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商界旧踪

朱英 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01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朱英  

页数:

210  

内容概要

  除了广义和狭义之分,近代的商人与古代的商人相比较,在其他许多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从《商界旧踪》介绍的内容可知,近代商人的思想意识已明显出现由旧趋新的很大变化。晚清时期的商人就已萌发了过去所没有的合群思想与时代使命感,同时还初步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主义爱国思想,其信义观和诚信观较诸古代商人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演变。在组织发展方面,近代商人成立了商会、商团以及商办地方自治组织等各种新型社会团体,其结构、功能与作用都与传统的商人组织有着明显的差别。近代商人所开展的活动也更为丰富多样化,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政治运动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包括民族主义运动、立宪请愿运动以及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商人都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支社会力量。此外,近代商人还曾开展地方自治活动、“国民自决”运动,并多次出面调和政争,所产生的影响虽然不尽相同,但却表明近代商人在政治上已日趋活跃。在经营管理方式上,近代的商人尽管仍保留了一些传统的落后残余,但也具备了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开拓勇气与竞争精神,不断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经营管理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推陈出新,而且敢于与实力强大的外国资本一争高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商界旧踪》介绍的许多近代著名商人及其企业,在这方面都留下了值得赞叹的业迹和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读史可以益智。本书的作者真诚希望通过对近代商人与商界有关情况内简略介绍与分析,使当今的读者,特别是实业界的朋友们能够温故而知新,从中汲取对自已有益的东西。

书籍目录

前言郑观应及其“商战论”晚清著名“状元资本家”张謇以经商和创办慈善事业著称的经元善一叶扁舟起家的富商叶澄衷“上海道一颗印,不及朱葆三一封信”“赤脚财神”虞洽卿地方自治的商界先驱李平书“煤炭大王”与“火柴大王”刘鸿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与简氏兄弟“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的荣氏兄弟北洋工商巨子周学熙卢作孚的良谟宏愿百年张裕,品重醴泉“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Customers are always right”“始创不二价,统办环球货”推行“科学管理”的穆藕初吴蕴初与“天”字号企业范旭东与中国近代化学工业武汉劝业奖进会的举办南洋劝业会的空前盛况广告为国货开道打破垄断,扬我品牌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管理方式的落后残余“橡皮股票风潮”震惊全国“富强之基础,我商人宜肩其责”“宁人负我,无我负人”见利不忘义,言商仍向儒商会的诞生发展及其影响商团的设立及其意义上海商办地方自治机构的创立苏州商人的市民公社行会在近代的演变商会的独立自治商会的民主特征商办报刊的出现商办报刊的发展商人自行拟订商法的尝试上海商人与拒俄、拒法运动曾对美货说“不”商界怒吼“路权即国权”商界高呼立宪改革商会、商团支持辛亥革命民初商会调和党争商人与“二次革命”民初商会调停政争从“在商言商”到“在商行政”

章节摘录

  近代上海乃至全国市场上的马达,很长时间一直是由英商祥泰洋行、美商慎昌洋行、丹麦罗德森洋行和德商西门子等进口的洋货一统天下。直到本世纪30年代初,上海的华成马达厂创立,才打破了洋商的多年垄断。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欲与洋商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没有高度的开拓勇气与勇猛的进取精神,根本不敢有此想法。周锦文等人在创设华成马达厂的过程中,曾面对洋商的一再刁难和排挤。华成初创的8个月期间,洋商采取了各种手段,甚至不惜以低于华成产品成本的价格,大肆倾销洋马达,企图使华成陷于困境。但华成的创办者并未退缩,而是勇于进取,通过包修、包换和提高产品质量赢得用户信赖,另对各地不同的电压作详细调查,生产不同型号的马达销往各地。进口马达则因与一些地区的电压不相匹配,使用寿命反而不及华成的产品。这样,华成非但未被洋商逼得走投无路,而且越来越兴旺发达。  20世纪初,中国市场上的水彩画颜料也绝大部分是洋货,乃至小学生所用的一般颜料,也均为英国或是日本所产。1920年,徐宝琛、洪季堂等人在上海创设一小型颜料生产厂,名为马利工艺厂,产品的商标定为“马头牌”。由于价格较洋货便宜许多,销路还不错。1926年,年方27岁且家境贫寒的黄菊森,也决心闯入颜料行业。因缺乏资金,他四处向亲朋好友筹股,集得4000元之后,即借房办起了金城工艺社,产品取名“老鹰牌”。随着资本扩大,金城迁入新址,并设立分店。担任经理和副经理的黄菊森兄弟经常亲自站柜台,以便了解市场行情。当得知市面上缺少油画颜料和戏剧油彩,金城马上投入生产,因而销路十分畅旺。“马头牌”和“老鹰牌”产品在上海市场上站稳脚跟之后,很快使国产绘画颜料从无到有,打破了洋货的垄断地位(干谷编:《上海百年名厂老店》,第16-17页。)。  国产“金鼠牌”香烟在上海卷烟市场占居一席之地的故事,也体现了近代上海商人的强烈竞争精神和进取性格。自上海开埠后,外国各种牌号的纸烟相继进入中国市场。随后洋商又在上海设立“英美烟草公司”,生产的“茄立克”、“三炮台”、“红锡包”、“老刀牌”等香烟,风靡整个中国卷烟市场,洋商得以大发横财。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商界旧踪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