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六辑

上海市档案馆 编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9-3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上海市档案馆 编  

页数:

35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六辑》的宗旨是为上海档案史料的开发、研究提供一个平台。书中不仅有上海各历史时期各类地方政府机构形成的档案材料,各工商团体、工厂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团体、文化机构形成的档案材料,还有不少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著名人士的档案等等,涵盖的时间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150余年。

书籍目录

专题研究 晚清上海外商企业中的华商投资研究 19世纪末浦东避免沦为租界之始末 上海道契中自然景观资料的提取和运用 丐与帮:透视民国时期上海乞丐的组织与结构 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1927—1945年) 1945—1949年上海米业的内部纷争口述历史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口述史(上) 解放上海的回忆 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中的轮船招商局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四行二局在沪档案 上海市档案馆第二十批开放档案内容简介档案架 中国旧式广告之探讨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有关推广牛痘接种的史料选译 许宝蘅《巢云移日记》选刊(四) 江南茧丝参加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档案选 孙中山越飞上海密谈史料选译 上海大陆商场建造、经营、转让史料选 张元济来往书札之三 解放初期上海摊贩管理工作概况报告学术动态 把出版史研究放在国际交流平台上——“历史上的中国出版与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章节摘录

晚清上海外商企业中的华商投资研究1843年,上海开港后,由于其地理位置优势和原有的商业基础,很快便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商埠和商品集散地,不仅成为洋行的集中地,而且也是应运而生的各类新式工业企业的发源地和集中地。雷麦在其研究中指出,上海占有外人对华投资总数约三分之一,占有直接企业投资约二分之一。最早伴随贸易而出现的工业企业是船舶修造业,从19世纪50年代起,英美商人便在上海建立了一些船舶修造厂,60年代英商的祥生船厂与耶松船厂也相继成立。其次是各种加工工业。上海作为生丝的主要出口地,外国丝商从19世纪60年代起就曾试图在上海建立缫丝厂,都未成功。1878年后,大型的机器缫丝厂在上海陆续建立,至甲午战争前夕已有怡和、宝昌、纶昌、信昌等7个厂,投资共约530万元。因为上海的租界面积最大,外国商人与侨民聚集最多,因此又成为外资轻工业的中心,自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外国资本在此首先建立了一些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1880年前后,曾形成一个短期的工业投资的热潮。这些工业的产品不仅供应上海地方市场,而且广泛销售于中国各口岸、城镇,并已深入到农村。而由外商经营的各类公用事业也主要在上海,诸如大英自来火房、法商自来火行、上海自来水公司、上海电光公司等。


编辑推荐

《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6辑)》讲述了:档案既是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又是现行活动的重要参考。这些丰富的档案成为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料,供不少中外学者前读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六辑 PDF格式下载



和前几辑比,明显涨价了,内容减少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