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流亡日志

孙丽萍,陕劲松 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作者:

孙丽萍,陕劲松 著  

页数:

224  

字数:

150000  

前言

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庚子年,公元1900年),山西北起阳高、天镇,南到蒲州、临猗,全省普遇大旱之灾。关于此次旱灾的情况,山西各县的县志中普遍都有文字资料的记录。也就是这一年的夏季,中国北方发生了又一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在由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军队组成的联军入侵北京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开始流亡直隶、山西、陕西三省,中国近代史上又添了一段屈辱不堪的往事。1901年1月1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一),一个公元世纪新的开始。当西方各国使用公元纪年已经有了千余年历史的时候,有着古老明的东方大国——中国依然还使用着封建帝王的年号纪年记事。在新世纪的开始之年,中国却经历着庚子年义和团民众杀洋人灭西教、八国联军集结入侵、慈禧光绪仓皇出逃这一系列时局动荡、军事失败带来的屈辱,清朝国民在惨淡黯然中悄悄地完成了两个世纪的交替。接下来等待清朝国民的是更加屈辱更加苛刻的《辛丑条约》的签订。上至大清朝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下及因战乱和朝廷腐败而过着流离失所苦难生活的四万万五千万国民,此时饱受着屈辱和痛苦的煎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亡一行,则在庚子年的秋季里,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仓皇逃离北京,经直隶、山西的府州县以后,避难古都西安城,他们在逃跑的许多个日子里,提心吊胆,寝食不安。因此,当列强各国一经提出了巨额赔款的议和条件,流亡中的慈禧太后便迅速做出回应,冠冕堂皇地诏告天下:“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积贫积弱的晚清朝廷处于风雨飘摇的倾巢危难中,当主政者一经提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论调之后,举国响应,平息外事。一国之至尊都城逃亡,大清朝的尊严何在?任列强恣意蹂躏中华百姓,清王朝的颜面何在?慈禧、光绪一行从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1900年8月15日)离开京城,到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1902年1月7日)返回北京,流亡在外的时间长达16个月,总计485天。而慈禧流亡的初期,有53天是在山西境内度过。慈禧从中国最有权势的尊贵妇人,沦落为有家难归的战乱难民,心理的落差与生活的窘困,也让她体验到了未曾有过的苦痛和尴尬。

内容概要

  光绪二十六年(农历庚子年,公元1900年),八国军队组成的联军入侵北京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开始流亡直隶、山西、陕西三省,中国近代史上又添了一段屈辱不堪的往事,而本书着重叙述了在山西流亡的53天。《流亡日志:慈禧在山西的53天》分六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山西在当时的情况,接着叙述了流亡的背景——庚子国难,继而介绍了从晋北到晋中再到晋南的流亡日程,以及慈禧在流亡过程中的生活开销,最后上升到理论,总结了慈禧流亡所带来的影响。

作者简介

  孙丽萍,1960年生,山西离石人。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6年获硕士学位。现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委联系高级专家,山西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史以及山西地方历史文化。主要著作:《屋宇春秋——山西老宅院》、《人物·晋商·口述史研究》、《山西通史》(近代卷)、《山西抗战口述史》、《口述大寨史》、《穿越时空的目光——徐继畬及其开放思想与实践》。陕劲松,1975年生,山西阳城县人。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1999年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硕士学位。现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室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山西地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等方向,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完成省级课题两项。

书籍目录

引言
壹?世纪之交的山西
地理建置与人口物产
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缓慢发展的经济与民生状况
世纪之交的山西政要与富商
贰?国难与逃亡
庚子国难
慈禧光绪离京出逃
西逃路线
叁?流亡山西日志
晋北
晋中
晋南
肆?流亡生活清单
慈禧流亡中的吃穿用度
“皇灾”袭扰黎民百姓
伍?挥之不去的阴影
慈禧态度的大转变
对山西义和团的处置
五位清朝高官的结局
地方官员的升迁和黜贬
西逃路上的军队、粮饷调拨
陆?西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山西遭遇西逃的祸害
被延误的清末新政
半个世纪两次大流亡
附录一 慈禧生平述略
出生地扑朔迷离
逐权力从不停止
生活上习惯奢侈
在高位误国误民
附录二 1900-1901慈禧流亡日程表
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世纪之交的山西政要与富商清代散文大家姚鼐认为,官员的好坏优劣往往是泾渭分明,好官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忠君爱民、社稷为重,“仁及于民,法可远施”;庸官、昏官和贪官,既是专制政权的顽瘤痼疾,也是导致一个王朝灭亡的最直接原因。当然,这只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简单划分,方便于表达个人的好恶情绪,并不能完全代表价值判断的标准,也不能囊括形形色色的官场各色人物。但是,这种简单以好坏两端划分的办法,常常体现出百姓眼中的是非曲直和价值观念。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晚清政要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中兴名臣”,有着强烈的改革愿望,谋求强国富民,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口号下,在百姓尚不知洋务和企业为何事何物的时候,就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作指导,开始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学书籍,派遣学生出国留学,一系列的新政活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大门。清朝山西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山西巡抚,与禁烟运动和兴办洋务、提倡新政关系比较密切的山西巡抚有曾国荃、张之洞、胡聘之等几个人。张之洞离开山西后,又任了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要职,可以说张之洞是继曾、左、李之后晚清最重要的新政人物。曾国荃是一位“中体西用”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在其担任山西巡抚(1876年—1880年)期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为其设计了包括开矿山、兴实业、办学校等内容的一揽子“洋务”方案,这些方案终因当时赈灾为山西全省的首要大事而被搁置下来。张之洞在光绪七年至光绪十年(1881年—1884年)任职山西。在巡抚任上,他改革积弊,整饬吏治;清理财政,减免徭役;倡导洋务,兴办实业。张之洞来到山西以后,重新捡起曾国荃的发展规划蓝图,招募一批洋务人才,在封闭保守的环境中启动了山西的近代工业化。他仿制洋火药标准而成立的山西新药局,也因此成为山西的第一家近代工厂。此外,张之洞还筹办山西练军,用洋枪洋炮武装了新式军队,在太原成立桑棉局,发展山西纺织工业。作为传统儒学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张之洞也特别重视山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省大兴“义学”,普及地方教育;创办了日后成为“三晋学府之冠”的令德学堂,培养山西的新学人才,带动了山西全省从旧式教育向新式教育的转变。张之洞上任的第二年,山西书局从南方购运了包括西方译著在内的新学书籍,大大促进了三晋学人在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的转化。张之洞初上任,就提交了严禁种植罂粟、严禁吸食鸦片的《严禁栽种罂粟并设禁烟局》奏折。朝廷上一致赞同,“令其随时查察,有犯必惩,以挽颓俗。”张之洞的前后两任巡抚,是曾国荃和刚毅,他们在任职山西期间,也对山西的禁烟表示了明确支持的积极态度。光绪十年(1884年)五月,正当张之洞准备在能源矿藏丰富的山西开矿冶铁一展宏图的时候,中法战争爆发了,被朝廷寄予厚望的张之洞随即调任两广,离开了山西。当然,山西近代工业也是后继有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湖北天门人胡聘之来到了山西。他在山西任职,是一位对山西近代军事工业发展有功又有过、毁誉交错的山西巡抚。在胡聘之的推动下,太原火柴局、山西商务局、太原机器局等一系列新型工业机构相继建成,其中,创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太原机器局开启了山西近代机械工业的先河。两年之后,慈禧西逃途经太原时,太原机器局工人为其随行的卫队修理枪械,深得慈禧欢心,慈禧因此亲临机器局参观,并赏赐监工陶庆春“团龙马褂”,总办徐桂芬也因尽心尽力而得到提拔调任。在发展山西近代工业的同时,胡聘之在文化教育方……

后记

这本小书写得超乎寻常地艰难。一是选题没有太多新意,相关的逃亡过程也在过去的文献中不乏记录;二是在慈禧西逃过程中,将其在山西的这一段独立出来,目的在于想把慈禧在山西53天的活动轨迹描写表述得更充分、更详细、更准确,此时,便感到资料虽然庞杂,但作为专题研究仍然显得并不充裕;三是慈禧在中国近代为人熟知,或者说已有定论,在此基础上要得出新的结论,可能性降至极其微小。 从2005年起,陕劲松到社科院人文中心工作两年之后,把慈禧在山西的活动这个题目交给她研究,想让这位从山西大学历史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课题尽快进入角色。此后,我跟陕劲松的工作岗位都有过调整,研究断断续续地进行。直到去年列入了出版计划,我们也加快了撰稿的进度。2010年距慈禧庚子西逃又过了11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事情变得模糊不清。对于慈禧的西逃,当时的人们有过记载,但是对于在山西的五十三天,至今没有人系统梳理。假如单从这个方面来说,也算是找到了一点点创新和意义。 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领导和同仁们资料方面的支持。北岳文艺出版社社长王灵善先生从选题开始到立项,都予以高度重视。书中图片为多种旧杂志书籍和网上搜寻的老照片,由于年代久远,大多不知道拍片者的姓名和背景资料,在此对前人的知识成果表示由衷之敬仰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难免存在着诸如叙事不够准确到位、分析或许有些偏差以及史实方面的舛误,非常乐意接受读者朋友的批评指正,特别是恳请专家学者们不吝赐教。 孙丽萍 2011年8月于太原


编辑推荐

《流亡日志:慈禧在山西的53天》编辑推荐:关于慈禧西逃的书籍已不罕见,但以《流亡日志:慈禧在山西的53天》的篇幅来介绍慈禧流亡山西的53天,在市面上却是头一本,里面引用了的大量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慈禧和喜欢历史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图书。封面设计具有历史的沧桑,内文版式具有历史的底蕴,文字质朴、简约,书卷气十足。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流亡日志 PDF格式下载



按时间节点叙述,这个题材的文章这本算是内容详细,留着做资料可以。


内容不详实,却乏吸引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