名著非凡的艺术魅力。我们还严格地按照高考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的模式,在每一个精彩片段的后面,设置了阅读题,如果同学们认真去做这些阅读题,语文的阅读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高考语文阅读得分也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新一轮语文课改,将进一步加强文学作品的教学。高考改革的方向也是进一步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这部书的出版,无疑将有助于老师和学生尽快地适应新课改和新的语文高考模式。
文学经典著作部分 《论语》 文学名著部分 《三国演文》 《红楼梦》 《呐喊》 《艾神》 《子夜》 《家》 《雷雨》 《围城》 《堂吉诃德》 《哈姆雷特》 《巴黎圣母院》 《欧也媚·葛朗台》 《匹克威克外传》 《复活》 《老人与海》 《普希金诗选》 《素戈尔诗选》 文学理论著作部分 《谈美书简》 《歌德谈话录》 参考答案
文学经典著作部分 《论语》 走进名著 名著亮相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早年丧父,家境衰落,15岁即“志于学”。年轻时任过“委吏”“乘田”,中年时任过“小司空”“大司寇”等职,中晚年致力于教育,并且删《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人的一部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初期。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总字数不到两万,内容却极其广博,涉及到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等等,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思想内容 《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它所反映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的精辟见解,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睿智。孔子创立了主流主导学说儒家学派,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礼”为规范,以“中庸”为最高美德。在认识论上,他否认“生而知之”,提倡“学而知之”。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终生热衷于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但统治者对他始终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孔子,他突破官府垄断教育的传统,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相传孔子弟子3000)多人,贤者72):他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教育理论,为后世所称道。
买完才发现书店打折下来更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