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伤寒一得

胡连玺 胡连玺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1出版)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胡连玺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1出版)  

作者:

胡连玺  

页数:

151  

内容概要

  《伤寒一得》中讲述的三部六病学说是已故名老中医刘绍武老先生七十年研究伤寒论的心血结晶。胡连玺老先生是刘老的嫡传弟子,跟师三十余年,临床经验极为丰富。学习伤寒论要还其本来面目,此书医论部分所涉是研究《伤寒论》的一些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也是三部六病学说的立论依据。胡老先生或引证、或辨识、或参以临床实际,说理精辟透彻,使学者得窥伤寒堂奥,领略其深厚之古文字功底,严缜之治学风范。在此基础上全面阐述了三部六病学术体系,以此框架再读《伤寒论》,古医学之“三阴三阳”哲学思想、阴阳转化规律了然若揭,伤寒方证之法皆可验以临床,易学易用。刘老独创的协调疗法,“协调整体,突出局部”,专为治疗各类疑难杂病所设,是对人体整体观的重新认识和扩大应用,易与现代医学结合,临床疗效卓著。书中所摘取的临证实例与学术体系紧密相合,展示了三部六病学说在近代中医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中的独特风采。

作者简介

胡连玺,男,1939年生,山西定襄人。中医专业大专毕业。主任中医师,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山西省中医学会理事,《山西中医》杂志编委,太原市名老中医专家。上世纪60年代初即继承名老中医刘绍武的学术经验,致力于《伤寒论》之研究,撰写《试论伤寒“六经”当为“六病”》论文,指出以“六经”解“六病”之误;《伤寒非伤于寒邪论》,力辩伤寒非感于寒邪,太阳病为三阳病之一,当为表热证,治用辛凉。上世纪70年代初,与其师在研究和运用《伤寒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倡“三部六病”学术,并倡“协调疗法”。协调疗法是在协调整体的基础上突出局部治疗,使许多痼疾顽症得以解决。此学术简介刊于1986年《辽宁中医》。 除与其师拟协调诸方外,又自拟数种方剂,如“泽发饮”治疗毛发焦枯脱落,“泻火蠲毒饮”治疗顽固口疮均取得较好效果。发表论文约40篇,参与编写《山西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汇编》。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对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是对溃疡病、慢性结肠炎、脉管炎等有丰富的经验。与其师共同研究的“中药煎剂剂型改革”获太原市1985年四等成果奖。

书籍目录

上篇 伤寒一得一、论《伤寒论》“六经”当为“六病”二、“伤寒”非伤于寒邪论三、再论太阳病为热证四、论白虎汤证不为“四大症”五、《伤寒论》葛根芩连汤证新解六、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证之讨论七、论少阴篇之急下证当属阳明八、论吴茱萸汤证当属太阴九、伤寒红汗刍议十、芍药甘草汤证之讨论十一、论《伤寒论》中之误治与否当看结果十二、热结旁流未必污黑十三、六病辨证辩中篇 三部六病说约一、三部六病之源流及沿革二、三部六病说约三、局部病证治四、三部六病续述五、论协调疗法下篇 诊疗一得一、面部黑色病二、夹阴伤寒阴消阳回案三、呃逆危证案四、中风危案奇治奇验五、复视六、60例溃疡病的治疗报告七、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例八、下痿九、身摇十、直肠脓肿十一、口眼喁斜十二、哮喘十三、产后痹痛十四、带下腰困十五、淋巴肉瘤十六、舌痛苔剥脱十七、面部肉芽坏死十八、脂膜炎十九、乳腺增生二十、尿闭二十一、胃扭转二十二、眩晕二十三、白塞氏综合征附篇 杂论一、论阴平阳秘二、晋王叔和撰次《伤寒论》问题三、解医古文当符合医理四、古今权量小议五、部分字读音之商榷


编辑推荐

《伤寒一得》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伤寒一得 PDF格式下载



第一次拿到本书时,中间有缺页,和店家及时联系,免费退换货了,速度非常及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