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雨的滋味

施蛰存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施蛰存  

页数:

328  

字数:

27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后记  《雨的滋味》编后小识  沈建中  我曾为施蛰存先生编过七本集子,这是第八本,也是有些难产的一本。江苏文艺出版社修荣君主持“大家散文文存”,蔚为大观,邀我也为先生编一册加入丛书,如是盛意,使我感谢,可我却颇费踌躇。先生往矣,已有七个年头,我理想拟为先生编一本《北山译雨》或是《古诗文串讲》,兴许先生会说:“蛮好。”直到去岁末重议此事,延至今秋,汪君、赵阳君晓以大义,其情隆重,恭敬不如从命,遂允编役。现时已临近大雪方告竣工,对于玉成本书之有功之臣,实在抱歉得很。  有机缘为先生编此散文集,屈指算来,适时先生诞辰105周年,也能以此表达纪念。同时又让我再次浏览先生文章长廊,细细品味,着实感到按丛书规定的体例编此选本实属不易。先生遗下妙篇佳作不胜枚举,都是好文章;选来选去,大大超出页码限制,只得无奈地将篇目删来除去;所选区区五辑凡七十八篇,实在难以概括先生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直至进入二十一世纪颇为绵长之写作生命。不过,我还是自认为选文时颇有些自家见解,总想着眼于先生之学识、才情,加上他的趣味,又偏好自我的阅读感觉与体会。先生虽不以散文大家名世,然确实耐读耐品自成一格。依我印象,他的散文既有絮语随笔,又有精劲杂感,既是文人作品又是学者文章,在我读出了他的学识、才情和趣味兼具的丰富性特点。  先生早年写作始于像《西湖忆语》那样文辞清丽的絮语美文在鸳鸯蝴蝶派报刊频频亮相,后又转入在新文学报刊上发表隽永明净的述怀言志之笔记文章,像《雨的滋味》、《绕室旅行记》,乃至《推荐者的立场》、《创作的典范》、《文学之贫困》、《怎样纪念屈原》等议讽精劲的杂文。五十年代“反右”前写了一系列如《夏原和知识分子》、《才与德》那样才气加勇气的杂感;六十年代“文革”前多是学养加情趣的悠然小品,如《云间语小录》、《北山集古录》;八、九十年代析理机智的《论老年》、《古文名句赏析》等随笔,还如超然议事、笔调纵意的《卖糖诗话》、《旅晋五记》等寻幽问胜游记,其中巧讽官僚轿车威风、诙谐“造反派”信佛,表现其一贯于复杂世事的深沉思辨。我觉得还应重视的倒是“文革”期间他在“牛棚”写的“思想汇报”、“改造日记”,他说似乎都是很有意思的散文,特别是每日写的“日记”,由红卫兵收去贴在学生宿舍楼下的大黑板上,惹来学生们“欣赏”。看似自嘲,也无文本留存,毕竟他有“那些只占抄本簿两页的文章,可能有不少很妙的小品文”那样的话。这些阶段都可以视为先生具有精彩特点的写作高峰期。  再来探究先生写作一路走来之追慕取法。他老人家说过“五十年来古今中外,文章看了不少”,可见其徜徉于古今中西书林之间,启示我认识其文章丰富性之渊源,我以为他确实进入了“很懂得为文之道”那样一种“把玩”境界,按陈平原君的说法:“不是顶礼膜拜,而是知其得,也知其失。”先生青年时期就于西方散文心向往之,饱读十六世纪英国培根、法国蒙田的散文文本,却感到“他们的散文还只是短篇论说文,没有家常味”,可尤为青睐那部十七世纪的英国万人丛书本中的埃札克·华尔顿《钓道大全》,十八世纪英国查尔斯·兰姆随笔性散文,还有二十世纪像卢卡斯(E.Y.Lucas)、米伦(A.A.Milne)、林特(R.Lynd)等名家散文,“文章写得真好,一向是我休息时的读物”;又说:“我羡慕弗朗思的《文学生活》那样精劲的批评散文,也羡慕兰姆及史蒂芬孙那样从容的絮语散文,我想我恐怕永远不能写出有他们的文章之一半好的东西来。”同时他更为熟谙我国历代散文,尤喜笔记类文本,深得两汉辞赋、魏晋玄言、六朝骈俪、唐宋文章、明清小品的滋养,之后唐宋八大家却被他“一一淘汰”,“只有韩愈、王安石二名可以保留。曾南丰文章枯瘁,如尸居余气之老人。欧阳修词胜于诗,诗胜于文。其他如丑女簪花,妖娆作态,而取譬设喻,大有不通,等而下之。”由阅读而产生自觉式的这种“悟”漫语,虽说并非史著专论,但能一窥其散文观发生了何等微妙的变迁,可算跳到了古人绳墨的框架之外了。在现代散文中,先生觉得鲁迅《野草》、《朝花夕拾》为佳作,并以为他的绝大多数杂文“思想性表现得极强,相对地未免有损家常味、亲热感”;周作人“如《自己的园地》之类,也很有味道”;他推崇朱自清《背影》、梁遇春《春醪集》以及冰心《寄小读者》“非常洁净”,还称赞茅盾、俞平伯、废名、王鲁彦、魏金枝诸家的杰出散文。当他言及林语堂提倡“闲适笔调”,似乎有意给散文开辟一个新园地,那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自己同《庄子》、《文选》以及晚明小品的关系,都先后引起与鲁迅之争端。他的确有过钻研,曾视《庄子》、《文选》为青年文学修养之助,不久后说过:“自从因为‘劝青年人读《庄子》、《文选》这罪状而被当今文坛上的泰山北斗训斥一番以来,我至今不敢对人再提起这两部书。既然这两部书送不了人,那么留在家里自用罢。不过《文选》这部书我在今年也觉得不很有味道了,它竞变了一部送不了人,也不想自家享用的废物,被我束之高阁了。但是《庄子》,至少在我,是爱读书之一,当做散文看,并不坏啊!”到了晚年干脆自称是“以老庄思想为养生主的人”,他深知自己曾因文章贾祸,据说被下放农村劳动时,甚至悟出了棉花性格妙在富有弹性,当受到挤压变得渺小无力,一旦外部松弛便会弹性十足地恢复原样。所以,其为文常遇论争、批评和误解,始终持有平和达观、超然理解的独立姿态,在生命行程中张弛有道、进退自如;若时机适当,照旧会写些“不合时宜”的杂文,倘有文章引火烧身亦不后悔。再看他说自己选编《晚明二十家小品》“只是应书坊之请”,“著的书既没那么多,而‘稻梁谋’却是每日的功课,便只好借助于编书了。”其实,他确有很浓厚的兴趣,明末文人的集子收藏不少,“在我书斋中代替了《文选》的地位的,乃是一部翠娱阁评选《明文奇艳》,这是一部明人小品文的选本,‘游记’、‘序跋’两卷中尤其有绝妙的文章,它天天放在枕函边”,那是1934年的事情。如今看来当年《晚明二十家小品》所选篇目还是颇有一些特色的,但他后来仅对张宗子《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击节称赏”,认为“还经得起我五十年读书的考验”,却又“看出了张宗子一点毛病”,“亦无损于陶庵文章之美也”;又以为“公安竟陵,当年奉为小品魁斗,后来愈看愈不入眼,大抵三袁之病,还在做作;钟谭之病,乃在不自知其不通”。因此先生之于晚明小品赏析的转变痕迹,很需要仔细推敲,在他以后的写作生涯中,早已祛除那种轻佻之习,而最终成为自我的审美个性和文章格调。先生在经历苦涩沉寂多年后的老年时期,其写作生命力远未衰竭,其散文风格更趋平易厚朴,很大程度根源于学识才情,一九八○年应约“笔谈散文”如是说:“属于文学形式的散文,是专指一种比较轻松、比较随便的文章。它们不是学究式的高议宏论,而是‘摆龙门阵’式的闲谈漫话。偶然高兴,对某一事物议论几句,评赞几句。或者索性把话头搭到别处去,借此发些牢骚,谈些感想。文章内容不一定扣住题目,题目也未必能概括文章。”如此独特见解,无疑与他的阅历是大有关系的。我觉得其写作具有独思与冷眼的方法,使得其文章越发洒脱通达,表现出婉转含蓄与率性直言相融会贯通的一种可能性,并为文本增添了韵味无穷的阅读魅力,值得我们时常鉴赏和品味。这样看来,则本书的选编应该说是有意义的。是为编后小识,二○—○年十二月一日午间于沪上陆家嘴绿地畔楼内38层C座。

内容概要

  施蛰存先生在经历苦涩沉寂多年后的老年时期,其写作生命力远未衰竭,其散文风格更趋平易厚朴,很大程度根源于学识才情,一九八○年应约“笔谈散文”如是说:“属于文学形式的散文,是专指一种比较轻松、比较随便的文章。它们不是学究式的高议宏论,而是‘摆龙门阵’式的闲谈漫话。偶然高兴,对某一事物议论几句,评赞几句。或者索性把话头搭到别处去,借此发些牢骚,谈些感想。文章内容不一定扣住题目,题目也未必能概括文章。”如此独特见解,无疑与他的阅历是大有关系的。
《雨的滋味》只分为五辑,选取了先生的作品七十八篇,仍难以概括先生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直至进入二十一世纪颇为绵长之写作生命。
《雨的滋味》包括了西湖忆语、书相国寺摄景后甲、《文艺风景》创刊之告白、我的名字和别署、买旧书等内容。

书籍目录

辑一 梅影轩随笔
西湖忆语
书相国寺摄景后甲
书相国寺摄景后乙

雨的滋味
绕室旅行记
玉玲珑阁丛谈
浮海杂缀
跑警报
栗和柿
河内之夜
在福建游山玩水
卖糖诗话
旅晋五记
雨窗小咏
辑二 红禅室雅说
《文艺风景》创刊之告白
《灯下集》序
《晚明二十家小品》序
交芦归梦图记
云间语小录二则
《北山集古录》自序
序《安持精舍印最》
鲁少飞的心境
闲话重阳
筝雁
画师洪野
弘一法师赞并序
纪念傅雷
怀念李白凤
最后一个老朋友——冯雪峰
滇云浦雨话从文
辑三 南望校斋漫谈
我的名字和别署
我的日记
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
震旦二年
我和现代书局
我的家屋
适闽家书
我的第一本书
且说说我自己
以健康之身迎二○○○年
辑四 无相庵杂感
推荐者的立场——《庄子》与《文选》之论争
致黎烈文先生书——兼示丰之余先生
“不得不读”的《庄子》与《颜氏家训》
文学之贫困
怎样纪念屈原
赋得睡
书简
夏原和知识分子
才与德
论老年
雨窗随笔
董其昌是什么人?
辑五 北山楼清话
买旧书
一人一书(上)
一人一书(下)
尼采之“中国舞”
关于图书馆
薄凫林杂记
一个永久的歉疚——对震华法师的忏悔
十年治学方法实录
“管城三寸尚能雄”
杂谈《金瓶梅》
重读“二梦”
祝由科的巫术
禅学
花的禅意
古文名句赏析
批《兰亭序》
《雨的滋味》编后小识

章节摘录

  偶然从书丛中检得一帧旧杂志的插画——是张生与莺莺相会的相国寺的影片,因此又惹了我二十分钟时间去赏玩它。近来的生活,真是不安定。将这本书检一会儿,将那本书读几页,再静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如此,一天便静悄悄地过去了。出门去,已是绝端不愿意了,虽则已是踏青佳节。只因为巷里也烦嚣,城郭外也是烦嚣。宏大而古制的建筑物如相国寺这般的,已许多个月没有看见了,而况还有些文艺上的趣味,才子佳人的浪漫史的产生地呢。  对着这幅画,我真不想做一个考据家。因为在此时我即使明知张生与莺莺的故事不过是一个文艺上幻想的事情,然而我真不愿意对着这幅画讥讽它:“不是!张生和莺莺的事是假拟的,事实上并没有你这相国寺。即使你这个寺是真有的,你也莫要自夸说是这浪漫史的产生地。”这旬煞风景的话,我是不甘心说的。  有了一本《西厢记》,便是没有一个相国寺,我也十二分愿意替它盖一所起来点缀点缀景致。这颗迷恋于文艺的头脑是生定的了。我是不怕人家笑话,我每到一个地方,最先喜欢翻检它的志书——府志或县志之类。检到了什么古迹,我便会得兴冲冲地自去寻访,即使我的目的地不过是一堆蔓草荒烟,我也会在那里留连数十分钟或竟是一二小时,我决不会觉得失望,也不会觉得是受了愚了——即使十二分的确的是受愚了。或是看了一部什么不论是真的或假的古事书,我也渴望能留些遗迹给我玩证。因此我是常常在想看看梁山水泊,大观园风景,或是向太古邮船公司赊一艘海船去找《镜花缘》中的君子国无肠国。对于我这种思想,万一有人要笑将起来啐我一口,道我是一个干脆的“木瓜”,那也只好听他骂,请便罢。  因此,如我这般只会得胡乱诌几句书的村夫子,物质上的生活是穷够了。但是精神上的生活却是快活的,(我知道一定有人对于这句话要齿冷的。)虽然不过是一种主观的,自以为快活的快活。我常常在华茨活士的鸽舍,伊尔文的日光草屋,雨果的旧居,莎士比亚的诞生处,趁我的高兴去游览。安徒生聚集了一群天使般的孩子大讲童话的桌边,马可孛罗被一群意大利后生们围绕着听他夸奖几百万黄金几千万珠玉的天国街市的火炉边,我也常常去神游。其余如出名的老骨董店,我也常看见它肩着一盏昏黄的街灯占住了伦敦之一角。再古旧些,则如古代埃及王的宫殿,罗马人的浴场,阿普罗的祭坛更是足以勾引我一二小时的心往。  然而不要忘记了我是东方古国中的人呀。自己的布衣总比人家的绸服可爱惜些呀。因此之故,我并不专爱人家五花八门的绸服;我常在热心地开我的衣箱,想检几件自己的布衣来称道一会。如果自己也有绸衣,那是更好了。无奈我的衣箱是空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据说是在自己嫌憎自己太丑了,比不上人家。她以为这是衣服不时髦的缘故。因此她把她的绸的布的衣饰全都丢的丢了,烧的烧了。她不惜花了许多钱许多时间去穿人家的衣裳,于是这许多天,我看见依然是这般老丑。让她尽是老丑,原不干我甚事,无奈衣箱的衣服散了,于我便有了重大的影响。  质直地说,我们自己的古迹是没有了。据几位把国家抬在自己肩膀上的人说,如果我们的古迹还要保留下去,她的老丑无论如何不能有返到童年之美的希望了。所以,万一因了特别的关系和势力,不能将某一个古迹取消,则不得已而觅其次,也应当替它返老还童一下。至于造一个古迹起来附会什么古事古书,则是一个该当枭首示众的卖国奴了。因此我已有好多年不敢到市上去高谈我的兴味,不瞒你说,我是怕事的人啊!只是我不知如何烦闷地踱向我们杭州的西湖上去逛逛,我走到岳坟旧址,我已找不到埋殓风波亭上的遗尸的荒坟,眼前高高的一个大墓,我想此中的将军,不是拿破仑便是惠灵吞。迷惘了一会儿再返到苏小小的香冢。也是如此,我找不到收拾尽六代繁华的美人之墓,却只见一座塞门土山,要不是对面有一块石碑,我竞将猜为日本舞姬,巴黎歌女的埋骨之处。一个失笑的思想来到我脑中。方一我们的友邦在嫌她们太美艳了,太新丽了,想找一些儿古物来调剂调剂,则我想拿破仑墓不可以改为岳坟么?莎拉般娜忒之坟不可以改为苏小小墓么?然而愚蠢的西洋人,我晓得,一定不肯将塞门土去修理残圮的阿普罗神庙的断柱,也更不会到我们古国里来买明孝陵的黄瓦去盖古回王的离宫的。  可怜啊!你这相国寺的崇巍的大殿啊!怕不到十年之后,我如有机缘能来参拜你,我怕不要趑趄在你山门边不敢走进,望着钟楼,红砖,疑心是一所新建的基督教礼拜寺么!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雨的滋味 PDF格式下载



它们不是学究式的高议宏论,而是‘摆龙门阵’式的闲谈漫话。偶然高兴,对某一事物议论几句,评赞几句。或者索性把话头搭到别处去,借此发些牢骚,谈些感想。文章内容不一定扣住题目,题目也未必能概括文章。


买这本书很大程度是冲着一篇文章买的,那就是《雨的滋味》。好好品品。呵


施蛰存先生的书很少看见有卖的,散文集也是难见,江苏文艺的这套书不错,有些难找的作品不能在这套中找到。内容方面,篇目全不全我不是很清楚,这要看编者了,篇目是挺多的。这样书的少见,内容优善,但是价钱却是便宜,纸张也不差。本来打算一并购买先生的 北山四窗 ,这样散文,论文也全了,无奈后者没货。按说这套书每本都有书签,但是我这个没有,有些遗憾。


诗意浓郁,清新隽永,雨的滋味让人陶醉,让人销魂。


这一套书我差不多买全了,很好很好。


美书,赶紧收藏,很多全集里面的都没有了,有点遗憾,慢慢凑全吧


這套書的缺憾就是沒有作者的簡介


名家的文字,大家的笔法。别有不同。


挺好看的,跨越这位百岁老人绵长的时光,各个时期的作品,我挑了几篇看,比较质朴,印象较深的一篇是写沈从文的。原来沈从文并非从建国后开始研究文物的。有原来的积累。


封面和纸张都不喜欢,内容也不是我喜欢的 ,只看几篇,感觉很无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