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吧.去欧洲-朱自清经典散文名篇选

朱自清 江苏文艺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江苏文艺  

作者:

朱自清  

页数:

295  

字数:

12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行走的意义人的一生总要行走那么几次,以放下的勇气游览不同的风景,发现不一样的人生。《走吧,去欧洲:朱自清经典散文名篇选》就是这样一本体验欧洲“人”、“情”、“味”的旅游行走书,带领你我走过丰富多变的历史和四季光阴,相遇最好的风景。岁月如歌,历史如烟,我们一路且行且珍惜,跟随着朱自清一起游历光影交织的欧洲,体味更广袤的人生。书中选编了朱自清20世纪30年代游历欧洲后所写的游记《欧游杂记》《伦敦游记》20篇,以及写于国内浙江、江苏、四川、北京等地的游记9篇。作者以写景为主,再现了苍茫异国他乡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描摹,让今天的人们在欣赏优美文字的同时,对艺术、文化、自然历史、社会,以及世界有了更多了解。看似古老难以渗透的欧洲文明,在朱自清细腻、简练的文字下,那饱满丰富的“人”、“情”、“味”顿时灵动了起来。1931年8月22日,在国立清华大学的进修计划资助下,朱自清和去法国留学的清华高材生李健吾等一起从北平出发,取道哈尔滨从西伯利亚乘列车途经莫斯科、华沙、柏林、巴黎到伦敦,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1932年春的5、6月间,他曾在欧洲大陆上四处游走。从意大利开始,经瑞士、德国、荷兰而至法国,回国后凭借回忆陆续写出了一些记录自己当时行程的游记,发表在叶圣陶主编的《中学生》杂志上。这些游记专门面向中学生,每篇都是以介绍名胜古迹为主,力求切入角度新鲜独特,遣词造句清新活泼。这些文章于1934年9月结集为《欧游杂记》,由叶圣陶编辑,开明书店出版发行。另一部《伦敦杂记》则主要是记录朱自清在伦敦生活了大半年的种种感受,他对伦敦的食品、书店、市民生活、政治事件,都有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描写。他写仿佛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房东母女,情真意切,让人感慨;他写海德公园里乞丐的行状和政治集会者的奇妙演讲,别有趣味;伦敦旧书店里淘书的乐趣,让人艳羡。伦敦悠久的文化积淀、诸多名人故居和各种文明遗迹,在朱自清写于七十多年前的散文里散发出难以掩盖的光彩,至今读来仍让人心生向往。除了经典游记,书中还收录了若干朱自清最著名的散文名篇,如《春》《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的散文大部分借景生情,擅长把感情编织进对事物景态的叙述描写之中。《背影》是广为流传的散文名篇,寥寥几笔白描,情深刻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荷塘月色》则华美浓重,充满诗情画意。他看重感情,更善于珍惜和把握情感,抒情散文都能有感而发,又不温不火,读之新鲜自然,如清风指面,绿茶弥香。朱自清眼中的欧洲是空灵轻盈的,仿佛漂浮在艺术的云端:“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朱自清眼中的欧洲还是包容并蓄的,极具开明精神的:从威尼斯独特的水上建筑、《蒙娜丽莎》的故乡佛罗伦萨、罗马气象万千的帝王风范、掩埋在层层沙土之下的庞贝古城、莱茵河畔的繁华与萧瑟,直到巴黎这个人人都长着一两根雅骨的“花都”。风格各异,仪态万千,但无一不是美好动人。走在欧洲的古街道上,满眼是那象牙白的斑驳痕迹,无论是斗兽场的残垣还是君士坦丁堡凯旋门的巍峨,似乎都在诉说着消散在历史尘埃中的如烟往事,见证这座“永恒之都”的兴衰。现代欧洲的夜景,没有上海彩灯如昼的繁华,没有北京三里屯的纸醉金迷,有的是只属于它的气质——繁而不华。远处稀落的小车射出的如柱的灯光,光与影在此刻交汇,好似古老艺术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在圣伯禄大教堂目睹瑞士卫兵对教皇的忠诚,在文艺复兴的殿堂佛罗伦萨“邂逅”但丁,在水城威尼斯享受“智者乐水”的惬意,在维罗纳小巷遥思沙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巴黎博物馆感受艺术的灵动和建筑的富丽堂皇……这里有最美的欧洲:阳光灿烂的巴黎、公园城市瑞士、浪漫水都威尼斯、郁金香飘香的荷兰;这里有最好的人生:初夏时逛荷兰、微雨中划船游威尼斯、咖啡小店里品味地道英式美食……游览着数百幅美轮美奂的高清风景插图,彷彿可以看见一幅幅动人光景在眼前浮动,挥洒着别样的浪漫气质。或许旅行最好的意义正在于此:走出去,发现比想象中更宽广的世界!也正因为此,这本以《走吧,去欧洲》为题的全彩散文集,才会超脱了时下流行名家散文的窠臼,变得更有“绘本型散文”的新意和精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中散发的浓厚人文意蕴、点滴温暖情怀、敏锐所思所想,看似只是对旅行见闻的零星记录,却如一个站在麦田里的守望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沉闷如黑夜的人生中,每一只稍纵即逝的萤火虫。电光火石间,那一星一点的光亮,正是弥足珍贵的行走意义。曾在帕米尔高原上见识过世界上最浩瀚星空的日本作家石田裕辅如是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呼吸了多少次,而是你有多少个无法呼吸的时刻。走出去,才能看见美得让人窒息的星光。香港著名作家亦舒如是说:人生就像一个旅行团,既然代价早已付出,那么多看一程,也是好的。是啊,如果不去走一走,看一看,怎么知道我们下一站的人生不会遇到更好的风景?走吧,去欧洲吧!趁着青春未腐,光阴还长。人生中过去的每一天和每个瞬间都不能重来,让我们抱着此生只相遇一次的心境去经历最美的风景、泛着蔷薇色光泽的历史、有故事的人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温馨、快乐与感动,享受一期一会的好时光!

内容概要

  《走吧,去欧洲:朱自清经典散文名篇选(全彩典藏版)》是一本体验欧洲“人”、“情”、“味”的旅游行走书,带领你我走过欧洲丰富多变的历史和四季光阴,相遇最好的风景。
  书中选编了朱自清20世纪30年代游历欧洲后所写的游记《欧游杂记》《伦敦游记》20篇,以及写于国内浙江、江苏、四川、北京等地的游记9篇。作者以写景为主,再现了苍茫异国他乡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描摹,让今天的人们在欣赏优美文字的同时,对艺术、文化、自然历史、社会,以及世界有了更多了解。看似古老难以渗透的欧洲文明,在朱自清细腻、简练的文字下,那饱满丰富的“人”、“情”、“味”顿时灵动了起来。
  这里有最美的欧洲:阳光灿烂的巴黎、公园城市瑞士、浪漫水都威尼斯、郁金香飘香的荷兰;这里有最好的人生:初夏时逛荷兰、微雨中划船游威尼斯、街边的咖啡小店里品味地道英式美食……游览着数百幅美轮美奂的高清风景插图,彷彿可以看见一幅幅动人光景在眼前浮动,挥洒着别样的浪漫气质。或许旅行最好的意义正在于此:走出去,发现比想象中更宽广的世界!
  除了经典游记,书中还收录了若干朱自清最著名的散文名篇,如《春》《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的散文大部分借景生情,擅长把感情编织进对事物景态的叙述描写之中。《背影》是广为流传的散文名篇,寥寥几笔白描,情深刻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荷塘月色》则华美浓重,充满诗情画意,读之新鲜自然,如清风指面,绿茶弥香。

作者简介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欧游杂记》等。

书籍目录

作家小史
前言
欧游杂记
威尼斯
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佛罗伦司
正像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像,她在你上头,可也在你里头。这不独是线形温和平静的缘故,那三色的大理石,带着它们的光泽,互相显映,也给你鲜明稳定的感觉。
罗马
罗马是历史上大帝国的都城,想象起来,总是气象万千似的。现在它的光荣虽然早过去了,但是从七零八落的废墟里,后人还可仿佛于百一。这些废墟,旧有的加上新发掘的,几乎随处可见,像特意点缀这座古城的一般。
庞贝古城
纪元七十九年,维苏威初次喷火。喷出的熔岩倒没有什么;可是那崩裂的灰土,山一般压下来,到底将一座繁华的滂卑城活活地埋在底下,不透一丝风儿。那时是半夜里。
瑞士
太阳照着的时候,那水在微风里摇晃着,宛然是西方小姑娘的眼。若遇着阴天或者下小雨,湖上迷迷蒙蒙的,水天混在一块儿,人如在睡里梦里。也有风大的时候;那时水上一便皱起粼粼的细纹,有点像颦眉的西子。
荷兰
红的黄的颜色,在那从从的背景上,越显得鲜明照眼。那尖屋顶原是三角形的底子,但左右两边近底处各折了一折,便多出两个角来;机灵里透着老实,像个小胖子,又像个小老头儿。
柏林
在这儿走路,尽可以从容自在地呼吸空气,不用张张望望躲躲闪闪。找路也顶容易,因为街道大概是纵横交切,少有“旁逸斜出”的。
德瑞司登
站在原上,易北河的风光便都到了眼里。这是一个阴天,不时地下着小雨;望过去清淡极了,水与天亮闪闪的,山只剩一些轮廓,人家的屋子和田地都黑黑儿的。
莱茵河
这中间住过英雄,住过盗贼,或据险自豪,或纵横驰骤,也曾热闹过一番。现在却无精打采,任凭日晒风吹,一声儿不响。
巴黎
我们不妨说整个儿巴黎是一座艺术城、从前人说“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气,巴黎人谁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
西行通讯
平原渐渐苍茫起来,它的边际不像白天分明,似乎伸展到无穷尽的样子。只有西方一大片深深浅浅的金光,像是一个海。
伦敦游记
三家书店
伦敦卖旧书的铺子,集中在切林克拉斯路;那是热闹地方,顶容易找。路不宽,也不长,只这么弯弯的一段儿;两旁不短的是书,玻璃窗里齐整整排着的,门口摊儿上乱哄哄摆着的,都有。
文人宅
济兹宅,在市北汉姆司台德区。他生卒虽然都不在这屋子里,可是在这儿住,在这儿恋爱,在这儿受人攻击,在这儿写下不朽的诗歌。
博物院
伦敦各院陈列得有条有理的,又疏朗,房屋又亮,得看;不像卢佛宫,东西那么挤,屋子那么黑,老教人喘不出气。
公园
灌木丛里各色各样野鸟,清脆的繁碎的语声,夏天绿草地上,洁白的绵羊的身影,教人像下了乡,忘记在世界大城里。那草地一片迷蒙的绿,一片芊绵的绿,像水,像烟,像梦。
加尔东尼市场
地面大小和北平东安市场差不多,一半带屋顶,一半露天;干净整齐,却远不如东安市场。满是摊儿,屋里没有地摊儿,露天里有。摆摊儿的,男女老少,色色俱全;还有缠着头的印度人。卖的是日用什物,布匹,小摆设。
吃的
提到欧洲的吃喝,谁总会想到巴黎,伦敦是算不上的。不用说别的,就说煎山药蛋吧。法国的切成小骨牌块儿,黄争争的,油汪汪的,香喷喷的。
乞丐
伦敦乞丐在路旁画画的多,写字的却少。只在特拉伐加方场附近见过一个长须老者(外国长须的不多),在水门汀上端坐着,面前几行潦草的白粉字。
圣诞节
装饰屋子有两件东西不可没有,便是冬青和“苹果寄生”的枝子。前者教堂里也用;后者却只用在人家里;大都插在高处。冬青取其青,有时还带着小红果儿,用以装饰圣诞节。
房东太太
歇卜士太太没有来过中国,也并不怎样喜欢中国,可是我们看,她有中国那老味儿。她说人家笑她母女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那是老古板的意思;但她承认她们是的,她不在乎这个。
踪迹
……
匆匆
歌声
温州的踪迹
背影
背影

荷塘月色
南京
重庆行纪
潭柘寺、戒坛寺

章节摘录

威尼斯威尼斯(Venice)是一个别致地方。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便会觉得;这里没有汽车,要到那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刚朵拉”(Gondola)①。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儿都去。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那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可是轮船中人还是很多,“刚朵拉”的买卖也似乎并不坏。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威尼斯不单是明媚,在圣马克方场走走就知道。这个方场南面临着一道运河;场中偏东南便是那可以望远的钟楼。威尼斯最热闹的地方是这儿,最华妙庄严的地方也是这儿。除了西边,围着的都是三百年以上的建筑,东边居中是圣马克堂,却有了八九百年——钟楼便在它的右首。再向右是“新衙门”;教堂左首是“老衙门”。这两溜儿楼房的下一层,现在满开了铺子。铺子前面是长廊,一天到晚是来来去去的人。紧接着教堂,直伸向运河去的是公爷府;这个一半属于小方场,另一半便属于运河了。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十四世纪加上戈昔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十七世纪又参入文艺复兴期的装饰,如栏杆等。所以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劲儿。教堂里屋顶与墙壁上满是碎玻璃嵌成的画,大概是真金色的地,蓝色和红色的圣灵像。这些像做得非常肃穆。教堂的地是用大理石铺的,颜色花样种种不同。在那种空阔阴暗的氛围中,你觉得伟丽,也觉得森严。教堂左右那两溜儿楼房,式样各别,并不对称;钟楼高三百二十二英尺,也偏在一边儿。但这两溜房子都是三层,都有许多拱门,恰与教堂的门面与圆顶相称;又都是白石造成,越衬出教堂的金碧辉煌来。教堂右边是向运河去的路,是一个小方场,本来显得空阔些,钟楼恰好填了这个空子。好像我们戏里大将出场,后面一杆旗子总是偏着取势;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十八世纪意大利卡那来陀(Canaletto)一派画家专画威尼斯的建筑,取材于这方场的很多。德国德莱司敦画院中有几张,真好。公爷府里有好些名人的壁画和屋顶画,丁陶来陀(TinDtoretto,十六世纪)的大画《乐园》最著名;但更重要的是它建筑的价值。运河上有了这所房子,增加了不少颜色。这全然是戈昔式;动工在九世纪初,以后屡次遭火,屡次重修,现在的据说还是原来的式样。最好看的是它的西南两面;西面斜对着圣马克方场,南面正在运河上。在运河里看,真像在画中。它也是三层:下两层是尖拱门,一眼看去,无数的柱子。最下层的拱门简单疏阔,是载重的样子;上一层便繁密得多,为装饰之用;最上层却更简单,一根柱子没有,除了疏疏落落的窗和门之外,都是整块的墙面。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在日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威尼斯人真不愧着色的能手。这所房子从运河中看,好像在水里。下两层是玲珑的架子,上一层才是屋子;这是很巧的结构,加上那艳而雅的颜色,令人有惝恍迷离之感。府后有太息桥;从前一边是监狱,一边是法院,狱囚提讯须过这里,所以得名。拜伦诗中曾咏此,因而便脍炙人口起来,其实也只是近世的东西。威尼斯的夜曲是很著名的。夜曲本是一种抒情的曲子,夜晚在人家窗下随便唱。可是运河里也有:晚上在圣马克方场的河边上,看见河中有红绿的纸球灯,便是唱夜曲的船。雇了“刚朵拉”摇过去,靠着那个船停下,船在水中间,两边挨次排着“刚朵拉”,在微波里荡着,像是两只翅膀。唱曲的有男有女,围着一张桌子坐,轮到了便站起来唱,旁边有音乐和着。曲词自然是意大利语,意大利的语音据说最纯粹,最清朗。听起来似乎的确斩截些,女人的尤其如此——意大利的歌女是出名的。音乐节奏繁密,声情热烈,想来是最流行的“爵士乐”。在微微摇摆地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唱完几曲之后,船上有人跨过来,反拿着帽子收钱,多少随意。不愿意听了,还可摇到第二处去。这个略略像当年的秦淮河的光景,但秦淮河却热闹得多。从圣马克方场向西北去,有两个教堂在艺术上是很重要的。一个是圣罗珂堂,旁边有一所屋子,墙上屋顶上满是画;楼上下大小三间屋,共六十二幅画,是丁陶来陀的手笔。屋里暗极,只有早晨看得清楚。丁陶来陀作画时,因地制宜,大部分只粗粗勾勒,利用阴影,教人看了觉得是几经琢磨似的。《十字架》一幅在楼上小屋内,力量最雄厚。佛拉利堂在圣罗珂近旁,有大画家铁沁(Titian,十六世纪)和近代雕刻家卡奴洼(Canova)的纪念碑。卡奴洼的,灵巧,是自己打的样子;铁沁的,宏壮,是十九世纪中叶才完成的。他的《圣处女升天图》挂在神坛后面,那朱红与亮蓝两种颜色鲜明极了,全幅气韵流动,如风行水上。倍里尼(Giovanni Bellini,十五世纪)的《圣母像》,也是他的精品。他们都还有别的画在这个教堂里。从圣马克方场沿河直向东去,有一处公园;从一八九五年起,每两年在此地开国际艺术展览会一次。今年是第十八届;加入展览的有意、荷、比、西、丹、法、英、奥、苏俄、美、匈、瑞士、波兰等十三国,意大利的东西自然最多,种类繁极了;未来派立体派的图画雕刻,都可见到,还有别的许多新奇的作品,说不出路数。颜色大概鲜明,教人眼睛发亮;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苏俄的作品不多,大概是工农生活的表现,兼有沉毅和高兴的调子。他们也用鲜明的颜色,但显然没有很费心思在艺术上,作风老老实实,并不向牛犄角里寻找新奇的玩意儿。威尼斯的玻璃器皿,刻花皮件,都是名产,以典丽风华胜,缂丝也不错。大理石小雕像,是著名大品的缩本,出于名手的还有味。1932年7月13日作。(原载1932年9月1日《中学生》第27号)佛罗伦司①注:①今译名为:佛罗伦萨。十五至十六世纪时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全欧。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佛罗伦司(Florence)最教你忘不掉的是那色调鲜明的大教堂与在它一旁的那高耸入云的钟楼。教堂靠近闹市,在狭窄的旧街道与繁密的市房中,展开它那伟大的个儿,好像一座山似的。它的门墙全用大理石砌成,黑的红的白的线条相间着。长方形是基本图案,所以直线虽多,而不觉严肃,也不觉浪漫;白天里绕着教堂走,仰着头看,正像看达文齐的《摩那丽沙》②(Mona Lisa)像,她在你上头,可也在你里头。这不独是线形温和平静的缘故,那三色的大理石,带着它们的光泽,互相显映,也给你鲜明稳定的感觉;加上那朴素而黯淡的周围,衬托着这富丽堂皇的建筑,像给它打了很牢固的基础一般。夜晚就不同些;在模糊的街灯光里,这庞然的影子便有些压迫着你了。教堂动工在十三世纪,但门墙只是十九世纪的东西;完成在一八八四年,算到现在才四十九年。②《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渺茫。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魅力,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教堂里非常简单,与门墙决不相同,只穹隆顶宏大而已。钟楼在教堂的右首,高二百九十二英尺,是乔陀(Giotto,十四世纪)的杰作。乔陀是意大利艺术的开山祖师;从这座钟楼可以看出他的大匠手。这也用颜色大理石砌成墙面;宽度与高度正合式,玲珑而不显单薄。墙面共分七层:下四层很短,是打根基的样子,最上层最长,以助上耸之势。窗户越高越少越大,最上层只有一个;在长方形中有金字塔形的妙用。教堂对面是受洗所,以吉拜地(Ghiberti)做的铜门著名。有两扇最工,上刻《圣经》故事图十方,分远近如画法,但未免太工些;门上并有作者的肖像。密凯安杰罗(十六世纪)说过这两扇门真配做天上乐园的门,传为佳话。教堂内容富丽的,要推送子堂,以《送子图》得名。门外廊子里有沙陀(Sarto,十六世纪)的壁画,他自己和他太太都在画中;画家以自己或太太作模特儿是常见的。教堂里屋顶以金漆花纹界成长方格子,灿烂之极。门内左边有一神龛,明灯照耀,香花供养,墙上便是《送子图》。画的是天使送耶稣给处女玛利亚,相传是天使的手笔。平常遮着不让我们俗眼看;每年只复活节的礼拜五揭开一次,这是塔斯干省最尊的神龛了。梅迭契(Medici)家庙也以富丽胜,但与别处全然不同。梅迭契家是中古时大公爵,治佛罗伦司多年。那时佛罗伦司非常富庶,他们家穷极奢华;佛罗伦司艺术的兴盛,一半便由于他们的爱好。这个家庙是历代大公爵家族的葬所。房屋是八角形,有穹隆顶;分两层,下层是坟墓,上层是雕像与纪念碑等。上层墙壁,全用各色上好大理石作面子,中间更用宝石嵌成花纹,地也用大理石嵌花铺成;屋顶是名人的画。光彩焕发,五色纷纶;嵌工最精细,平滑如天然。佛罗伦司嵌石是与威尼斯嵌玻璃齐名的,梅迭契家造这个庙,用过二千万元,但至今并未完成;雕像座还空着一大半,地也没有全铺好。旁有新庙,是密凯安杰罗③所建,朴质无华;中有雕像四座,叫做《昼》《夜》《晨》《昏》,是纪念碑的装饰,是出于密凯安杰罗的手,颇有名。③今译名为:米开朗基罗。十字堂是“佛罗伦司的西寺”,“塔斯干的国葬院”;前面是但丁的造像。密凯安杰罗与科学家格里雷的墓都在这里,但丁也有一座纪念碑;此外名人的墓还很多。佛罗伦司与但丁有关系的遗迹,除这所教堂外,在送子堂附近是他的住宅;是一所老老实实的小砖房,带一座方楼,据说那时阔人家都有这种方楼的。他与他的情人佩特拉齐相遇,传说是在一座桥旁;这个情景常见于图画中。这座有趣的桥,照画看便是阿奴河上的三一桥;桥两头各有雕像两座,风光确是不坏。佩特拉齐的住宅离但丁的也不远;她葬在一个小教堂里,就在住宅对面小胡同内。这个教堂双扉紧闭,破旧得可以,据说是终年不常开的。但丁与佩特拉齐的屋子,现在都已作别用,不能进去,只墙上钉些纪念的木牌而已。佩特拉齐住宅墙上有一块木牌,专抄但丁的诗两行,说他遇见了一个美人,却有些意思。还有一所教堂,据说原是但丁写《神曲》的地方;但书上没有,也许是“齐东野人”之语罢。密凯安杰罗住过的屋子在十字堂近旁,是他侄儿的住宅。现在是一所小博物院,其中两间屋子陈列着密凯安杰罗塑的小品,有些是名作的雏形,都奕奕有神采。在这一层上,他似乎比但丁还有幸些。佛罗伦司著名的方场叫做官方场,据说也是历史的和商业的中心,比威尼斯的圣马克方场黯淡冷落得多。东边未周府,原是共和时代的议会,现在是市政府。要看中古时佛罗伦司的堡子,这便是个样子,建筑仿佛铜墙铁壁似的。门前有密凯安杰罗《大卫》(David)像的翻本(原件存本地国家美术院中)。府西是著名的喷泉,雕像颇多;中间亚波罗驾四马,据说是一块大理石凿成。但死板板的没有活气,与旁边有血有肉的《大卫》像一比,便看出来了。密凯安杰罗说这座像白费大理石,也许不错。府东是朗齐亭,原是人民会集的地方,里面有许多好的古雕像;其中一座像有两个面孔,后一个是作者自己。方场东边便是乌费齐画院(Uffizi Gallery)。这画院是梅迭契家立的,收藏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的意大利画最多;意大利画的精华荟萃于此,比那儿都好。乔陀,波铁乞利(BottiDcelli,十五世纪),达文齐④(十五世纪),拉飞尔⑤(十六世纪),密凯安杰罗,铁沁的作品,这儿都有;波铁乞利和铁沁的最多。乔陀、波铁乞利、达文齐都是佛罗伦司派,重形线与构图;拉飞尔曾到佛罗伦司,也受了些影响。铁沁是威尼斯派,重着色。这两个潮流是西洋画的大别。波铁乞利的作品如《勃里马未拉的寓言》,《爱神的出生》等似乎最能代表前一派;达文齐的《送子图》,构图也极巧妙。铁沁的《佛罗拉像》和《爱神》,可以看出丰富的颜色与柔和的节奏。另有《蓝色圣母像》,沙琐费拉陀(Sossoferrato,十七世纪)所作,后来临摹的很多;《小说月报》曾印作插图。古雕像以《梅迭契爱神》,《摔跤》为最:前者情韵欲流,后者精力饱满,都是神品。隔阿奴河有辟第(Pitti)画院,有长廊与乌费齐相通;这条长廊架在一座桥的顶上,里面挂着许多画像。辟第画院是辟第(Luca Pitti)立的。他和梅迭契是死冤家。可是后来扩充这个画院的还是梅迭契家。收藏的名画有拉飞尔的两幅《圣母像》、《福那利那像》与铁沁的《马达来那像》等。福那利那是拉飞尔的未婚妻,是他许多名作的模特儿。铁沁此幅和《佛罗拉像》作风相近,但金发飘拂,节奏更要生动些。④通译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⑤通译拉斐尔,意大利画家、建筑师。与列奥那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合称“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所绘画的画以“秀美”著称,画作中的人物清秀,场景祥和。两个画院中常看见女人坐在小桌旁用描花笔蘸着粉临摹小画像,这种小画像是将名画临摹在一块长方的或椭圆的小纸上,装在小玻璃框里,作案头清供之用。因为地方太小,只能临摹半身像。这也是西方一种特别的艺术,颇有些历史。看画院的人走过那些小桌子旁,她们往往请你看她们的作品;递给你扩大镜让你看出那是一笔不苟的。每件大约二十元上下。她们特别拉住些太太们,也许太太们更能赏识她们的耐心些。十字堂邻近,许多做嵌石的铺子。黑地嵌石的图案或带图案味的花卉人物等都好;好在颜色与光泽彼此衬托,恰到佳处。有几块小丑像,趣极了。但临摹风景或图画的却没有什么好。无论怎么逼真,总还隔着一层;嵌石决不能如作画那么灵便的。再说就使做得和画一般,也只是因难见巧,没有一点新东西在内。威尼斯嵌玻璃却不一样。他们用玻璃小方块嵌成风景图;这些玻璃块相似而不尽相同,它们所构成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许多颜色的点儿。你看时会觉得每一点都触着你,它们间的光影也极容易跟着你的角度变化;至少这“触着你”一层,画是办不到的。不过佛罗伦司所用大理石,色泽胜于玻璃多多;威尼斯人虽会着色,究竟还赶不上。(原载1932年9月1日《中学生》第27号)罗马罗马(Rome)是历史上大帝国的都城,想象起来,总是气象万千似的。现在它的光荣虽然早过去了,但是从七零八落的废墟里,后人还可仿佛于百一。这些废墟,旧有的加上新发掘的,几乎随处可见,像特意点缀这座古城的一般。这边几根石柱子,那边几段破墙,带着当年的尘土,寂寞地陷在大坑里;虽然在夏天中午的太阳,照上去也黯黯淡淡,没有多少劲儿。就中罗马市场(Forum Romanum)规模最大。这里是古罗马城的中心,有法庭,神庙,与住宅的残迹。卡司多和波鲁斯庙的三根哥林斯式的柱子,顶上还有片石相连着;在全场中最为秀拔,像三个风姿飘洒的少年用手横遮着额角,正在眺望这一片古市场。想当年这里终日挤挤闹闹的也不知有多少人,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手法;现在只剩三两起游客指手画脚地在死一般的寂静里。犄角上有一所住宅,情形还好;一面是三间住屋,有壁画,已模糊了,地是嵌石铺成的;旁厢是饭厅,壁画极讲究,画的都是正大的题目,他们是很看重饭厅的。市场上面便是巴拉丁山,是饱历兴衰的地方。最早是一个村落,只有些茅草屋子;罗马共和末期,一姓贵族聚居在这里;帝国时代,更是繁华。游人走上山去,两旁宏壮的住屋还留下完整的黄土坯子,可以见出当时阔人家的气局。屋顶一片平场,原是许多花园,总名法内塞园子,也是四百年前的旧迹;现在点缀些花木,一角上还有一座小喷泉。在这园子里看脚底下的古市场,全景都在望中了。市场东边是斗狮场,还可以看见大概的规模;在许多宏壮的废墟里,这个算是情形最好的。外墙是一个大圆圈儿,分四层,要仰起头才能看到顶上。下三层都是一色的圆拱门和柱子,上一层只有小长方窗户和楞子,这种单纯的对照教人觉得这座建筑是整整的一块,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没有一些繁枝细节。里面中间原是大平场;中古时在这儿筑起堡垒,现在满是一道道颓毁的墙基,倒成了四不像。这场子便是斗狮场;环绕着的是观众的座位。下两层是包厢,皇帝与外宾的在最下层,上层是贵族的;第三层公务员坐;最上层平民坐:共可容四五万人。狮子洞还在下一层,有口直通场中。斗狮是一种刑罚,也可以说是一种裁判:罪囚放在狮子面前,让狮子去搏他;他若居然制死了狮子,便是直道在他一边,他就可自由了。但自然是让狮子吃掉的多;这些人大约就算活该。想到临场的罪囚和他亲族的悲苦与恐怖,他的仇人的痛快,皇帝的威风,与一般观众好奇的紧张的面目,真好比一场噩梦。这个场子建筑在一世纪,原是戏园子,后来才改作斗狮之用。斗狮场南面不远是卡拉卡拉浴场。古罗马人颇讲究洗澡,浴场都造得好,这一所更其华丽。全场用大理石砌成,用嵌石铺地;有壁画,有雕像,用具也不寻常。房子高大,分两层,都用圆拱门,走进去觉得稳稳的;里面金碧辉煌,与壁画雕像相得益彰。居中是大健身房,有喷泉两座。场子占地六英亩,可容一千六百人洗浴。洗浴分冷热水蒸气三种,各占一所屋子。古罗马人上浴场来,不单是为洗澡;他们可以在这儿商量买卖,和解讼事等等,正和我们上茶店上饭店一般作用。这儿还有好些游艺,他们公余或倦后来洗一个澡,找几个朋友到游艺室去消遣一回,要不然,到客厅去谈谈话,都是很“写意”的。现在却只剩下一大堆遗迹。大理石本来还有不少,早给搬去造圣彼得等教堂去了;零星的物件陈列在博物院里。我们所看见的只是些巍巍峨峨参参差差的黄土骨子,站在太阳里,还有学者们精心研究出来的《卡拉卡拉浴场图》的照片,都只是所谓过屠门大嚼而已。罗马从中古以来便以教堂著名。康南海《罗马游记》中引杜牧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光景大约有些相像的;只可惜初夏去的人无从领略那烟雨罢了。圣彼得堂最精妙,在城北尼罗圆场的旧址上。尼罗在此地杀了许多基督教徒。据说圣彼得上十字架后也便葬在这里。这教堂几经兴废,现在的房屋是十六世纪初年动工,经了许多建筑师的手。密凯安杰罗七十二岁时,受保罗第三的命,在这儿工作了十七年。后人以为天使保罗第三假手于这一个大艺术家,给这座大建筑定下了规模;以后虽有增改,但大体总是依着他的。教堂内部参照卡拉卡拉浴场的式样,许多高大的圆拱门稳稳地支着那座穹隆顶。教堂长六百九十六英尺,宽四百五十英尺,穹隆顶高四百○三英尺,可是乍看不觉得是这么大。因为平常看屋子大小,总以屋内饰物等为标准,饰物等的尺寸无形中是有谱子的。圣彼得堂里的却大得离了谱子,“天使像巨人,鸽子像老鹰”;所以教堂真正的大小,一下倒不容易看出了。但是你若看里面走动着的人,便渐渐觉得不同。教堂用彩色大理石砌墙,加上好些嵌石的大幅的名画,大都是亮蓝与朱红二色;鲜明丰丽,不像普通教堂一味阴沉沉的。密凯安杰罗雕的彼得像,温和光洁,别是一格,在教堂的犄角上。圣彼得堂两边的列柱回廊像两只胳膊拥抱着圣彼得圆场;留下一个口子,却又像个玦。场中央是一座埃及的纪功方尖柱,左右各有大喷泉。那两道回廊是十七世纪时亚历山大第三所造,成于倍里尼(Prenini)之手。廊子里有四排多力克式石柱,共二百八十四根;顶上前后都有栏杆,前面栏杆上并有许多小雕像。场左右地上有两块圆石头,站在上面看同一边的廊子,觉得只有一排柱子,气魄更雄伟了。这个圆场外有一道弯弯的白石线,便是梵蒂冈与意大利的分界。教皇每年复活节站在圣彼得堂的露台上为人民祝福,这个场子内外据说是拥挤不堪的。圣保罗堂在南城外,相传是圣保罗葬地的遗址,也是柱子好。门前一个方院子,四面廊子里都是些整块石头凿出来的大柱子,比圣彼得的两道廊子却质朴得多。教堂里面也简单空廓,没有什么东西。但中间那八十根花岗石的柱子,和尽头处那六根蜡石的柱子,纵横地排着,看上去仿佛到了人迹罕至的远古的森林里。柱子上头墙上,周围安着嵌石的历代教皇像,一律圆框子。教堂旁边另有一个小柱廊,是十二世纪造的。这座廊子围着一所方院子,在低低的墙基上排着两层各色各样的细柱子——有些还嵌着金色玻璃块儿。这座廊子精工可以说像湘绣,秀美却又像王羲之的书法。在城中心的威尼斯方场上巍然蹯踞着的,是也马奴儿第二的纪功廊。这是近代意大利的建筑,不缺少力量。一道弯弯的长廊,在高大的石基上。前面三层石级:第一层在中间,第二三层分开左右两道,通到廊子两头。这座廊子左右上下都匀称,中间又有那一弯,便兼有动静之美了。从廊前列柱间看到暮色中的罗马全城,觉得幽远无穷。罗马艺术的宝藏自然在梵蒂冈宫;卡辟多林博物院中也有一些,但比起梵蒂冈来就太少了。梵蒂冈有好几个雕刻院,收藏约有四千件,著名的《拉奥孔》(Laocooen)便在这里。画院藏画五十幅,都是精品,拉飞尔的《基督现身图》是其中之一,现在却因修理关着。梵蒂冈的壁画极精彩,多是拉飞尔和他门徒的手笔,为别处所不及。有四间拉飞尔室和一些廊子,里面满是他们的东西。拉飞尔由此得名。他是乌尔比奴人,父亲是诗人兼画家。他到罗马后,极为人所爱重,大家都要教他画;他忙不过来,只好收些门徒做助手。他的特长在画人体。这是实在的人,肢体圆满而结实,有肉有骨头。这自然受了些佛罗伦司派的影响,但大半还是他的天才。他对于气韵,远近,大小与颜色也都有敏锐的感觉,所以成为大家。他在罗马住的屋子还在,坟在国葬院里。歇司丁堂与拉飞尔室齐名,也在宫内。这个神堂是十五世纪时歇司土司第四造的,第一百三十三英尺,宽四十五英尺。两旁墙的上部,都由佛罗伦司派画家装饰,有波铁乞利在内。屋顶的画满都是密凯安杰罗的,歇司丁堂著名在此。密凯安杰罗是佛罗伦司派的极峰。他不多作画,一生精华都在这里。他画这屋顶时候,以深沉肃穆的心情渗入画中。他的构图里气韵流动着,形体的勾勒也自然灵妙,还有那雄伟出尘的风度,都是他独具的好处。堂中祭坛的墙上也是他的大画,叫做《最后的审判》。这幅壁画是以后多年画的,费了他七年工夫。罗马城外有好几处隧道,是一世纪到五世纪时候基督教徒挖下来做墓穴的,但也用作敬神的地方。尼罗搜杀基督教徒,他们往往避难于此。最值得看的是圣卡里斯多隧道。那儿还有一种热诚花,十二瓣,据说是代表十二使徒的。我们看的是圣赛巴司提亚堂底下的那一处,大家点了小蜡烛下去。曲曲折折的狭路,两旁是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墓穴;现在自然是空的,可是有时还看见些零星的白骨。有一处据说圣彼得住过,成了龛堂,壁上画得很好。另处也还有些壁画的残迹。这个隧道似乎有四层,占的地方也不小。圣赛巴司提亚堂里保存着一块石头,上有大脚印两个;他们说是耶稣基督的,现在供养在神龛里。另一个教堂也供着这么一块石头,据说是仿本。缧绁堂建于第五世纪,专为供养拴过圣彼得的一条铁链子。现在这条链子还好好的在一个精美的龛子里。堂中周理乌司第二纪念碑上有密凯安杰罗雕的几座像;摩西像尤为著名。那种原始的坚定的精神和勇猛的力量从眉目上,胡须上,胳膊上,手上,腿上,处处透露出来,教你觉得见着了一个伟大的人。又有个阿拉古里堂,中有圣婴像。这个圣婴自然便是耶稣基督;是十五世纪耶路撒冷一个教徒用橄榄木雕的。他带它到罗马,供养在这个堂里。四方来许愿的很多,据说非常灵验;它身上密层层地挂着许多金银饰器都是人家还愿的。还有好些信写给它,表示敬慕的意思。罗马城西南角上,挨着古城墙,是英国坟场或叫做新教坟场。这里边葬的大都是艺术家与诗人,所以来参谒来凭吊的意大利人和别国的人终日不绝。就中最有名的自然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诗人雪莱与济兹的墓。雪莱的心葬在英国,他的遗灰在这儿。墓在古城墙下斜坡上,盖有一块长方的白石;第一行刻着“心中心”,下面两行是生卒年月,再下三行是莎士比亚《风暴》中的仙歌。彼无毫毛损,海涛变化之,从此更神奇。好在恰恰关合雪莱的死和他的为人。济兹墓相去不远,有墓碑,上面刻着道:这座坟里是英国一位少年诗人的遗体;他临死时候,想着他仇人们的恶势力,痛心极了,叫将下面这一句话刻在他的墓碑上:“这儿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是用水写的。”末一行是速朽的意思;但他的名字正所谓“不废江河万古流”,又岂是当时人所料得到的。后来有人别作新解,根据这一行话做了一首诗,连济兹的小像一块儿刻铜嵌在他墓旁墙上。这首诗的原文是很有风趣的。济兹名字好,说是水写成;一点一滴水,后人的泪痕——英雄枯万骨,难如此感人。安睡吧,陈词虽挂漏,高风自峥嵘。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郁达夫(著名作家、诗人)    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


编辑推荐

《走吧,去欧洲:朱自清经典散文名篇选(全彩典藏版)》编辑推荐: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传世经典散文名篇精华典藏版,市面唯一全彩印刷,最美的散文精选集。全书是畅销书《生如夏花》系列策划团队全新重磅作品,以精品态度打造高端品质回馈读者。内文采用全彩四色印刷,极具现代感的热门图文旅行书装帧手法。深度人文风格,注重对景点历史、文化、建筑等背景多元化挖掘。借由文字与影像交会,重温旧时光。走进历史现场,跟随朱自清的脚步重温欧洲、北美、英国、中国传统名胜古迹的历史与艺术。书中游历了威尼斯、佛罗伦斯、罗马、庞贝古城、瑞士、荷兰、柏林、德瑞司登、莱茵河和巴黎等国际景点,对每个地方的山川历史、风土人情有深刻的认识:威尼斯有专门表演“夜曲”的船,它们都挂着红绿的纸球灯;古罗马的斗狮习俗原来不是娱乐,而是审判罪犯的仪式;巴黎的文人和艺术家嗜饮咖啡,因为它是创作灵感的催化剂;瑞士的牛生活得自由自在,经常四处闲逛,甚至阻挡火车路轨……这里有最美的欧洲:阳光灿烂的巴黎、公园城市瑞士、浪漫水都威尼斯、郁金香飘香的荷兰;这里有最好的人生:初夏时逛荷兰、微雨中划船游威尼斯、街边的咖啡小店里品味地道英式美食……游览着数百幅美轮美奂的高清风景插图,彷彿可以看见一幅幅动人光景在眼前浮动,挥洒别样浪漫气质。人的一生总要行走那么几次,以放下的勇气游览不同的风景,发现不一样的人生。《走吧,去欧洲:朱自清经典散文名篇选》就是这样一本体验欧洲“人”、“情”、“味”的旅游行走书,带领你我走过丰富多变的历史和四季光阴,相遇最好的风景。岁月如歌,历史如烟,我们一路且行且珍惜,跟随着朱自清一起游历光影交织的欧洲,体味更广袤的人生。 书中选编了朱自清20世纪30年代游历欧洲后所写的游记《欧游杂记》《伦敦游记》20篇,以及写于国内浙江、江苏、四川、北京等地的游记9篇。作者以写景为 主,再现了苍茫异国他乡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描摹,让今天的人们在欣赏优美文字的同时,对艺术、文化、自然历史、社会,以及世界 有了更多了解。看似古老难以渗透的欧洲文明,在朱自清细腻、简练的文字下,那饱满丰富的 “人”、“情”、“味”顿时灵动了起来。 1931年8月 22日,在国立清华大学的进修计划资助下,朱自清和去法国留学的清华高材生李健吾等一起从北平出发,取道哈尔滨从西伯利亚乘列车途经莫斯科、华沙、柏林、 巴黎到伦敦,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1932年春的5、6月间,他曾在欧洲大陆上四处游走。从意大利开始,经瑞士、德国、荷兰而至法国,回国后凭借回忆陆续 写出了一些记录自己当时行程的游记,发表在叶圣陶主编的《中学生》杂志上。这些游记专门面向中学生,每篇都是以介绍名胜古迹为主,力求切入角度新鲜独特, 遣词造句清新活泼。这些文章于1934年9月结集为《欧游杂记》,由叶圣陶编辑,开明书店出版发行。 另一部《伦敦杂记》则主要是记录朱自清在伦敦 生活了大半年的种种感受,他对伦敦的食品、书店、市民生活、政治事件,都有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描写。他写仿佛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房东母女,情真意切,让人 感慨;他写海德公园里乞丐的行状和政治集会者的奇妙演讲,别有趣味;伦敦旧书店里淘书的乐趣,让人艳羡。伦敦悠久的文化积淀、诸多名人故居和各种文明遗 迹,在朱自清写于七十多年前的散文里散发出难以掩盖的光彩,至今读来仍让人心生向往。 除了经典游记,书中还收录了若干朱自清最著名的散文名篇,如 《春》《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的散文大部分借景生情,擅长把感情编织进对事物景态的叙述描写之中。《背影》是广为流传的散文名篇,寥寥几笔白描, 情深刻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荷塘月色》则华美浓重,充满诗情画意。他看重感情,更善于珍惜和把握情感,抒情散文都能有感而发, 又不温不火,读之新鲜自然,如清风指面,绿茶弥香。朱自清眼中的欧洲是空灵轻盈的,仿佛漂浮在艺术的云端:“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 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朱自清眼中的欧洲还是包 容并蓄的,极具开明精神的:从威尼斯独特的水上建筑、《蒙娜丽莎》的故乡佛罗伦萨、罗马气象万千的帝王风范、掩埋在层层沙土之下的庞贝古城、莱茵河畔的繁 华与萧瑟,直到巴黎这个人人都长着一两根雅骨的“花都”。风格各异,仪态万千,但无一不是美好动人。 走在欧洲的古街道上,满眼是那象牙白的斑驳痕 迹,无论是斗兽场的残垣还是君士坦丁堡凯旋门的巍峨,似乎都在诉说着消散在历史尘埃中的如烟往事,见证这座“永恒之都”的兴衰。现代欧洲的夜景,没有上海 彩灯如昼的繁华,没有北京三里屯的纸醉金迷,有的是只属于它的气质——繁而不华。远处稀落的小车射出的如柱的灯光,光与影在此刻交汇,好似古老艺术与现代 文明的交融。 在圣伯禄大教堂目睹瑞士卫兵对教皇的忠诚,在文艺复兴的殿堂佛罗伦萨“邂逅”但丁,在水城威尼斯享受“智者乐水”的惬意,在维罗纳小巷遥思沙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巴黎博物馆感受艺术的灵动和建筑的富丽堂皇…… 这 里有最美的欧洲:阳光灿烂的巴黎、公园城市瑞士、浪漫水都威尼斯、郁金香飘香的荷兰;这里有最好的人生:初夏时逛荷兰、微雨中划船游威尼斯、咖啡小店里品 味地道英式美食……游览着数百幅美轮美奂的高清风景插图,彷彿可以看见一幅幅动人光景在眼前浮动,挥洒着别样的浪漫气质。或许旅行最好的意义正在于此:走 出去,发现比想象中更宽广的世界! 也正因为此,这本以《走吧,去欧洲》为题的全彩散文集,才会超脱了时下流行名家散文的窠臼,变得更有“绘本型散 文”的新意和精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中散发的浓厚人文意蕴、点滴温暖情怀、敏锐所思所想,看似只是对旅行见闻的零星记录,却如一个站在麦田里的守望 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沉闷如黑夜的人生中,每一只稍纵即逝的萤火虫。电光火石间,那一星一点的光亮,正是弥足珍贵的行走意义。 曾在帕米尔高原上见识过世界上最浩瀚星空的日本作家石田裕辅如是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呼吸了多少次,而是你有多少个无法呼吸的时刻。走出去,才能看见美得让人窒息的星光。香港著名作家亦舒如是说:人生就像一个旅行团,既然代价早已付出,那么多看一程,也是好的。是啊,如果不去走一走,看一看,怎么知道我们下一站的人生不会遇到更好的风景? 走吧,去欧洲吧!趁着青春未腐,光阴还长。人生中过去的每一天和每个瞬间都不能重来,让我们抱着此生只相遇一次的心境去经历最美的风景、泛着蔷薇色光泽的历史、有故事的人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温馨、快乐与感动,享受一期一会的好时光!

名人推荐

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林非(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著名作家、诗人)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叶圣陶(著名作家、教育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吧.去欧洲-朱自清经典散文名篇选 PDF格式下载



色彩挺好的!图文并茂~~不错


希望看看那个时代的评价欧洲 再看看这个时代的


配图精美,说明细致。


很喜欢这种写作风格,散文的,很好


不错哦 好看的书 真心不错


这本书的内容隔今约八九十年了,只能说某个角度适当了解欧洲,了解民国时期的人是怎么看待欧洲风貌的。此外,让人羡慕妒忌恨的是,欧美很多很多建筑百年甚至千年过去了,还长着一个样。不比天朝啊。


小孩很喜欢看,下次再来买其它书。


内容不错,可以看,值得读


送的一本书,还不错感觉


还没看完,关于纸质是美问题的,关于内容,有点小失望,就是一些游记散文,看看图片,领略一些欧洲几个国家的风貌,还是不错的。


受朋友推荐买的,果然很好


很有意思的包装设计,以前读过,现在配上彩图,阅读的时候心情特别好。


有很多插图 还有文字排版的风格都是我很喜欢的可是朱自清写的散文游记不是很吸引我我去过的几个国家还能看下去 其他几篇我打算放放再说相比起来更喜欢冯骥才写游记的风格书的后面有朱自清的经典散文 时不时地回味一下做收藏也不错


纸的质量挺好的!书也很干净!


朱老那个时候的欧洲和现在没有多大变化


无可挑剔 物有所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