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
2008-11
格致出版社
刘霞辉,张平,张晓晶 著
314
无
按照中国官方统计,从1979年至2007年,中国年平均实际GDP增长率接近10%;人均GDP从1980年的173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 000美元左右,增长了10多倍;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世纪70年代末不足1%提高到近5%。不论人们是否同意用“奇迹”来概括中国最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我们应该看到,对于一个人口占世界人口l/5的大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从近乎一穷二白的状态,发展到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一项不易实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回顾和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驱动力及结构变迁等问题,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本前言将从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事实人手,简要概述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内在逻辑,同时展示本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以使读者对全书有一个概貌。探索中国式发展之路图1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对数值图,该图的直观结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基本上呈加速增长态势,而且该趋势在近几年有加快的迹象。是什么因素在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理论界有多种解释,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也将从不同角度讨论该问题。这里我们只揭示一个事实,即高增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关。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标了“改革三十年研究”项目系列重大课题,本书即为该课题的一项研究成果。 与依部门、分条块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通例不同,本书从经济学逻辑来考察中国的经济增长。全书的内容依照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来设计,按照完成本书的课题组提出的相对价格调整理论与S型增长曲线模型来展开分析,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与结构变动规律及福利效果;二是增长要素的变动及对总量产出的影响。 在引言之后,全书内容分成三篇共12章,第一篇是第1至第4章,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特征及福利改进;第二篇是第5至第11章,主题为增长动力分析,涵盖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劳动力资源开发、技术进步、资本形成、财政支持、金融发展七个方面;第三篇是第12章,主题为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展望。
刘霞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结构变化就业、宏观经济稳定等。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有《中国经济增长前沿》(与张平合作主编)。
第一篇 总量增长、结构变迁及福利改进 1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 1.1 大国崛起 1.2 国际比较中的中国奇迹 2 结构变迁 2.1 结构变迁的历程 2.2 农业发展 2.3 工业化和城市化 2.4 区域经济发展分化 2.5 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 2.6 市场体系初步完善 2.7 结构优化 2.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转换步伐 3 福利改进与社会发展 3.1 社会事业发展 3.2 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增长 3.3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 4 宏观稳定 4.1 相对平稳的高速增长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波动及宏观稳定政策 4.3 四次通货膨胀和五次宏观调控 4.4 小结第二篇 增长动力 5 经济体制改革 5.1 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5.2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5.3 渐进式改革 5.4 以市场配置资源为目标的价格改革 5.5 小结 6 对外开放 6.1 “双引擎”驱动下的开放进程 6.2 对外开放的路径选择与制度供给 6.3 开放条件下的增长、稳定与政策挑战 6.4 小结 7 劳动力资源开发 7.1 劳动力资源开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7.2 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机制 7.3 劳动力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增长的可持续性 7.4 小结 8 技术进步 8.1 中国技术进步状况 8.2 企业技术进步:从干中学转向自主创新 8.3 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创新的影响 8.4 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GDP的影响 8.5 小结 9 资本形成 9.1 资本积累是中国高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9.2 资本形成的路径变化 9.3 投资与消费 9.4 小结 10 财政支持 10.1 财政支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0.2 财政分权改革 10.3 税制改革 10.4 宏观调控 10.5 建设公共财政 11 金融发展 11.1 货币化和资本化事实 11.2 中国金融发展历程 11.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11.4 小结第三篇 展望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 12.1 应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12.2 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展望参考文献
插图:第一篇 总量增长、结构变迁及福利改进1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不论理论界和有关人士如何看待中国30年高速增长的结果,我们坚持将这一结果称为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因为一个人口占全球人口115的贫困国家,在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摆脱了贫困,正向现代化国家迈进,这应当算是人类奇迹了。本章我们将从中国经济的内部变化及与相关国家的比较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奇迹的表现,揭示中国30年高速增长的特征。1.1 大国崛起林毅夫、蔡防、李周(1994)较早提出中国增长的奇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同中国增长奇迹的提法,特别是将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取得与前苏联东欧国家休克疗法的绩效进行比较之后,结论就更有说服力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增长。在过去25年里,中国的年均增长率为9%,人均收入提高了四倍(从220美元到1 100美元)。”Shane和Gale(2004)也认为:“在其他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获得的发展成就和变化,在中国只用了20多年。美国获得今天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由于其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用了超过100年的时间。日本在1971年至l991年的20年黄金发展时期,年经济增长率也只有3.85%。其他‘亚洲奇迹’国家或地区也从来没有像中国发展这样快。”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无论是纵向的历史比较,还是横向的国际比较,都堪称奇迹。从历史比较来看:公元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汉朝与欧洲的罗马帝国处在同一发展水平。
《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无
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书很不错。改革更需要企业为此做出重大的努力。甄选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择,他有可能是优秀的,也可能是平凡的,但首先一定是合格的。企业更为重要的任务并不是选拔,而是如何培养,也就是能够持续不断的将“农民变成合格士兵”这是提高销售队伍整体战斗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营销中很多的管理问题都是由于注重优秀,忽视平凡而产生的,这种建立在极少数人员能力上的团队是非常脆弱的,只有处理好多数平凡的问题,才能真正处理好少数优秀的问题,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团队。
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迄今已经行进了整整30个年头。一段时间来,随着对中国30年改革的各类总结、反思和讨论活动进入高潮,相关的理论与经验分析成果也开始密集问世。在这些令人目不睱接的作品中,刘霞辉、张平和张晓晶新著的《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以下简称《增长与结构》)一书引人注目。这是一部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为逻辑基础写就的著作,它通过对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发展史的总结比较,以作者早前演绎的贫困落后国家经济赶超中的经济增长与政府干预系列理论为指引,对中国经济的总量增长和结构变迁的绩效、动力、福利效应进行了深入评估和解释,不仅总结了中国30年来的经济发展路径和机制,并且展望未来,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它的出版,对于理论和政策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
经济学是一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之学。而拥有什么样的理论,又首先决定了人们能够观察到什么样的现象。从总体上看,《增长与结构》一书是一部经验研究著作,但它的逻辑体系却是按严格的经济增长理论来构建的。书中之所以能够很好捕捉到改革30年各阶段的重要细节、脉络清晰地展开宏大叙事并做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无一不是因为作者拥有锐利的理论武器之故。
自古典经济学以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从而一国的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孜孜探求的一个核心命题。经济学家早就意识到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一样重要,甚至比波动更重要。虽然标准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诞生甚晚,但它在上世纪20、30年代一经产生,便显现突飞猛进之势。在短短半个世纪间,在经历了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到索洛模型再到罗默、卢卡斯模型的三阶段重大演进后,增长理论已逐渐从宏观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成为逻辑严密、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但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是从发达国家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对仍处于贫困陷阱的欠发达国家来说却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因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们最关心的是怎样通过工业革命来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来实现经济追赶。在这方面,早期发展经济学者做了大量工作,但其分析更多地是实证的、经验性的。直到卢卡斯在1988年将经济发展问题纳入增长理论的开拓性研究,并引领90年代中后期后出现了一批利用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工业革命文献后(见刘霞辉2006的综述),研究不发达地区的长期增长问题才终于有了相对严谨的分析框架。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启动,经济增长理论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学者视野。从重要的经济学学术期刊《经济研究》看,1982年6月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梁文森、沈立人发表的《增加基本建设投资同经济增长和资金平衡的关系问题》,系改革开放后首次在标题中完整提到“经济增长”的论文。但那时,人们的工作主要是对卡莱茨基社会主义经济增长模型的引进和研究,以及探索两大部类的平衡增长,建立物资、财政、信贷等在内的综合平衡理论等。以1985年8月谭崇台先生在《经济研究》发表《经济学说史中应当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思想》一文为标志,表明国内一批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西方的经济增长理论。此后,经济增长理论陆续被引进和研究。随着90年代张培刚先生的早年论著再版,《中国的奇迹》(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的出版、国际文献的引用,包括发展经济学中的“结构模型”以及“比较优势”、“干中学”等理论开始为人熟知,现代经济增长的研究范式被引入,在分析方法上也逐步从结构分析的静态研究转向动态路径分析转变。研究增长的论著开始多起来。从1985到2007的22年间,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的论文中,论文摘要中涉及“经济增长”的共有160篇,而题目中包含“经济增长”四字的有114篇,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篇。这些专论文章又密集地发表在1999年之后——正是中国改革关键期和经济增长面临重大挑战时期。2007年《经济研究》上仅冠名“经济增长”的文章就达到12篇,几乎每期一篇,这还不包括那些与增长相关的文献。这表明,增长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被重视,人们不仅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关心GDP等与增长相关的经济指标,而且开始用新的研究范式为中国现实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服务。
图:经济增长问题因改革不断深入而倍受关注
注:图中数字为近30年来各年度《经济研究》杂志发表的标题含有“经济增长”的文章数量,黑线为趋势线。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据《经济研究》统计
面对发达国家的增长史和中国现实,“我们更感兴趣而又面临的迫切问题是怎样把这一跨度千年的历史过程浓缩成可实现的一个世纪内的时段”(刘霞辉,2006)。为了探索贫困经济体实现赶超的长期经济增长规律,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在几年前成立了专门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张平、刘霞辉和张晓晶等“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的一批学者开始专注于研究经济增长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在梳理世界经济发展史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S型增长曲线”、“低价工业化与低成本竞争”、“开放中的增长与外部冲击”、“赶超中的政府干预”等一系列理论(见张平、刘霞辉,2007;以及《增长与结构》导言)。这些创新理论的提出,对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经济的演进,理解中国改革的意义,理解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不寻常的意义。
《增长与结构》一书正是在上述理论背景下完成的。它是近年来继《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论文集(《增长前沿》)之后研究中国改革与增长的又一优秀作品,它们两者更像是姊妺篇,前者注重理论探索,后者注重典型事实梳理,前者多演绎,后者重归纳,但思想体系却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我的建议是,对于有理论偏好的读者,不妨在阅读《增长与结构》的同时,再回溯到《增长前沿》以细细品味增长理论所带来的逻辑简约之美;对于想尽快了解中国30年改革和变迁的读者,在开始步入《增长与结构》的正文之前,则有必要先化些时间来看看该书的导言。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书本背后的理论根源和思想脉络,就会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在《增长与结构》中所讲述的“中国故事”。
二
从上述理论背景出发,加上作者的细致工作,使得《增长与结构》一书在谋篇布局和内容上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视角独特。中国改革,是一个几千年来以农耕为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近40年的欠发达、封闭型农业大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主动转型,摆脱自身的贫困落后状态,实现经济起飞并赶超,向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奋进的过程,这是20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王宏淼、栾存存和张平,2008)。要反映如此重大的命题,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背景、特殊条件和特殊方式,对研究者提出了大量需要解释和说明的特殊问题。
《增长与结构》紧紧抓住了这一要求,确立了自己分析的特殊角度,选择了现代经济增长的逻辑,从增长绩效、增长动力和增长前景三大方面展开研究。这使得该书在体例安排上既不同于从总需求角度解读中国改革的一些论著,也有别于单纯的政策分析报告,更区别于依部门、分条块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通例。在这样的研究视角下,书中的独到之处是很多的。如在作为本书重头戏的增长动力一篇中,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分别作为一章来阐述,而不像大量论著中把它们当作宏观背景和政策环境来处理;除此外,还用两章来专门讨论作为增长动力因素的“财政支持”和“金融发展”,而政府支出在传统上更多地是从总需求角度来分析的,金融发展也不是经典的增长模型所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这些都是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反映了作者的经济学思想和对中国经济的理解。
第二,内容充实。《增长与结构》按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是一至四章,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特征及福利效应;第二篇是五至十一章,主题为增长动力分析;第三篇是第十二章,主题为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展望。纵观全书,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量,向人们展示了多方面的内容。既有与东亚经济体、金砖四国的横向比较,也有中国经济改革前后的比较;既有对中国增长奇迹的总体评估,也有对改革过程和动力的理论解释,既有对农业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分析,也有对区域经济、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市场结构变化的分析;既有对福利改进和社会发展的评估,也有对宏观稳定的分析,也有对未来前景的预测。对经济增长动力的分析,既包括了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开发等生产要素方面因素,也有技术进步方面的因素;还有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财政支持、金融发展等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因素。因而,《增长与结构》内容是比较全面的、充实的,较好地描述了30年改革开放的全貌和机制。
阿瑟.刘易斯曾经说过:“研究经济增长有关的因素头绪万千,除非对这个主题有一个总的观念,否则容易迷失方向”(刘易斯,1954)。读罢全书之后,相信读者不仅不会迷失方向,而且也会和我一样,似乎觉得中国30年历程已在自己脑海中抽象为一个总量生产函数了。等式左边是国民产出Y,等式右边是包含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劳动力开发、技术进步、资本形成、财政支持、金融发展等自变量的复合函数,影响改革30年进程的重要因素均被纳入这个总量生产函数中。等式右边要素和结构自变量的变动,既是等式左边产出Y变动的原因,也是Y变动的结果。而Y的变动,不仅仅是绝对规模意义上的(GDP增长),而且还包括了质量方面的(福利效应)以及是否具有稳定性(增长的持续性与宏观稳定)等含义。如果有了这样一个简洁而形象的总量生产函数,那么当我们再回看中国30年改革历程并试图探寻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时,就决不会感到头绪万千,无从着手了。我想这是我阅读《增长与结构》后的最大收获,也是该书的最大价值之一。
三
30年中国改革是一场大变革,能否在未来的改革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取决于能否透彻理解既有成就和问题的真正原因。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改革过程中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各个方面的作用机理、成败得失,并未达成共识。30年来中国到底改变了什么?“中国奇迹”是真实的吗?决定中国经济长期高增长的因素又是什么?未来的道路应当如何去走?这都是世人极其关心的问题。而这正是《增长与结构》一书试图告诉我们的。
首先,《增长与结构》一书运用翔实的数据明确肯定“中国奇迹”是真实存在的。作者通过从中国经济的内部变化(大国崛起的道路),国际比较中的增长奇迹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奇迹的表现,揭示出中国近30年来的最重要成就在于:摆脱了贫困陷阱,人均收入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国家实现了准现代化。而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相伴的是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其突出特征是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不断演化为工业国;由较典型的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演化为市场经济国家。而结构变迁是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结果。
作者进一步评估了经济增长的福利效果。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体居民福利不断改进。与国际比较,初级教育入学率、成人和青年识字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婴幼儿和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教育、健康指标都好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但社会发展还表现出一定的相对滞后性,特别是城乡、区域之间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宏观稳定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也是影响社会福利增长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的转型经济特征,宏观稳定又是体制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条件。《增长与结构》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波动及宏观稳定政策进行了回顾,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四次通货膨胀和周期波动的几个特征事实,并对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五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
其次,就经济增长的总体机制而言,作者在导言中概括为,为了保证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使资本得以快速积累,同时消除传统计划体制下政府过度集中和使用资源的弊端,中国改革以来采取的战略是对相对价格体系的逐步调整。也就是先适当放开部分最终产品价格,形成局部较高收益的市场,吸引各类资源投入来扩大供给,同时以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以及实际低税收来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竞争力。这种通过相对价格体系的逐步调整来促进资本积累的策略,使产业资本收益较高,经济增长潜力得到了有效释放,而且在不同时期能形成具有带动力的优势经济,如改革初期价格双轨制制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兴起、东部地带对外开放形成的高增长、住房市场化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等。这些策略的特点是集中了中国的优势资源,从工业化入手,使资本积累快速增长;同时,保证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进程的有序性,使经济增长相对平稳。这确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结论。
再次,作者以第二篇7个章节的内容,分别考察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的动力因素。中国的高速增长期正好与改革进程一致,这不是巧合,而是有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中国经济高增长,是巨大的制度变革推动的;FDI诱导和出口导向相结合的中国对外开放模式拉动了工业化增长,形成了对外开放中的稳定机制,但也存在问题;中国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制度变革+产业导向”模式,为增长动力的重塑创造了条件,比较优势战略在成功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口红利的同时,也使中国经济从贫困陷阱中解脱出来;自主研发、直接技术引进对中国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均有长期的积极推动作用;中国近30年的高速增长,更是与快速资本形成相关,为创造资本形成的环境,中国采取了低价工业化的策略,通过合理的相对价格体系调整,使工业化进程加速;财政体制改革改善了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通过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不仅有效激励了金融机构(银行)信贷投放和信用扩张,加速了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而且同渐进的外汇改革和金融开放相结合,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稳定。上述内容各为一章,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专题,这也为只关心某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阅读上的方便。
尽管本书的定位是对30年改革历程的总体评估,但在书的最后,还是用一章的篇幅来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中国作为大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主导着资源的配置,2008年将接近3000美元,进入了中下收入国家的上限,这一时期的规模性收益仍处在递增阶段(下凹型增长曲线)的后半段,增长机会还很多。虽然单靠要素积累难以保证未来的持续高增长,但体制变迁和技术进步却可能使未来保持高增长。应利用高增长机会加快增长机制的转变,才可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从而不会陷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停滞阶段。新的增长机制仍主要集中在政府目标和企业行为上,它们的互动路径决定了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成功与否。必须从政府目标转型开始,消除扭曲、歧视和过多占用资源等行为,政府激励企业创新,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机制。在中国经济面临内部重大调整和外部危机冲击的今天,所有这些观点,对于在政策制定中明确方向,协调好长期发展与短期干预的关系,是有比较强的提示意义的。
总之, 《增长与结构》一书从一个较高的理论视角切入,对中国改革30年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的成就、动力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生动而又逻辑清晰的中国30年发展全景,明确了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史实的同时,也贡献了许多发人深思的启示性观点。当然,任何东西都很难是完美的,对于著作出版而言更是如此。本书或许也有一些小的遗憾,如存在全书各章内容与导言内容的一致性问题,相互之间的衔接呼应似还不够;关于经济增长机制的归纳前后文有一定差异,如开篇(P6)与结尾(P295)的表述不尽相同;中间各章的内容少部分有重合,同类的数据个别有出入。另外,若能对30年改革的成本作总体上的评估,并且就散见于各章的问题和政策建议在导言或结尾中作更细致一些的归纳,则在内容上就会更加完整。当然,这些问题是极其微小的,并无碍这本好书的总体效果。《增长与结构》一书对任何一位关注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人来说,都值得化时间去细细研读和品味。
参考文献:
林毅夫、蔡昉和李周,1994,《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
刘霞辉、张平和张晓晶,2008,《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霞辉,2006:《从马尔萨斯到索罗:工业革命理论》,《经济研究》第11期
刘易斯(1954):《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中译本。
王宏淼、栾存存、张平,200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载刘树成、吴太昌主持的《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研究报告
张平、刘霞辉主编,2007:《中国经济增长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经济研究》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