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禅
2012-7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周学霆
203
64000
无
周学霆熟知脉学渊源,所撰《三指禅(中医经典必读丛书)》以对举法拈出缓脉,以定平人脉象,并用26种病脉互相对照,简捷易记,他提倡意会,昌明指下。对常见疾病采用脉,症,治紧密结合的方法,此书在脉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清代)周学霆
方伯畴原序
欧阳聘侯原序
《续刊三指禅》欧阳辑瑞序
余正焕序
贺长龄序
陈岱霖序
刘纪廉原跋
凡例八则
卷一
总 论
脉学源流
定脉部位
寸关尺解
六部脉解
左心膻中肝胆肾小肠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肠
定至数
二十七脉名目
有胃气者生
脉贵有神
读缓字法
四时平脉
浮沉迟数四大纲
对待总论
微与细对
虚与实对
长与短对
弦与弱对
滑与涩对
芤与革对
紧与散对
濡与牢对
洪与伏对
结与促对
动与代对
奇经八脉
脏腑说
命门提要
三焦辨
心包络辨
反关脉解
七表八里九道三余脉辨
七诊辨
九侯解
膻中解
丹田解
人迎气口解
冲阳太冲太溪解
卷二
男女尺脉异论
痨症脉数论
噎膈反胃脉缓论
体肥脉虚中症论
喘急脉论
气鼓脉弦数论
血症有不必诊脉有必须诊脉论
咳嗽脉论
泄症脉论
水肿脉浮大沉细论
偏正头痛不问脉论
心气痛脉论
腰痛脉论
脚气痛脉论
消渴从脉分症论
呕吐脉论
痿症不从脉论
风痹脉论
老痰不变脉论
痫症脉论
哮症脉乱无妨论
卷三
温病脉论
暑热脉论
痢症脉论
疟疾脉论
伤风脉论
伤寒脉论
瘟疫脉论
室女脉数反吉论
月经脉论
胎前全凭脉论
产后不凭脉论
小儿疳脉论
疑病诈病脉论
平人脉歇止无妨论
内外痈疽先变脉论
摘平脉三不治症论
死生章
三指禅赋
以全求有众皆生育为韵
跋
版权页: 呕吐之症,一曰寒,一曰热,一曰虚。寒则脉迟,热则脉数,虚则脉虚,即其脉可以分其症。最易治者,寒。阳明为消磨五谷之所,喜温而恶寒,一自寒犯于内,两相龃龉,食入即吐,不食亦呕。彼法夏、丁香、白蔻、砂仁,本草所注一派止呕定吐之品,非不神效,不如一碗生姜汤,而其效更速者,经所谓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是也。最误治者,热。寒凉燥烈之性,功过参半焉者也。丹溪滋肾水而清湿热,原补前贤所未备,乃效颦者肆行寒凉,人之死于寒凉者,非丹溪之罪,实不善读书者之罪。有明诸儒救寒凉之弊,多为过激之言,二百年中,寒凉之风,一变为燥烈之火,人之死于燥烈者,什倍于寒凉。遇是症,彼曰宜热,此曰宜热,且曰某书某书,凿凿有凭,又安知症属热乎哉?寒之不已,郁而为热,医不知其热,仍以辛热治其寒,愈呕愈热,愈热愈吐,彼麦冬、芦根,止呕定吐,书有明文,尚不知用,何况石膏之大凉大寒乎?经验方:石膏、麦冬、粳米、炙草。不知石膏为止呕定吐之上品,本草未注其性,《内经》实有其文。经曰:“诸逆上冲,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是也。最好治者,虚。不专责之胃,而兼责之脾,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虚难转输,逆而呕吐,调理脾胃,乃医家之长策,理中汤、人参、焦术、干姜、附子、炙草、大枣六君子汤,人参、焦术、法半夏、茯苓、陈皮、炙草皆能奏效。经曰: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是也。夫呕吐,病之最浅者也,噎膈,病之至深者也,极为易辨。呕吐,其来也猝;噎膈,其来也缓。呕吐,得食则吐,不食亦有欲呕之状;噎膈,食入方吐,不食不呕。呕吐,或寒或热或虚,外见寒热与虚之形;噎膈,不食亦与平人一般。呕吐不论年之老幼;噎膈多得之老人。呕吐,脉有迟、有数、有虚;噎膈,脉缓。方书所论呕吐,牵扯噎膈之文,噎膈半是呕吐之方,有何疑似之难辨而茫无定见也。昔在湘中,壶碟会友,一老医曰:“吾治噎膈,得愈数人。”核其药,日附子理中汤,考其症,乃脾虚之呕吐者。又一老医曰:“吾治噎膈,得愈数人。”核其药,曰黄连法夏汤,考其症,乃胃热之呕吐者。谚云:“药能医假病,人多得假名。”
《三指禅》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无
内容挺不错的,脉法初学者的入门指导书
经典脉诊书籍。诠释脉学精华!
写的很不错的一本脉学书,以缓脉为中心来体会脉,值得细细品味。也是很小巧的一本书呢。
是一本好书,开本是‘手掌’大小,适合随身携带。
原来是清朝的名中医写的书,我以为是武术什么的,原来是讲中医、养生等道理的,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