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不可不知的中医学智慧

汪先恩 河北科技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河北科技  

作者:

汪先恩  

页数:

17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书中介绍了世界需要中医学的理由,中医学是中华思想的结晶,生命的基本法则,中医学发展的问题,中医学的临床应用,中医养生等内容。这是汪先恩博士多年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有感而发,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改变大众的就医、用药、保健理念和对待疾病的态度非常有意义,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汪先恩
  博士是日本顺天堂大学消化科客员准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1991年以来一直在日本从事消化系统分子医学研究,颇有建树,先后在世界首次影像观察到肝星细胞的收缩过程、肝星细胞有游走机能,与导师共同开发了胃黏膜细胞损伤修复定量解析模型。尽管汪博士一直从事西医学尖端研究,但随着在西医领域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诊疗的实践,他越来越体会到过分迷信西医学是不可取的。由于他的中医教育背景,使得他有条件、有能力到中医学中寻求解决疑难病症的方法,通过中西医学融合的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果。

书籍目录

第1章 世界需要中医的理由
一、医疗费的不断攀升
1.医疗费亡国论
2.医疗费攀升的原因
3.医疗经济与过剩医疗
二、日益凸显的西医缺点
1.科学的局限性
2.方法论的缺点
(1)数据主义
(2)化简成繁
(3)闭目摸象式的片面性
(4)对症处理
3.临床实际的缺点
(1)疾病结构的变化,棘手的疾病增多
(2)医源性疾病增多
(3)过分分科的弊端
(4)未病与机能性疾病的对应无策
第2章 中华思想的结晶
一、文化思想的避风港和汇聚地
二、方法论
1.全局观念——整体观
2.防患于未然——治未病
3.治理原则——标本兼治
4.内因与外因——重视内因
5.重视变化——三因制宜
6.化繁为简——五脏责任制
7.积极防御——扶正祛邪
8.力求根治——治病求本
9.透过现象看本质——辨证施治
10.配伍原则——君臣佐使
第3章 生命的基本法则
一、阴阳是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
1.阴阳本是自然现象
2.生命在天的含义
3.阴阳哲学的要点
4.阴阳理论解读健康
5.阴阳理论解读疾病
二、五行调节系统
1.五行的基本特征
2.五行的平等循环调控
3.五行调控的特点
第4章 常用中医语源词汇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三、标本兼治
四、元气大伤
五、心平气和
六、沁人心脾
七、肝胆相照
八、心领神会
九、愁肠百结
十、把脉
第5章 中医学发展的问题
一、中医学失坠的原因
1.解剖学的冲击
2.战争突显中医学之短
3.急功近利的心态
4.医疗经济的弃儿
二、废医用药的反思
三、中医学的三大危机
1.文化危机
2.假医假药
3.自身建设危机
(1)西化盲从
(2)泥古不化
(3)简便化不足
第6章 中医学的临床应用
一、反思医疗误区
1.发热与退烧
2.咳嗽与镇咳
3.呕吐与止吐
4.疼痛与止痛
5.瘙痒与止痒
6.高血压与降压
7.高血脂与降脂
二、疑难病症的治疗
1.胎位不正
2.无汗与多汗症
3.多梦症
4.夜尿频与尿失禁
5.疲劳症
6.便秘症
7.不孕不育症
8.2型糖尿病的认识与对策
9.忧郁症的认识与对策
10.过敏性疾病
三、与西医联合互补
第7章 养生重在平衡
一、外环境平衡
1.公共生存环境
2.气候环境
3.气候因素与病原体
(1)风寒
(2)酷暑
(3)潮湿
(4)干燥
(5)火热
二、内环境平衡
1.精神平衡
(1)保持精神内守
(2)注意情绪转换
(3)防止精神内伤
2.饮食平衡
(1)食无定时
(2)不洁饮食
(3)饥饱失调
(4)偏饮偏食
3.劳逸平衡
(1)睡眠
(2)五劳
后记


编辑推荐

  东半球加西半球才是整个地球,东方文明加西方文明才是人类文明,东方医学加西方医学才是健康医学。  世界需要中医学,是医疗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西医学的缺点所决定的。世界需要中医学,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认识中医学需要实践和时间。随着世界的需求与交流,中医学智慧一旦被广泛认知,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中西医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两种医学后融合后,便能产生新的思维,找到新的出路,这也许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医疗出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不可不知的中医学智慧 PDF格式下载



书中可谓深入浅出,拜服于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更佩服作者的管中窥豹的功力。普通读者可以读,专业人士更应该读!所以再买一本给父母读一读。


这本书的作者很了不起,以中西医融合的理念提出自己独到的难能可贵的见解,道出医为患的真谛。赞!我已经推荐给我周围的朋友。


为了健康


内容不错,价格也好。


汪先生是我老乡,在他老家他给我看过病,人挺亲切。以前我不太相信中医,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很多偏见。这本书不像一般的书,找材料拼凑,看的出来书里写的东西很多都是汪先生有感而发。


帮同事买的。她后来又买了一本送人,应该是不错。


写得不深奥,但简单易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