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是一个妙人

夏风颜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

夏风颜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金圣叹,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以《金批水浒传》、《金批西厢记》傲立于世,开创一代文学评论先河,鲁迅称为“最有名的金圣叹”。胡适说,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打倒一切“水浒”;评点的《西厢记》,足令千古才人心死!
  “一时学者,爱读圣叹书,几于家置一编。”金圣叹是明清至民国三百多年超级畅销作家与精神领袖,在那个年代受追捧与争议的程度不亚于当今的李敖与韩寒!
  金圣叹十五岁,金榜题名,童试第一。十八岁,戏弄科举,逐出考场,自刻“六等秀才”印章,到处盖印。二十七岁,登坛讲经,成一代神棍。三十三岁,完成“贯华堂才子书”之金批《水浒传》,声名大噪。三十六岁,明朝灭亡,身份由大明子民变大清子民,绝意仕进。五十三岁,被捕入狱,留遗书:“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同年被处斩刑,两只耳朵分别滚出两个纸团,上书——“好”“疼”!
  本书是夏风颜颠覆以往风格的重磅力作,一个女作者用另类、犀利、透彻而又不失风雅与悲悯的笔调讲述史上第一狂生、怪才,金圣叹。将金圣叹好疼跌宕的一生与惊才绝艳的品评思想剖析得淋漓尽致,告诉读者,一个矛盾、可爱、古怪又令人敬佩、深思与叹息的不可复制式人物!

作者简介

  夏风颜
  风,来去如风。颜,美丽容颜。风颜,寓意美丽而来去自由的女子。夏,想起夏夜的蝉鸣与烟花,非常的浪漫。
  曾忆起,“风起时,还会记得,因爱生泪的颜,一生温暖。”
  出版作品:
  倾城纪:《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新月诗人徐志摩的爱与传奇》
  浮生纪:《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沧浪纪:《我是一个妙人——圣世雅痞金圣叹》

书籍目录

一叹·圣世三恨·另类金圣叹
三恨·金圣叹   
天地·金圣叹   
人和·金圣叹
二叹·天地现身·性情金圣叹
现身·金圣叹   
圣人·金圣叹   
科考·金圣叹
三叹·雨入花心·先锋金圣叹
奇绝·金圣叹   
独创·金圣叹   
佛性·金圣叹
四叹·明月逍遥·世俗金圣叹
梦蝶·金圣叹   
遁世·金圣叹   
春感·金圣叹
五叹·世说新语·声色金圣叹
世说·金圣叹   
水浒·金圣叹   
西厢·金圣叹
六叹·惊梦一生·悲欢金圣叹
好疼·金圣叹   
哭庙·金圣叹   
弃世·金圣叹  
附记·人间史话·争议金圣叹
附一·金圣叹先生传   
附二·谈金圣叹   
附三·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一叹·圣世三恨·另类金圣叹  三恨·金圣叹  清末著名学者梁启超说:“余于圣叹有三恨矣。一恨圣叹不生于今日,俾得读西哲诸书,得见近时世界之现状,则不知圣叹又作何等感想;二恨圣叹未曾自作一小说,倘有之,必能与《水浒传》、《西厢记》相埒;三恨《红楼梦》、《茶花女》二书出现太迟,未能得圣叹先生之批评。”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杳。”  这位令梁启超怅恨叹惋、未能一睹风采的人,便是明清第一怪才--金圣叹。  金圣叹本名金采,字若采,明亡后他改名金人瑞应考科举,改字圣叹。纵观金圣叹一生行迹,可谓相当简单,但烟云模糊之处,却是不少。单单他的名字历来就说法不一,以至于他到底姓不姓“金”,都是个问题。可以说金圣叹这个人,生来就是给人争议的。  追溯历史,“圣叹”二字也有来历。比较官方的说法来自《论语·先进》,有一次,孔子与弟子郊游,与众人畅谈人生理想,弟子曾点答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赞叹诸弟子中唯曾点一人与自己理想一致,是为“圣叹”。  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令金圣叹大为心折,因此自号“圣叹”,借此高扬“曾点之志”,认为这是心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有人据此认为,金圣叹狂到以“圣人”自拟。  孔圣人叹得,我亦叹得--在金圣叹的心目中,恐怕是有着“欲与圣贤试比高”的心态的。金圣叹固然狂傲,但以“圣叹”为号,更多反映的是他的一种志趣,不是简单地自诩“圣人”。  这个令他几百年来被钉上“狂人”标签的“圣”名,诞生之初就面对着旁人的侧目与腹诽。他也确确实实冒了“天下之大不韪”,将那些被世人奉为“圣学”的经典吊起来大批特批,《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记》,被他逐一点评,妄断其优劣,甚至删改得面目全非,合称“六才子书”,嚣张大胆的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然金圣叹终究未能完成这项人生最为辉煌的大事件,却无碍他由此名垂青史,“圣叹之名”实至名归。  无论是《水浒传》里声色彰显的一百零八好汉,还是他称为天地妙文的《西厢记》里的“三人”,金圣叹锦上添花的妙评,为我们平淡单薄的人生妆台添置一柄价值连城的金玉梳,梳出了文字里的香气,也梳出了文字里的辛辣与绝妙。  “六才子书”化腐朽为神奇,给我们呈现了一位演说家别开生面的演讲,但细细品之,却又何尝不是在呈现一个才子惊奇落寞的人生呢?惊奇,在于他的妙语与机智;落寞,在于“书中唯有仙人台”、“众人皆醒我独醉”的另类。  这个处于乱世的一介布衣,一生寂寂,不屑功名,却又处处体现一种怀才不遇、蔑世又傲世的孤独。他关起门来埋首于自己的世界,却无时无刻不关注身外的红尘。他度不了佛心,却入得禅意;他在红尘之内,却拒绝红尘。尝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咸,入了肠,渗了心,却不知其中真意味,犹自纵意恣睢,悠然自得。  这正是圣叹之“妙”处--妙在闲话里的生趣,生活的闲适。不端圣人的高姿态,不落书生的怨世相,金圣叹,他到底是明白人。  他一生都在自己挥洒笔墨构筑的那座黄金屋里逍遥快活,乐在其中,不时发表惊世言论,博得身前身后众生叹息。我们看金圣叹,金圣叹却怡然看字,乐于与故事里的神仙对话去。  对于这位“天才式”的人物,梁启超心怀三恨,我于圣叹,亦有“三恨”。  一恨圣叹生于乱世,有志无处伸,自此一生寥落;二恨众人只识圣叹高才,无人识其内心真意。顺治帝言:“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圣叹感而泪下,向北叩首,得帝王一赞,此生死而无憾矣,然其最终被帝王所伤不说,还被帝王所累;三恨明清非但重农抑商,还轻看文人,文人多籍籍无名,只落得圣叹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怪才,死得冤屈。  “三恨”之外,亦有“三幸”。  一幸明清史上自始至终出了这么一个怪才,施耐庵已逝,曹雪芹未生,人们记住了这个横空出世的金圣叹;二幸金圣叹未出仕做官,也未一心向佛,才有闲情逸致激扬文字,写出不逊于任何名著的才子书;三幸金圣叹未降临康乾盛世,因为他若生于康乾时代,如他这般言行出位、放诞不羁,血腥残酷的文字狱必首先拿他开刀,世间恐怕就没有一个特立独行的金圣叹了。  天地·金圣叹  天地生而适然是我,而天地终亦未尝生我,是则我亦听其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去而已矣。我既前听其生,后听其去,而无所于惜,是则于其中间幸而犹尚暂在。我亦于无法作消遣中,随意自作消遣而已矣。  惊才绝艳,放诞怪异,以升斗小民之身,怀睥睨天下之志,金圣叹这样一个精彩人物的诞生,绝非易事。得天地几百年孕育,集齐慧根,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具,方能现世于人间。  金圣叹生于万历后期,历泰昌、天启、崇祯而入清。史家有言,明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因此金圣叹自睁眼看世的那一刻起,便无时不呼吸着末世衰落哀凉的气息。  百余年的荒唐、颓败,至金圣叹的时代,大明王朝危机四伏,败局已定。女真族入侵边境,封建统治腐败没落,宦官当道,盗贼四起,民不聊生。就像《金瓶梅》中反映的,整个晚明社会笼罩在一种末世的光景中。当时社会精英们的心理状态突出表现在了对于明王朝的灰心和疏离。国事至此,纵然效忠,最终大概也只是落得“遗老”的下场,不免令人介怀。  观哲人孔孟、老庄,争鸣于当时之世,再观文人杜甫、苏轼,诗词光耀万世长久,金圣叹却如此倒霉,既非生在一个百家争鸣的创世时代,亦非生在一个文明璀璨的太平盛世,平生大志未曾一展。生不逢时,未能济世,常使天下英雄才子涕下沾襟,奈何,奈何!无奈的金圣叹唯有将被时代断送的缺憾,付诸笔端。将对这个飘摇末世的无奈与自嘲,在诗文名著当中尽情弥补。由此,便有了那令世人瞠目结舌的“六才子书”,传诸后世。  此为圣叹诞生之--天时也。  金圣叹出生时,江南一隅尚属一处“桃花源地”,东北战火未波及南方,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呈现一片安居乐业之势。对于几乎一生未离开故土的金圣叹而言,吴中才子们一贯纵情任性的风气对其性格和处世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明朝中叶以来,江南出了不少怪才。江南四大才子赫赫有名,特别是有“风流才子”之称的唐伯虎,成为明清乃至后世几百年来江南人的谈资与骄傲。另三人徐祯卿、祝允明、文征明,个个文采斐然、风流不羁。《明史·文苑传》记载:“吴中自枝山辈以放荡不羁为世所瞩目,而文才轻艳,倾动流辈,传说者增益而附丽之,往往出名教外。”到了嘉靖年代,又有张幼予和刘子威,相传二人热爱奇装异服,张幼予“身披彩绘荷菊之衣,头戴绯巾”,刘子威“身着大红深衣,遍绣群鹤及獬豸”,所到之处,人皆侧目。这些才子一个比一个失意,又一个比一个狂放,大有一种“不把天下放在眼里”的气势。  “吴中才子行为怪异,举止放荡,纵情声色,厌弃礼法……”俨然成为当时上至统治阶层、下至普通百姓的一致看法,抛却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儒释道”的精神立场,以百姓的态度观之,他们对这些风流不羁的才子还是秉持包容与推崇的态度。  任何一个时代与国家,总有那么几位逆世而出的奇才,他们颠覆文明的传统,用一种剑走偏锋的姿态行走“江湖”。而明朝末年,又是一个社会和政治相当黑暗的时期。江南的旧式文人们身在野、心在朝,然而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却将他们的“澄清天下之志”来个“雨打风吹”,他们终究只是一介书生,力挽狂澜这样的事他们没有勇气去做,也没有能力做到。于是,只剩下文人书生的醉生梦死意兴笙歌--“不是太平盛世,胜似太平盛世”,以此作为发泄挫败感的一种方式。而金圣叹特里独行的风貌,正是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之下,濡染而成。  此为圣叹诞生之--地利也。  人和·金圣叹  嘉靖初年,有一件震动朝野、影响深远的大事,便是被史学家们称做“大礼议”的政治斗争。缘起为武宗猝崩无后,堂弟朱厚熜继位。朱厚熜当上皇帝后,坚持要追封生父为“兴献皇帝”,引发其与文官集团的激烈冲突。这一事件前后绵延十余年,触革杖责官员数百名,成为明朝中期政治舞台上的头号大戏。最终,帝党获胜,正统的程朱理学受到沉重打击,与程朱相抗衡的王学趁势而起--“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而风行天下”。  王阳明自诩“狂者”,强调自我,不拘泥于世间的典训和成法,蔑视一切权威,为晚明思想开前所未有之新局。这种“异端”的学说对金圣叹的影响至为深远,几乎贯穿了他生命的始终。  泰州学派的殿军、公然以“异端者”自居的李卓吾被认为是直接影响了金圣叹的思想家。民间有传言,金圣叹死后株连十族,居然牵连到了李卓吾。这种说法看似荒诞,但是金圣叹钦仰李卓吾之说,并非无端而生。  李卓吾入狱时,其一干著作全被查禁,其中包括他评点的《忠义水浒传》。后来金圣叹评点、刊行了此书,将其与《史记》、《杜诗》等合称为“六才子书”,说明他的内心深处认同这部书,并为此做了一件越轨的事。  金批《水浒传》明显深受李批《忠义水浒传》的影响,尽管他一直不屑承认。至他其中大骂宋江的内容,有人认为金圣叹是要通过对宋江的斥骂消解《水浒传》“诲盗”的罪名,掩饰自己同情、激赏梁山好汉的立场,为《水浒传》涂上一层保护色,使其得以继续流传。圣叹用心良苦,竟至于此。  此为圣叹诞生之--人和也。  东西南北海天疏,  万里来寻圣叹书。  圣叹只留书种在,  累君青眼看何如?  这是金圣叹临终时留下的三首绝命诗中的一首,而他临死之前亦不乏诙谐与机智的笔墨。如他那封为人争议与感怀的家书:“字付大儿看: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憾矣。”又如,行刑之后耳朵里滚出两张纸团,一张写“好”,一张写“疼”。  天下多奇人,但无人比他高才;天下多才子,却无人比他更特立独行。他是另类的金圣叹,是让天下大开眼界的金圣叹,自此以后,再无人能出其右。  “不负如来不负卿”,四百年前,有异人出,一个特立独行的僧人打开了红尘的门,要爱情不要地位,要凡世不要佛祖。人们记住他、缅怀他、歌颂他,他的情诗、他的情史传遍华夏大陆的每一寸土地。相距不足百年,在他之前另有一人,他同样特立独行,与世间种种法则背道而驰。他亦有同样的惊世奇才,清瘦的背影里掩不住遗世独立的孤傲与落寞。  “不若从容一声叹”,五百年的青史红尘,有人翩翩而来,有人决绝而去,那掩不住一世光华的门悄然开启。五百年之后,挑灯看天涯一方,有一个才子独立彼岸,用他那笑傲江湖的从容身影演一场青山依旧的戏梦人生。  ……


编辑推荐

  鲁迅推崇、胡适追捧、林语堂效仿--唯一一位受民国大师集体致敬的先锋人物!  独唱团《好疼的金圣叹》刮起“金圣叹”风潮--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性与戏剧性的天才级大文豪!明清至民国时代最受文人推崇与唾骂的争议性人物!  恶俗、毒舌、闷骚、卖萌--颠覆文人的想象世界,充分发扬鬼马式“坏货”精神!  正义、豁达、超然、悲悯--不为人知的真性情,读他,不一定读懂他,读懂他,不一定读透他!  1.他是十六世纪的精神先锋。他的历史使命是惊世骇俗。乱世中,他最达观。浊世里,他最清醒。他是清醒的酒鬼,玩世不恭的才子,精通哲学的神棍,恶毒的文艺批评家,视规则如狗屎的学者,反礼教的孝子慈父。他是中国历代文人中有趣、任性又精神分裂的稀有物种!--独唱团《好疼的金圣叹》鼎力强推!  2. 才女作家夏风颜继《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热销五万之后,又一重磅作品!用透彻、犀利、玩味的笔调,全面剖析史上第一怪才金圣叹!  3. 迄今为止,第一部权威、全面、深入、另类诠释金圣叹传奇一生与先锋思想的文学作品,独唱团《好疼的金圣叹》完美升级版,历数一个江湖“雅痞”之四最:最恶俗、最风流、最傲娇、最绝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是一个妙人 PDF格式下载



一、故事具有传奇性。稳重的主人公金圣叹,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以《金批水浒传》、《金批西厢记》傲立于世,开创一代文学评论先河,鲁迅称为“最有名的金圣叹”。胡适说,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打倒一切“水浒”;评点的《西厢记》,足令千古才人心死!金圣叹十五岁,金榜题名,童试第一。十八岁,戏弄科举,逐出考场,自刻“六等秀才”印章,到处盖印。二十七岁,登坛讲经,成一代神棍。三十三岁,完成“贯华堂才子书”之金批《水浒传》,声名大噪。三十六岁,明朝灭亡,身份由大明子民变大清子民,绝意仕进。五十三岁,被捕入狱,留遗书:“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同年被处斩刑,两只耳朵分别滚出两个纸团,上书——“好”“疼”! 二、人格具有多面性。金圣叹的历史使命是惊世骇俗。乱世中,他最达观。浊世里,他最清醒。他是清醒的酒鬼,玩世不恭的才子,精通哲学的神棍,恶毒的文艺批评家,视规则如狗屎的学者,反礼教的孝子慈父。他是中国历代文人中有趣、任性又精神分裂的稀有物种! 三、题材的唯一性。迄今为止,第一部权威、全面、深入、另类诠释金圣叹传奇一生与先锋思想的文学作品,历数一个江湖“雅痞”之四最:最恶俗、最风流、最傲娇、最绝妙。 四、文字的可读性。本书作者用另类、犀利、透彻而又不失风雅与悲悯的笔调讲述史上第一狂生、怪才,金圣叹。将金圣叹好疼跌宕的一生与惊才绝艳的品评思想剖析得淋漓尽致,告诉读者,一个矛盾、可爱、古怪又令人敬佩、深思与叹息的不可复制式人物!


看过夏风颜版仓央嘉措,写得非常好。这次特地来买她写的金圣叹,书很快读完,长了不少见识,是个无法定义的人呢,值得人细细回味、深思。感谢风颜又一次以独特的视角解析了一个妙人。其实,你笔下的人物都很妙。


风颜的书总是非常的精致、唯美,就像她这个人。因为仓央嘉措认识她,然后喜欢她,特地到百度上查了她的资料,真的是很美的一个姑娘,怪不得写出这么唯美动情的文字。老实说,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根本不认识金圣叹,而夏风颜给我呈现了一个妙人跌宕曲折的世界,不知怎么的,就沦陷了。


我诚意推荐这本书,是我买了这本书并且全部看完之后,做的评价。之所以比仓央嘉措更喜欢金圣叹,是因为这两个人作者都写过,相比金圣叹,作者写的仓央嘉措更火。确实,那本书的视角很特别,文笔非常优美,意境也很好。但不知为什么,可能我对那些阳春白雪的句子没感觉吧,我看完之后没有多大的感触,而且最重要的是,仓央嘉措太多人写了,写得再好也不可能独领风骚啊。可是金圣叹就不一样了,首先,除了几年前的一篇杂志文(相信文艺青年都知道),再也没有他的传记出来了。夏风颜很大胆,我以为她下面的传记是林徽因或者纳兰容若,但是她选择了金圣叹。我很佩服这样的作者,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不是比别的作者写得好,至少在思想上,更胜一筹。就冲这点,我就要买一本支持。再说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可能出于欣赏的文字,这本书,作者没有再像前两本那么极尽华丽的词藻,写的很平实,可以说,还有点小幽默。从欣赏的文字上,我喜欢,也乐于作者的改变,看得出来她是在尝试改变风格。其次,我很佩服她,看书感觉她阅读了不少资料,并且对金圣叹这个人下足了严谨的工夫。这是一个作者,尤其是一个写人物传记作者最起码的写作素质,我很欣赏她。所以说,推荐这本书,除了书本身很好,质量就不说了,大家买本看看就知道,更重要的原因是给作者本人的鼓励,希望她多写我们大众不熟悉的人物,而这类人物又像金圣叹这样值得写,值得我们了解的!


知道金圣叹这个人物还是因为看了《独唱团》的那篇《好疼的金圣叹》,金圣叹是个绝顶聪明又非常稀奇古怪的大怪人,搁到现代也绝对是先驱级别的。花了一晚上将金圣叹的一生读完,回味无穷,感觉这么一个有才华又另类的人就这么早早地死了,还是被贪官污吏害死的。他最后说的那句“世既弃我,我亦弃世”真是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感,很好,深受感动。


我是一个妙人,很特别也很有代表性的一种诠释,夏风颜的笔调很优雅,也很悲情,读了会心一笑,却又不禁生出悲哀萧索之意。这个世上,有才、另类的人总是被人排挤,金圣叹不想建功立业吗?他苦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到头来,当权者说杀就杀,他死得多么无辜。他看透了这个世界,所以死得无畏,死得从容。他说:“世既弃我,我亦弃世。”这其中的辛酸与无奈,又有几人深知?


金圣叹绝对是历史上的一朵奇葩,独唱团《好疼的金圣叹》至今记忆犹深,那时候就对这个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但我对他写的东西不怎么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他这个人!砍头了还能从两只耳朵里掉出两个纸团,写“好疼”,纵观古今也只有金圣叹这朵奇葩了!


对金圣叹不怎么熟悉,但是因为风颜写了仓央嘉措和徐志摩的原因,真的非常非常大爱她的文字啊,写的太美了!看推荐感觉这次风颜是换了种文风,但不管怎样,只要是她的书,就一定会买。加油风颜!


开始有那么些地方,尤其是科考和人生趣事三十三件,太逗了,感觉金圣叹是个很可爱很萌的人物啊,到后面,看到他被捕入狱,押赴刑场,虽然金圣叹临危不乱,还幽默了一把,写下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的惊世妙言,可还是忍不住地哭了。


金圣叹这个人是历史上的一大怪才,他评点的《水浒传》和《西厢记》都非常有名,以为这个人就这样淹没历史中去了,不想居然出了这样一本写他一生的书。我是一个妙人,有点意思。


装帧非常漂亮,很有味道,感觉就像是一出舞台剧。面具的感觉还挺符合金圣叹古怪多面的性格的,夏风颜的文字还是一如既往的精炼、美好,只是更多了点透世跟深刻的味道,粗粗翻了一下,真的不错,纸张很白,也很滑,最爱的是书签,简直是爱死了,尤其上面的一句话:“青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写的中规中矩,完全没有一点点体现出金圣叹的才情。金圣叹,一代才子,无数后来的名人雅士难以望其项背的宗师,一个对于封建制度嘲讽又无奈的斗士,怎么能让你写的这么让人看不下去,你可以看看合唱团里那篇好疼的金圣叹,人家一个杂文都写的比你有才情有力度,拖拖拉拉,分区分块,写的好像毕业论文一样,无聊死了


人妙、文妙、一生妙。夏风颜笔下的妙人金圣叹,给人别样的感悟与收获,非常好,是个有前途的作者!


从这本书第一次了解金圣叹这样一个怪才,作者语言幽默,妙笔生花,将金圣叹短暂而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来,其中不乏对圣叹诸多奇闻轶事的生动描述,让人忍俊不禁,又无限感慨其悲凉的命运,非常值得一看!


因为夏风颜,爱上金圣叹!喜欢书是因为真的真的很美,质量非常好,喜欢这个人是因为夏风颜写的,她写的人物都能让人不由自主地爱上。喜欢!


好书,值得回味!夏风颜把金圣叹写活了,很悲情也很有意思的一个人物,让人读了快乐的时候会悲,悲叹的时候又想重温。好书,真正的支持、喜欢!


这本书将好疼的金圣叹写得活灵活现


很好,看得过瘾!因为夏风颜,爱上金圣叹!


我是冲着名气买的,金圣叹太有名啦,民国不少大师都提到过这个人,百家讲坛讲《水浒》也说金圣叹评的水浒很牛拜,纯粹买来观摩~


最喜欢《水浒》这章,作者解析得真妙,宋江是阴线的强盗,金圣叹挤兑那是赤裸裸的嫉妒啊~~越到后面越好看,有点爱不释手了。


只看过杂志版金圣叹,就是写的太少了,想多了解他的生平,而且不要那么太恶搞的。这本书无疑弥补了不足,让我全面的了解到一个不为人知的金圣叹。非常好,不错。


书和人相得益彰,是金圣叹的格调,更加美化与另类了。作者很有才气,也很特别,不人云亦云,有着自己的思想渗透在里面,与一般的人物传记不一样。


《我是一个妙人》,一个有志屌丝男的奋斗历程。有才无人识,把科举当儿戏。没事儿卖弄卖弄文采,收门生无数,公开和权威叫板。金圣叹的人生信条是,我可以没钱、没权、没人脉、没地位,但我有胆、有识、有口才,还有——心术。


买一本书不需要太复杂的理由,因为推荐,因为包装,因为,好吧,价格便宜。说到喜欢,同样不需要理由,喜欢这本书,因为作者的文笔,因为精美的书签,因为物美价廉,更因为,我确实被这个无厘头的金圣叹击倒了啊~~


私部长疮,关门用水泡洗,真是爽!看人放风筝,突然线断了,有趣!
金圣叹非常有名的快事三十三件,作者翻译成白话文,逗死我了~~


写金圣叹的书很少,这本书符合通俗阅读。金圣叹这个人值得写,真心希望通过这本书,更多的人认识并且了解这个人物,而不是被历史淹没,最终随波逐流。
不寻常的人终将脱颖而出,这点我相信。抒写这样的人物有难度,同时也是不小的挑战。看这本书,了解金圣叹这个人的思想生平,也能从中读到一点作者的人生观与现世观。是本有思想的书!


通过这本书了解妙人金圣叹,是个人物,够胆色,够有料,够悲情,够惊世骇俗的~~


文笔不错,有想法,有真相。金圣叹,我觉着就一俗人吧,但被作者写成了妙人儿呢。


这书看着真贵气,还有那么一点点妖媚,很符合金圣叹这个不走寻常路的妖蛾子。一个草根阶级的人,被作者写得优雅从容,带着那么点贵族的傲气,特别。


深刻剖析,还原一个真实的金圣叹


朋友推荐这书好,是我喜欢的调调。金圣叹我耳闻大名,但苦于一直找不到他正儿八经的传记看,这书满足了我的心愿,很不错!


了解金圣叹的一本好书,才子的死亡是社会的悲剧。


纸质不错 金圣叹好厉害


从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到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到我是一个妙人,喜欢夏风颜


这本书称不起金圣叹这人,其实看作者取的这个书名我就应该想到,真正的好书从来不起浮夸的名字。


很喜欢金圣叹。买了好多关于他的书。。


超喜欢金圣叹,特牛。。。。。


看了之后对金圣叹的了解更加丰富 不错


一个雅痞值得玩味的一生,一个骚客拒绝剧透的一生。妙!


李逵忽然有假,宋江到底无真。
宋江爷生不如死,李逵娘死贤于生。
李逵取娘,村中遇鬼。
宋江取爷,寨里见神。
宋江爷不忍见活强盗,李逵娘不及见死大虫。
李逵遇鬼,只见两板斧。宋江见神,受三卷天书。
宋江遇玄女,是奸雄捣鬼。李逵遇白兔,为纯孝格天。
李逵取娘归时,带两只真虎。宋江取爷还时,携三卷假书。

哈哈,我迫不及待把这些话打出来!写得好,过瘾!


最恶俗、最风流、最傲娇、最绝妙。


这本书,给我最惊艳的感觉除了封面和书签,就是这句话了,非常喜欢。“青山我独行,不必相送”,带着一种文人的超脱,又带着一种君子潇洒的气度。非常好!


封面真的很赞,非常华丽。带着面具的小人在跳舞,让我想起了电影《夜宴》,是来自那部电影的设计灵感吗?很喜欢书名“我是一个妙人”,更令我惊喜的是送了书签,真的非常典雅,文字也是好得没话说。


风颜的文,好文笔,好见地,好奇思。


夏先生好文笔,金先生好妙人。


很好 最初是在《独唱团》看见的 是一篇节选然后正好在促销就买了 送给朋友当礼物了


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哈哈~


夏:人之将死,如何千秋?
金:人之死,后世千秋万代,人回归天地,与天地同在。
夏:死,是否痛苦?
金:死有许多种,或溺水而亡,或自缢而亡,唯有砍头最痛快。所以,我死得痛快!


神奇的世外高人,数百年来的苦命才子!令人喜爱之余,唯有扼腕相叹!!


书中有好多话都非常好,渗透着文人的智慧。作者与人物的思想交融,迸发出别样的火花。


文史奇人,精神先锋,真实质朴的民族良心


妙笔生花,妙人生思。佩服作者的文笔,读了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本新作!


尊敬圣叹~~~


书不错,很有品质,封面漂亮,内文双色的,看着舒服。人物是不太熟悉的,看了受益匪浅,果然是妙人!


文笔有理有调,渗透着大家的思想在里面。一个年轻女作者的智慧之书,真心推荐!


十分痴狂,一生寂寥,普天之下,几人知我


拿到书迫不及待拆开看,文字暂且不评价,就说装帧,还是蛮值这个价钱的。封面是银灰色的,和电脑上看到的有点出入,印的白色的花鸟非常的雅致,带着面具的小人很有舞台感。尤其喜欢书签,真的是美翻了~


质量很好,尤其是封面,特别的美。文感觉作者花了番心思,挺博学的,是想让我们爱上这个人吧。


想法超前,作风潮派,一个思想前卫的人。


书绝对正版,书质量很好,祝愿当当越办越好。


人生如戏,我永远在这出戏中独自起舞。
无人看懂,我的面容隐于玩世的面具后。


文字很妙,设计很妙,内容很妙,这个人也很妙。


世既弃我,我亦弃世。青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纸张白了点,其他都不错。感觉这种书就是有格调,写的人物也蛮新潮,博人一笑。


名字好,意境高。


美的我不忍触碰,看的我很想流泪。好书!


书不错,内容满意,个别地方有点深,大多地方有意思,等于把历史和人文重新学了一遍。小姑娘写的挺知识分子的,让人佩服!


如题,很喜欢这本书,超级美,很有感觉。内容也有意思,不是那种让人看了很枯燥的。


这书看着非常文艺,绝对是奔着收藏来的。不错。


没拆呢 但是超级期待这本书的


有一定思想


装帧精美,很喜欢。收藏价值非常搞。


包装精美,就是有点薄。


内文是双色的啊,太美了,淡雅的蓝色做铺底,目录做的也很精致,总之全书都很美。就冲着这么有范儿的书,也买了。


很早就想买《中国诗学》全套,这次打折,给力!谢谢!


我爱上了这句话:青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印刷,装订很棒


还没开始看,不过大致翻了一下,内容很多,可以慢慢看了


还没看,印刷质量不错,改天好好翻翻~


金圣叹是谁?可能喜欢水浒和西厢记的人会有所耳闻,毕竟金批水浒也算是小有名气,但是,如果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上来看,金圣叹的知名度就有所不及了,有所不及的后果就是——金圣叹是谁?爱他妈谁谁!
作为一个风骚的疯子,疯狂的天才,金圣叹如果知道自己在现在这个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居然知名度没有大幅度提升,那么将会因愤怒而更加疯狂吧。如果金圣叹能穿越到现在,那么他应该是一个玩微博的高手,他会用各种方式把自己的小聪明坏聪明混蛋聪明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就是要告诉人们:我就是聪明,各种聪明;我就是要你们崇拜我,羡慕我,嫉妒我,甚至恨我。通常有这种心态的人多少都比较牛逼,与此共生的,也多少有点儿傻逼。
牛逼的金圣叹在他那个年代,蔑视权威,吊儿郎当,谁都不屌,仔细想想有点儿像混不吝的王朔。如果金圣叹和王朔见一面,没准会产生互相吸引的猩猩之间的感情。金圣叹的牛逼之处尤其在与,在那个“万般皆下拼,唯有科举高”的时代,他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玩弄科举,要知道,即便现在的高考不如古代的科举残酷,但是都没有人敢一而再再而三地玩弄高考。一般想来,玩一次也便罢了,三番四次地玩儿,就说明这个人有问题了。由此可以看出,金圣叹固然聪明,但也应该是个变态——天才向左,变态向右!
金圣叹本来是个富二代,但是造物主很眷顾他,所以让他适时的成了屌丝,家道中落,又无心科举致仕,屌丝金圣叹本来就有点儿愤青的心,又变本加厉地膨胀了。少年的金圣叹还有颇多可爱之处,中年之后的金圣叹就很像罗永浩同学——傻逼老愤青。在现在,做个傻逼老愤青也经常招致非议和毁谤,更何况在金圣叹那个循规蹈矩的时代——人人都必须平庸地按照圣人所制定的标准活着,必须是一个模子里批量制造的其中一个,所以,就算你想做个与众不同的傻逼都不行,更何况,你他妈还想做个愤青。
很可悲,老愤青金圣叹就是这样一个人。于是,时代很不喜欢她,时代里的人也很不喜欢她。通常不被其时代所喜欢的人,到了他之后的时代,反而会被很多人喜欢。在这一点上,金圣叹应该表示欣慰——假如它能残存一点儿灵魂,并且这个灵魂还有所感应。
不知道是金圣叹的内心呼声通过时光机传到了现在某个人的耳朵里,还是某个人敏锐的第X感感觉到了金圣叹的内心呼声,于是,这个被很多人遗忘和忽视的变态天才,居然也偶尔被拿出来晒晒了——咪蒙为其作《好疼的金圣叹》并因《独唱团》而推而广之,夏风颜为其作《我是一个妙人:盛世雅痞金圣叹》。金圣叹泉下有知,不知道会对这两个作品怎么看。我仔细想了想,金圣叹作为一个“傻逼与牛逼双飞,风骚与疯狂一色”的人,应该会喜欢别人调侃他、吐槽他——因为他也喜欢这样做;当然更喜欢别人夸赞他,吹捧他——毕竟地球人以及外星人都喜欢被这样做。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买书去看吧。因为你很少能有机会接近一个傻逼和牛逼二逼合一的人,更难有机会接近一个风骚和疯狂双风一体的人;现在有了机会,你去接近,将会多么有趣——实在超乎想象!
拜拜,写完了。


书是没得说,还是夏风颜写的,我对她评析人物的能力很肯定。提点小意见,像金圣叹这个人物,我更倾向于将他放在一个不上流不下流的位置,金圣叹不同于徐志摩仓央嘉措等风花雪月的多情才子,当然,他也是多情的,只是没表现出来。这样一个人,大可以把他写的更俗点,就是更贴近他的本质,夏风颜版的金圣叹更多是一种形而上的表现,用句俗话说,把这男人写得太TM仙儿了~


对金圣叹,我比别人熟悉点,因为听百家讲坛的《水浒传》,提到这个有名的金圣叹,正如胡适说的,金圣叹是17世纪的大怪杰,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打倒一切《水浒传》。我很好奇,一个女作者怎么写这么一个不太为人熟知还比较复杂的人物,看了之后,只能说八个字:搞怪无限,悲情无限。


看楼下有人评金圣叹是屌丝男,个人以为,金圣叹其实是个不入流的文艺男。虽说他很俗,俗的过分,可是还是遮不住文艺男的气质。文艺男啥气质,风骚、卖萌,装b。金圣叹样样都不缺,还特别的会卖弄,还卖的让人又爱又恨。有人恨不得把他咔嚓了眼不见心不烦,有人爱他爱得恨不得天天抱大腿……啊哈,就是这么个可爱的可恨的可悲的可叹的妙人,一个叫夏风颜的萝莉作家,把他写得瑟了~又文艺风骚了一把~


看传记啊文学什么的,要么是林徽因,要么是仓央嘉措,纳兰容若啊,不明白写了那么多为什么还要继续写。金圣叹是个冷门人物,没什么人写,我就爱看这种的。


金圣叹的一生反映出一段历史,明清交接,满汉更替,气节、思想、意志的变更。夏风颜说的对,金圣叹是个不入流的人,可就是这么个不入流的人,令主流的人头疼无奈。


凑单买 回来的书,以前看过好疼的金圣叹,对此人很感兴趣,所以买 了回来。很便宜,书还没看。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快递的速度,由于浸染没有自己的快递,与黄马甲合作导致送得很慢,到了目的地竟然过了四天,投诉到当当之后才给送,真让人有些无语,希望当当能有自己的快递,不然这样等下去,谁还敢买 书呀!


奔着金圣叹的大名买,看过好疼的金圣叹,很好,很傲娇。


那会儿咪蒙写的金圣叹真是让人爆笑啊,想不到夏风颜写了一个文艺版的,没有咪蒙那么恶搞,也很有看头。喜欢。


为评论而买,好书本来就不多,难得看到下面精彩的评论,分析的非常精辟,让人有一看的欲望。屌丝男金圣叹,搁现代得多少高富帅望而生叹啊!!


金圣叹的确是个妙人,他的故事值得一看


书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很漂亮。内容有见地,感觉不仅仅是在写金圣叹这个人,也在通过这个人感悟人生和他的思想,算是不错的一本书。


文笔挺文艺的,有些地方不怎么懂,可能文化水平没达到吧,越到后面越喜欢,尤其是作者借着金圣叹的口说:不用嫉妒我,也不用崇拜我,我都不稀罕……哈哈!


在韩寒的独唱团里觉得没有看过瘾,就入手了这本书,想更多的了解一下这个奇葩一般的才子.刚看完四分之一,在放荡不羁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之外,果然兼有神鬼之才.


雅痞,挺有味道的一个称呼。


我是看评论买的,买一本看看究竟是不是真那么好。拿到手,书很有气场,对,气场。然后文字挺有调调的,是个才女写的。还不错,喜欢书签,很漂亮,也很有风格。


喜欢夏风颜 但这本书有点高端...


最诙谐的不是他的谈吐,而是他这个人。最悲凉的不是他的境遇,而是他这一生。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值得玩味。封面带着面具的玩偶借鉴了《夜宴》,挺有艺术感的,内文是双色的,纸张显得白了点,要是能够颜色再沉一点,会更好。


文笔没得说,质量也没得说,就是,要能够更重口味点就更好了,哈哈。果然是文艺女笔下的文艺男,老男人都有味道!


文字不错,挺清雅的,看过作者别的书,感觉有点不一样,这本书,更适合一个人静静的品味,挺有意思的,意境也很深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