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室气数录

紫微杨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紫微杨  

页数:

267  

Tag标签:

无  

前言

  百年国运之谜  有清一代,历时268年(1644年至1911年),经历10个皇帝,是为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时间最长的一个皇朝。  以前故老相传说“少数民族统治中原,无百年之国运”,可能起因于当日蒙古崛起时势力之盛,在中国建立皇朝亦不过仅得97年的国运(由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至1368年为明太祖朱元璋所灭为止)。  所以,清代有200余年之历史,其中就有野史传说:到清高宗弘历(乾隆)时,乾隆帝其实为汉人,为当时大臣陈世倌之子。  这段传说是这样的:在清圣祖(康熙)年间,当时的胤稹皇子(即日后的清世宗雍正),与浙江海宁陈家十分友好,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西历9月25日,阴历八月十三日,是日为秋分后之翌日,两家同时分别生子与生女。  据说胤稹皇子与熹妃钮祜禄氏所生者为女,而陈家所生者为子。  当时胤稹皇子即命陈家抱子入宫,陈家依言行事,然经历一段时间后送回,则陈家的儿子竟变为女儿。  陈家对此事虽甚为震惊,但不敢争辩,而且极力守秘。  而此后陈家亦屡获殊宠。后来乾隆帝多次南巡,到钱塘观潮,常到海宁陈家。所以,这个传说,在清代干、嘉年间特盛,未必无因也。  这当然是历史上一项极大的疑案!如果传说属实的话,那么清朝的国祚,到乾隆帝时已潜移了,也应了“少数民族统治中原无百年国运”之说。  不管乾隆帝是否果如传说是汉人,但清代经历顺治、康熙、雍正之后,至乾隆是由盛极而衰的关键时期,所以这个“清室气数录”准备由乾隆帝的命谱、紫微斗数,配合皇极经世的易卦说起,上溯顺治而下至宣统,再加上正史和野史的故事,作为对清朝气数的一个探索。  中国的皇帝,除了名字外,有年号和庙号,举例来说如乾隆帝,乾隆是年号,他的名字是弘历,庙号是高宗。照说按照传统,不应称之为乾隆帝,应该称他为清高宗才对。只是笔者发现无论中外人士,以普通大众来说,似乎对清代各皇帝的庙号,并不如对他们的年号那样熟悉。如很多人都知道有康熙、雍正,而对清圣祖、清世宗却又不知所指,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在本文里,为了适应普通大众的读者,也随俗地以年号去称呼清代各皇帝。依次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在中国历史里,有些皇帝曾经改元多次,也就是说有很多个年号。对这些皇帝,若以年号来称呼他,既属不当也易混淆。尚幸清代各皇帝都是只有一个年号,所以这方法还行得通。  紫微杨

内容概要

紫微斗数名列中国五大神数之首,是一门综合了统计学、数学、心理学、地理学及逻辑学理论的学问,预测准确性极高。其推算方法是以人的农历生年、月、日、时为基本,依固定公式排列命盘,分列十二宫位:命宫、兄弟、夫妻、子女、财帛、疾厄、迁移、交友、事业、田宅、福德、父母等,再由此命盘中的星曜推演出吉凶祸福及流年运势等。掌握了紫微斗数的基本义理,以之预测,鲜有不中者,故号称“天下第一神数”。 本书从风水命理的角度讲述清代历史,从每一位皇帝的星盘入手,运用紫微斗数的专业理论,为各个皇帝算命,历数每个皇帝的成败兴衰,用正史与野史共同佐证,读来妙趣横生,并且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紫微杨,原名杨君泽,岭南国画大师杨善深之胞弟。精通多门术数,于“紫微斗数”及风水学研究尤具心得,是故“紫微杨”之名在东南亚华人圈无人不知,亚洲女首富龚如心的墓地即为其亲选。已出版“紫微杨术数系列”八部:《紫微闲话》《术数述异》《紫微新语》《清室气数录》《天网搜奇录》《蕉窗传灯录》《玄空纪异录》《燃犀日知录》。

书籍目录

引言·百年国运之谜第一章·坎离震兑,气贯八方——“十全老人”乾隆 乾隆命中 四带桃花 妃子转世 朱砂为证 幻梦疑真 和得宠 既康且安 汝子吾儿 贪狼武曲 夫妻难守 女子婷婷 香妃伴驾 火炼秋金 平康买笑 文昌化忌 文窍尽塞 禄存守命 重刑文字 终日干干 吉凶无定 文曲化科 十全武功 地空地劫 同守福德 文才平庸 却称勤政 忌缠父母 龙德而隐 水火既济 大难不死第二章·食神生财,清纯可贵——入关第一帝顺治 仙人送子 红光绕身 精英吐秀 六岁登基 财空印旺 太后改嫁 门无礼德 彰其丑乎 卑不动尊 太后孤陵 武曲七杀 顺治废后 妇厄是非 诏文以饰 太阳相守 董妃专宠 敝屣尊荣 红颜薄命 信手抛 何坟以葬 五十入辰 甘做贰臣 木火旺地 封侯拜相 天梁遇禄 招人物议 六门三爻 梁毁屋塌 据于蒺藜 不见其妻 父天母地 反清复明第三章·木火土金,生生不息——旷代明君康熙 一岁起运 八岁登基 雨露均沾 纳姑为妃 天机太阴 计除鳌拜 武曲化科 三藩之乱 画角频吹 烽烟四起 但终无咎 消除外患 天同守命 文狱首开 天之报施 诚不爽矣 生生不息 民瘼忧心 终于亥运 九子争嫡 日元坐贵 月德扶官第四章·天相独守,不遇空劫——不得善终的雍正 人品贵重 克承大统 煞藏官露 化敌为助 天相独守 同室操戈 惊恐怪异 毁尸灭迹 吉凶不测 眼线密布 狱官屠讼 无不上达 中道难安 建储改制 共患难易 共富贵难 福禄无穷 功高震主 朝干夕惕 一字遭诛 小人作祟 君臣反目 患难官灾 试题之狱 炼剑为丸 当者披靡 因果相随 壮年崩猝 不随父葬 别定西陵 乾坤聚秀 诸吉咸备 刑狱整饬 废除腰斩 官书多妄 野史多诬 不得善终 死因成谜 道士入宫 三月被斩第五章·太阴守命,天同化忌——内忧外患之嘉庆、道光 身弱用印 八岁起运 天同化忌 多不如意 用神不显 乱事纷起 星象主兵 天理起事 灾煞临身 嘉庆罪己 无号终凶 御厨行刺 才旺破印 热河宾天 辛金秉令 回天乏力 武曲化忌 两煞并照 工巧百官 补丁衣裤 恐非福相 鸩杀皇后 夫妻难守 公主索夫 金木敌战 内乱迭起 财门破败 割地赔款 积重难返 和战两难 才旺破印 道光建陵 地宫进水 大发雷霆 天设吉地 实属有待第六章·石中隐玉,见两恶煞——尴尬皇帝咸丰 土燥木枯 内忧外患 盖巳丑合 巧谋帝位 衰象已露 揭竿而起 天神召唤 脱胎换骨 兴起既速 灭亡亦快 谋篡诡夺 满门遭戮 兄弟交争 内讧激化 势去劫至 天王服毒 喜神深藏 平步青云 克乙冲印 联军入京 桃花极旺 纵情声色 梦月而生 倾覆满洲 阳惑阴乱 桐阴深处 遇水而福 赙仪改运 用神伤尽 不禄宜矣第七章·宫位不同,运程大异——慈禧擅权下的同治、光绪 年干丙火 壬水紧克 不得善终 八臣被除 以肉煎药 密诏被烧 遽而不禄 母子失和 桃花不断 妓寮寻欢 咸姚并照 喜好冶游 官祸临身 阉宦伏诛 用神薄弱 处事任性 运入破军 皇后殉情 龙驭上宾 未有储贰 后须绝嗣 撕诏改立 火临绝地 四岁登基 气运转移 畏读满文 日元孤立 幼帝惧母 贵气初露 莲英得宠 天机守业 恩眷弗替 身弱喜劫 食不能饱 王气聚积 古柏被砍 琴瑟失和 殃及宠妃 阴魂不息 宫中闹鬼  金水为灾 中法之战 旺申冲寅 赔偿巨款 癸火盖头 割让台湾 人亡兵刃 积尸如山 国运日衰 诸强瓜分 岁运均助 偏中毒计 煞强身弱 反激成祸 小人相害 千夫所指 岁干七杀 毁誉不一 天机化忌 机深祸深 以金克木 唯尊帝制 伤宫入墓 避难香港 金水为灾 太后西逃 流年庚子 又赔巨款 两申冲寅 光绪暴毙 陵土未干 国祚已移第八章·杀破狼格,两煞会照——被逐废帝溥仪 四柱纯阳 昙花一现 金水流年 流离失所 廉贞化忌 一语成谶 油尽灯枯 气数已尽 一代皇朝 至此终结附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坎离震兑,气贯八方——“十全老人”乾隆  乾隆命中四带桃花  乾隆帝生于1711年,即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阳历为9月25日。  按照子平,他的八字是:辛卯、丁酉、庚午、丙子。  是为火炼秋金的格局,四带桃花,命理名家徐乐吾先生评他的命造结构妙在子冲午,使午火不克酉金,酉冲卯,使卯木不助午火、制伏得宜,气全四正,坎离震兑,气贯八方,坐下端门,水火既济,宜其为60年太平天子,号称“十全老人”,25岁登基,内禅后又四年而终,享寿89岁。  若从紫微斗数而论,他的星盘是天相星与禄存星守命,兼有火星。福德宫是紫微星与七杀星,而恩光、天贵、三台、八座、左辅、右弼、龙池、凤阁等吉星,不是会照到命宫就是福德宫,其贵可知,但此命造也有缺点,决非“十全”。  影响最大的是地空、地劫两星同守福德宫,对“十全老人”无疑起了一个相当大的破坏作用。  乾隆帝之缺点,在命理中可以一一看出来,如地支子午卯酉齐,是为四带桃花,所以清人所传清代皇帝之艳史,以乾隆为最多。其次以紫微斗数来说,空劫守福德宫,挥霍奢侈,屡次南巡,劳民伤财,虚耗库存,吏治民风亦随而败坏,有清一代,乾隆之后开始衰微,其因在此。  乾隆在位60年期间,有两人特别获得乾隆的恩眷,其一就是大学士和,另一则为大学士傅恒之子福康安,才德均不备,但能获乾隆之殊宠,就有幕后的故事了,也可说是命中四带桃花之果。  现在先说和之得宠,除了清人笔记所载他在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获乾隆赏识,而从此一帆风顺,先被派总管仪仗,随而获升侍卫、副都统、侍郎而至军机大臣上行走,而和并无实学,再加上后来的骄横跋扈,贪赃枉法,天下皆知,独乾隆仍信任之,可说传奇。而和之被抄家治罪,是在嘉庆四年,其时乾隆已去世了。  但在有关清朝的野史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话说在雍正年间时,雍正有一妃子,容貌甚为冶艳,时乾隆才不过十余岁。有一日,乾隆因事入宫,见妃对镜理发,一时好玩,突然从后用双手掩妃之目,妃子不知与戏者为太子,大惊,持梳向后击之,击中乾隆之额角,乾隆逃去。  翌日,乾隆去见皇后,后见其额角有伤痕,问之,但乾隆初时不敢以实对,严诘之下,方说出真相。后大怒,怀疑妃子调戏太子,竟然赐妃自尽。  乾隆当时大惊,想为妃子呼冤,但徘徊多次终又不敢,结果返回书斋再三思量,仍想不到任何办法去营救这位蒙冤的妃子,最后终于给她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妃子转世朱砂为证  乾隆当时想不到任何办法去营救被赐自尽的妃子,结果以手指染朱砂直奔妃子所居之处,当乾隆到达之时,妃子已上吊,气亦已绝。乾隆即以指上的朱砂印在妃子的颈项间,作为记号,然后对着气绝了的妃子尸体说:“这次是我害了你了,如果你魂魄有灵,得到转世,希望在20年后,能够与你相聚,我会好好报答你的。”说完这番话之后,乾隆就离去了。  话说时光荏苒,转眼间过了数十年,到乾隆中叶时,和珅以正红旗人,在銮仪卫充当校尉。一日,乾隆大驾将出,仓促间求黄盖不得。乾隆曰:“是谁之过?”各人瞠目相对。和珅应声曰:“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乾隆闻声细视之,则似曾相识者,但却无法想起在什么地方见过和珅。回宫后,对此事仍念念不忘,一直在追忆由少年至壮年之事。忽然间,他忆起和珅面貌与蒙冤而死之妃子十分相似,因此密令召和珅入宫,令跪近御座,俯视其颈项,竟有一朱砂印记。至此,乾隆便在心中默认和珅为蒙冤妃子之转世,倍加怜惜。而此后,和珅即扶摇直上,到乾隆四十三年时,竟由尚书授大学士。而其出身,只不过銮仪卫的校尉而已,亦可谓奇也。  而且和珅之贪赃枉法,据说乾隆并非不知道,但却没有加以责难。和珅的党羽贪污伏法,亦不牵累及和砷,更使人大惑不解。  终乾隆一生,对和珅可说恩宠有加,和珅之父配享太庙,其子丰绅殷德娶和孝公主成为额驸,其弟和琳官至封疆,声势之盛,一时无两,而历时达二十余年,实属罕见。  据说到乾隆将要内禅退居为太上皇时,曾对和珅说“我与你有宿缘,然后你才可以这样,但日后之人将不会容你。”说话的语气直把和申看作是蒙冤而死的妃子。  而乾隆所料,亦一点不差,在乾隆逝世后仅数天,和珅即被冠以20条大罪抄家及赐自尽。  幻梦疑真和珅得宠  嘉庆四年正月三日,乾隆帝驾崩。  和珅的靠山一倒,随即为当朝大臣弹劾,即日夺职下狱,至正月十八日赐自尽。据说抄家时,和珅的家财计达800兆两有奇,可见和珅贪污之烈。当时清室岁入约7000万两,和珅专权20年,家财逾清室20年岁入之半。  所以史家认为清朝之元气,尽断丧于和珅之手,并不是夸张之言。  和珅能专权二十余年,善窥帝意,自在意料中事。但和珅是否知道乾隆心里把他看作是蒙冤妃子的托世呢?  据说和珅伏法之前,曾在狱中作诗,诗云:“夜色明如许,嗟予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暮,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辜负九重仁。”是哀伤入狱之作,并无他意。  但在他自尽之后,据说又在他的身上搜出另一首诗,诗云:“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睢口安澜日,记取香烟是后身。”则又隐约似乎他是知道乾隆当日宠他的原因。  和珅生于1750年,即乾隆十五年,死于嘉庆四年,计算起来,和珅死时才不过49岁。  那么,他的绝命诗开头的一句“五十年前幻梦真”,似乎确有含意在焉。  在命理名家徐乐吾先生所著之《古今名人命鉴》中,亦有和珅的命造,但却是错的。他列出和珅的四柱为:庚午、乙酉、庚午、壬午。但当年由白露之后至寒露这段期间,没有庚午日,可见是错。当年,七月三十日是庚午日,但未交白露,按理只能算是甲申月生人。  和珅的故事至此告一段落,但乾隆命中之四带桃花,接着下去还流传有不少绝不光彩的“风流史”,说他个性风流可以,说他命该如此也可以。  既康且安汝子吾儿  乾隆另一宠信人物福康安,为大学士傅恒之子。相传是乾隆逼奸傅恒之妻而生。  傅恒为镶黄旗人,孝贤皇后是其妹,有此亲戚关系,因此其妻经常出入宫廷,不料因此而给乾隆看中,产生了一段孽缘。  话说有一日,傅恒之妻入宫,竟为乾隆所乘,威逼利诱之下,乾隆得偿大欲。而后来傅恒之妻即告怀孕,不久即诞下福康安。  福康安与和珅同样是才德俱不备的人,而福康安更为狂妄和骄夸自大,常自比为诸葛亮,而实在差得太远了。他每次出征,只靠海兰察策划及指挥,自己则只是作威作福、贪污勒索、奢侈享受。据说有一次出征廓尔喀,他自己打扮成诸葛亮那样,羽扇纶巾,结果招致大败,但乾隆一样未有深责。换了别人,可能十个头颅也不够落地。  而当时社会虽为封闭的社会,但辗转相传,不少人都相信福康安实在是乾隆的“儿子”,所以大家都怕福康安几分。而傅恒绿巾盖头之后,他自己是否知道,则不得而知,但他的一家,获得乾隆的殊宠,却是千真万确的事。他一共有四名儿子,其中三人均娶得公主成为驸马,只有福康安娶的不是公主,所以世人更加相信福康安是乾隆逼奸傅恒之妻而生者。  后来傅恒死时,乾隆曾有诗悼之,中有“平生忠勇家声继,汝子吾儿定教培”之句,便有不少人附会“汝子吾儿”是乾隆自泄心声的诗句。  不过话得说回来,乾隆以一国之君,对于这些丑事绝无理由自己去泄漏秘密。只是乾隆好作诗,生平作诗逾十万首,但文才不高,他诗句中的“汝子吾儿定教培”,不过是说会把傅恒的儿子看作自己儿子那样去教育栽培而已!相信绝非解作“你的儿子其实是我的儿子”那样的。但乾隆这句诗,却给写清代野史的人添了“资料”,相信是乾隆始料不及的。  贪狼武曲夫妻难守  从紫微斗数来看,乾隆帝的夫妻宫是贪狼星与武曲星相守,古书以这两颗星守夫妻宫,一般都是会见刑克和感情较难融洽者,除非有吉星解救。  乾隆帝第一个皇后是孝贤皇后,死于乾隆十三年三月,谥号孝贤。  对于孝贤皇后之死,乾隆帝做足了表面工夫,既亲制挽诗并把皇后遗事撰入碑文,表现得十分情挚和悲恸。  但实际情形如何,野史又有不同的记载,以下是根据野史所说。  乾隆帝的孝贤皇后,就是前文述及的大学士傅恒之妹,相传傅恒之妻被乾隆逼奸之后,竟然未有对乾隆反感,且暗中有往来,是为由逼奸开始而后期变作通奸,但此事不知如何被皇后知道了,结果经常为此事与乾隆龃龉,有时闹得十分不开心。  据说有一次乾隆南巡,与皇后同宿舟中,夜后不知如何又因这事吵起来,皇后对乾隆诸多讥讽,使乾隆忍无可忍,竟然逼到皇后坠水,还京后不久就向天下宣告皇后病逝。  当时乾隆年方38岁,就刑克了第一位皇后。  接着不久,乾隆即以乌喇那拉氏为继后,这位继后同样不满乾隆的好色,终因被废抑郁而死。  据说有一次乾隆南巡,乾隆令小监到民间征得数十名佳丽到御舟上行乐,并选择其中特艳者留宿舟中。但此事为继后知道,翌晨亲至帝舟力谏,结果又引起乾隆十分不满。  此事后来为太后知道,太后并未有责备乾隆,反而说继后的不是,更命令继后到济南清修,而继后遂剃度于某庵。后来乾隆再把她移居扬州某庵,无形中是被废了,但并无明诏。而乾隆对这位继后似乎特别反感,因为继后于乾隆三十一年去世,只是被草草安葬。  据说当时曾有御史某,疏请乾隆仍以后礼葬继后,而乾隆竟说:“无发之人,岂可母仪天下。”完全显示了乾隆星盘夫妻宫的特征。  女子婷婷香妃伴驾  乾隆帝的“风流账”中,流传最广的,当是“香妃”的故事。  据正史所载,香妃是以回族贵族女子身份入宫,《清史稿?后妃传》中说她是“和卓氏回部台吉札麦女”。她入宫时间是回部遣使要求清廷给予保护之时,计算时间应在乾隆廿一二年间。香妃初入宫时号为贵人,后封为容嫔,最后封为容妃,死于乾隆五十三年。  她生时经常身穿戎装,陪伴乾隆出巡及行猎。在清宫中享年甚久,生活写意。但野史所载,却是截然两回事,而且还有两个版本。  清初,回部领袖之一霍集占,欲谋独立,乾隆遣兆惠将军出征。据说当时乾隆早已听过有人说霍集占的妻子香妃国色天香,且是天生体有异香者,乾隆好色,便暗令兆惠将军一查究竟。  后来兆惠将军果然生擒得香妃,送入宫中。但香妃因怀念夫婿,再加上国恨家仇,所以经常身怀利刃,准备报复或自尽。乾隆对她虽然十分宠爱,但她始终不屈。后来太后因怕有香妃在而不利于乾隆,一日,乘乾隆为圜丘大祀而赴斋宫时,召香妃入内赐死。这是有关香妃传说最流行的一个版本。  但还有一个版本说,霍集占与妻子被擒送京下狱,乾隆知香妃绝色,夤夜令狱吏提出香妃送入宫中,即夜污之。后来香妃获封为妃,诞皇子数人。香妃思乡,乾隆就为她而在皇城外建回营,一切设备俱依回俗,以慰香妃的乡思。这是另一个版本的说法。  有关香妃的传说,当以正史较野史可靠。郎世宁曾为香妃绘像,从画像来看,一点也不美,单眼皮、厚唇、两眉松疏,至于是否有异香则不得而知,但距离国色则甚远矣。亦贪狼星与武曲星守妻宫所限乎!  火炼秋金平康买笑  乾隆的桃花,还有一笔应可一记。  据清代野叟秘记所载:有一次,宫监向乾隆献策,微服出行取乐,而乾隆亦想效道君皇帝之恋李师师,结果竞接纳其议。  时京师有一名妓,名三姑娘者,颇艳,生涯不俗,来往者多为当时显贵,独九门提督未获青睐。  九门提督因此怀恨在心,一日下令驱逐诸妓,要全部出境,违者逮捕治罪。  当时诸乐户纷纷远移,独三姑娘若无其事,未有搬迁。  九门提督知道此事后,责部属未有尽责,部属说:“她在等待你去也。”  提督大怒,亲率缇骑前去捉她,时正夜半,缇骑破门而入,闻三姑娘伴狎客将眠。  提督挥军欲入内搜索,不料三姑娘这时起来,隔窗从容问日:“何事如此汹汹?若惊贵人,谁敢担其罪?”接着送出一件东西,并说:“有凭信在此,但持去阅之,自能觉悟,幸勿悔孟浪也!”  提督拆阅,发现有一皇帝盖印,以朱墨书写之便条,上写:“尔姑去,明日自有旨!钦此。”  提督至此,方惊觉原来乾隆皇帝在内,乃踉跄而归。  这是说乾隆皇帝曾到京师妓女聚居之地买笑,以帝皇之尊,宫中妃嫔无数,竟然到民间去买笑,更进而使妓女知道他是乾隆帝而有所恃,可说放任之极了。  乾隆之命宫,有火星相守,这是说他会有突发性的脾气。福德宫见空劫,处事有时会十分浮躁,亦好游乐及沉湎酒色,都对也。  有关乾隆之“艳史”,虽属野史传说,但从乾隆的命宫、福德宫及夫妻宫等来看,则又感觉到并非全是空穴来风者也。  乾隆帝的斗数,是文曲化科、文昌化忌,到36岁至45岁时,文昌化忌守事业宫,以后是述说他文昌化忌所产生的故事。  文昌化忌文窍尽塞  乾隆帝生于辛卯年,当是文昌星化忌、文曲星化科了。  文昌星化忌,如果在大限中会照到事业宫时,当然是文窍尽塞了。  但文曲星化科又如何解说呢?一般来说,文昌星与文曲星是稍有分别的,文昌星主的是在文学方面,而文曲星则较走偏锋,主的是杂艺方面。  乾隆帝在36岁至45岁时,适好文昌星化忌守事业宫,这时候在文学方面发展,当然难有成就。  但乾隆帝一生喜欢舞文弄墨,附庸风雅,生平所作诗文甚多,超逾十万首,总数超过全唐诗的数量,真算得上是多产了。  尽管乾隆幼年即表现得十分聪敏,据说6岁即能背诵《爱莲说》,甚得其爷爷康熙赞赏。但他一生所作的诗文,大多是十分晦涩难解者,读来令人讨厌,更欠文采。  ……


编辑推荐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紫微斗数大师紫微杨,破译十大清帝命理玄机,另类解读大清兴衰密码。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太阳在辰宫守命,天机星化忌守福德,外表爽朗而内则忧虑重重,紫微星与破军星同守田宅宫。  紫微杨批:表里不一,终告敝屣尊荣,传闻于五台山出家,是命之巧合欤?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天同星于亥宫守命,事业宫天机星与巨门星同守,天喜、红鸾、咸池、天姚、文昌、文曲同时照到夫妻宫,妻妾众多而美,而夫妻宫同时为身宫。  紫微杨批:在普通人来说,身宫在夫妻宫者,多比较爱护妻子,而康熙身为皇帝,妃嫔众多,他能雨露均沾,其理也在于此。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天相星与禄存星守命,兼有火星。福德宫是紫微星与七杀星,而恩光、天贵、三台、八座、左辅、右弼、龙池、凤阁等吉星,不是会照到命宫就是福德宫。此外,地空、地劫两星同守福德宫。  紫微杨批:空劫守福德宫,挥霍奢侈,屡次南巡,劳民伤财,虚耗库存,吏治民风亦随而败坏,有清一代乾隆之后开始衰微,其因在此。  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  命宫没有主星,对宫为巨门星与天机星化权,福德宫是天同星化禄会照到禄存星。而命宫有火星及会照到铃星,加上咸池、天姚并照,福德宫亦见红鸾、天喜、昌曲。  紫微杨批:个性急躁,喜好冶游而死于梅毒,其在此乎?运入破军,死时才十九岁,亦命也。  ……  《清室气数录: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算命》看点: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太阳在辰宫守命,天机星化忌守福德,外表爽朗而内则忧虑重重,紫微星与破军星同守田宅宫。  紫微杨批:表里不一,终告敝屣尊荣,传闻于五台山出家,是命之巧合欤?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天同星于亥宫守命,事业宫天机星与巨门星同守,天喜、红鸾、咸池、天姚、文昌、文曲同时照到夫妻宫,妻妾众多而美,而夫妻宫同时为身宫。  紫微杨批:在普通人来说,身宫在夫妻宫者,多比较爱护妻子,而康熙身为皇帝,妃嫔众多,他能雨露均沾,其理也在于此。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天相星与禄存星守命,兼有火星。福德宫是紫微星与七杀星,而恩光、天贵、三台、八座、左辅、右弼、龙池、凤阁等吉星,不是会照到命宫就是福德宫。此外,地空、地劫两星同守福德宫。  紫微杨批:空劫守福德宫,挥霍奢侈,屡次南巡,劳民伤财,虚耗库存,吏治民风亦随而败坏,有清一代乾隆之后开始衰微,其因在此。  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  命宫没有主星,对宫为巨门星与天机星化权,福德宫是天同星化禄会照到禄存星。而命宫有火星及会照到铃星,加上咸池、天姚并照,福德宫亦见红鸾、天喜、昌曲。  紫微杨批:个性急躁,喜好冶游而死于梅毒,其在此乎?运入破军,死时才十九岁,亦命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室气数录 PDF格式下载



很感谢这本书,它使我对大清王朝的了解更上了一个台阶,向我展示了另一个侧面的清朝,一个更为神秘而没有摆脱命运安排的王朝。坦白说,对于“紫微斗数”这四个字,在没有接触这本书之前,完全没有概念,于是乎,百度一下吧,这一下才终于明白了这门学问没有流行起来的原因,原来它太过阳春白雪了,涉及知识太过高深,不是瞎眼先生、布衣白丁所能参透的,所以一直被埋没了这么些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几年前陈胜的一句名言,用在这本书里再合适不过,真命天子的命运,难道和每一个老百姓一样,都是有规律可循,都是不可违逆的吗?这无疑让每一个普通人都顿觉扬眉吐气。事实也的确如此,帝王也是人啊,他也得像所有人一样,从娘胎里呱呱坠地,从襁褓小儿长成为七尺男儿,自然也像所有人一样有生辰八字,有星盘命理,这些谁也逃不掉,只是在封建时代,谁敢给高高在上的帝王算命?那还不得人头落地?也只有现代人给他们补上这一卦了。


我买了很多书籍,命理风水占卜看相的都有,而且都是专业书啊,不是港台地区的那种水货。我专买古籍,顺带买点现代的书。命理的古籍几乎都有了,像《三命通会》、《渊海子平》、《神峰通考》、《穷通宝鉴》等;占卜的我有很多周易六爻纳甲类的古书,如《卜筮正宗》、《断易天机》、《易隐》等,还买了很多三式类的,像《金函玉镜》、《六壬直指》、《太乙通解》;看相的就麻衣柳庄之类的。买那些书真的很不容易。虽然知道那些都不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但为了学那些术数,不管书怎样,也先不管它迷不迷信。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到现在上了大学,可以说对科学了解了很多,可对人们称为迷信的东西却总是一知半解。我不会满足于只是了解而已,我得深入里面看看,看为什么人们要称它们为迷信,它们是不是真的一点科学价值都没有,是不是只能用来做科学的反面教材……现在周易热又起来了,很多什么预测公司预测网站都出来了,这一方面是好事,因为可以带动一部分人去好好研究我国术数文化;但另一方面,如果热过了头,那必将是传统迷信的复苏,将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哎呀~~不小心说太多了。还是来说这本书吧!这本书可以当小说看,也可当史书看,因为它正史的成分也不少,最关键的还是这本书是从术数的角度来看清朝的兴亡的,这角度比较新颖,也比那些专家谈史有趣多了。再者,如果读者有点术数基础再来读的话肯定会更受益不少的,而门外看热闹的,读读那些史事故事也是不错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也说不清紫微斗数到底是真是假……真有那么一回事吗?还是请看官们自己读读这本书吧!


用紫微斗数来介绍解读大清国的历史人物及历程,并对其中人物的真是事件做一解读比看电视剧要真实得多最起码不是戏说。非常好!要是能在加上一篇怎样用紫微斗数填写八字就更容易阅读懂了


还可以把,三个星吧,这本书讲得比较具体,生动。买到该书之后,我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看完了,收获还是有的俄。


该书从紫微斗术这一切入点入手,通过对清朝各位皇帝紫微斗术的分析,来说明一些事件发生的必然性,视角很新,对于术数我不是很明白,但喜欢术数研究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并对该书发表看法~~~


因为喜欢紫微,所以想看这本书。不过历史性的记载相对比较多一些。对于紫微的解析就少了一些。所以颇觉得有点不足。。。


讲历史比较多,评论斗数较少。


建议你看看吧,独特地风格会给你与众不同的解读历史的角度,你不一定需要认同或掌握,但因为这是这种方法历史传承已久,所以你有必要知道。


还行!不过自己需要有很多的基础!和知识背景!


很有意思,非常喜欢这种书。


说实话有点失望,一直在专研紫微术数,苦于没有很多的好例子,一位这本书的讲解会很好,但是买来一看才知道不值啊。。。10%的书之无意义的插图,70%的内容是野史或者毫无意义的故事。只有20%和术数有关。


紫微杨就这水平?真不咋的


主要还是讲历史。紫微命理方面的有讲,但有隐瞒,有些地方不知是不是有故意的意思,呵呵,反正没讲重点。除非你有我这样的水平,否则你有可能被误导。


和斗数无太多关系,更多的是清朝历代皇帝的野史,就当扫盲吧。


作者对斗数很了解,但创作才华一般。。


本书从天干地支方面介绍了清宫气数,没看懂。


有钱有闲可以一读


书中讲所谓“气运”多为民间故事,牵强附会。最多只可当民间故事看看,聊作消遣。


没紫薇的基础看不懂说什么,只是当成故事书来看


没有我想要的内容,不过当作娱乐八卦看看还不错。


恢复中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