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书舶庸谭

董康 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03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

董康  

页数:

135  

Tag标签:

无  

前言

  序  原夫藏家之录,直斋防诸《解题》;纪游之篇,石湖矜其《入蜀》。至乃奇芸袭锦,胥宇螂娠,香雾迷天,扶舟蓬海,留酒痕于襟影,志清话于书林,并作一篇,俾传奕叶者,其惟吾乡绶金尚书《庸谭》之作乎?岁纪丙宣寅,斗躔辜月,云迷榆塞,鱼烂江南。邓林杖策,莫返虞渊之日;杜鹃唬碧,自征轵道之亡。尚书谋国老成,先凛止戈为武之诫;持躬栉沐,冀遂勘乱返治之途。乃不谅于群伦,终无已于一顾。铜仙辞汉,最怯稷蔷;上客入秦,至蕴姓氏。固未忘乎结习,犹复耽于异书。空桑三宿,弥殷宿怀;故京一椽,欣谋旧雨。苔芩之谊,纵越国而匪遥;切之忧,亦异人以同任。时则五云璀璨,樱岛腾辉,二酉骈蕃,木天端义。聚图书于奎壁,美娩琳瑯;分翰墨于青藜,情多缟丝。问字或资以载酒,假书无待于乞瓻。老眼犹明,庶荆州之可借;横曋偶化,自脉望之能神。上启长思,拜绿章于除夕;浓熏短炷,检云笈于清宵。乌丝红篆,露纂晨钞,茧纸涛笺,遐搜迩讨。或则详.考板本,缕述渊源,摩挲断墨,荛翁无恤佞宋之名;综掇遗芬,惺吾别开留真之谱,虽行款而必举,并偏讳以悉陈,此其敦古之情,好雅之至,足备传订者一也。或则董理散亡,搜罗遗佚,阙文必志,沿误互纠,务使剑合延津之美,璧藉和氏以传,束皙《白华》之咏,补亡于刘汉;汲冢秘笈之灵,上阐夫成周,单证亦穷其源,孤行必迻其副,此则耆好之专,甄校之细,足垂矩范者又其一也。若乃怒蛙可式,作壮气于山河;磨盾以须,标芳徽于简册。长吉之心肝尽呕,视死以如归;季伦之姬侍偕亡,偷生而不惜。蛾眉宛转,祸启强藩,黄鸟咨嗟,辄伤国士。事异忾仇,亦励匪躬之节;情非岛市,同申横剑之悲。就义从容,备采风之一格;填膺慷慨,觇异俗于遐陬。凝睇含毫,别具会心;大书深刻,薄俗以敦,此则廉顽立懦之思,教忠尚贞之训,足资激发者又其一也。至于家山梦里,微闻蛮触之争;消息云边,尤深麋鹿之惧。旧裁谏草,霜研生棱;不废罪言,斜行作草。舍吾谋而不用,天意何如?蹈往辙以重寻,横流未已。辟地沧海,卜居将屈平之问天;引驾神山,登楼拟王粲而作赋。把臂识樵苏之路,酬答林竽;羁栖揽云水之乡,琤淙清籁。人常多恨,花不知名。带眼频移,游子切天涯之感;流苏乍卸,兰房怯少妇之思。玩绰约以柔红,每吟秀句;剪参差于嫩绿,慵赋新词。环珉凌虚,曲琼时惊夫绮绪,江湖满地,斜阳独映天贞姿。凡饫珍闻,咸归珊网;资之排日,频寄遐思。亲伪体以别裁,集群言为识小。盖其性娴乐道,志切藏书,积岁月以勤求,亦吐哺而无闲。躬监剞氏,不惜万本之传;手订残篇,必正一宇之敚。李中麓词山曲海,结习使然;邢元理败蓆折铛,于兹益笃。偶抽余绪,便泐宏规,义例兼记传之菁英,掌故备轺艖所涉历。庶来学得资以津逮,同好得征其事端,允宜镇库付诸写官,宁止藏山缄之宝枕而已!庚午六月既望,后学赵尊岳。

内容概要

  《书舶庸谭》作者董康,字授经,又字绶经、绶金,号诵芬室主人,江苏武进人,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光绪进士,曾任法律馆提调、刑部主事、大理院推中。入民国后历任大理院院长、司法总长、财政总长,晚年任上海法科大学、东吴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教授。1937年底伪华北政府成立,出任司法委员会委员长、最高法院院长。1940年底伪华北临时政府并入汪伪国民政府,又继任华北临时政务委员会委员,为重庆国民政府下令通缉。抗战胜利后被捕,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死于狱中。  董氏政治生涯的终结是如此不光彩,但在文化史上,他则自有不可磨灭的功绩。除了以中国古代法律史见长的法学研究外,他更以藏书与刻书著称。所刻《诵芬室丛刊》,多海内孤本,又精雅绝伦,久已蜚声士林;与王国维、吴梅等校订的《曲海总目提要》,亦对向不为学者所重的民间戏曲小说的研究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自著中最负时誉的,则是他这部以访书为主要内容的东游日记——《书舶庸谭》。

作者简介

  董康,字授经,江苏武进人,生于同治六年(1867),维新时,曾与梁启超共办《时务报》。董康曾七次到日本,居停间访书不辍,积累大量资料,这些资料集中反映在本书中。

书籍目录

  本书说明  《书舶庸谭》序  胡适  序  自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章节摘录

  董授经先生于十五年的底避祸游日本,往来京都、东京之间,十六年四月底归国。我那时正从美洲回国,也在日本住了二十多日。董先生到过的地方,我也游过不少;他见着的朋友,我也会着不少。但我在日本没有日记,二十多日印象感想遂都已模糊了;他有了这四卷的详细记载,不但替他自己留下了永久的纪念,还使我们读这书的人得着很大的益处。我在东京京都见的各位支那学家,人人都极口赞叹董先生功力之勤苦。现在我读这四卷日记,想像这位六十岁的学者伏案校书的神情,真使我这个少年人惭愧汗下了。  董先生在他的自序里,已说过他这书大旨有三点:第一是访求古书。“凡遇旧椠孤本,记其版式,存其题识。七厄之余,得睹珍笈,以语同癣,谅深忻慨。”第二是搜访小说。董先生是近几十年来搜罗民间文学最有功的人,他在这四卷书里记录了许多流传在日本的旧本小说,  使将来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因此知道史料的所在。第三,董先生是个多情的人,他的一生曾经过几度很深刻的恋爱历史;他在这日记里留下许多情诗,记着几番绮梦,“春蚕理绪,垂死方休;秋蛩善啼,向宵弥咽”,使我们约略窥见董先生性情,知道他不仅是一个书蠹,不仅是一  个法家,而是一个富于情绪的老少年。  我们先看这三点。  记载海外古书的工作,自从杨守敬先生以至董先生和傅沅叔先生最近的访书记,都是嘉惠学者的事业,不用我在这里特别赞扬。董先生的日记里特别注重日本藏书的历史,如金泽的略传,如狩谷掖斋的详传,如佐伯献书记,如增上寺三藏的历史,如高野山的详记,如秘阁藏书的源流表,都可以使我们明了日本先代贵族学者提倡文艺的历史与精神。南葵,东洋,静嘉堂诸文库,不过是继续这种爱好文艺的遗风而已。  关于小说戏曲的访求和记载,董先生的书也有重要的贡献。如内阁所藏小说中,有《封神演义》,是明刻本,编者为许仲琳。此书作者的姓名,在中国久无可考,赖有此本可供考证。又如(岳武穆演义),本子最多,最难考证;《内阁目》有明余应整编的八卷本,有明熊大木编的十卷本;又有十一卷的嘉靖三十年本,前八卷为熊大木编,后集三卷为李春芳编。北京朱希祖先生藏有明刻本,编者为理学名儒邹元标,也和今本大不同。若合此诸本,将来定可以看出此书演变的线索了。又《英烈传》也有种种不同的本子,内阁所藏也有三种明刻本,都可供比  较的研究。  关于第三点,我也有点感想。 日记属于传记文学,最重在能描写作者妁性情人格,故日记愈详细琐眉,惫有史料的价值。董先生此记,不但把他少年的轶事坦白示人,并且把他老年梦境也详细写出。记中各梦,多可供心理学者的研究,例如柳丝一梦:  一月十三日 夜梦柳丝随一姥至,似初嫁来者,絮絮情话,並出一素缣索书。余题有  “臂痕乍褪泰宫赤,眉妩新留京兆妍”之句,忘其全律。  柳丝者,昔年金陵棘闱中所梦女子,怀中抱一儿,自古今名,与余前世结褵未久弃世  ,遗蜕葬某刹前柳树下,属为改葬。自后每值患难,或病中,辄梦之。往岁漫游,欧美往  复,两度梦之于横滨港舟中……    董先生自己的解释,我们可以不论;但此等材料,若遇弗洛得派的心理学者,便成了可宝贵的材料。记梦之作,必须记者诚实可信,方有价值。记得明朝成弘间,有位理学家罗一峰所著文集后附《梦稿》二卷,纪梦多至三百余首。今董先生虽不谈理学,平生治事素主笃实,他自  记的绮梦岂有不可信的吗?    以上申述董先生所指出的三点。三点之外,我以为还有两事,值得读者特别注意。其一事为四月二十五日补记庚子拳祸一长篇,近三千字。董先生当时在围城中,又是监斩启秀徐承煜的人,故他这篇记载虽作近三十年后,应该还有史料的价值。  其一事为四月二十三日记游高野山柳之间而附录丰臣秀次切腹事及秀次的姬妾被诛事,一日之记近七千宇,可算是最长的日记。其中记秀次切腹事,最悲壮动人,最可令人想见大和民族的武士道。全文分六节:第一节记秀次闻切腹之命;第二节记和尚隆西堂自请从死;第三节记从死诸人分剑与题剑;第四节记最后之宴,及万作、山田、山本三人切腹,秀次亲为他们“介错”(切腹后,须断其首,名为介错);第五节记秀次与隆西堂同时切腹,淡路为秀次介错,心悸目眩,进三刀方才断头;第六节记淡路切腹:  。  淡路语二使曰:技拙殊惶愧。今介错者为主公,目眩心悸,狼狈特甚。……余今奏技,请公等拭目;若覆前辙,斯狼狈也。即切腹作十字形,出其脏腑于两股,置剑合掌。古  兵卫就而进刃焉。(卷四,页三六)    切腹是何等惨事,然而日本的武士却把此事看作一种艺术,要做的悲壮淋漓,要做的美:他们不惜死,却不愿让人笑他“技拙”,笑他死的不美,这真是日本文化的最大特色。凡观察一国的文化,须看这文化之下的人怎样生活,更须看这文化之下的人怎样死法。董先生一日发愤记七千宇,只是要我们看看古日本武士怎样死法。  董先生有《柳之间吊秀次诗》四章。我也和他一首小诗,题他这一日的日记:  。  一死不足惜,技拙乃可耻。要堂堂的生,要堂堂的死。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原夫藏家之录,直斋防诸《解题》;纪游之篇,石湖矜其《入蜀》。至乃奇芸袭锦,胥宇螂娠,香雾迷天,扶舟蓬海,留酒痕于襟影,志清话于书林,并作一篇,俾传奕叶者,其惟吾乡绶金尚书《庸谭》之作乎?岁纪丙宣寅,斗躔辜月,云迷榆塞,鱼烂江南。邓林杖策,莫返虞渊之日;杜鹃唬碧,自征轵道之亡。尚书谋国老成,先凛止戈为武之诫;持躬栉沐,冀遂勘乱返治之途。乃不谅于群伦,终无已于一顾。铜仙辞汉,最怯稷蔷;上客入秦,至蕴姓氏。固未忘乎结习,犹复耽于异书。空桑三宿,弥殷宿怀;故京一椽,欣谋旧雨。苔芩之谊,纵越国而匪遥;切之忧,亦异人以同任。时则五云璀璨,樱岛腾辉,二酉骈蕃,木天端义。聚图书于奎壁,美娩琳瑯;分翰墨于青藜,情多缟丝。问字或资以载酒,假书无待于乞瓻。老眼犹明,庶荆州之可借;横曋偶化,自脉望之能神。上启长思,拜绿章于除夕;浓熏短炷,检云笈于清宵。乌丝红篆,露纂晨钞,茧纸涛笺,遐搜迩讨。或则详.考板本,缕述渊源,摩挲断墨,荛翁无恤佞宋之名;综掇遗芬,惺吾别开留真之谱,虽行款而必举,并偏讳以悉陈,此其敦古之情,好雅之至,足备传订者一也。或则董理散亡,搜罗遗佚,阙文必志,沿误互纠,务使剑合延津之美,璧藉和氏以传,束皙《白华》之咏,补亡于刘汉;汲冢秘笈之灵,上阐夫成周,单证亦穷其源,孤行必迻其副,此则耆好之专,甄校之细,足垂矩范者又其一也。若乃怒蛙可式,作壮气于山河;磨盾以须,标芳徽于简册。长吉之心肝尽呕,视死以如归;季伦之姬侍偕亡,偷生而不惜。蛾眉宛转,祸启强藩,黄鸟咨嗟,辄伤国士。事异忾仇,亦励匪躬之节;情非岛市,同申横剑之悲。就义从容,备采风之一格;填膺慷慨,觇异俗于遐陬。凝睇含毫,别具会心;大书深刻,薄俗以敦,此则廉顽立懦之思,教忠尚贞之训,足资激发者又其一也。至于家山梦里,微闻蛮触之争;消息云边,尤深麋鹿之惧。旧裁谏草,霜研生棱;不废罪言,斜行作草。舍吾谋而不用,天意何如?蹈往辙以重寻,横流未已。辟地沧海,卜居将屈平之问天;引驾神山,登楼拟王粲而作赋。把臂识樵苏之路,酬答林竽;羁栖揽云水之乡,琤淙清籁。人常多恨,花不知名。带眼频移,游子切天涯之感;流苏乍卸,兰房怯少妇之思。玩绰约以柔红,每吟秀句;剪参差于嫩绿,慵赋新词。环珉凌虚,曲琼时惊夫绮绪,江湖满地,斜阳独映天贞姿。凡饫珍闻,咸归珊网;资之排日,频寄遐思。亲伪体以别裁,集群言为识小。盖其性娴乐道,志切藏书,积岁月以勤求,亦吐哺而无闲。躬监剞氏,不惜万本之传;手订残篇,必正一宇之敚。李中麓词山曲海,结习使然;邢元理败蓆折铛,于兹益笃。偶抽余绪,便泐宏规,义例兼记传之菁英,掌故备轺艖所涉历。庶来学得资以津逮,同好得征其事端,允宜镇库付诸写官,宁止藏山缄之宝枕而已!庚午六月既望,后学赵尊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书舶庸谭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