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问题贷款识别与防范

顾晓安 立信会计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立信会计  

作者:

顾晓安  

页数:

329  

内容概要

  在经历了近5年信贷规模的极度超常规扩张之后,信贷风险和问题贷款已经成为摆在银行业面前亟待防范和控制的战略性问题。风险是导致问题贷款产生的原因。《问题贷款识别与防范(第2版)》主要围绕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通过对近60个案例的剖析,探讨了问题贷款的识别与防范。《问题贷款识别与防范(第2版)》分为认识篇和实务篇。认识篇阐述了银行贷款与风险、贷款风险管理架构与策略、问题贷款的界定和成因剖析;实务篇根据银监会颁布的贷款新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从如何提高识别、防范和处置问题贷款的能力出发,提供了市场风险识别、计量与分析,借款人所在行业分析与筛选,借款人信用评价,信贷操作风险防范和问题贷款管理等一系列实务操作方法。本书可以作为各类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的高层经营管理、信贷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稽核、信贷业务等相关人员的业务参考资料和培训教材,关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以此书作为参考。

作者简介

  顾晓安,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经济师(金融),就职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金融理论与实务(贷款风险管理、表外业务管理、银行稽核、风险资本管理及银行稳定性研究等)、会计、审计、公司及个人理财、资产评估。已经在《财会月刊》、《财会通讯》、《财经论丛》、《会计之友》、《广西会计》、《中国注朋会计师》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国内较早提出从银行个体的角度研究银行稳定性,并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银行稳定性测度柔性系统;率先系统地论证并构建了资产评估项目的审计监督体系;首次运用功效系数法创建了一种正确率和实用性为学界认可的财务预警方法;首次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合并范围变动”手段粉饰财务报表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边行了实证研究。学术研究创新颇多,以跨学科、复合型研究见长。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认识篇第1章 贷款与风险引言:与风险共舞的“机器”1.1 银行与风险1.1.1 银行经营与风险1.1.2 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型1.2 什么是银行贷款1.2.1 银行贷款的含义1.2.2 银行贷款的本质1.3 银行贷款风险1.3.1 银行贷款面临的风险1.3.2 银行贷款风险的特征1.3.3 正常贷款演变为问题贷款1.4 贷款风险管理1.4.1 贷款风险管理架构1.4.2 贷款风险管理策略思考第2章 认识问题贷款引言:问题贷款“孰是孰非”2.1 什么是问题贷款2.1.1 问题贷款的含义2.1.2 问题贷款的特征2.1.3 问题贷款的预防控制是贷后管理的核心2.2 如何界定问题贷款2.2.1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2.2.2 贷款风险分类的具体实践2.3 我国银行问题贷款的现状2.3.1 我国银行资产的分布情况2.3.2 我国银行问题贷款的状况2.3.3 我国银行问题贷款的处理模式2.4 我国贷款管理的相关法规2.4.1 《贷款通则》2.4.2 贷款管理新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2.4.3 《贷款通则》与“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联系思考第3章 问题贷款的产生引言:寻根溯源。探本求质3.1 市场风险——引发问题贷款的外部环境3.1.1 经济运行周期与问题贷款3.1.2 财政、货币政策与问题贷款3.1.3 国际资本流动与问题贷款3.2 信用风险——产生问题贷款的内在原因3.2.1 来自第一还款来源的风险3.2.2 来自担保的风险3.3 操作风险——造成问题贷款的隐性杀手3.3.1 银行内部管理缺陷与问题贷款3.3.2 银行内部人员欺诈与问题贷款3.3.3 借款人外部欺诈与问题贷款3.4 中国产生问题贷款的特殊原因3.4.1 体制性原因3.4.2 政府过度干预3.4.3 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问题3.4.4 其他原因3.5 我国问题贷款成因的统计分析思考第二部分 实务篇第4章 如何识别和管理与问题贷款有关的市场风险引言: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4.1 理解市场风险4.1.1 市场风险的特征4.1.2 市场风险的类型4.1.3 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4.2 市场风险分析4.2.1 资产价值4.2.2 缺口分析4.2.3  外汇敞口4.2.4 久期4.3 市场风险控制4.3.1 限额管理4.3.2 风险对冲4.3.3 经济资本配置思考第5章 如何预防和管理与问题贷款有关的信用风险引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5.1 行业分析——找准行业——以彩电行业为例5.1.1 行业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分析5.1.2 行业周期分析5.1.3 行业需求和供给分析5.1.4 行业成本结构分析5.1.5 行业盈利性分析5.1.6 行业依赖性分析5.1.7 行业可替代性分析5.1.8 行业集中度分析5.1.9 行业风险综合评价5.1.10 行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5.2 贷款发放前的筛选5.2.1 别把贷款给错了人——借款人分析5.2.2 问题贷款的缓冲垫——担保的设定和评价5.2.3 给借款人的信用排队——信用评级5.2.4 可以给你,但不完全满足你——信贷配额的确定5.2.5 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信贷资产分散化5.2.6 贷款中的价值规律——合理进行贷款定价5.3 贷款存续中的监测与管理5.3.1 给问题贷款上保险一贷款准备金制度5.3.2 用资本覆盖非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的应用5.3.3 为贷款作体检——问题贷款的早期信号5.3.4 贷款分级实践——贷款五级分类的管理5.4 问题贷款出现后的管理5.4.1 确定问题贷款的管理目标——银行与其他主体的博弈5.4.2 分析问题贷款的产生根源——对症下药5.4.3 选择问题贷款的管理对策——具体应对方法5.5 个人贷款信用风险的预防和管理5.5.1 个人贷款的面谈面签制度5.5.2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5.5.3 个人贷款的贷后管理5.6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贷款的信用风险防范5.6.1 固定资产贷款的信用风险防范5.6.2 流动资金贷款的信用风险防范思考第6章 如何管理和规避与问题贷款有关的操作风险引言:消除潜在威胁,谨防隐性杀手6.1 控制操作风险的指导思想6.1.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要点6.1.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6.2 信贷业务主要操作风险6.2.1 法人信贷业务主要操作风险点6.2.2 个人信贷业务主要操作风险点6.3 控制操作风险的具体应对措施——完善银行信贷管理制度6.3.1 信贷决策科学化6.3.2 良好的信贷监督机制6.3.3 完善的贷款质量评估与控制体系6.3.4 标准化的信贷操作6.3.5 贷款文件制作与管理6.4 问题贷款和欺诈的预警识别6.4.1 问题贷款的预警6.4.2 贷款风险预警处置6.4.3 企业欺诈的预警信号6.4.4 企业欺诈的测试思考附录1 自测题附录2 案例索引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问题贷款识别与防范 PDF格式下载



对“问题贷款”的定义和定位阐述比较清晰


内容部错,就是案例还不够细,应该越多,越全越好,分析上稍片面


有新内容,有借鉴,但也有很多地方,不够紧密,或重复多,细微结构不合理


值得看一看学一学,有些启发。


今天是下单第八天了,还没有收到货。


还可以,有价值


对工作有bangzhu


是一本理论教程,是一本理论教程


很不错的内容看了后收获颇多


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什么实操,拼凑出来的一本书。


大众货,堆砌起来的书。现在书很多,值得读的太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