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穷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

534  

字数:

403000  

译者:

磊然,郭家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力图在译文与研究两方面体现我国翻译与学术界最新成果。每套书均争取有较全的选目、较好的译文与较详尽深入的序言、题解、注释及有关资料。
  本书系以新译为主,少数旧译在收入时做了校订。
  本书系延请著名专家学者担任主编和翻译评介工作。
  本书系自1994年开始出版,同出两种版本;精装本成套应市,平装本可成套或单册供应。

书籍目录

总序 陈桑
第一卷 长篇、中短篇小说 磊然 郭家申 译
 穷人(1846)
 化身(1846)
 九封信的故事(1847)
 普罗哈尔钦先生(1846)
 女房东(1847)
第二卷 中短篇小说 郭家申 译
 波尔宗科夫(1848)
 脆弱的心(1848)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1848)
 诚实的小偷(1848)
 枞树晚会和婚礼(1848)
 白夜(1848)
 涅托奇卡.涅兹万诺娃(1849)
第三卷 中短篇小说 张有福 译
 小英雄(1857)
 舅舅的梦(1859)
 斯捷潘奇科沃的人们(1859)
第四卷 长篇小说 艾腾 译 冯江南 校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
第五卷 长篇小说 臧仲伦 译
 死屋手记(1861-1862)
第六卷 中短篇小说 刘逢祺 刘文飞 刘宗次 臧仲伦 译
 一件糟糕的事(1862)
 冬天记的夏天印象(1863)
 地下室手记(1864)
 鳄鱼(1865)
 赌徒(1866)
 永远的丈夫(1870)
第七卷 长篇小说 力冈 袁亚楠 译 白春仁 校
 罪与罚(上)(1866)
第八卷 长篇小说 袁亚楠 译 白春仁 校
 罪与罚(下)(1866)
第九卷 长篇小说 张捷 郭奇格 译
 白痴(上)(1868)
第十卷 长篇小说 张捷 郭奇格 译
 白痴(下)(1868)
第十一卷 长篇小说 冯昭玙 译
 群魔(上)(1871-1872)
第十二卷 长篇小说 冯昭玙 译
 群魔(下)(1871-1872)
第十三卷 长篇小说 陆肇明 译
 少年(上)(1875)
第十四卷 长篇小说 陆肇明 译
 少年(下)(1875)
第十五卷 长篇小说 臧仲伦 译
 卡拉马佐夫兄弟(上)(1879-1880)
第十六卷 长篇小说 臧仲伦 译
 卡拉马佐夫兄弟(下)(1879-1880)
第十七卷 白春仁 译
 文论(上)(1862-1865)
第十八卷 白春仁 译
 文论(下)(1862-1865)
第十九卷 张羽 译
 作家日记(上)(1873-1876)
第二十卷 张羽 张有福 译
 作家日记(下)(1877-1881)
第二十一卷 郑文樾 朱逸森 译
 书信集(上)(1834-1868)
第二十二卷 郑文樾 朱逸森 译
 书信集(下)(1869-1881)
附录 费.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创作年表 陈思红 编 


编辑推荐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Poor Folk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穷人 PDF格式下载



费·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穷人,想买很久了


思妥耶夫斯基刚刚写完第一部中篇小说《穷人》。犹豫了一阵之后,他终于怯生生地把稿子投给《祖国纪事》的格利罗维奇和涅克拉索夫。然后就到一位朋友那里读果戈理。回家时已是凌晨,这时他仍然不能入眠。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门打开了,原来是格利罗维奇和涅克拉索夫。他们读完了《穷人》,此时,他们激动得不能自己,扑过来紧紧地把陀思妥耶夫斯基抱住,两人都几乎哭出声来。涅克拉索夫,这位俄国的大诗人,性格孤僻、谨慎,很少交际,可是此刻他无法掩盖最深刻的感情。


纸张一般,但考据资料翔实,很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版本,很满意。


收集一套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实在不易


书是特价打折期间买的,快递神速,非常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不过不知道这个译本怎么样,还没开读


书的包装不错,感觉很好。收录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的作品,值得收藏。


奔着作者的名气去的,以前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很好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篇短篇小说,比许多作家的大部头更有分量!


陀思妥耶夫斯基大作,感人至深!


集得差不多了,以后宽裕了再入精装本。


不错,正在看,序言就有一百多页,详细地介绍陀翁。


之前已经看过了,很好的书


凑单的书,一并买了拉倒!


托氏的书根本不需要评价


陀氏的早期作品,当然没有后来的有名。


写得太好了,不愧是大师级别的。


包装非常好,内容就是我想要的!


还没读,以后评,应该不会错


买到这本书真不容易,在淘宝搜了个够,都缺货,当当前些日子是区域购买,这回北京终于有卖的了,感谢。


正拟看


人穷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


一直在各大新华书店找这本书,没找着,这次在当当网看到了,很开心!


《穷人》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一八八一)发表于一八四六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曾博得别林斯基的赞赏,被他称之为“社会小说的第一次尝试”。   有意识地描写社会下层人物和日常生活习俗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现实主义要求作家反映客观现实,特别注重描绘社会的黑暗现象,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俄国“自然派”作家则正式提出了写“小人物”的口号,他们在作品中描述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的痛苦,使文艺成为“社会的一面忠实的镜子”,普希金所著《驿站长》中的萨姆松·维林和果戈理所著《外套》中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就是典型的“小人物”形象。比起这些作品,《穷人》则深化了“小人物”主题,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首先,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描写、同情“小人物”的悲惨遭遇,还刻画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赞美他们的高尚情操。作品中的男主人公马卡尔·杰武什金是个上了岁数、其貌不扬、受着人和物两个世界控制的小官吏,一直为逃避世俗讥讽的目光而离群索居,过着没有欢乐的无聊生活;在得知女主人公瓦连卡遭遇不幸、成为无人关爱的孤儿之后,他卖掉自己的衣服,为她治病;他放弃了较好的居住条件,迁至瓦连卡所住的院落,因囊中羞涩只能在厨房的隔断后面安下自己的小窝,担负起庇护瓦连卡、使她免遭恶人欺凌的责任。虽然他的生活十分拮据,整天为茶叶、糖、面包、靴子而操心,有时甚至食不果腹,但他还节省下必不可少的开支接济瓦连卡,给她买糖果、内衣、鲜花,带她外出游玩、看戏,处于极度贫困中的他表现出非凡的慷慨。虽然他依然处于屈辱的地位,照样被同僚嘲笑、歧视,因而在办公室内总是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但是在他的生活中开始有了阳光,有了生气,他认为照顾瓦连卡的这种“父亲般的友善之情使他的精神得以振奋”,让他过上了“美好的日子,有了奔头”。他和瓦连卡相互支撑,坦诚交流对周围事物的看法,感悟人生。他们热爱阳光,热爱大自然,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作者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执着地要在“小”人物的身上挖掘出“大”的东西,即尽管他们穷苦,地位卑微,物质十分匮乏,但他们却有着丰富的精神财富。   其次,在《穷人》中,马卡尔·杰武什金和萨姆松·维林、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一样,一直是个小官吏,处于已经形成固定格局的、静态的社会生活之中,但是女主人公瓦连卡的情况并非如此。瓦连卡的父亲曾是外省某公爵大庄园的管家,因而瓦连卡在清新、自由的田园风光中度过“默默无闻、安详而幸福的、美好的童年时光。然而,好景不长:公爵死后,其继承人辞退了瓦连卡的父亲,他们只得举家迁至冷漠无情、阴森而“不怀好意”的彼得堡,从此家里失去了欢乐,“妈妈整日饮泣吞声,而父亲总是怒气冲冲”。因业务不顺手而债台高筑的父亲经不住操劳、忧虑和挫折,一病不起,溘然离世,当时瓦连卡只有十四岁。父亲死后,瓦连卡和母亲孤苦无依。以拉皮条为生计的远房亲戚安娜·费奥多罗夫娜居心叵测,用花言巧语将母女俩骗回家中,指望侵吞她们实际上根本没有的遗产。希望落空之后,她在母女俩身上打主意,百般欺凌、侮辱不肯就范的瓦连卡的母亲,致使她忧郁而死。成为孤儿的瓦连卡为逃避对她怀有邪念的地主贝科夫,离开了安娜、费奥多罗夫娜的家,贫病交加,艰难度日。正是这种生活的剧变使瓦连卡陷入都市贫民的处境,与穷苦的小官吏马卡尔·杰武什金和女仆费奥多拉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并亲身体验贫苦生活,用贫苦人的眼光看待生活,看待社会。作者处于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本人的生活也曾极不安定,大起大落的经历使他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因而他想通过瓦连卡这个人物的命运描绘出生活的动荡,表现出俄国的社会生活处于变动之中,而社会的变动不仅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而且会引起他们社会本质的改变。这种创作手法比起对人物特征只作静止、固定的道德分析和社会类型的分析已经有所发展。


第一次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想了解一下他那个时代的俄国社会和他的思想。书装帧还不错,就是纸为什么发黑?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大都经典。


好厚啊,不止穷人一本


收录了陀氏几部比较经典的中篇,可以补其他版本的不足,但纸质稍差,不推荐收藏用


书的装帧相当不错,不过纸张略差,陀氏的经典大作不可错过。


有时间的时候值得一读的书,现实平实,耐人寻味


包装有些脏 ,书看着不错


俄国的作家都非常值得一看!


纸张一般,看起来还行


质量和水平都不错,就是总序有97页,看起来蛮费劲的。还有个别错字,不过不影响阅读


可以从该书了解那个时代的事情


陀对很多文人有至深的影响,功力很强。希望有时间的中年人文艺者,都读读他。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小说,还不错。


还好
质量不错


一本合集,《穷人》和《九封信的故事》是书信体,前者我鼓鼓劲,看完了,后者没有耐心再看,对这种体裁不大欣赏,包括《化身》,读起来太累人了,别林斯基也觉得作者比较啰嗦,如果去掉三分之一的篇幅,可能就是名篇了,除此之外,还收了两个短篇,凑合读完,感觉不如《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那么精彩,也没觉得很失望――不读过又怎知满意与否呢?接下来准备读《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这两部应该会充分体现大师风采,且去看了,看完再来!


  150页,一个小时多一点儿看完。
  虽然苦情,可我居然是笑着看完的。
  我想看看作家的技俩:穷掉底儿了也就如此吧。
  
  感谢上帝,终于有人肯给他100卢布了。再不给就憋死我了!
  然而,幸福总是那么短暂,没几天,写信人也匆匆的离开了。
  
  中间凑钱买《普希金全集》的情节,很感人。
  作者大概这样描述:他很穷,手里有一点儿钱,都会买书。
  可惜这个情节的最终,老父亲揣着书挣扎在儿子葬礼的泥泞里面...
  
  书后题解讲这是作家的处女作,后期删掉若干冗长和不必要情节描述。总的来看,节奏紧凑,中间稍稍有点儿墨迹,结局稍稍有点儿仓促。
  
  4.5分?
  推荐购买。
  
  


为毛我这本是130多页,你的书排版坑爹了吧~


套装嘛,适当注水呗...你懂的


相关图书